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随身种田 >

第149部分

随身种田-第149部分

小说: 随身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势,快速致富。

在这种情况下,刘睿的突然崛起自然是吸引了众多村民的目光,大家都被刘睿眼花缭乱的动作和蒸蒸日上的产业所吸引。

刘睿积极引进小番茄这样的种植新品种,只是第一批收获就已经是把成本挣回来了。虽然因为冻雨的缘故,将近十万块的预期收入化为了泡影,但是在梁村的村民眼中,刘睿已经算是成功了。

也正是在刘睿的带动下,不少的村民这才决定参与小番茄的种植计划,希望能够通过小番茄的种植,尽快发家致富。

刘睿开拓县城的米酒市场,把刘家酒坊的米酒卖到县城的餐桌上,这为他扩大酒坊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淘汰下来的酿酒设备低价转让给了王少章,也让王少章找到了创业的感觉,让他再也没有兴起外出打工的念头。

除此之外,刘睿还参与了大型养猪场、休闲农庄的投资,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年轻变成了整个梁村最引人瞩目的致富带头人。

村民们并不知道刘睿之所以如此大胆投资,完全是因为有神农空间在背后支撑,他根本就不怕失败。刘睿的投资热情感染了村民们,激起了村民们的好胜之心,也让村民们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发展自家的产业上,而不是想着去广东打工,一走了之。

当杨展综合了各种信息之后,初中毕业后已经在外面打工七八年的他心里头泛起了惊涛骇浪。

杨展自认为要是把自己放在刘睿的位置上,顶多也就是能够勉强撑住,不让整个家庭倒下罢了。但是刘睿不仅仅是把家庭撑住了,还让家里的所有产业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从濒临崩溃变成了令人羡慕的局面。

杨展在佩服刘睿的同时,也是对梁村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信心。

是不是自己也应该留在村里开始创业了?

这样的念头一旦在杨展的脑海出现,就如同是野草一般疯长,让他都有点坐不住了。

回想过去自己的打工生涯,每天都是长达十二个小时的高强度劳动,整个人几乎都要崩溃了。虽然每年下来可以存下五六千块钱,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自己还年轻,自然是可以承受高强度的劳动,一旦自己年老体衰之后呢?

现在梁村正处于一个即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的关键阶段,若是能够返回家乡进行创业,是不是会更好呢?既然刘睿和王少章都已经是铁了心留在村里创业,就说明这其中拥有可观的利润,值得试一试。

不过,至于要从什么行业开始创业呢?杨展还不能拿定主意,毕竟他对于目前的梁村还缺少足够的认识。

看来晚上等王少章来喝酒的时候,详细问问他好了,最好能让他再叫上刘睿,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情况。

很快的,杨展心中已经是作出了相应的决定。

和杨展有类似心思的村民并不在少数,在从广东返乡之后,这些村民们经受了相当大的冲击,思想有所转变也是在情理之中。

正文 【208章】 创业榜样

春节脚步日益临近;梁村也变得更加热闹了。

农民们辛苦了一整年,也就指着春节的这几天好好休息一下,等到过完春节之后再忙活地里的营生。那些在外打工返乡的村民也是趁着这个机会呼朋唤友,聚餐喝酒,也算是对自己一年辛劳的犒赏。

到了冬天,烧了火锅,窝在家里喝点小米酒,聊一聊今年的收成,畅想一下来年的设想,这是梁村农民的一个传统习惯。

在农村,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村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在酒精的微醺之下,热闹地讨论一些事情,热闹而又温馨。

今年虽然不少村民白天都会在湖边的菜地忙活,不过到了晚上大家还是恢复原有的传统,一到了晚上就划拳猜码,不亦乐乎。另外,今年收入的好转也是令村民们有了更多的心情举行各种各样的聚餐。

随着各种聚会的举行,关于村里的不少变化也是在村民的口口相传之中传递到更多的村民手中。这半年以来,梁村整体的变化开始触动村民心中的那根弦,几个村民的突出表现变成了致富典型,很是给村民们极大的鼓舞。

刘睿的神奇表现多少令村民们觉得有点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再加上一些关于刘睿外公家里藏金的传言,让村民们知道刘睿的很多成功经验并不是随便可以复制的。

