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随身种田 >

第159部分

随身种田-第159部分

小说: 随身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椅子上垂头丧气的两个人刘睿也是认得,分别是竹坳村的村民组长莫耀辉和那林屯的杨凯,如今两个四十出头的汉子被王华国骂得头都不敢抬起来。

竹林坳的莫姓占了80以上的人口,而那林屯之中90以上的人姓杨,所以莫耀辉和杨凯成为村民组长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王华国在办公室里犹如困兽一般来回走动,大声骂道:“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难道你们就一点都没有察觉吗?你们这个村民组长是怎么当的?”

“我们也是没有想到会死人”杨凯脸上一片死灰,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身上的责任不小,更

何况死者是他的一个族弟。族弟这一去,丢下孤儿寡母还有年迈的父母,叫杨凯以后如何去面对?

“没有想到?”王华国顿时觉得一股热气涌上自己的脸庞,想要发作也无从发作,只能挥挥手,叹了一口气。

“这也不能全怪我们”看到王华国怒气冲冲的样子,莫耀辉小声地辩解道:“屯子里的老人开口,村民们都听他们的,我根本就来不及阻止”

“村民们在串联的时候,你们就该和我说,那还不至于酿成大祸”王华国气不打一处出,说道:“不就是一点赔偿金吗?当初这块地在那儿,你们谁都不愿意要,现在变成香饽饽了?”

王华国也是能够理解莫耀辉和杨凯,毕竟他们也只是担任村民组长不过三年的时间,才村民心里的威望还远远不够族里的老人。只不过,一想到死了人,王华国心里就堵得慌。

在农村,无论是村委会还是其他的政府机构,盖上公章的公文还不见得能够比拟一些族老的话。越是落后的村寨,这种封建家族式的宗族形式依旧是大行其道,村民管理相当麻烦。

这些年以来,随着村民自主意识的提高以及法制建设的不断进行,很多封建宗族的模式已经逐渐地在梁村的一些村屯之中减少甚至消失。

不过,作为姓氏最单纯的两个村屯,竹林坳和那林屯之中的宗族势力依旧是有点顽固,颇有些水泼不进的感觉。只不过,这些宗族的族老也很少利用这种势力做一些危害群众和社会的事情,王华国就是想处理也是无从下手。

在县上对小青山风景区作出规划之后,王华国就提醒自己要注意因为各种利益纠葛引起的矛盾,尽量把纠纷消灭在萌芽阶段。

这段时间,王华国一直在奔忙,调节村民之间因为移民、征地等等事项引起的各种矛盾,几乎都是脚不沾地。

但是令王华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直相当平静的竹林坳和那林屯竟然爆发了上百人规模的械斗,给了自己当头棒喝。

对于王华国来说,械斗原本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但一旦死人,事情就大条了

在屋外的刘睿听完王华国等人的对话,知道了械斗事件的前因后果,在心里暗自感慨,这年头,做什么都不容易。

别看王华国平时在村子里看上去威风八面,一言九鼎的样子,只有他身边的人才能清楚地体会到王华国身上所背负的压力。

村子里宗族势力虽然不如以前那么强大,但是一些族老的影响力在很多村民心目中还是相当大。作为梁村名义上的掌舵者,王华国必须在村民利益以及宗族利益之中取得平衡,争取到各个宗族的支持,才能把村里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旁人或许以为村委会的干

部很轻松,其实也只有他们清楚,夹在上级部门、村民和宗族势力之间,要想把事情办好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王华国出身梁村最大的氏族王氏,也是王氏的族长,这也是他成为了梁村村支书的先决条件。这些年以来,王华国一直致力于消除宗族势力的影响,身上一直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王华国知道,要想消除宗族势力的影响,让村民不再愚昧、贫穷是最关键的。

所以,这些年以来,王华国一直致力于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也利用各种条件对村民们进行教育,让村民们的自主意识觉醒。

虽说前几年梁村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但是王华国的努力也没有太多白费。

在种种条件的配合之下,梁村的宗族势力有所减弱,以往动不动就会出现的大型械斗减少了很多,已经两三年没有出现了。

前段时间,王华国去镇上开会的时候,还和其他村寨的代表吹嘘自己村子的良好情况,那个时候可是被同行们视为治理能手。

在王华国的心里,小青山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就是梁村发展的助推剂,只要风景区正式开业之后,蜂拥而来的游客就可以让梁村以及周边的村民们很快富裕起来。

