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随身种田 >

第57部分

随身种田-第57部分

小说: 随身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菜地,养猪场的资源可以实现综合利用,又能让几个舅舅增加不少的收入。至于菜园转移到养猪场那边之后,空间泉水的问题也很好解决,刘睿只要抽空偷偷摸摸往养猪场的水池里面注入泉水就OK了。

等到马昌全前来交易的时候,刘睿把事情和他说了,希望‘俏江南’能够做好准备,吃下菜场所有的产品,实在不行的话,刘睿才会考虑卖给别家餐馆。毕竟,和‘俏江南’合作以来,一切都是相当愉快,刘睿也不打算改弦更张。

听到刘睿终于是要扩大菜园的面积,马昌全自然是双手欢迎。

这段时间以来,刘家菜园出产的蔬菜很是让‘俏江南’的大厨们赞不绝口,连带着‘俏江南’的生意也是好了不少。‘俏江南’方面一直想要刘睿能够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餐厅的需求。但是刘睿一直以时间、场地受限为由,每一天的极限供应量也就是三百斤左右,再多就无能为力了。

如今刘睿开窍,如何不让马昌全喜出望外呢?

PS:10号第一更,请乡亲们多投票,小仨需要大量的推荐票!!!

读小说  有速度,更安全!  。doxiaoshuo。

首发

 【092章】 筹划设计

菜园扩建的事情刘睿也只是和马昌全稍微提了一下,让他们‘俏江南’有所准备,至于将来具体的合约,还得到时候详细商讨。

刚把马昌全送走,大舅张振光的电话就来了,说是让刘睿下去和施工队的师傅商量养猪场的规划设计。

前天商量的时候,刘睿只是把养猪场以及周边菜场进行大抵的规划,弄出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具体的细节还没有来得及和张振光他们说呢。毕竟那个时候,究竟能有多少的土地可以置换到手上,刘睿心里也没有一个数。

养猪场各个功能区究竟要怎么规划?占据多大的面积,只有等所有的土地置换下来之后,刘睿才能做出相应的安排。刘睿原本还以为这事情得登上三五天才能解决,没有想到大舅动作那么快,只是一天时间就把土地置换完成,甚至还把施工队的人请来了。

和父母说了声,刘睿骑着摩托车就下山了。

买了摩托车之后,刘睿的活动范围明显扩大,他日常的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刘家大院的周围,而是逐渐扩展到梁村甚至青云镇上。或多或少,这辆KT就变成了刘睿的招牌,也成为了很多村民争相奋斗的目标,有意无意之中,刘睿变成了科学致富的榜样人物。

刘睿的生活范围变得更大,但是刘家宏的生活圈子却是一再变小。

受伤这段时间,刘家宏整天都困在家里,除了听收音机之外,每天就是在不断地编织竹器,提高自己的技艺。现在痊愈之后,原本就不太爱出门的刘家宏就变得越发不愿意下山溜达了。

这几天,闲着坐不住的刘家宏,拎着工具,和张桂芝把刘家大院里里外外都清扫了一遍。墙角的枯枝败叶,还有菜园里还有果树园之中杂草,还有池塘上漂浮的浮萍,都是他们清理的对象。

只是两天时间,刘睿就觉得整个家变得整齐干净了许多,似乎能够透露是一丝精气神来,这和刘家宏生病期间有着天壤之别。

刘睿来到湖边,远远地就看见张振光和几个人影站在高地上,想必就是施工队的人员。

看到刘睿到来,张振光连忙是把刘睿啦了过去,让刘睿和几个施工队的负责人商量。

张振光知道自己的外甥有着很多的想法,索性就放手让他去做,不然整天一手包办的,他也不会成长起来。

既然舅舅对自己如此信任,刘睿也没有客气,面色自如地和施工队的负责人谈论起来了。

施工队的负责人叫做冯建,长得高高壮壮的,留着络腮胡子,形象确实有点吓人。梁村上下,小孩子没有不害怕冯建的。小孩子哭得再厉害,大人就吓唬说‘冯建’来了,还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小娃子马上就像关水龙头一样,止住哭泣。

