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随身种田 >

第15部分

随身种田-第15部分

小说: 随身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先种植的那些牧草种子早已经破土而出,形成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它们和那些秋玉米一样,变成了空间中最耀眼的明星。

短短的一个星期时间,原本灰暗隐晦的神农空间就变成了一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世界。其中巨大的变化,哪怕是天天看着的刘睿咋舌不已。

只可惜的就是因为空间还太小,池塘无法拓展得更大,不能在里面饲养更多的鱼类,只能放些小鱼小虾、泥鳅螃蟹之类的。

几只刘睿扔进空间的田鸡倒是挺欢快的,每天都在小池塘里面畅游,也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能够产卵孵化?

当刘睿的眼睛扫过池塘边的沙堆,想起了那些自己和父亲都看不出来的蛋,心头一动,拿了一个出来。

把家里的蔬菜和鸡蛋收了一篮子,刘睿和父母打了个招呼,就直奔大舅张振光家里。

刘睿的外公张怀忠年轻的时候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打鱼能手和猎手,靠着一手本事,养活了五个儿女,培养出一个村支书和一个省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和一个镇初中的老师,也算得上是颇为骄傲的。就因为这个,老爷子在人前总是挺直腰板,哪怕七十岁了,精气神仍旧不减当年。

刘睿的爷爷奶奶在刘家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去世,刘睿小时候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因此和他们感情很深。不过刘睿执意要辍学回家照顾父母和弟弟妹妹,很是让老人家有些伤心,每次提起刘睿,都是长吁短叹。

上梁村和下梁村就挨在一起,刘睿骑着自行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山下,进了张家大院。

张家是下梁村的大姓,刘睿外公的祖父,更是方圆百十里最大的地主,曾经拥有了数千亩的田土,显赫一时。据说张家大院是张家的先祖历经数十年才逐渐修筑起来的,可以算得上附近村镇中最大的院落,见证了张家的辉煌。

不过,随着解放初和六七十年代各种各样的运动不断进行,张家大院逐渐地败落下来,就连张家大少爷张怀忠也不得不走出深宅大院,靠着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儿女。

还好因为张家在下梁村拥有极大的宗族力量,刘睿的二舅父才有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走出大山,最后在城里落地生根。张振光也才有可能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当上下梁村的支书;刘睿的小舅也才有可能在中专毕业之后,到镇上的初中任教,跃出了农门。

也正是因为张家的宗族势力太大,当初张桂芝想要嫁给刘家宏,身单力薄,又是孤儿的刘家宏并不被张家人所看好。要不是老爷子一力支持,恐怕刘家宏和张桂芝根本就无法走到一起。

直到现在,刘家宏和张振光的关系都还有点僵,不过张家上下对刘睿几兄妹倒是极好。

PS:感谢乡亲们的投票支持,6号第三更到,谢谢大家!

谢谢‘书友100529091614071’、‘凌长金’、‘梦醉他乡’和‘忧郁的微风’再次打赏100起点币,鞠躬!

 【029章】 珍稀物种

小时候,刘睿的父母整天忙着家里的农活,就把刘睿放在张家大院让外公外婆照顾。在张家大院,那株巨大的香樟树下和深深的院落中,有着刘睿美好甜蜜的童年回忆。

“外婆,你在喂鸡呀?我外公呢?”一进院门,刘睿就冲着外婆大喊道。

刘睿的外婆今年七十,她十五岁就生下了刘睿的大舅父张振光,这在现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她满头的银发收拾得干净利索,手脚也很麻利,就是稍微有点重听,因此刘睿不得不提高音量。

“睿儿来了?”看到刘睿推着车子进来,外婆咧嘴笑了,满口整齐的牙齿。

“外婆,这是我给你摘的菜!”刘睿把篮子放到院子中的石桌上,问道:“我外公是不是又出去和人家讲古了?”

“糟老头在里面看书呢?装大学生!”外婆指了指堂屋,笑着说道。

“老婆子,又在背后说我坏话!”这时候,一个高大的身躯猛然出现在堂屋门口,手里拿着一本书还有一个老花镜。

“不稀得说你,我去给睿儿弄点吃的!”外婆和外公年纪越大,越像小孩子,整天喜欢拌嘴。

看着外婆的背影,刘睿脸上笑意盎然。

“今天怎么有时间到我这里来?”外公放下手中的书,看了看刘睿变黑的脸庞,说道:“听你大舅说,你要种什么小番茄?动静闹得还挺大的?”

