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也种田-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子聪领着刘小弟,或者说刘小弟领着宋子聪蹦蹦跳跳地出了小门,隐隐还能听到他跟小弟说:“刘大哥说打拳要天天打才有效果,”
刘佳宜转身接着宰鱼去了,心思却已经飘远,父母已去,她婚事的决定权就转移到了方氏和刘二叔刘三叔的手里,要是刘三叔打定主意把自己嫁给这个宋子聪,估计方氏和刘二叔肯定不会反对,那自己要怎么办呢?
就在她胡乱想事的时候,花婶子带着花妮,三奶奶带着小桃也都来帮忙。
刘佳宜定了定心神,和几人一起忙活起来,准备回头探探便宜三叔到底是什么意图再作打算。
过了将近一个多小时,俩人一路追着跑了进来,直接闯进厨房,还不停地嚷嚷着饿了。
花婶子三奶奶看到一个陌生男子就这么直接闯了进来,都是一愣,花妮和小桃也止住了说笑声,好奇地朝来人望了望,却被自家老娘一个厉眼瞪得低下了头。
刘佳宜暗叫不妙,她忘记这是古代,虽然不像历史上的明清一样男女大防严格到变态,村里对这些也更加不注意些,但是留宿外男这种事情怎么都是说不清的,那可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另一边,宋子聪一看到屋里还有其他不认识的人,就立马像是被施了定身咒,等反应过来之后,就一脸惊慌地躲到了刘小弟的身后低着头站好,一句话也不敢说了,双手则不停地绞着衣袖。
而刘小弟却根本没注意到屋里诡异的气氛,朝几人脆生生地打了招呼,然后就揉着肚子,委屈地叫道:“姐,快开饭吧,我好饿啊!”
刘佳宜舒了口气,朝他挥挥手,“饼子马上就好了,你带着聪聪去堂屋等着,我等会端过去。”
等两人牵着手走了,刘佳宜打开锅盖,一面把锅里熟了的饼子往外拣,一面语气平常地解释了起来。
三奶奶和花婶子听完后都唏嘘不已,骂了一遍宋家那边的人,又开始说刘三叔仗义,虽然也觉着把宋子聪安排在刘家有些不妥当,但是又觉得他一个傻子也没什么,再说刘老三自己不也住在这的!大概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刘老三会想把对他最好的大哥的女儿许给一个傻子。
吃过早饭,刘佳宜就让刘小弟带着宋子聪出去玩了,给两人准备了些吃的,嘱咐好等人都走了才准回来。也不能怪她想得多,要是让那些无聊的人看到宋子聪,好不知会讲出什么,她实在不愿看到别人对他指指点点和肆无忌惮的嘲笑。
新居宴很热闹,来的人也很多,刘佳宜忙前忙后还从别的人家借了许多的桌子凳子。
这一顿饭所有人吃的都很满意,饭是大米饭,菜都是大锅的炖肉,炒肉,刘家的二丫很是舍得,一筷子下去那都是颤巍巍白嫩嫩大大肥肉,就是村里长辈那桌还有两坛镇上酒楼买来的好酒,这让许多人看刘佳宜顺眼了许多。要知道平时别人家请客吃饭一般都是菜多肉少,很少有人做的这么实诚,虽然刘家村并不是穷村,但靠老天爷赏饭吃没个定准,谁都要为不定的未来做打算,让来客敞开了吃饱就是很不错的了,谁家会像刘二丫这样大鱼大肉的放开了给人吃的。
不过有人吃的满意的同时也不免腹诽这个刘二丫到底从刘老三那得了多少银子。
“唉,我说二丫啊,你咋忒不会过日子呢!这才盖了青砖大瓦的房子,又买这么些鸡鸭鱼肉的,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吃点啥子不是吃,你和四郎可都还小呢,这以后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能省的地方都要省着点,你三叔给的银子不会让你都花了吧?”这话要是花婶子他们说出来,刘佳宜肯定会感动一番,但是面前的却是一个平时和她不怎么打交道的婶子,那话里话外怎么听怎么别扭,再看她那急切的样子,关注点分明在最后一个问题上。
这时热热闹闹的院子顿时安静了不少,看来不是想知道的不是一个两个。
刘佳宜笑着回道:“婶子说的是,这新屋子可是花了不少银子呢!本来手里也不剩什么了,但是我就想着以前娘带着我和小弟的时候,孤苦无依的,麻烦了大家不少,现在这屋子也是借着大家的帮忙才盖起来的,所以,就算花再多银子,这顿饭也是必须请的。”
众人一听都有些讪讪的,那位婶子也不好接着再问什么,只是干笑着接着吃菜。刘佳宜冷哼,盖房子请人帮忙那也是她出了钱的,当时刘母在世的时候,要是有人肯帮她们出头,族里的长老肯主持公道,他们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如此艰辛。在座的也知道她这话相当于在打众人的脸,可人家偏偏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你能说不是?
