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随身种田 >

第59部分

随身种田-第59部分

小说: 随身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常,亲戚朋友盖房子挖地基,还未成年的刘睿年小力弱,往往只能是在一旁作为看客,并不能参与其中。

在农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能扛起十字镐挖地基的小伙,才算是成年人,他才会被其他人所承认。

刘睿加入挖地基的队伍之中,并没有人觉得惊讶,似乎大家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对于梁村的很多人来说,刘睿这半年以来所作的一切,都已经证明他成为了一个男子汉,这个圈子已经容纳他了。

沉重的十字镐在空中翻飞,大块的泥土被挖了起来,然后就被铁铲铲走,扔在地基外面。听着耳边有节奏的呼喝声,感受一股股热力从体内冒出,刘睿越发觉得身上干劲十足,有点喜欢这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听父亲讲,以前还是公社时期的时候,经常会组织数千人上万人的大会战,修水利、修水库、修梯田,那才真正算是大场面。刘睿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可以想象,数千人一起劳作的情形,肯定是最震撼人心的。

抛开一些因素不提,那个年代虽然物质匮乏一些,但是人们的精神层面肯定很充实,不像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标。

挖地基别看像是一项粗活,但其实技术含量也是不低。

一栋房子第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地基,地基不稳就意味着房子不牢靠,一旦有点风吹雨打,很容易就发生倾斜、墙体开裂等等质量事故。

因此,地基的建设最需要精雕细琢,半点马虎都要不得

冯建公司的技术员拿着垂线在提醒刘睿等人,挖地基的时候不能总低头挖,还得跟着线走,千万不能挖歪了。另外,地基沟挖得差不多之后,还得拿着小铲子慢慢地把一些棱角铲平,为的就是接下来浇筑石灰石的时候能够更牢固稳当。

混在人群中干得起劲的刘睿,虽然双手有些酸痛,掌心也有点火辣辣的,但是他内心却有点喜欢这种热闹的场面。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有了建筑公司的技术员指点,大家开挖的进度是相当的快,都有点出乎刘睿的想象。

在数十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养猪场一期工程的所有地基在一个上午就被挖好,在斜坡底下的两个沼气池也被村民们一鼓作气搞定了。

回头看过一条条平整划一的地基沟,还有堆积在旁边如同小山头一般的土石方,刘睿还真的有点被吓到。

刘睿根本就没有想到,几十个壮小伙一旦进入状态,爆发出来的能量还真的有点可怕。

按照梁村的习俗,挖地基这一天大抵上只是做挖地基的工作,因此大家早早就收工了,和亲戚朋友们相约晚上在刘家大院喝酒。

不管怎么说,地基的开挖就意味着养猪场开始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设期

''

首发BXzw。

 【096章】 涅盘重生

(bxzw。)96章】  涅盘重生

……  ……  ……

养猪场的破土动工犹如一道惊雷,响彻在梁村的上空,很是让不少村民震惊。bxzw。若是说以前刘睿的那些举动都还被村民们看做年少轻狂的表现,对于其未来多少抱着相当的怀疑。张家几兄弟的加入则是让更多的村民有理由相信,大规模的科学种养还真的有致富前途。

在榜样的带动下,梁村上下就如同是被注射了兴奋剂,每天都有人在不断琢磨,自家究竟拥有那些资源,应该如何利用?

就这样,在有意无意之中,刘睿这段时间以来的各种创业举动影响了大批村民,让他们开始警醒,不再整天打麻将、玩扑克或者喝酒闲聊了。整个梁村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焕发出勃勃生机,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积极向上的情绪,不再死气沉沉。

与此同时,一个青年人提着简单的行囊青云对岸的码头上,神色复杂地看着周围熟悉的山山水水。

书上都说近乡情却,王军现在真的能够体会得到。

在接到了村里老支书王华国的电话之后,王军挣扎了良久,终于还是下定决心,回到故乡继续创业。

当初王军高中毕业之后,雄心勃勃想要种植香菇创业,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弄得有点虎头蛇尾,最终灰头土脑地离开家乡,远赴广东打工。

要说在广东打工其实也不算太差,因为有着高中文凭,再加上手脚勤快、脑筋灵活,王军很快就被提拔为段长。每个月一千多的工资再加上各种补贴,省吃俭用的王军一年能存上两万块钱。这样的收入,在梁村,不见得能有几个家庭能做到的。