文明总是和富裕联系在一切的,要是一个人吃都吃不饱,你也不指望他能够拥有多少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之中的一切。当然了,这也不是鼓吹金钱至上的理念。

就在王华国觉得一切都在顺利发展的时候,今天发生的一切,就等于狠狠地在打脸了。

“华国大爷,你先消消气”看到里面的战况有所减弱,刘睿推门而入,劝道:“耀辉叔和凯叔也没有意料到会发生这样的意外,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善后处理”

看到刘睿走进来,原本怒气勃发的王华国脸上稍稍缓和了一下,点点头。

莫耀辉和杨凯脸上更是露出喜色,原本低垂的脑袋也都是微微抬了起来。

这段时间以来,整个梁村的村委会干部和村民组长,都很清楚刘睿对王华国有着巨大的影响。现在刘睿来了,就足以把王华国的怒火减弱至最低点,不让自己直接承受王华国的愤怒。

“死了人事情很棘手的”看着刘睿,王华国叹了一口气。

王华国自然知道刘睿本身是智计百出,但是面对这样严重复杂的问题,王华国不太相信刘睿在短时间之内能拿出什么好办法。

“事情既然发生了,再后悔也无济于事”刘睿接过话头,说道:“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安抚死者家属,尽量把事情压在村子里解决掉”

“现在杨家的人正准备抬尸体到县城去闹呢,我们想尽办法了都没有能够阻止”原本以为刘睿能有好主意的莫耀辉脸色顿时垮了下来,摇摇

头说道。

事情发生之后,莫耀辉和杨凯都是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想要把事情压下来。但是死者家属的情绪异常激动,说什么都听不进去,执意要到县里去上告。

半夜的时候,县上公安局就来了几部警车,把一些主事的宗族人士给抓走了,说是要进行调查。

“从咱们村子到县城,必经之路是哪里?”刘睿脸上浮现一丝笑容。

刘睿知道想要把事情压下来是很难,不过稍微拖延一点时间,总是能够办到的。

俗话说:“夜长梦多”

只要能把事情拖延一下,村委会的操作空间也就大了,事情的回旋余地也就有了。刘睿知道事情刚刚发生的当口,死者家属的情绪激动是很正常的,刘睿就是想让这种情绪稍稍冷却一下。

王华国和莫耀辉两人相视一眼,顿时脸上也都如释重负

果不其然,还是刘睿旁观者清

正文 【217章】 抬棺上访

刘睿提出阻止死者家属抬棺上访的建议;并不是为了捂盖子;也不是为了让死者死不瞑目。好歹刘睿也是一个读过高中,接受过一定法制教育的现代青年,他的法律意识并没有如此淡薄。

在刘睿看来,抬棺上访并不见得能够解决问题,反而很容易把矛盾激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现在还来得及吗?”王华国一下子就明白刘睿的想法,马上进入了实际操作的阶段。

“尽人事,听天命了”刘睿也不敢下保票,毕竟从那林屯到青云码头,还有另外一条路。

“这样合适吗?”杨凯有些迟疑。

从王华国和杨凯的回答就能看出两个人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王华国更关心的是事情能不能解决,而杨展出于各种原因,总是有点犹豫

这种情况也是怪不得杨展,毕竟死者就是他的族弟,无论他做什么决定,都会被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好了,就别迟疑了,马上行动起来”王华国想了一下,果断决定道:“杨凯和我带人到青云码头拦人,出面安抚死者家属;小莫你就配合公安局的同志勘察现场,做好调查,尽快把事情弄得水落石出,”

之所以要自己和杨展出面安抚死者家属,王华国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并不是随便说说的。

杨凯是死者杨建的族兄,天然上就和死者的家属有一定的亲近感,有他出面有利于打开局面。至于王华国,在整个梁村的威望算是比较高的,他说的话别人能听得进去。王华国出面可以决定一些补偿之类的,缓和死者家属的情绪。

昨天晚上发生械斗的时候,正值春雨纷飞的晚上,两个村子的群众混战在一起,场面异常混乱。一直到村干部赶来之后隔开参与械斗的群众,人们才发现倒在血泊之中杨建早已经是气绝身亡。

延绵不断的春雨还有大量围观的群众把现场破坏得一塌糊涂,哪怕是参与械斗的骨干分子也不知道杨建究竟是死于谁手?