不过听刘佳宜承认银子花得一点不剩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心中暗爽的,这点面子上的不快也就忽略了。
一场新居宴吃了许久,等到晌午多了许久最后一人才离开,刘佳宜把要帮忙的三奶奶和花婶子都劝回去了,自己动手慢慢收拾起来,把剩饭剩菜集中倒在一个木桶里,端出去给猪喂食,要知道可怜的猪只吃了早上一顿,到现在还在饿着呢!
穿过那几株果树的时候,却见到宋子聪正坐在两棵桃树中间,脑袋埋在双腿里,一句话也不说,而刘小弟则蹲在他旁边,拿着一根树枝,一脸无奈地在地上扫来扫去。
刘小弟也看到了刘佳宜,便一步三回头地慢腾腾挪了过去。
刘佳宜放下木桶,敲了下他的头,小声训道:“哭丧着脸干什么?!说吧,怎么回事?”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小孩子都喜欢和自己好伙伴分享他们的新伙伴或是新玩具,于是刘佳宜让两人出去玩的时候,刘小弟就带着宋子聪去见了他那群以狗娃为首的小伙伴们。
可能宋子聪和他们外形实在不同,也可能他们从别处知道了一些什么,反正看向宋子聪的眼神就有些诡异了,还有些胆大的就直接喊起了傻子,宋子聪很低落,有几个孩子排斥他,他也就只躲在一边看着别人玩,刘小弟看他不高兴,只得又把他带了回来。那时来吃新居宴的人还没散,他就一直坐在树下。
刘佳宜记得当时在大街上,他直接跑出来为自己作证,那副笑嘻嘻的样子,后来看他面对刘三叔时也很放得开,就是和刘小弟相处的很是愉快,让她一度以为他就是这么一个好动,喜欢玩乐的乐呵呵的傻子。
现在她才知道,宋子聪只有在面对熟悉的人时才是这个样子,如果面对的是陌生人,他就会很安静,甚至会局促和紧张,而且他的心思很敏感,别人对他的态度也决定了他的反应。
刘佳宜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对自己姐弟俩态度不同,也许宋子聪只是因为一直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孩童的心灵,所以能感受到她身上蓝水的气息?可是小弟没有蓝水啊,其实她更相信他是因为长期受到不善的关注和议论,所以对别人的态度很敏感,她和小弟并未有特别的表现,更像把他当成一个平常人,所以才受到他的青睐。
像是感觉到刘佳宜的注视,宋子聪抬起头,揉揉通红的眼睛,小嘴一扁,委屈地喊了声:“小姐姐,”
刘佳宜心一软,忽略自己双手很可能还沾有污渍的事实,上去扑棱一通他的脑袋,“是不是谁欺负咱们聪聪了?没关系,等你刘大哥回来,小姐姐帮你告状,让你刘大哥好好的教训教训他们!”
告状她会,打架报仇就跨行了。
刘小弟撇嘴,直接转身回去寻觅吃的了,从早上折腾到现在,几张面饼哪够!
