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鱼跃农门 >

第112部分

鱼跃农门-第112部分

小说: 鱼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显也生气了,站起来拉着杜小鱼就走。

“娘子,好不容易来两个客人,你怎么这样说话……”黄贵讷讷道。

柳氏瞪着他,“我说错了不成?大中午的吃两个馒头,不是穷酸是什么?看你开的好馆子,跟你一样的德性,就没个有钱的主愿意来”

“还不是因为……”

柳氏不等他说完,斥道,“你又想说关我哥哥的事?我哥哥可是咱们村有名的大厨,谁个不晓得?分明就是你不好好打理,请的杂工偷鸡摸狗,碗又洗不干净才会没有客人,别来冤枉我哥哥,不然我不饶你”

黄贵被她指着鼻子骂,连连后退。

杜显在外头听见了,大骇,“这妇人太乖张了,我看这铺子不要也罢,以后跟她打交道,可不得伤透脑筋?”

杜小鱼也没想到柳氏那么恐怖,简直是强词夺理,也太偏袒她娘家人了。

“那咱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两人遂离开这里,转往其他的铺子而去。

谢谢琳铃的评价票~~

正文 第161章 筹备

第161章 筹备

不过这地段好,其他店铺的生意都不错,没有愿意出租的,父女俩很是失望,转一圈后去了庞诚的杂货铺,走累了休息休息,顺便跟他们夫妇俩闲聊会儿。

胡氏端来一大盘子寒瓜,四个人各拿了一瓣儿吃。

“小鱼,今儿又来干啥?卖兔皮?”胡氏跟杜小鱼坐在一处,笑着道,“咱们县现在一到冬天,姑娘们个个都穿着镶兔皮的裙袄呢,听说有别县的商人都跑来买了。”

“不是,是来看铺子的,我小姨想开家馆子,本来想租东街黄贵家的。”

胡氏掩了下嘴,“那黄贵的娘子可不是好相与的,你想租他们家铺子,黄贵做不了主,最后还得他娘子点头。”

看来都知道柳氏的泼辣,杜小鱼叹口气,“后来就想换一家,但我们跑了好几家铺子,都没有合适的。”

胡氏见她发愁,想了下道,“你要黄贵家的倒也不是没有办法,那柳氏很是听她娘亲的话,她大哥去做厨子就是她娘在背后怂恿。其实哪儿是做大厨的料,偷拿偷吃不说,烧的饭菜让那些客人把肚子都吃坏了,怎么可能还有生意呢”

胡氏从小是在这县里长大的,果然很了解情况,她算是找对人了。

杜小鱼笑道,“姐姐快帮我想个法子,事成了我送条紫兔皮给你,那可是县里头一份,我还没拿去卖过呢。”

女人没有不爱美的,胡氏嘴里说哪能要,其实心里头乐开了花,考虑的也更加仔细,过了会儿道,“不知你有没有买下这铺子的打算?”

买下来倒是也行,就算将来不做生意也能租给别人,而且钱款付清,以后便不用跟那柳氏打交道,倒是一干二净的,杜小鱼斟酌会儿,“也不晓得那东街的铺子大抵是什么价位。”

“两百两左右吧,具体的我去问问我娘,到时候再给你一个价钱。”胡氏笑道,“不瞒你说,那胡氏的娘现在就住在柳氏家里,跟我娘偶尔也说得上话,其实胡氏眼瞅着生意不好,早就想把铺子卖了再买处小院给她老娘,大哥住,这样手里头也有些余钱,前两天还跟我娘说让帮着问问有没有合适的买家。”

杜小鱼这时又有顾虑了,“我觉得柳氏这人品性不好,会不会狮子大张口?”

胡氏道,“她也只会欺负她相公,对她家人不知道多好呢,眼瞅她大哥至今还未娶亲,家里又挣不到银子,这饭馆放着也是日日浪费,不得换些钱好给她娘家人享受享受?可怜那黄贵都不晓得她的打算,估计这几日就会提了,谅他也是不敢不卖的。”她又瞅瞅杜小鱼,“你放心,我娘定会说服她们娘儿俩,若价钱高,肯定也不会叫你买。”