“嘿嘿,那都是小打小闹,等以后种出来拿来给您老人家品尝。”似乎因为隔代亲的缘故,刘睿和外公相处得很随意,和大舅父倒是显得有点压抑。

张怀忠以前最期待刘睿能够考上大学,但是刘家宏出车祸以后,刘睿执意要回家务农,谁劝都不听。为了这事,祖孙俩之间第一次发生了争持,最后大家还是没有拗过刘睿的牛脾气,随他去了。

“说说吧,今天下来有什么事情?”张怀忠也不理刘睿的嬉皮笑脸,径直问道。

“外公,你认得这个嘛?”刘睿也不再啰嗦,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白色的大蛋,放在桌面上。

“你都多大了,还去掏鸟窝呀?”张怀忠以为刘睿又从哪里弄来自己不认识的鸟蛋,不以为意。

不过,当他看清楚桌面上的大蛋,眼睛立即就被吸引过去了。

在小镜湖生活了一辈子,张怀忠见过无数的鸟蛋、鳖蛋,早已经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哪怕是别人看上去都一模一样的蛋,他都能分出其中细微的差别。

“这是?!”张怀忠的手有点颤抖,抓住大蛋,仔细地端详。

这个蛋比一般的鸭蛋还要大一点,但是肯定不是鹅蛋,因为他的壳并没有泛青,而是洁白如玉,一点瑕疵都没有。

“从芦苇荡的沙堆挖来的?”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张怀忠问刘睿。

“对呀,外公真厉害!”一听外公的话,刘睿就知道他十之八九清楚这些蛋的来历,说道:“它要比老鳖蛋大,我和爸爸都没见过,不认得。”

“没有想到,小镜湖里面还有‘癞头鼋’!”张怀忠明显有点激动,脸色泛红,声调变高喊道。

“外公,什么是‘癞头鼋’”刘睿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外公见到了这个大蛋,就会变得如此激动?

“以前你看过《西游记》,还记得那只在通天河驮着唐三藏师徒过河的老鳖吗?那就是‘癞头鼋’!”张怀忠深吸一口气,稍稍恢复了一下平静的心情。

张家传承百数十年,拥有很多的藏书,张怀忠从小就有西席先生教授四书五经,在古文上有着相当的造诣。刘睿小的时候,就是跟着张怀忠后面,开始熟读《三字经》、《千字文》,也开始接触了《西游记》这类的古文读物。

这时候张怀忠提起,刘睿才猛然想起,《西游记》中确实有这样一种巨大的老鳖,但是为什么外公会这么激动呢?

“不就是老鳖吗?小镜湖里多的是,难道这种‘癞头鼋’能长得像小说那样庞大?”刘睿有点不以为然。

“你小子懂什么?”张怀忠敲了一下刘睿的脑门,说道:“‘癞头鼋’的背甲最大可以长到一米多,可不是老鳖所能比的!小镜湖已经三十多年没有看到‘癞头鼋’的踪迹,我还以为它们已经灭绝了呢。”

“一米多?”刘睿顿时被张怀忠口中说出的数字给吓了一跳,那还真的庞然大物。刘睿心里想,若是这么大的‘癞头鼋’被抓住,肯定会引起轰动的,难怪外公会如此激动。

“那里一共挖出几个蛋?”张怀忠的心情终于恢复了平静,开始问刘睿一些细节。

“这个蛋是我们养的小黑狗在芦苇荡挖出来,但是我没找到老鳖产蛋的沙堆。”不能暴露神农空间的存在,刘睿也只好撒了个小谎了。

“没有找到就算了。”张怀忠听得此言,有点心意阑珊,挥挥手说道:“把这个蛋拿回去放在池塘边的沙堆上,看能不能孵出小‘癞头鼋’?”

从张家大院出来,刘睿心里一直在嘀咕,这个‘癞头鼋’究竟是什么东东,竟然惹得老爷子如此激动?

记得小时候,老爷子还捕获了娃娃鱼,在家里大快朵颐,也不见得有什么异状,那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耶。

难道这个‘癞头鼋’比娃娃鱼还要珍稀?

