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鱼跃农门 >

第103部分

鱼跃农门-第103部分

小说: 鱼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显便笑了,赵氏叮嘱他看着孩子,自个儿出去给家人煮饭了。

正文 第148章 年后

第148章 年后

阴雨天气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二十三,农历祭灶神的日子,天上的云层才一扫而空,露出金灿灿的太阳。

灶神是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听说掌管着一家的祸福,所以杜小鱼家也不例外,堂屋里端端正正贴上灶君,供桌上更是摆满了吃食,多为甜食,汤圆,糯米糕,芝麻糖之类。

先焚香,再每人轮流上去叩拜一番,最后烧个纸马给灶神当坐骑,欢送灶君上天,仪式就算结束了。

从这日开始基本就已经是新年,家里陆续做了各种菜屯着,什么狮子头啊,蛋饺啊,蒸腊肠,红烧大肉等等,摆满了灶台,平日想吃就搁灶上热一热。

最近日日放晴,杜小鱼都会抱着小清秋跑到院子里玩一会儿,晒晒太阳,她多数时候都喜欢抱着妹妹,可能潜意识里对重男轻女还是有点儿愤慨吧。

“清秋,来,叫姐姐,姐,积也姐……”每天必做功课,教他们发音,如今两个娃也快有四个月大了,已经能发出各种声音。

小清秋盯着她看了看,忽地扑的一声喷出大口口水来,弄了她一脸。

杜小鱼惊呆了,“你,你,你这坏家伙,竟然吐我口水?你”她用袖子抹了下脸,伸出手恐吓道,“敢不敢,还敢不敢?你再吐口试试,没奶喝哦米糊都没有”

杜文渊在身后扑哧笑了,“咱们的小清秋以后长大了只怕是个惹不得的。”

“她现在就惹不得,家里哪个不被她折腾啊。”杜小鱼叹一声,从袖子里拿出条方巾给小清秋擦擦脸,“不过也罢了,现在还小,你长大了试试,大了再这么皮,看我不抽你屁股”

“小鱼,米糊好了,带你妹妹进来。”赵氏从厨房端了碗热腾腾奶黄色的米糊,最近奶跟米糊轮流着喂,两个娃倒也爱吃。

她用嘴吹冷了一小勺一小勺送进娃嘴里,那边杜显跟杜文渊负责喂福蛋。

刚弄完就听到门口一阵人声,赵氏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往外跑了去,叫道,“东芝?是东芝吗?”

赵冬芝撒娇的声音传来,“是我,姐姐,我们上这儿过年来拉”

杜小鱼一头黑线,两姐妹感情真好,才离开几个月,赵冬芝又来了,都等不及搬家啊,可是家里怎么住得下哦?

出去一看,幸好没有全部来,只来了赵冬芝跟黄晓英,还有黄立树三个,牛车是雇来的,付了钱这就走了。

“哎哟,我老想着姐姐,想着两个可爱的娃啊”赵冬芝抱着福蛋,清秋不撒手,在脸颊上亲来亲去,“啧啧,可比我家几个乖多了。”

赵氏笑道,“你也不怕孩子不高兴,还乖呢我这小女儿愣是让我瘦下来了,瞧见没?可不是瘦了好多,晚上总是闹,你还夸她?福蛋倒是好,真的很乖。”

赵冬芝瞧瞧赵氏,捏捏她胳膊,“真是瘦了,原来小清秋是个捣蛋的。”说完捏着她的脸,笑个不停。

“你这会儿过年来,小英他爹不说你啊?”赵氏有些担忧,虽说妹夫那边没什么亲人了,可大过年的跑过来有些不适宜,留下相公,还两个孩子冷灶剩饭的,总是不好的事情,到底也忍不住责备两句,“你啊,还是太任性了点小英他爹人老实,也不待这样的。”

赵冬芝嘻嘻笑,“姐,你还当我是小孩儿呢?自然跟相公商量好了才来的,上回搬家的事情只是大概说说,想你们也开始找地儿了,我就是来看看情况,明年也好早点搬过来。相公是个体贴人的,他晓得我跟姐姐好,哪儿有什么不肯?再说,吃饭什么的还怕啊,大哥自然会照顾着,哪儿用得着担心?”