最后刘佳宜是用桂花糕把宋子聪搞定的,她觉得自己应该好好谢谢那个送她糕点做贺礼的大婶或是嫂子。
这天之后宋子聪就死活不愿意再出去找别人玩了,刘小弟为了自己先前立下的誓言,只得也在家陪着他。于是宋子聪开心了,小弟怨念了,刘佳宜看得也开心了。
刘佳宜心里记挂着房契的事情,没两天就催着里正还有五叔公一起去了县城,她本以为县衙会来人丈量尺寸的,这才知道,像他们这种比较远的山村,只要把尺寸自己量好,报上去,主管田地的刀笔吏一般是不会再费事多跑一趟去核实一遍的。只要银子到位,房契自然就好办,当然,耕地就不同了,那是要严格管理的。
旧房契换了新房契,看着上面由县老爷的盖上的鲜红大印,刘佳宜心里一阵踏实。
因为五叔公和里正还有别的事情,刘佳宜就借口自己去逛一逛,把准备好的首饰都当了,得了五十几两银子,她这才是彻底放心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佳宜开始不停地从镇上买米面粗粮,还从村里其他人家或是附近的其他村里买粗粮,很是积极地准备过冬粮食,因为是一点一点的买,大家也都没注意她准备的粮食之多,足以让十人安全过到第二年的初夏了。
30、粮食问题 。。。
刘佳宜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花了五十两,前前后后备了将近三千斤的粮食;按照这个时代每亩三四百斤的出产水平,就是十亩地的粮食产量。
其实原本她只是打算买够姐弟俩过冬的口粮;却发觉自己越来越有当地主婆的潜质,总觉得银子没有粮食保险,自从五叔公说过这个冬天可能会不妙开始,这种忧患意识就更加强烈了;而且过了新居宴大概五天后刘三叔回来时;她无意间提起自己要买粮,刘三叔也隐晦地建议多买一些,于是种种原因促成了这次的大规模屯粮。
因为买粮;刘佳宜把县城还是附近一些镇上的各个字号的粮店都考察过;这也让她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粮价在上涨。
镇上的白米价格是每斤三十文,据村里人说,这个价格最近几年都没怎么变过,可她发现,最开始是县城的白米比镇上贵一到两文,不几天镇上也跟着涨了,等到一个月下来,居然已经到了每斤三十六文,这让她忍不住怀疑,是不是那些奸猾的商人们嗅到了什么。
顾北县地处西南,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形也是比较适合种植的丘陵平原地带,粮食产量一直都很稳定。今年没听说有大灾,供给与需求都很正常,那么这个时候粮食涨价多半是粮商想屯粮,因为卖的少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可他们为什么要屯粮?
刘佳宜猜测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局势要乱,到时粮食短缺,价格必定上涨,正是脱手的好时机。可现在大雍刚刚吞并大周,全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按理说短期不会再有战事,不过这里不是现代,谁也不知道明儿是个什么天,要是突然来个什么大周皇室余孽,或者皇帝老儿命不久矣,众皇子争位,又或者哪个大将军,大人物要造反,就都不是她一个小小的村姑能预料到的了。
这二就是天灾了,也许哪个地方已经出现天灾的预兆,让那些商人们摸到了商机,于是先遏制供给,抬升物价,然后等到土地减产,农民存粮消耗干净之后,粮食价格居高不下之时,再高价卖出,借此大发一笔。
不管是哪种可能,在刘佳宜看来吃亏的都是小老百姓,不过作为一个小老百姓中的小老百姓,她实在无力去干涉,只能确保自己的安危了。想到刘三叔意味不明的建议和五叔公经验类的劝告,虽然猜不透到底是哪种可能,但多多屯粮总归是不错的。看着整整齐齐摞在粮仓地窖,装的满满的一溜粮筐,她的心里很是踏实安定。
刘佳宜买的这些粮食中也只是几百斤白米白面是隐蔽地搬运回来的,其他像玉米糙米之类的都是明面上进行的,之所以没人觉得奇怪,除了刘家没地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外,也和刘家村的特殊性有关。
刘家村多是水田,出产的是价格较高的稻谷,但是村里没人会把白米当主食来吃,每年都是舂好直接卖掉,自家旱地产的粗粮不够就从邻村或是镇上买,有些人家只有水田,更需要大量购置其他粮食了。当某种行为只是个别人在做时,也许会很打眼,但是当这种行为属于群体效应的时候,它就一点也不特殊了。
其实刘佳宜也曾害怕过自己的行为太过引发关注,不过最近刘家村出了几件大事,成功的转移了大家原本投注在她身上的大半目光,让她轻松不少。
首先是刘三叔的武官身份曝光,并成功地传扬开来,想到刘佳宜盖的房子,一时间刘三叔成了附近有名的钻石王老五。从他回家那天起,每天上门找方氏打探消息的大妈大婶都没个停歇,后来连媒婆都直接上门了。
然后就是刘三叔再次现身后干得第一件事,盖房子。屋子选址背山临水,也是青砖大瓦的,刘佳宜去参观过,虽然刚刚打上地基,不过从面积上就能看出比她家要大上一倍不止,有人就把它和上溪村那个地主家的房子相比,一时间村里人无不羡慕。
第三就是刘二叔也开始买粮了。刘二叔家的地差不多有二十来亩,其中旱地不少,自家种的粮食足够每年的嚼头,以前从没在外面买过粮食,今年却如此反常,让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