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随身种田 >

第78部分

随身种田-第78部分

小说: 随身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是接触沼气池的建设和管理,刘睿也是觉得这项技术对于农村是非常实用的,或许,它的出现可以改变梁村的一些生活状态。

青山地区不产煤,所以村民们都是习惯山上砍柴回来煮饭做菜,每年对xiǎo青山附近的山头有着极大的生态压力。从梁村走进来,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会堆放着高高的柴垛,每天生火做饭都要靠这些薪柴了。

这些薪柴不仅仅是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另外一个就是变成了藏污纳垢的所在,往往都会滋生大量的蚊子以及有老鼠在里面做窝。刘睿家里靠着酒坊的地方就有一堆薪柴,每天的消耗量可是不xiǎo,毕竟酿酒就是需要大量的燃料。

若是沼气池能够推广,别的不说,光是能够满足村民们日常做饭的需求,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那样一来,村民们就不用上山砍柴,节约时间又能保护环境,那些被村民们随处丢弃的稻草也有了更好的使用途径,节能又环保。

……  ……

历数着资料上对于沼气池的种种好处,刘睿更是觉得这个沼气池很有必要通过村委会进行相应的推广才行。

不过,在此之前,刘睿得先保证自家的沼气池运转良好,展示出沼气的各种优点,才能说服其他的村民跟进建设。因此这两天刘睿都是抱着各种技术资料在看,从沼气的发酵原理、沼气的使用以及沼液在农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都变成了他的研究对象。

几天下来,他倒是也变成了半个沼气专家,前来询问乡亲大多都能从他这里获得相关的信息,对于沼气池的感觉也不像以前那么神秘了。

秋收之后,刘睿就把竹条从xiǎo镜湖之中取回来,开始在番茄地的苗chuáng上搭架子。这些竹条都是有一定的规格,刘睿只要按照一定的位置chā在土壤里,上端用绳子牢牢绑住,就能搭建高约1。2米的竹架。

搭架子是相当简单的工作,接下来的活动才是让刘睿一家三口huā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上面,好几天之后才逐渐完成。为了防止xiǎo番茄的枝条被累累硕果压断,刘睿只能是用绳子把番茄苗的枝条绑在竹架上,每一株番茄苗上都有数十根枝条,动作又要细致轻柔,nòng得刘睿都有点斗jī眼了。

不过还好,一家人辛苦一段时间之后,番茄地里已经树立起了整整齐齐的竹架子,那些原本肆意生长的番茄枝条也开始被修剪,规整。整片番茄地看上去就如同是另类的农业工厂,一旦大了成熟的季节,就可以如同流水线一般出产大量的xiǎo番茄。

不到短短的一个月,养猪场那边已经开始进入了装修的环节,接个沼气池也已经开始发酵产气,地里的竹架也都搭建好了,刘睿回过头看看,家里的每一项工作都在稳步的推进当中。

冬天是蛰伏的季节,但也是开始孕育未来的季节


【123章】 竹艺公司

秋收过后,几场寒霜下来,人们就越发感觉到初秋的寒意。**

刘家院子里的那两株葡萄,枯黄的叶子犹如蝴蝶一般飘落,倒是变成了院子的一个新景致。小huā每天下午就喜欢蹲在葡萄架下,盯着飘飞的落叶追逐,玩得不亦乐乎。

两个月的时间,小huā已经从巴掌大的小家伙变成了成年家猫那么大,身上的huā纹更加好看,两只眼睛也更加幽蓝了。刘睿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家伙虽然杂食,但更喜欢吃(肉)类,特别是生(肉)。

黄喉貂来到刘家之后,后院的老鼠算是遭殃了,每天都会有不少的老鼠被擒获,变成了黄喉貂的腹中之物。连带着黄喉貂的跟班小huā,也都是喜欢上了吃生(肉)的感觉,这倒是让刘睿暗叹本能力量的强大。

小huā是一只野猫,虽然从小被刘睿抱养,不过血脉中的本能还是让它喜欢上了生(肉),每天是无(肉)不欢。不过小huā这只野猫的体型也太大了,这才两个月就已经四斤多,也不知道将来能长成什么样子?