杜小鱼感激道,“那就劳烦姐姐了,我回去跟家人再好好商量一下,若是真要买,还得姐姐帮着点儿。”说完就跟杜显告辞走了。

听到她想把铺子买下来,又是二百两银子,赵氏姐妹俩都是大吃一惊。

二百两银子可是大笔钱啊

“小鱼,你真有那么多钱?”赵冬芝瞪大了眼睛。

杜小鱼笑道,“当然有。”杜文渊那回卖海航图得的银子,除去造房子的还剩一百两,加上这两年她挣的,自然凑得到二百两,就是用掉的话便只剩五十多两了。

不过前几个月拿紫色兔子跟那黄白兔子**,才生下来一批,二十来只,将来卖出去就是钱,她倒是一点儿不怕。

看到她沉着的样子,赵氏便放心了,只没想到她手里竟有这么多银子,着实吓一跳。

“你要买就买吧,不过还是谨慎点儿为好,要是开起来了没生意,那钱可不是白扔进去了?好好合计合计再说。”

杜显也是这么想的,到底县里几家饭馆呢,还有酒楼,不是想做就做得起来的,人家都有固定的熟客,再说,他们一家都是村子里的,县里人都不认识,人脉也少。

其实开馆子不就四个字,“价廉物美”

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只要菜烧得好,价格公道,不怕没人来吃,都是有脑子的,谁不会分辨好坏?

至于人脉,他们又不是做那些大户人家的生意,也不重要,等那些普通百姓吃得叫好,名气出来了,自然什么都跟着来了。

见他们都不反对,这事就定下来了,杜小鱼找秦氏给她媳妇带了话,没过几天,听说黄贵家闹翻了天,黄贵不肯卖掉祖业,结果柳氏又是打又是砸,足足闹了三天黄贵才软下来,最后同意把铺子卖给杜小鱼家。

要价一百九十两银子,秦氏也说不贵,一家子就到县里跟柳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当日也见到黄贵,脸上乌青几块,又有血痕,应是被柳氏打的,他把地契房契拿出来的时候差点哭了,杜显都不忍心买。

不过没有他们杜家,也会有别的人家买,摊上这样一个娘子,黄贵性子又软弱,注定是被骑在头上的命运。

两家找人公证好,这处铺子以后便是杜家的了,当然,地契房契都是写得杜小鱼的名字。

当日,她就画好草图,这铺子要重新改建一下,外面添个卖卤菜的窗口,里面的结构也要调整,桌凳也都换些干净素雅的,后院还要隔两间卧房出来,方便有人住这里看铺子。

同时着手寻大厨,采办,招杂工。

本来这事吴大娘是最在行的,可是因为那门亲事没谈拢,赵氏也不好意思去麻烦她,还是吴大娘亲自上门才化解两人的尴尬。

“你当真以为我气量那么小?再说,做主的是你妹子又不是你,我就算有气还能撒到你头上不成?”

杜小鱼听了笑,“吴大娘心胸开阔,别的人哪儿比得上,我娘自是知道的,她就是觉得对不住您。”

赵氏也道歉不迭,“是我妹子不懂事,拂了大姐的好意。”

吴大娘叹一声,“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这道理我懂得很,就是可惜罢了,其实我亲家倒有些后悔,就是她性子倔,说不出口,也只得等等。”她又笑起来,“若是那边让了步,你妹子总归不会再不肯了罢?”

赵氏倒不好应承这个,“我妹子也是个倔的,就看两家有没有缘分了。”

话点到为止,吴大娘便不再提这个事,转而道,“说到厨子,我儿倒是结识一个,还是跟妹子同姓,那菜烧得相当好吃,就是性子有点直,不会讨好人。他在酒楼当过几年差,后来被人排挤,一怒之下就自个儿摆摊子,结果不懂做这个,又得罪人,摊子也摆不成了,如今在家里给爹娘,媳妇儿子烧烧饭,闲得无事,有些人家摆酒,也会请他去帮忙。”

不是一个圆滑的人,不过厨子就应该专专心心研究菜式,杜小鱼倒不介意这个,只要他手艺好。

“那他听不听人管教?别让他烧这个,他偏要烧那个。”这个是很重要的。

吴大娘笑道,“他人是老实的,我敢保证绝不会这样,我介绍他来也是晓得你们一家子都是讲道理的,不会胡乱指使他。他是有点儿脾气,比如他觉得这样烧好吃,那就一定会这样烧,这点我倒是要提一提。”

倒是有大厨的风范,任何专业,人都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杜小鱼听了很欣赏他一点,她在烹饪一事上是外行,本来就没有资格去指导别人。

想了想道,“我觉着这厨子不错,大娘你看他若是肯来,每个月暂时开三两银子的工钱怎么样?生意好可以再商量。”

一般种地的一年也就赚十两银子左右,小馆子的话算是不错了,吴大娘笑道,“那赵松闲在家里正被他娘子日日念呢,有人请他,他哪怕不肯,他娘子推都要把他推出来。你放心好了,我明儿就去说。”

杜小鱼谢她两句,正要继续说话,却听外边儿有人喊开门,她跑出去一看,却是两个衙役打扮的人,当即心里一惊,以为出了什么事。

“不知两位差大哥为何事上门?”她小心问道。

那两个衙役态度倒是不错,其中一人打量她两眼,笑嘻嘻道,“你是小鱼姑娘吧?”