除了种植蔬菜、小番茄、果树等等和农业生产的产业,村民们自认为可以从中获取经验,并且可以实验成功,其他的产业就被村民们自动给屏蔽了。

投资粮站的休闲农庄,不仅仅是需要自身拥有足够的资金,更是需要有背景强大的合作伙伴。村民们自认为这些条件都不适合现在的自己,对此也顶多有一些艳羡的心思,而不会盲目的参与其中。

至于刘家酒坊的蓬勃发展,村民们在羡慕之余就更加一点办法都没有。

上了一点年纪的村民都清楚,刘家酒坊已经在梁村存在了上百年,虽然历经风雨,却依旧屹立不倒。虽然以前刘家酒坊只是生产最为抵挡的散装米酒,但是这并不妨碍村民们对它的信任。如今市场条件成熟,刘家推出品质更高的米酒产品,获得成功也就在预期之中了。

没有酿酒秘方,没有酿造经验,其他的村民想要复制刘家的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村民们都很理智,看到刘家的成功之后并不会也跟风大肆发展酿酒业。

不过,刘家果树以及蔬菜种植成功的经验依旧是让村民们欢欣鼓舞,因为刘家给很多村民开拓了一条可以复制的成功之路。

虽然刘睿的小番茄因为数十年不遇的冻雨而损失惨重,但是这并不影响村民们准备在开春之后大力发展特种种植业的热情。一部分村民跟着周国栋请来的技术人员学习种植小番茄的各种技术,另外更多的村民也是寻求机会,试图种植更多的经济作物。

刘睿并不知道,自己努力打造的各项产业之中,对于村民们影响最大的还是种植业。

除此之外,王少章的创业成功也是狠狠地刺激了不少的村民,特别是和王少章同龄的童年玩伴。

王少章的玩伴大多都是在初中毕业之后就陆续到广东打工,虽然看上去似乎能够存下一些钱,但是其中的辛酸并不足为外人道。这一次返回家里过春节,看到王少章在家门口就能够创业,挣到钱,伙伴们心里不羡慕那是假的。

特别是杨展,出去打工好几年了,钱倒是挣下了一些,但是仍旧感觉自己就如同是无根浮萍,在打工的大潮之中来回飘荡。杨展今年已经二十二,按照农村的惯例,结婚的事情也开始要提上日程了。

若是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打工也是无所谓,但是将来结婚有孩子之后,外出打工就有麻烦事一大堆。如果能够在家门口挣到钱,那就不必出远门去打工了。毕竟打工并不是长久之计,打工仔再怎么努力,一百个人之中能有一个人变成城里人就算是幸运了。

今天晚上,杨展让自家老头从家里的羊群之中抓了一只山羊,精心烹制了全羊宴,招待亲朋好友。

暖融融的羊骨汤,肉质细腻的羊肉还有爽滑可口的羊血,都是让到场的亲朋们是赞不绝口。至于王少章带来的米酒,虽然比不上用空间泉水酿造出来的佳品,但是刘家的工艺和酒曲酿造出来的米酒还是醇香可口依旧。

等到亲朋好友都散得差不多之后,杨展把刘睿和王少章留了下来,开始询问一些关于创业的事情。

“展哥,这么神秘兮兮的把我们留下,究竟有什么事情呀?”看到席面上只剩下了自己和刘睿,王少章就笑嘻嘻地对杨展说道。

王少章也不是一个傻蛋,一看杨展的这个架势,就知道他有事情找他和刘睿商量。不过,一时之间王少章也不明白杨展会有什么事情?