最近小huā在黄喉貂的教导下,倒是学会了捕食,让先前的担心它失去野外生存能力的刘睿放心不少。

这不,一大早黄喉貂就和小huā抓来了一只足有巴掌大的老鼠,在院子里嬉戏玩耍,看着那只老鼠可怜兮兮的样子,刘睿只能是摇摇头。不过有了这两个家伙捕鼠也好,至少以后酒坊扩大之后,在防鼠的预算上就可以少一点了。

“小睿,底下的房子是干嘛用的?”把今天早上的蔬菜装好之后,马昌全指了指山下原野上一处工地。

秋收之后,原野上的景sè无一例外,都是萧条破败,只有那些早起在田里啄食的鸟儿,才能带来一丝丝的生气。在薄雾缭绕之中,几间房子在路边旷野上正在施工,颇有几分神秘感。####

马昌全这段时间每天来往于县城与梁村之间,对梁村的一切景致早已经是熟烂于心,如今突兀地出现了几个房子,如何能不让他惊讶呢?

“那是村里竹艺公司的加工厂,估计这几天就能够投入使用了!”刘睿抬眼瞧了瞧,说道。

王华国他们的动作还是很快的,公司注册之后,立即就组织了人手,对公司的股份、投入进行了相应的划分,厂房的建设也马上进入了正轨。和张家的养猪场采用砖瓦结构的传统模式相比,竹艺公司的加工厂采用了塑钢构件,虽然投入成本高了,但是工程进度却是极快。这才几天,加工厂已经是初显雏形,很快就能投入使用了。看来,王军在外面打工几年还真的不是白hún的,至少知道采用这种塑钢的标准厂房。

“哦,你们村有那么多的竹林,开一个竹艺公司倒也是不错!”马昌全点点头,说道:“你有没有参股?”

来往梁村无数次之后,马昌全已经是变成半个梁村人,对于梁村的一切都是很清楚,一下子就反应过来。在马昌全看来,以刘睿在梁村的人脉,应该能占到一定比例的股份。

“哪有那个时间呀?”刘睿摇摇头,说道:“酒坊的生产能力已经到了极限,我正忙着扩建酒坊呢,倒是老爸会久不久去做一下技术指导。”

“也是哈,贪多嚼不烂!”马昌全回头看看后车厢上好几桶米酒,点点头说道:“光是酒坊、菜园的事情就够你忙活的了!”

现在酒坊的生意是越来越好,每天五百斤的米酒都能销售一空,让酒坊隐隐有了当初最鼎盛时期的模样。

送走马昌全,刘睿也骑上摩托车,到竹坳村的杂货店送酒。**这段时间以来,有空间泉水的帮忙,刘家酒坊的出产是越发稳定,已经逐渐占领了青云周边大部分村寨的米酒销售市场。村民们对于这种味道醇香可口,价格低廉的米酒非常欢迎,每天晚上的酒宴上是必不可少。

当然了,刘睿知道现在的低价政策并不是酒坊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来还得往着精品、高价的方向努力才行。

“小睿,总算抓住你小子了!”当刘睿路过竹艺公司加工厂的工地时,被王华国给堵住了。

加工厂的位置就在通往竹林的道路边上,这里正好处于村子和竹林之间,地方宽敞,又不用占到农田,是最佳的场所。

“华国大爷,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呀?”刘睿看着一脸不爽的王华国,有些不解,问道:“工地的施工不都是很顺利吗?”

“就你小子会偷懒,把所有的事情扔给老头子我!”王华国手指一弹,敲了敲刘睿的脑门,说道:“第一批竹器产品已经出来了,自然要你请郭老板来验收产品,付款!”

竹艺公司成立之后,并没有等工厂建好才开始生产,毕竟竹器的编织对于场地、器械的要求并不高,一把蔑刀就能在家里动手。和海兰贸易签约之后,王华国就让参加公司的村民们按照海兰贸易提供的样式,开始编织,这段时间已经是积累了不少的产品。

这些产品将会按照不同的规格,计件给村民们算酬劳,海兰公司给的价格颇为吸引人的,村民们都是热情高涨。

“海兰姐的电话公司不是有吗,干嘛还要找我?”刘睿有点奇怪,不过看到老头子的眼神越发不对,连忙改口道:“我回去马上就打!”