虽然刘睿有心弄清楚‘癞头鼋’究竟是什么样的珍稀物种,但是没奈何2000的农村,自然不会有什么图书馆可以查资料,更加不会有方便的电脑网络。

说起电脑,刘睿也只是高中的微机课上摸过几次,键盘认不全,更别提更多的操作了。现在组装一台电脑少说也得上万,拨号上网的费用也很高,所以刘睿至今还没有尝试过报纸上说得无比神奇的因特网和伊妹儿。

想到外公的态度,刘睿也不愿把小镜湖似乎发现‘癞头鼋’的事情宣扬出去,嘀咕了一会作出了决定。

十三个疑似‘癞头鼋’的大蛋就被他整整齐齐地埋在空间池塘边的沙堆中,刘睿希望这些鼋蛋能够顺利地孵化,让空间中多出一个物种。

PS:这两天票票似乎少了点,还请乡亲们火力援助!

谢谢‘书友100502203133962’打赏100起点币,‘我本浪漫’打赏500起点币,鞠躬!

 【030章】 盘点家底

回到家里,刘睿就把在芦苇荡弄到的野鸭蛋放进鸡窝,让母鸡帮着孵化。母鸡有时候会显得有点笨,只要鸡窝里有蛋,它们就会傻乎乎地上去孵化,也不管这些蛋从哪里来?上一次开菜园弄回来的野鸡蛋也已经被一只芦花母鸡孵着,再过两个星期就可以出世了。

有了空间泉水,刘睿就想多尝试各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希望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郑大海不是也有从自己这里购买肉鸡和鸡蛋等食材的打算吗?刘睿就准备利用更多的时间,把大院周围的地块都充分地利用起来,打造一个颇见规模的种养基地。

从空中俯瞰,小青山的两条山脊就如同是两条手臂,环抱构成一个最深处达一公里,宽数百米的山谷。而刘家,恰恰座落在山谷的入口处,这里背山面水,居高临下,也不知道刘家的先祖,是怎么找到这样的一个风水宝地。

刘家大院的周围都是荒山,刘家人世代生活在这里,自然而然地就把周围的环境利用了起来。日积月累之下,刘家周围的山地不是被开垦成各种田土,就是种上了一些果树之类的,被默认成刘家的私有财产。

刘家背后的山谷,因为周围都是难以攀登的悬崖峭壁,平常人想要进去总要穿过刘家,很不方便。久而久之,这个山谷也渐渐地被默认为刘家的范围,轻易不会有人进去。

当然了,这些土地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是属于上梁村的集体财产,只不过现在没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没有人理会罢了。

自从回家以来,刘睿一直被一种很紧迫的压力在背后催促着,每天就知道按部就班地努力劳作,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太多的事情。

现在有了神农空间,对于未来,刘睿终于有了更多的自信,也就有了更多的心思盘点自己手头上的资源,做一些相应的规划。

平时不留意,刘睿似乎觉得自己家里的情况很普通,但是一经盘点,刘睿这才惊觉,家里其实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

刘家正好处于高达数百米的小青山半山腰,地势险要,和上梁村有着一定的落差,站在刘家大院前面的院坝上,整个上梁村甚至远处的下梁村、小镜湖都是一览无遗。

站在这里,倒是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院坝就在刘家的右前方,它的后面就紧挨着菜园子的篱笆墙,右边再过去就是一堵悬崖。这里的地块是刘睿的祖父花了大气力,用石灰、沙子和粘土打成的三合土,虽然历经数十年的风雨,依旧坚固平滑。

这块院坝以前是马帮休息的地方,周围还搭有凉棚;后来这里就慢慢变成刘家翻晒粮食作物的地方。小时候,刘睿就曾经带着弟弟妹妹在这里抓蜻蜓、玩陀螺,留下了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院坝的周围,有一些零星的地块,但是因为太小,一直没有被刘家利用起来。刘睿看过之后,就准备把上面的杂草清理干净,在上面种上一些花卉,用来美化环境。

有了神农空间之后,刘睿对于发家致富就有了相当的信心,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准备打造更好的居住环境。毕竟,刘家周围树高草密,滋生很多蚊子,夏天晚上想要乘凉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此外,要是周围都种上了鲜艳的花卉,对于刘家宏的病情恢复也会有相应的帮助。

刘睿准备在院外的篱笆墙下都种上牵牛花、七里香和薰衣草,等到花开的时候,从上下看上来,就会发现刘家大院被鲜艳的花朵包围着。

前院这里,已经被桂花树、葡萄架和菜园子都完全占据了,刘睿就是想利用也没有办法,只能是维持现状了。

重点在后院!

在酒坊的旁边,菜园的背后几十棵沙梨正朝着天上伸展自己的枝丫,黄橙橙的梨子挂在枝条上,甚是诱人。

不过,也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