对于冯建,刘睿可不陌生,他小的时候在张家大院,没少被路过的冯建吓唬,一直到了小学三年级之后,才逐渐摆脱络腮胡的阴影。

别看冯建形象粗犷,不像南方人,但是他心思细腻,为人异常精明。早在前几年,就在大多数农民还紧盯着家里一亩三分地的时候,冯建就开始组织一群村民,在青云的村镇上包揽建筑工程。虽然他不是学建筑出身的,但是他善于用人,也善于学习,很快的,他的建筑队就在众多建筑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十里八乡最有名的建筑队。

这些年以来,随着村民们的收入不断提高,拆房盖楼的村民是越来越多,冯建的建筑队也是如同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这两年,冯建的建筑队已经发展到了青山县城,成立了建筑公司,开始承接一些社区建设、厂房承建之类的大型工程。

作为从梁村走出的能人,张振光自然是相当熟悉,因此养猪场的计划一出来,他就联系了冯建。

冯建听说老支书要建设养猪场,当然不会怠慢,亲自带着两个技术人员赶回家,跟着张振光来到了高地。

这段时间,冯建没少从其他人的口中听说刘睿折腾的事情,知道这个刘家的大小子并不像年龄上表现得那么稚嫩,倒不会因为是他出面和自己商量养猪场的规划而轻视。

就这样,刘睿、冯建还有两个技术人员就沿着高地一边走,一边讨论养猪场各个功能区的设定以及建设规格。

刘睿这段时间以来,接触了不少的养殖技术资料,对于大型养猪场的规划也有过相应的研究,再加上家里养猪也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耳濡目染之下,并不仅仅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

冯建的建筑公司前段时间也曾经承接过大型养猪场的建设,也拥有相关的经验,并不是一点不懂的新手。

两方遇到一起,再结合实际的情况,一个利用地形地势、依照方位、风向等等因素综合考量的设计方案就新鲜出炉了。

在高地的最中央,将会给规划为肉猪舍、母猪舍、育崽室以及观察室等等核心区域,这里地势开阔,轻易不会有污染,可以保证猪猪们健康成长。

在高地背后的斜坡上,刘睿准备改造成一个大型的沼气池,既可以减少猪舍粪便尿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发酵之后的沼气液更是可以成为菜园最好的肥料。有了这些沼气肥,哪怕空间泉水让菜园的产量和品质上几个台阶,也是有借口了。毕竟,在农业科普资料上就写着,利用沼气液浇灌农作物,可以增长50%左右。

高地面前平坦的沙地,就是将来菜园的范围,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这里有将近三十亩的面积。这里初期的规划是菜园,但是随着养猪场的不断发展,或许这里还会成为新的猪舍所在地,或许没有太大的改变,一切都要看以后的情况如果发展。

和冯建商谈好大概的方案之后,冯建的建筑公司还得拿出具体的设计方案以及预算,张振光这边要支付相应的工程款,建筑公司才会开始动工。

这一次,为了减少麻烦的事情,刘睿说服大舅采用包工包料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像以前农村盖房子那样,请亲戚朋友来帮忙。

以前在农村盖房子的时候,都是选好了日子,请来亲戚朋友、邻居之类的帮忙,大家也不拿工钱,只是吃顿好饭就可以了。不过这样的方式明显不适合用在建设养猪场之上,毕竟养猪场的规模有点大,工程量繁重,让亲戚们白帮忙也是不太好。

采用包工包料的方式,虽然花钱多一点,但是省心,工程质量也有保证,能够按时交付使用。

冯建的动作相当快,毕竟帮着老支书干活,可是半点马虎都不得,他拿上图纸,带着两个技术人员赶回公司,准备在最短的时间把方案拿出来。

“小睿,今天你就去找王家老二,看看能不能从林业局争取点沼气池的补贴,还有让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下来帮咱们建沼气池。”等冯建的皮卡消失在树林的拐角处,张振光就对刘睿说。

这两年,国家为了推广节能沼气池,在林业局那里有一定的建设补贴,用于鼓励村民们建设沼气池,保护环境。如今养猪场要建一个沼气池,自然是要找到正主王华泰咯。为了锻炼刘睿,这种事情张振光想都不想就扔给了他。