按理说,杨建的尸体应该被停放在村子里,让公安局的刑警收着,验尸之后才能交给杨建的家人处理。

不过,杨氏族人的动作很快,在公安局的民警还没有来到梁村之前,就把杨建的尸体装入了棺材之中。

杨家人现在想要抬棺上访,公安局的刑警却是要开棺验尸,双方已经在那林屯之中僵持了许久。

这个时候,就必须有王华国等人出面,才有可能把事情处理好。

要想找出凶手,就必须把真实的现场还原出来,找到杨建致死的真正原因。这是事情的关键,若是不能尽快地把失手杀死杨建的人找出来,哪怕王华国和杨展在死者家属面前说再多的话,也是无济于事。

莫耀辉配合公 安

局的干警勘察现场以及询问知情者调查是整个事件处理的关键。

“我相信你的党性”王华国临出门的时候,拍了拍莫耀辉的肩膀,然后带着杨展冲进了风雨之中。

王华国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姿态,就是因为凶手有可能和莫耀辉沾亲带故,希望莫耀辉能够出于一片公心,不要把事情弄砸了。

闲着无事的刘睿没地可去,也就跟上王华国,在朦胧细雨之中搭车前往那林村。

自从村子里通车之后,就有一些脑筋比较灵活的村民购买了双排座的小货车,开始跑起了运输。

坐在车子里看到抬棺的队伍还在村头僵持着,刘睿感到有点庆幸,若是换成了半年前,恐怕就不一定能够追上了。

村头的大榕树下,几个披麻戴孝的人正趴在棺材上痛哭,凄凉的声音在冰冷的春雨之中飘荡,令人悲从心生。对于一个农家来说,三十出头的汉子就是妻子的依靠,父母的希望和儿女的支柱。

杨建的死,对于杨家来说,就相当于顶梁柱没了。

当初刘家宏出车祸的时候,刘家的情况可谓是艰难,现如今杨建家里的情况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到这种情况,听着耳朵中隐隐飘来的哭泣声,刘睿也是感同身受。

上访的人还没有过江,王华国也是松了一口气,心里头的巨石稍稍地回落了一点点,不过事情还不算完。

如何在死者家属群情激昂的情况下把他们劝说回去,是一件相当考验王华国应变能力和威望的事情。若是应对不当,酿成更大的群体事件就更加被动了。

车子带着刺耳的刹车声在路边上停下,王华国几乎是立即推开了车门,利箭一般冲进了雨幕。矫捷的身影让刘睿为之侧目,看上去王华国一点都不像是一个年过五旬的老人,倒是像个小年轻。

下车之后,刘睿才发现青云镇政府的普桑也停在旁边,想必是镇上的领导也是闻风而动。

毕竟,若是出现了抬棺上访的情况,造成的恶劣影响恐怕就是青云镇的领导也会是吃不了兜着走。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官帽子,这些领导们再也坐不住,冒雨来到了村头,劝阻村民们的行动。

青云镇副镇长欧阳庆感觉自己是最倒霉的人,好事没有轮到自己,倒霉的事情却是接二连三。

作为副镇长,欧阳庆上头还有镇长书记,镇里面的事情根本就轮不到他做主。好不容易等到镇长书记跟着县上的考察团到江苏去考察现代农业,自己可以体会一下当家作主的感觉,却不曾想在这样的当口出了这样的事情。

若是抬棺上访的事情闹大了,镇长和书记不在家,板子自然是打不到他们的身上,倒是留守在镇上的欧阳庆危险了。

不得已

之下,欧阳庆只能是带着几个工作人员,来到码头这里劝说,让死者家属放弃上访的事情。

不过,欧阳庆刚刚从县直机关下乡镇来任职,为人文质彬彬的,对镇里的情况又不了解,压不住场面。

欧阳庆嘴里面反反复复就是那几句大道理,他嗓门又小,情绪激动的杨家人哪里能听得进去呢?

在这里,欧阳庆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