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随身种田 >

第53部分

随身种田-第53部分

小说: 随身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老师,确定是竹叶青吗?”刘睿把伤口看了一下,心里已经大概有个数,又问了一句。

“是的,我可不会认错!”徐文昌点点头,有点奇怪刘睿的举动。

按说知道自己被蛇咬伤之后,刘睿应该着急,尽快用摩托车把自己送去医院才对,怎么拦在路上问那么多的问题?

“徐老师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回家里拿点东西,下来就送你去医院!”刘睿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对徐文昌说道。【虾米文学 。xiamiwenxue。'

说完,刘睿也顾不上理会旁边的学生惊诧的目光,拔腿就往家里跑。

“徐老师,这人是谁呀?”在旁边扶着徐文昌的学生伸手扶了扶架在鼻梁的黑框眼镜问道。

“老师,我们是不是快点走?”另外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学生疑惑地看了看刘睿的背影。

“没事,我们就在树荫下等等刘睿,一会让他送我去医院!”徐文昌在这个时候选择了相信刘睿。

徐文昌也不确定研究院驻地的卫生队现在有没有准备抗毒血清,只能让刘睿送去医院了,毕竟刘睿是本地人,熟悉情况。

在小青山考察的时候,徐文昌就见识到了刘睿手中那些驱蚊虫药水的威力,也多少了解了刘睿的身世背景。祖上开着酒坊,专门和走南闯北的马帮打交道,外公又是远近闻名的老猎人,说不定他的手上就有特效的蛇药呢?再则,光靠着一群学生抬着自己,估计还得半个小时才能回到村子里,倒不如等几分钟,然后让刘睿开摩托车送去医院。

不一会儿,刘睿手里拿着一颗药丸急匆匆地跑了回来,让徐文昌赶紧服下。

虽然周围的学生都用怀疑的眼光盯着刘睿,但是徐文昌还是毫不犹豫地就着矿泉水,把那颗黑不溜秋的药丸吃了下去。接着,刘睿把徐文昌扶上了摩托车,让那个戴眼镜的男生在后面坐着,一行三人带起一股烟尘,直奔青云。

刚才的药丸是刘家祖上和马帮交换而来,和平时使用的驱蚊药如出一辙,虽然卖相不佳,但实际的效果很好。平时刘睿家里就有准备,若是哪位乡亲被蛇咬伤了,先吃一颗,然后再送医院就能降低不少的危险。

留在后面的一群学生是面面相觑,他们根本就不明白徐老师怎么会这么相信一个乡下的孩子?他们楞了一会,这才反应过来,冲向驻地,得把这件事情向上报才行。

开着车子的刘睿自然不会知道,自己的举动引得徐文昌的学生们一阵猜疑,他正在专心致志地驾驶,尽量避免颠簸影响到徐文昌。

青云地处山区,每年都会有不少的群众被毒蛇咬伤,因此在镇上的医院也会有不少的血清预备,因此倒也不用去县城。

竹叶青毒性并不算大,而且属于出血性毒素,和‘过山风’等强烈的神经毒素有着相当的区别,并不会有生命危险。再加上徐文昌被竹叶青咬了之后,处置得当,吃了自己祖传的蛇伤药之后,已经没有太多的危险。不过,还是要送去医院打针,并且观察一段时间才能确定。

有了车子就是方便多了,花了十几分钟刘睿就赶到了镇医院。

和镇上其他单位类似,镇医院也是显得有些破败,除了前面一栋三层小楼以外,院子背后就是一溜的平房,有些地方都长满了杂草。刘睿停车的时候,甚至有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仔,叽叽喳喳地从脚下走过。

和眼镜男扶着徐文昌进入门诊室,值班的中年医生很有经验,查看过伤口,再问了徐文昌一些具体的情况之后,就叫跟班的护士打开冰箱,取出血清,准备注射。

“这位师兄,你们是这两天才来的?”坐在门诊室门口的长凳上,刘睿和眼镜男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好问这种问题了。

“对呀。你和我们徐老师很熟吗?”眼镜男憋了好久,终于是找到了开口的机会。

“对呀,我以前还和徐老师、余老师和付小强他们一起进山去考察呢。”刘睿点点头,继续说道:“师兄怎么称呼?你也是徐老师的研究生吗?”