“少章、刘睿,过年后我不想出去打工了”看到王少章两个人的目光都紧盯着自己,杨展说出来令刘睿两人吃惊的一番话。

以前,杨展可是村子里对外出打工最为热衷的人,言必称广东如何如何。以往打工返乡过节的时候,杨展的言谈之中都是在描绘广东美好的一切,令很多人是心生向往。村里的不少同龄人都是因为他对外面世界的描绘而出门打工的。

在梁村,很多人都认为,即便是所有的人都不出去打工,杨展也会是例外的那一个。

不过,今天刘睿和王少章却是听到杨展亲口说不想去打工的话,一时之间都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现了幻觉。

“展哥,你不是开玩笑的吧?”王少章是睁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你该不会晃点我们吧?你能舍得外面的花花世界?”刘睿也是一点都没有相信的迹象,摇摇头。

“怎么?我难道就是那种不能在家里干活的人?”看到刘睿两人都是不相信的样子,杨展顿时觉得有点郁闷。

“是的”刘睿和王少章是异口同声。

“难道我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如此?”杨展左手抚上额头,一副被打败的模样。

“确实是的”王少章点点头,说道:“谁叫你每次回来都是描绘广东的好光景,不了解的人都还以为你是广东人,把广东说得跟天堂一样”

“现在你突然说要留在家里,我和少章哥一时之间还真的不太敢相信”刘睿接过话头,也是赞同道。

“我知道以前我是说得有点夸张,不过你们总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吧?”面对两个好伙伴紧盯的目光,杨展只好是句双手投降。

“前几天我还见你在宣扬外出打工的好处,怎么一下子就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王少章看杨展的神情并不似作伪,有点疑惑地问道。

不要说以前,就是今天上午,王少章都还看见杨展和一群人在大榕树底下大谈外出打工的好处。如今到了晚上,杨展的心思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如何能不让王少章感到奇怪呢?

“人的想法总是会改变的再说了,这些变化可都是你和刘睿两个人带来的”杨展也是知道不把原因都说出来,两个伙伴是不会相信自己。

“我们俩带来的?”刘睿似乎有点明白了。

“对呀”杨展点点头,接着说道:“自从回村之后,关于你们俩创业的传闻在村里是传得沸沸扬扬,如何能不让我动心呢?”

搞了半天,王少章和刘睿总算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从自己身上开始的,倒是有点哭笑不得。

“那你留在村里,想好了做什么没有?”刘睿突然有点明白杨展的心思,开口问道。

“目前还没有,这不今晚才留下你们俩,商量一下,你们说我要是留下来的话,干点什么合适呢?”杨展无奈地摊摊手,向刘睿询问道。

“干点什么?”王少章一下子就陷入了沉思,右手的指头有节奏地在桌面上敲打。

刘睿也是知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没有很快给出答复,而是开始开动了脑筋。

对于村里的情况刘睿是相当清楚,知道现在已经有大半的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很多营生都已经被荒废了。虽然梁村现如今已经到了一个即将发展腾飞的关键阶段,但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再好的发展机遇也不能够转化成发展的优势。

刘睿自然是希望有更多的村民加入建设梁村、发展家庭经济的行列,这样的话,梁村的发展才能够更加有序。如今杨展主动要求说要留下来,既让刘睿感到高兴的同时,也让他需要更加慎重的考虑。

王少章和杨展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他们在村里面创业成功与否将会影响很多村民的判断、选择,因此自然是要慎重。

王少章的创业过程,刘睿可是全程扶持,在技术、资金和客户上都是给予了相当的支持,于是王少章才能在短时间之内站稳了脚跟。

王少章的初步成功给了很多还没有外出打工的人信心,让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自己身边的市场。这个时候,梁村的村民才赫然发现,并不是在家乡就没有发展的空间,而是自己一直没有发现罢了。

至于杨展,则是代表了那群在外地打工一段时间的村民。若是杨展能够在家乡创业成功,其中的意义比王少章的事例更加典型,更加能够影响村民们的观点。

“找个什么项目好呢?”刘睿也是有点犯愁,杨展的事情可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刘睿不得不谨慎行事。

若是杨展成功了,其中的示范意义自不待言;若是失败的话,也就会让更多的打工者更加不愿意回乡创业了。

“咦?”当刘睿的目光在火锅里不断翻动的一种食材定住的时候,他的心头似乎有一层薄膜要被捅破了。

刘睿看到的是一块洁白如玉的豆腐,它在汤水之中不断沉浮,若隐若现,也如同是刘睿的灵感一般。

民以食为天

根据刘睿的了解,这年头做吃的,即便发不了大财,也轻易不会亏本。若是能够发展得当,将来进入小康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展哥,你们家里以前似乎就是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