“那养猪场的种猪和肉猪要从哪里订购呢?”虽然养猪场八字才开始一撇,但是很多东西都要提前考虑清楚。

“这个你不用操心,你小舅的朋友在畜牧站,有渠道购进优质的货源,猪场一建好,就可以到位了。”张振光倒是颇为欣赏刘睿周全的考虑,摆摆手说道。

一想没有太多问题,刘睿也就没有再多说,默默地去找王华泰了。最近一段时间,王华泰都是泡在上梁村村委,要不就在粮站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混在一起。

听杨老爷子说,若是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的评定下来的话,保护区管理局至少是一个副处级的单位,直属于省林业厅管理。

王华泰这段时间如此积极地参与研究院的各项工作,大概就是奔着管理局的职位去了。要说王华泰的正科要想换成副处,在青山县恐怕还不知道要熬到多久才有机会,现在有这样一个明显的机会摆在眼前,如何能不让他心动呢?

先混个管理局的副局长,以后找机会转正,那副处级不久到手了吗?

就在刘睿骑着摩托车行驶百转千回的时候,王华国也是忙得脚后跟直打后脑勺。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成立公司需要那么多的麻烦,虽然有弟弟的介绍,工商局开出的一系列材料还是让王华国感到头晕脑涨。另外,要想城里公司的话,还得有固定的厂房,仓库什么的,原本粮库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现在粮库被研究院的人占据了,王华国顿时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这年头,办点事情还真的不容易!

PS:10号第二更,谢谢乡亲们的支持!点击破百万了,但是推荐票距离五万还有点距离,请乡亲们投票吧!小仨拜谢!!!

读小说  有速度,更安全!  。doxiaoshuo。

首发

 【094章】 封建迷信

跟着刘睿回到梁村勘察地形条件,做施工方案的两个技术员并不是林业局的干部,而是挂靠在林业局的一个施工队的技术负责人兼老板。bxzw。

这几年,因为国家加大了对新能源建设的投入,每年林业局手上都有着不少的沼气池的建设指标,这可是一块不小的肥肉。

常平、常安兄弟原本在县城带着一个小施工队干装修,不过因为技术实力的关系,生意一直是不愠不火。这两年,因为一个亲戚在林业局掌握了一定的实权,他们努力争取到了给林业局建设沼气池的机会。

有了林业局在背后支撑,常氏兄弟就再也不用在外面辛苦的招揽活计,而是转战青山的农村,修建沼气池。每修好一个沼气池,通过林业局工作组的验收之后,常氏兄弟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

一个沼气池常氏兄弟大概能拿到300块钱左右,去年一年他们的施工队一共承接了六百多座沼气池,收入达到了20万。除去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以及上下的打点,两兄弟还是每人分到了好几万,虽然不多,但旱涝保收的感觉总是很好的。

再则,施工队下乡,总是能够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好酒好肉招待,一年下来,常氏兄弟倒是出现了一个**肚子。

这一次,能源办公室的丁主任发话,常氏兄弟自然是不敢怠慢,没有让手下的工人来梁村,而是亲自跟着刘睿骑着摩托车来了。

来到高地之后,刘睿就向常氏兄弟介绍养猪场的一些规划,并且把想要建设沼气池的地方指了出来。

“这个地方倒是不错,和猪舍有一定的落差,粪便尿水可以很方便地排进沼气池,而且单独放在这里,平时管理维护也很方便。”常平围着高地走了一圈,点点头说道。

“按照你们养猪场的规模,恐怕六立方米容积的沼气池远远不能满足,看来要修两个十立方的才行。”常安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大致的数据,已经得出了相应的方案。

“为什么不直接修一个20立方米的沼气池呢?”刘睿有些不解,两个10立方米和一个20立方米,不是后者更方便吗?

“我们手上的模板最大只能做10立方米的,再大就没辙了!”常平摇摇头,说道:“再则,太大、太深的沼气池不仅修建成本很高,平时的管理维护也是相当困难,性价比最高的还是6-10立方米的。”

听着常氏兄弟的讲解,刘睿才知道,这个沼气池可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其中还是拥有很多技术含量的。

查看完地形之后,常平从摩托车的后备箱取出一包石灰,在低凹的地方画上了两个圈,让刘睿找人按照规格在这两个地方挖出两个圆坑。

这两天,冯建那边应该就可以拿出建设养猪场的方案,找个良辰吉日就可以动工,挖沼气池和挖地基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