“原来你就是上次进山的刘睿呀?”这时候眼镜男这才反应过来,说道:“我叫杜海涛,徐老师的研究生,在驻地的时候老听小强说起你。”

两个年轻人一来一去倒也是很快熟悉起来了,刘睿这才了解到徐文昌是怎么受的伤?

杜海涛等人是最近两天才从北京赶过来的,随着科考队正在筹建,需要大量的人手。像杜海涛这样有着相当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也不太差的研究生自然也就成为了主要的辅助力量,开始从研究所和大学里面抽调过来。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以及对小青山丰富植物资源有一个认识,徐文昌今天带着他们在小青山的外围转悠一圈。

没有想到,徐文昌这样的野外老手也会不小心被隐藏在树干上的竹叶青咬了一口,整个考察活动只能匆忙结束。还好咬人的是竹叶青,再加上徐文昌等人带上了必要的急救器械,伤口的处理也是很得当,并没有出什么乱子。若是换成了‘过山风’,事情就很难说了。

“那个谁?去前面的财务室把费用交了,病人得住院观察两天!”就在两人还在闲聊的时候,中年医生拿着两张收据探出头来。

“来了来了!”一听这个,刘睿连忙蹦起来,接过收据,去财务室把钱交了。

把徐文昌送进了病房,陪着他们聊了一会天之后,刘睿这才告辞离开。反正徐文昌的情况又不严重,有杜海涛照顾,一会研究院的其他人也会陆续赶到,自己就不用在这里扎堆了。

今天徐文昌的情况提醒了刘睿,往后研究院进山的活动会越发频繁,虫蛇咬伤的概率会不断增加,还是得事先做好一定的准备才行。回头得让老爸和外公制作一批药丸,治疗毒蛇毒虫咬伤,瘴气中邪的症状,尽可能地为研究院保驾护航。

当然了,制作这些蛇伤药是需要金钱,更需要一些罕见的够年份的药材,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并不是刘睿家里钱多了烧手,要做这些耗钱的玩意,而是刘睿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希望研究院对小青山的考察进展更加顺利,早日把研究报告拿出来,申请自然保护区,这样整个青云的发展就能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青云发展起来了,自己脑子里很多设想才有施展的机会。

若是像今天这样,久不久有考察队的成员被虫蛇咬伤,中断研究活动,那岂不是要拖拖拉拉下去,很久才能完成对小青山区域的考察?

一边在脑海里想着,一边开着车子往回赶,路过粮站的时候,刘睿正好看到一群人正从粮站里走出,看样子是往镇上走。刘睿也不理会,加大油门,在滚滚浓烟之中回家去了。

等到院坝底下的时候,刘睿却是意外地发现自家院坝上停了一辆看上去很眼熟的奥拓车。

PS:强推了,强推了!!!

强推期间,保证每天6000+的更新,请大家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087章】 竹编产业

这辆白色的奥拓车刘睿在‘馨莹花店’门口见过几次,应该是曾莹的座驾,只是不知道它怎么会出现在自家院坝上。

“曾莹姐来干嘛呢?”刘睿一边在心里嘀咕,一边把摩托车开进院子。

当初刘家在困难的时候,曾莹给予了相当的帮助,正是她的竹编订单让刘家宏走出了伤病的阴影,开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这几个月以来,每个月两三百块钱的竹编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却让刘家大院多了几分欢乐。

对此,刘睿总是心怀感激。

曾莹因为家世很好,小孩子上幼儿园之后,闲着无聊的她就开起了花店,借着娘家和夫家才人脉,生意倒是做得挺红火。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通过张国栋,刘家才成为了‘馨莹花店’的竹篮供应商。

进入院子,刘睿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曾莹穿着鹅黄色的短袖衫,下身是剪裁得体的奶白色休闲长裤,脚下的水晶凉鞋之中能够看到十指如蔻,精致的脸庞上正带着似笑非笑的微笑盯着刘睿。

曾莹旁边的椅子上,坐着一个和曾莹打扮风格截然不同的女孩子。

红色紧身短袖T恤衫、牛仔短裤、运动鞋,活脱脱就是都市辣妹的打扮。更让刘睿就得尴尬的是,对方在自己进门的之后,一双妙目就一直盯着自己,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

两个穿着鲜艳的妙龄女子出现在院子里,斑驳的院墙作为背景,陈旧和鲜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顿时让院子平添了不少活力。