“是。”

他这才掏出两封信,“京城里来信了,一封是给你的,一封是给你爹娘的。”

京城里的信?杜小鱼大喜,那肯定是杜文渊写来的,啊,不不,他现在叫李源清了,不过怎么还分开写了两封信?莫非是有些事不好给爹娘说?她想着把给自己的那封放进怀里,说道,“谢谢两位差大哥专程送信,还请进来喝杯茶吧。”

“不用了,我们还有事儿忙。”衙役笑笑,“是县主大人吩咐我们送来的,还让带句话给杜小姑娘,说你们家若是有麻烦,尽管去县衙门,县主大人定会为你们做主。”

杜小鱼听罢稍稍一愣,很快又反应过来,从怀里掏出两串钱给他们,“大热天的劳烦两个大哥,我就不送了,走好。”

两人也收了,抱一抱拳告辞而去。

正文 第162章 开张

第162章 开张

听到李源清写信来了,赵氏大为欢喜,忙叫杜小鱼把杜显叫回来。

吴大娘笑道,“定是报喜的,前些日子怕是太忙了,这京城又远,信这会儿才到。”离春闱已经几个月过去了,早前一直没有他的消息,杜家几个人很是失落,吴大娘也曾开导过几句,现在终于写了信来,也替他们高兴。

到底是有十几年感情的,若是真断了联系,心里必定不会好受。

杜显本在田里劳作,一听京城有信来,急忙忙跟杜小鱼跑回家。

“快瞧瞧,都说了什么?可是考中进士了?啊,有没有点上那什么庶……”杜显挠着头,想不起来那官名怎么念。

“庶吉士。”杜小鱼笑了下补充,展开信看完后,喜上眉梢,“二哥考上进士了,殿试也一并通过,被皇上赐进士出身,点为庶吉士,如今正在翰林院学习。他说甚为想念我们,几次都难以提笔,只怕要说的太多,如今心绪渐渐平静,已能适应京城的生活,叫我们莫要担心他,叫爹娘保重身体。”末尾还添了回信的事,说让送的人再带回来便是。

杜显感慨,“他果然是读书的料子,人家考了几十年,他这几年就一一过了,将来在京城一定可以创出番事业的。”

杜小鱼笑道,“他这次貌似还写信给县主了,刚才两个衙役大哥过来说我们家若是遇到麻烦,尽管去找县主呢。”

“这小子……”吴大娘笑起来,“怕你们家被人欺负,他还是惦记着这些的。”

赵氏倒没说什么话,只微微笑着。

杜显唏嘘一阵又转身出去了,到底只是封信罢了,人远在千里之外,知道他平安也就足够,他们家以前怎么过也还是怎么过罢。

杜小鱼急着看另外一封信,找了个借口说要回信,就去了自个儿卧房。

他倒是没有食言,果真写了家里的事情,虽然没有很露骨,但也可以看出他嫡母不是好相与的,两个哥哥也很强势,还有个妹妹像是稍微好些,信里还写到他父亲对他很好,每月给足零花,锦衣玉食,不在话下,最后提了些京城美景,风土人情,说她若是来京城的话,定会尽地主之谊。

一别快一年,说不想念是骗人的。

她看着信,心里既欢喜又压抑,好一会儿才提笔写回信。

无非也是家长里短,说说最近发生的事,小清秋耍心眼,福蛋会念诗,黄晓英的婚事,开馆子,爹跟娘的身体状况等等,洋洋洒洒写了六张纸才停下来。

第二日便亲自送去衙门,找昨日来的两个衙役,那送信的家仆果然等着,拿了信便告辞走了。

杜黄花隔几日回来听说这事也很高兴,稍后拿出四块布料说是送给她们娘儿俩,还有赵冬芝娘儿俩。

其中杜小鱼跟黄晓英的是极好的绫子,赵氏姐妹俩的是稍微厚些的缎,色泽都极漂亮,水红,宝蓝,墨绿,淡青,四个人爱不释手。

“这得多少银子啊,黄花你挣大钱了,给咱们扯这些布料?”赵冬芝好奇的问。

赵氏也不解。

“师父说我上回给齐县主夫人的绣图做得很好,这些算是奖励。”杜黄花笑道,“我本想做成衣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