但是,哪怕在广东挣钱再多,王军心里头仍旧是有点不甘。bxzw。

在内心深处,王军更向往的是能够自己创业,自己给自己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像现在,整天耗在厂子里,昏昏噩噩度日。

接到老支书电话说村里要成立竹艺公司,想让王军回去负责,带动村民进行创业。王军在心里有一点点犹豫,毕竟前年失败的回忆还历历在目,多少还是让王军有点后怕。

但是,内心对创业的渴望还是压倒了犹豫的心思,王军还是作出了返乡的决定。他拒绝了工厂主管的挽留,连这个月的工资都没有领,收拾自己简单的行囊搭车返回了青山。

三年没有回家,青云码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倒是码头的水泥路面裂纹倒是比以前扩大了不少。

当拎着行囊的王军出现在村口,就被玩耍的小娃子们发现,转眼之间,王老蔫在外面打工的儿子回家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上梁村。

根据也在广东打工的老乡说,王军在厂子里面可是小主管,干活轻松,收入还不低,一年少说也能存下好几万。虽然上次王军创业失败让他沦为了很多村民的笑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在逐渐地消失。再加上王军现在收入不菲,很多村民开始转变了对王军的态度。

别奇怪,这就是社会,一个很现实的社会。

这不,王军一回家,就有不少村民怀着各种目的踏进了王军家,找王军套近乎。

又想让王军介绍去厂子里上班的;有想来借钱的;也有来试探给王军介绍对象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王军最是厌烦这种交际,但都是乡里乡亲的,王军也不好板着脸把人赶出去,只能是笑脸相对,到最后王军都感觉自己的脸都笑僵了。

等到串门的村民都离开,王军妈笑眯眯地上下打量变得更成熟稳重的儿子,心里喜滋滋的。bxzw。一想到以前那些瞧不起自己的村民对自己说尽好话,王妈妈知道这都是出息的儿子带来的。

“这不年不节的,怎么想到回家了?”刚才一直坐在椅子上抽水烟的王老蔫吐出一口烟雾,开口问道。

王老蔫今年快五十,但是长年的艰辛劳作让他看上去就像是六十一样,他脸上的皱纹犹如刀刻一般清晰,头上的短发已经斑白,苍老而又显露出一种倔强的气息。其实,王老蔫就是很多农村老汉的缩影,他们每天修理地球,用自己的汗水撑起了一个个虽然贫穷但是却温暖的家庭。

“老支书打电话给我,说是村里准备开办一个竹艺公司,让我回来帮忙。”王军也没有隐瞒父母,直截了当地把事情说了出来。

“什么?”王妈妈一听王军辞掉了广东的工作,要回家办公司,失声惊呼。

前几年蘑菇场的事情依旧历历在目,那是王家上下最痛苦的回忆,王妈妈一听办公司这几个字就会想起那不堪的往事。如今听到儿子辞职回家,就是为了创办什么公司,如何能不让王妈妈震惊?

王老蔫人如其名,也不说话,深深地吸了一口水烟,叹气。

“儿子,你是不是糊涂了?”王妈妈大急,凑到儿子跟前,伸手摸摸儿子的额头,说道:“放着那么高的工资不干,要回这穷地方干嘛?”

“妈,这一次我可不是冲动”王军苦笑,伸手抓住母亲的道:“在外面再好也不及家里,再说了,这一次又不要我们投资,我只是负责管理,村里公司给我开工资。”

“哼咱们这乡下还能开什么公司?你别听王老大吹牛,上次蘑菇场的事情要不是他在旁边指手划脚,指不定我们还不会亏得那么多呢。”有了上次的经历,王妈妈如今对于王华国可是报以完全不信任的态度。

“你别大声嚷嚷的,人家可是老支书,被别人听到了不好”王老蔫一听妻子越说越大声,连忙出言制止。

“儿子做这样的决定,你难道就一点不着急吗?”王妈妈情绪逐渐提升,朝着王老蔫说道:“嫁给你我辛苦了一辈子,家里里里外外要我支撑,你每天除了干活干活,你还能干嘛?”