父母正坐在旁边陪着曾莹两人聊天,不过刘睿可以猜到的就是,谈话内容肯定都是曾莹问,父母答。这不,刘睿刚一进门,张桂芝就和曾莹说了说,起身进入厨房忙活去了。

刘家宏则是说:“有什么事情和刘睿谈就好了,家里他做主!”,然后就到葡萄架那边编织竹篮,留下刘睿独自应对。

“曾莹姐,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情你打电话,我进城去就好了。”把摩托车架好,刘睿转身对曾莹说道。

这两天,刘睿挨个地把家里电话本上亲朋好友的电话都打通了,把家里新装电话的事情告诉了大家。省城的二舅、在外面念书的表哥表姐、周国栋父子、季小军、黄兴业,……,当然也少不了曾莹了。

“姐姐没事就不能来看看你呀?”曾莹笑语如花,站起来上下打量刘睿,说道:“几天不见,倒是有点变化,精神多了!”

说实话,这段时间以来,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刘睿的心气也是不断高涨。正所谓气由心生,一连串的变化让刘睿的自信心大为增强,整个人给人的感觉也就有了一定的变化。

刘家宏夫妻天天看着刘睿,看了十几年,这样的变化自然是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倒是曾莹,隔上一段时间才看见一次,自然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呵呵,曾莹姐您说笑了,我不还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能有多大变化?”刘睿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问道:“这位是?”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大学学妹郭海兰,你叫她海兰姐就好了。”曾莹指了指身边的闺蜜,接着说道:“海兰这一次是来考察你们这儿竹编的状况,看看有没有大规模生产的机会?”

“考察竹编产业?”刘睿心头一愣。

“小睿你好,在路上老听曾莹提起你,果然不错!”郭海兰大大方方地伸出手,和刘睿轻握了一下。

虚邀两位美女坐下之后,刘睿从石桌上拿过自己的杯子喝了一口,思考了一会之后才开口道:“以前梁村倒是有着很好的竹编基础,但是大多都是粗大简陋的制品,恐怕不太可能满足海兰姐的要求吧?”

这段时间以来,和曾莹的合作就让刘睿知道,只有那些做工精致,设计新颖的竹编产品才有市场。以前梁村在集市上出售的那些竹篮、竹筐之类的,都只能在乡下使用,估计城里人不愿意购买吧?

“那些当然不行!”曾莹摇摇头,指了指石桌上的果盘,说道:“像这种编织精致,图案好看的果盘就是很好的样品。”

刘睿家里使用的竹制品,一贯延续了刘家宏精致的手艺,每一样都是做得像是艺术品一样,摆放在家里倒也是很好的装饰品。

“莹姐,这样的果盘,做起来相当的麻烦,这个定价就有点麻烦了。”刘睿苦笑道。

精致的竹制品谁都喜欢,但是这些接近艺术品的东西,诞生的过程实在是有点复杂和麻烦,消耗的人工和材料相当多。这些果盘都是精选最好的竹子,破开之后只选取最外层的竹皮,经过削制、浸泡之后才开始编织的。以刘家宏的速度,一天大概能编织十来个吧。

这样的果盘,定价高了不容易卖出去;定价低了,农民们又觉得收益不大,这是一个两难的状况。

“价格不是问题,反正这些竹编我们都是要卖到国外的,只要能保证质量和一贯的水准!”在一旁的郭海兰接过刘睿的话头。

“卖到国外的?”一听这个词,刘睿顿时眼睛一亮。

以前刘睿就在报纸上看到某些地方大力发展竹编、芦编产业,把生意做到国外,赚取外汇,很快发家致富的事例。回乡之后,刘睿也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想法,不过苦于没有渠道,只好是不了了之了。现在居然有人上门求购,倒是让刘睿心思活泛起来了。

“要是这样的话,咱们就可以好好的合计合计了!”刘睿马上进入了状态,开口给郭海兰介绍梁村周边丰富的竹林资源,还有传统的主编工艺。

一看到刘睿情绪逐渐被调动起来,曾莹和郭海兰相视一笑,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不过我们需要的数量有点大,订单时间有点紧张,能不能保证按时按质交货呢?”因为是曾莹的朋友,郭海兰也没有太多的架子,倒是和刘睿开始讨论了起来。

“这个我可不敢保证,我回头还得通知村委会出面组织村民一起行动,不然单门独户的很难完成大订单。”刘睿摇摇头,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