有大哥常年照顾,就是不一样,赵氏笑道,“反正你这性子跟以往就没什么差别,有个好相公是你福气。”

赵冬芝掩着嘴儿笑,“姐,咱们就不要互相夸了,你这样说我,还不是想我夸你福气好呀”

“你这死丫头。”赵氏拍打她一下,自个儿也直笑。

赵冬芝看看杜显,“姐夫,怎么着?可替我们找到合适的地方了?先说好,远的可不行,我就要住在你们家隔壁哩。”

这小姨在家里绝对是受众人宠爱啊,还是一副长不大的样子,杜小鱼心想,要是她娘一直没有离开南洞村,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呢。

“找好了,前些日子还在跟娘子说呢,就在我们家后面的西北方向,等年后带你去看看,要是觉得好,马上就能买。”

赵冬芝连连点头。

这个新年可谓是杜小鱼过得最热闹的春节了,赵冬芝自不用说,本身就是个活泼的人,表哥黄立树更是个闹腾的主,天天闲话都说到很晚,白日又被拉着到处玩,再加上两个娃偶尔要照看照看,把她的精力掏了个空。

年后,赵冬芝就去朱家看房子了。

环境确实不错,就杜小鱼的感觉,风水应该都是比他们家好的,后面是一片小竹林,四周还有几棵繁茂的大树,平时很安静,前边视野开阔,没什么人家挡着,那家人也很好,面相和善,看起来极为喜乐。

赵冬芝很是满意,连说比南洞村他们家的格局要好得多,当即便拍板要买,赵氏见状拉着她私语一番,意思是杜显想出这个钱,要她明里受这份人情。

不过定下来之前还得把田给买了,不然他们家搬过来没有收入来源,也是不行的,赵氏便说起熏兔的买卖。

厨房里的那个大熏坑赵冬芝早就见过了,上面吊着一排的熏兔,吃起来很美味,听到生意也不错,赵冬芝便有些心动。

他们家三个男孩子,以后都要娶媳妇的,光靠种田能挣到几个钱儿?那会儿她见赵氏家又是养兔子又是种草药的,其实心里也早就开始活络了,能做生意到底是好的,不像种田老是等着风调雨顺,得看老天爷眼色呢

赵冬芝想了下道,“往县里跑我倒是不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一个多时辰倒没什么,就是家里四个孩子,姐也看到了,树儿是个调皮的,其他两个也好不到哪儿去,我要是跟相公去县里,小英没到两年又要嫁人,哪个管得了他们?还不得把家给闹翻了?”

没等赵氏说话,杜小鱼笑道,“找个私塾念书不就成了。”

黄立树一听这话,狠狠瞪了杜小鱼一眼。

看来是个怕读书的,杜小鱼冲他扮了个鬼脸,那边厢气得挥起了拳头。

“小鱼倒没说错,是这个理儿,咱们村里新来一个夫子,教的很好,都送去他那儿念书呢。”赵氏也是听吴大娘说的,“我到时候问问看,你把两个大的送去念书不就成了,小的就放我们家,再有吃饭的事也容易,不就添几双筷子么。”她说着红了眼,“你过来可不是当一家人过的,还说这些。”

赵冬芝立马抱住赵氏撒起娇来,“还是姐对我好,就怕你们嫌麻烦呢。”

“麻烦什么,给你麻烦我心里也高兴。”赵氏戳戳她脑袋,“不过到家了可别偷懒,这儿大哥不在,你要不像话还有我说呢。”

“真是跟大哥说的一模一样。”赵冬芝嘻嘻笑,“我晓得,晚上要从县里回来,你这两个娃我肯定帮着带,再说,这生意真好赚,到时候有钱了也能请个人么。”

赵氏朝杜小鱼瞟一眼,“你们两个倒是像,都会享福哩。”

几个人都笑起来。

赵冬芝看黄立树坐不住,伸手敲他一个栗子,“学学你文渊表哥,将来好好念书,别成天外面疯跑。”

“我念不来”黄立树气得跑出去了。

黄晓英见状道,“回来还是得好好揍一顿才行,早前就让他念书不听,娘这回千万别纵着他”

“哎,就是个静不下来的。”赵冬芝也无奈,“看看你们家文渊多好……”她说着想起大嫂叮嘱的事,当即又改了口,“如今也大了些,许是会听话点儿,要再不肯念书就送去学木匠,反正立根总要去的。”

杜小鱼听了心想黄立树要真不想念书,本还可以跟林嵩学武的,可惜了,明年他就要走,忍不住叹口气。

商议好,卖熏兔的事也说成了,那房子自然就要定下,杜显第二日便去朱家了,先给部分定金,说好年后二月份开始往外搬,大概五日之内就可以把屋子全部清理干净。

赵冬芝又留了几天这才依依不舍得走了。

“我赶明儿再去砍些树回来,简单的家具就自个儿做了。”杜显的手工越来越好,家里两个娃的木床就是他打的,还越发上了瘾儿,没事就做个凳子椅子什么的。

“爹,你也不省省力气,马上开春又得累了。”杜小鱼不以为然,“反正都打算买了,让人一起做不就是了?”