一件妻子开始发飙,王老蔫很识趣地低头抽烟,一言不发。

看着父母又开始了一如往常的争持,王军也是感到有点棘手,没有想到自己回家的事情竟然让母亲反应如此激烈。

不过,事已至此,王军也是无法再回头,只能是一往无前,争取和王华国把这个竹艺公司办起来,才能让父母安心。

……  ……

“怎么一回家就来看我老头子了?”看到拎着一个礼盒走进来的王军,王华国脸上笑容可掬。

“家里老妈正在发飙,老爸无力抵抗,我只好躲到这里来了”王军把礼品盒放到八仙桌上,有些无奈地说道。

“哈哈,……”王华国是乐得大笑。

整个梁村的人都知道,王老蔫有一个泼辣彪悍的老婆,能撑起王军家里大半边天。大伙也不知道是王老蔫怕老婆才变得蔫不拉几的,还是因为他性格偏软,他婆娘才挺身而出,变成了当家。

“老支书,你还有心思笑呀?”看到乐不可支的王华国,王军苦笑道:“这一次的竹艺公司究竟是怎么回事?在电话里你也没有说得很详细,我可是破釜沉舟回来了。”

“这事情要从过年春节的时候开始讲起,……。”王华国抬手示意王军在椅子上坐下,开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从春节后刘家宏遭遇车祸重伤住院到刘睿辍学回家照顾父亲;从刘睿出售蔬菜到种子小番茄;甚至最近小镜湖、小青山的科考发现以及研究院科技工作者的进驻,王华国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军。

王军这段时间身处广东,平时和家里联系也不多,根本就不知道这半年之中梁村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更让他惊讶的是,刘睿家里居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他辍学回家创业,过程是如此顺利

王军有点羡慕刘睿的好运气,若是当初他创办蘑菇场的时候,能有刘睿一半的顺利,恐怕今天就会是另外一个结局。

虽然王华国还没有提到竹艺公司的事情,但是王军隐隐感觉到,竹艺公司和刘睿也脱不了干系。

果不其然,当王华国把海兰贸易的合作以及刘睿建议让王军回来参与竹艺公司组建、管理的事情说了出来之后,王军倒是更感兴趣了。

对于刘睿,王军只是知道他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弟,但是并不熟悉,毕竟两人年龄差了四岁。

“为什么选中了我?”王军有点疑惑,按理说刘睿应该更加合适。

“刘睿那小子说自己要忙着扩建酒坊和养猪场,没有时间”王华国接着说道:“放眼整个村子,你无论是学历、经验和年纪都是最合适的,没有之一。”

“您是怎么打算的?”沉默了一会,王军开始询问具体的细节。

自从决定回来之后,王军就一直在脑海里盘算着如何利用自己这几年在广东学到的经验,把这个竹艺公司办好。现在,王军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他得把村里具体的情况以及王华国的想法弄清楚之后,才能寻找工作的突破口。

对于王军来说,返回家乡创办竹艺公司,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涅?重生的机会。

或许,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才能够摆脱过去失败的阴影,树立自己全新的形象

bkbxzw。

首发BXzw。

 【097章】 大幕拉开

【097章】大幕拉开

………………

王华国和王军在商量成立竹艺公司的事情,刘睿也是没有闲着,他每天除了忙着家里的事情之外,还要抽空到研究院的驻地,为考察队第二次进山做准备。bxzw。

刘睿家里最近每天都要酿造两百斤的大米,不过有了刘家宏的帮忙,刘睿倒反是变得轻松了不少。每天酿造出来的米酒一半都被马昌全拉进城,送到了那些在夜市街上的大排档。

随着日子的推移,不少的食客猛然地发现,刘家酒坊生产的散装米酒味道更为香醇,更重要的是,那怕喝得醉醺醺,第二天起来也不会上头。经常喝酒聚餐的人总是会有共同的圈子,于是刘家酒坊的产品很快就开始被一些食客所留意。

那几个刘睿争取来的客户,发现自己店里面的生意在缓慢地变好,询问之下才知道,不少的新客人就是冲着这些香醇甘甜的散装米酒而来的。

就这样,刘家酒坊的产品就顺理成章地在县城打开了市场,吸引了更多客户的目光,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也只有打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