“这就对了嘛,年轻人应该能者多劳!”王华国一笑起来,脸上的皱纹顿时拉到了耳根附近。

“现在有王军在帮您,我就可以偷懒一点嘛!”刘睿有眼神瞥了瞥正在工地忙碌的王军。

“他是他,你是你!不能hún为一谈!”王华国一拍刘睿的后脑勺,说道:“去忙吧,到时候人家来了,你还得全程陪同才行!”

mōmō后脑勺,刘睿在心里嘀咕,老头子还真是的,怎么就盯上了自己。按刘睿的想法,自己家里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村里的事情能躲就躲。

不过呢,胳膊拧不过大tuǐ,他只能是乖乖地照办。

回到家里,刘睿立即给郭海兰拨了电话。

“喂,是小睿吗?”听筒中传来标准的普通话,让刘睿的脑海又浮现出一个美丽的影像。

“海兰姐,是我!”刘睿点点头,似乎对方就在自己的眼前,说道:“村里已经把第一批竹器编织好了,您什么时候派公司的工作人员来接收?”

“这么快就好了?!”电话那边的郭海兰有点高兴,说道:“那我明天就过去,你记得给我准备好吃的哈!”

…………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忙音,刘睿有点奇怪,难道真的像是报纸上说的,城里人喜欢往乡下跑,乡下人拼命往城里挤?按理说,一小批竹器,海兰公司随便一个中层管理下来就能搞定了,用不着郭海兰这个老板出马。

不过既然这位姑(奶)(奶)要来,于公于sī刘睿也是要把她招待好,毕竟上次太过匆忙,家里好多好吃的都没有能让她品尝,有点失礼。

上次在小镜湖上刘睿和曾莹、郭海兰提过小镜湖旅游开发投资的事情,也不知道现在她们考虑得怎么样了?从刘睿从杨正那里得到的消息,知道小青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申请已经递交上林业局和环保总局,估计来年开春就可以批下来。

若是要对小青山区域进行旅游开发,就得尽早下手才行,不然等消息下来,恐怕就会有更多的竞争者。再则,一旦设立了保护区,哪怕是在外围的缓冲区,旅游设施的建设规模也会受到很严格的限制。要想占据优势,就必须事先投入,造成既成事实,将来保护区一开发,就能够拥有先手。

上一次,六七支考察小组按照不同的方位进入了小青山区域,考察小青山之中生存的各种动植物以及地质条件,得到了相当丰硕的成果。虽然和刘睿那个小组一样,其他的考察队多多少少也都受到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影响,但是依旧有了很多惊人的发现。

不说国家二级的保护动植物,就是一级保护动植物,小青山的深处就发现了不下十种。丰富的物种多样xìng还有未曾受到过工业污染的环境,让所有参与考察的科学家都认定,这片尚未有人涉足的原始丛林是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需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相关的保护。

这段时间,研究院的成员都在配合着青山林业局以及省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材料准备。

自从上一次狼狈从小青山出来之后,刘睿就对这样的考察活动失去了兴趣,觉得没有太大的意思。刘睿自己守着神农空间,若是单独进山的话,既轻松又便捷,根本就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实在是遇到危险之后,顶多就是进入神农空间躲一躲,就万事大吉了。

从小青山回来之后,又碰上农忙、番茄地的事情,刘睿已经很少去研究院的驻,对于研究院的一些状况并不是十分了解。只不过因为经常在张家大院见到杨正,刘睿很清楚自然保护区申请的一些程序以及进度,知道保护区的设立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希望曾莹和郭海兰她们能够尽快作出决定,免得错过这样难得的时机!

(未完待续)

正文 【124章】 空间内外

清晨的梁村有些清凉,处于半山腰的刘家大院被一层轻雾缠绕着,若是有人从山下往上看,就会发现这里宛若仙境。{吞噬 }&&最新章节百度搜索:&&青砖绿瓦在烟雾缭绕之中,在绿树的掩映下隐约可见,一股乡村院落的悠然气息扑面而来。

再走近一点,轻雾似乎逐渐消散,大院的景致开始清晰,呈现出另外一种清新的感觉。院坝下的斜坡,绿sè的草坪修剪得很整齐,和平常人们看到的农村乱糟糟景象有点不一样,想必院落的主人huā了不少的心思在这些草坪上。

在往上一点,朴实的竹篱笆上,五颜六sè的喇叭huā点缀其中,让人眼前一亮,一丝丝淡雅的气息很令人mí醉。两株高大的桂huā树丝毫没有受到秋风的影响,翠绿的叶子犹如一片片精雕细琢的翡翠,闪耀着一种mí离的光芒。

桂huā树上,几只喜鹊一边来回上下跳跃,一边发出清脆的声音,它们在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