“你这孩子就是个会败家的。”杜显指指她,他给人买房子大方,这点小钱又不舍得了,“你爹闲着不也没事干,做这些能有多累,小锦还能搭把手呢。”

说到李锦,她想起来说过给他借书的事情,便想着过几日去县里卖熏兔顺便去万府借点书,又叮嘱几句叫他爹别累着便去兔舍巡视。

正文 第149章 因果

第149章 因果

赵冬芝既然愿意去县里卖熏兔,那么扩大生产是必然的事情,熏肉房就得造出来,而两个娃一眨眼就能长大,杜家便决定把房子翻修扩建。

趁着有空杜小鱼就画了张草图出来,她不是学建筑的,什么结构学并不懂,只是按照喜好把样子大致弄出来。

屋子弄成两进,周围圈个高墙出来,前院后院都比较大,第一进的房子一排五间是主屋,中间是待客的堂屋,右边往左边数,第一间是杜显夫妇住,第二间是大厨房并饭堂,最左边两间分别是杜小鱼跟杜文渊的。

竖着两排东西厢房共有四间,两间放杂物,两间做客房,将来有亲戚客人来也好留人住住,不用老是借吴大娘的屋子。

两进屋中间隔一个庭院,她打算种些梅树,枣树,自个儿的那个花圃移植过来,到了春夏天姹紫嫣红,添点美景,多点生气,味道也香。

后面第二进就是她的兔舍了,一长排占四间,最左边则是熏肉房,东西两厢暂时空置,将来也指不定再养些什么,后院再建两个大一点的羊圈,鸡圈。

这是比较大的工程,杜显看得啧啧有声,“咱们真要住这么好的房子?我看跟村长的也差不了多少了。”

其实也就五十两银子左右,乡下地方空间大,那些材料也不需要用多好的,杜小鱼道,“既然要重新造,当然一下子弄弄好了,难道过几年再麻烦一回,一劳永逸嘛反正上回二哥才挣了一百多两银子的,放着也是放着,又生不出钱来,用了拉倒。”

“他娘你看呢?”

赵氏倒是喜欢,这房子宽敞,安排的也恰当,将来两个娃大了也住得舒舒服服,便笑道,“我觉着挺好,要不就照着小鱼的意思来罢。”

“不过推了重新建咱们住哪儿?难道一家子去吴大姐那边不成?太麻烦别人了。”杜显感觉不太妥当。

“等妹妹搬过来再说吧,先把她那边安置好,她那儿也挺大的,咱们弄房子了便去他们家住着。”

到底是姐妹,就算住久也不用不好意思,杜小鱼也觉得这法子行得通。

事情说好之后,杜显便开始往家里搬木材,找上回给林嵩造武馆的人商谈价格等事情,杜小鱼这日看兔子熏好了就带上李锦去县里,结果坐上牛车后才发现白莲花居然也在。

她脸色不太好,像一整晚没有睡似的。

要是平日里看到杜小鱼总会来说上两句话,这次却像没有看到,杜小鱼自然也乐得如此,她反正也不想跟她有什么接触。

到了县里各人下了车四散开来,杜小鱼正要去集市口,白莲花这会儿又走过来,但犹豫会儿脸色变了几变还是转身跑开了。

怎么回事?杜小鱼有些纳闷了,这行为有点儿反常,但要去卖熏兔也懒得多想,跟李锦照例去庞诚家拿了车就往集市而去。

县里的人也都习惯了她隔几天来,没有规律的卖法,要想吃熏兔的每日这个时辰就来看一看,有就买,要是等一会儿还是没人,那便是不来了。

好在味道好,别人也不是很介意,但做买卖还是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好,今儿就有人说了,“想吃你的熏兔还得日日等着,别弄得耐心都磨掉了,你这再好吃也不行啊。”

杜小鱼熟练的她把兔腿包好,笑起来,“过两个月就好了,到时候我们家有人天天来卖,还请大婶您多帮衬帮衬。”说着多放两块肉进去,“以后还有熏猪头肉呢,保证一样美味,您记得要来尝尝啊”

“都这么说了,我哪儿还会不来?你们家熏肉做得特别香,我家娃最爱吃哩。”她笑嘻嘻得拎着走了。

午时前,六只熏兔卖完了,杜小鱼跟李锦在街上逛了一圈。

街上什么铺子都有,不乏锦缎铺,光西边这条街就有两家,整个县加起来怕得有四五家的样子,竞争还是挺激烈的。

锦缎名堂很多,丝锦罗绫纱绸绢,每一种又得分无数的层次,其中又有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