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随身种田 >

第136部分

随身种田-第136部分

小说: 随身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今,刘睿种植小番茄成功,无疑就给村民们带来的一丝曙光。

小山村的事情传得快,哪怕是村头有人放个屁,村尾就会有人能闻得到。

黄兴业的小货车刚刚离开梁村,村民们就知道刘睿家里的小番茄卖出了好价钱!

每斤十块钱,几乎是猪(肉)的两倍,如此高昂的价格很是震惊了梁村的村民。大家议论之下,很快就成群结队地来到刘家大院,为的就是看一看那些卖得比猪(肉)还贵的小番茄。不少村民已经开始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准备在开春之后也投入巨资,开始种植小番茄。

不一会儿,刘家大院就迎来了不少的乡亲们,大伙站在番茄地的边上,对着在冬日暖阳下熠熠生辉的小番茄指指点点。

以往的时候,村民们也经常来参观这块番茄地,不过就是觉得这里的小番茄长势好一点,结果的数量多一点,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但是,今天知道这些小番茄已经以每斤十块钱的价格出售了一部分,村民们眼中的小番茄顿时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在乡亲们的眼里,这根本不是小番茄,而是一张张耀眼的人民币。当大家从刘睿口中得知,这两亩小番茄的总产量能有一万斤的时候,很多村民顿时觉得有点血压上升,有些目眩神移。

十万块!

很多村民一家子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刮风下雨也没有能够休息几天,一年到头能有五千块的收益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是刘睿这小子,只是短短的半年时间,就有可能挣到十万块!

这个时候,村民们并没有功夫去嫉妒刘睿,而是都在寻思,为什么刘睿可以,难道自己就不能做到吗?

站在边上的刘睿看到乡亲们从最初的震惊之中很快就恢复了过来,一个二个开始陷入了沉思之中,心里很满意。刘睿之所以并没有隐瞒小番茄的产量和售价,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刘睿希望通过自己的例子,给乡亲们极大的震动,让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更加大胆的进行创业,尽快地走上致富的道路。至于财不外(露)的古训,早已经被刘睿抛诸脑后了。在刘睿看来,反正自己现在在养猪场、酒坊和‘睿兰公司’的产业价值都已经是让不少村民有所察觉,再加上十万八万的收入也没有任何区别。

“小睿,你这个小番茄的种子要去哪里买?种植需要什么技术?”过了一会,开始有村民们想刘睿打听小番茄种植的各种细节了。

这种情况也是刘睿所乐于见到的,只要村民们感兴趣之后,小番茄或者别的经济作物种植才能提上日程,变成村民们努力前行的目标。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刘睿明白,在农村想要致富,光靠几亩薄田种植水稻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想发家致富,除去打工、做生意等等少数人,普通的村民要想脱贫致富最终还是得依靠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各种特种养殖。

刘睿就是希望通过自己成功的经验,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产业,最后形成梁村的一个支柱产业。

“这些小番茄目前青山县只有一家种子店经营,至于种植的技术,要是大家想种植的话,他们厂家会有技术人员专门来指导!”刘睿知道大家现在心中所想的,很快就把相关的细节和大家说了清楚。

“小睿,这些小番茄的种子贵不贵?一亩地种下来,总共的成本需要多少?”很快的,一些村民们开始询问一些更加细化的问题了。

还好,刘睿早有准备,开始把一沓沓的资料分发给乡亲们,要不然他就是有七八个分身也无法回答所有的村民。

在去找周国栋商量小番茄出售的时候,刘睿和周国栋早已经是预见了如今这种火爆的场面,就事先准备了一些宣传技术资料。

在这些资料上,印制着小番茄的一些生长特(性)、成长规律以及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村民们只要能够看书识字,基本上就可以对小番茄大概的情况有所了解,可以节省刘睿的不少口舌。

当村民们看到资料上的一些数据之后,不由地有点震惊,毕竟每亩地的平均投入达到了两千五百块钱左右,实实在在是一种高投入。有些村民看到这里,就已经是有点退缩了,毕竟投入进入还不能肯定有收获呢。

不过,更多的村民看到的却是产量从四千斤到一万斤不等的惊人产量,还有刘睿卖出堪比猪(肉)的高价。在村民们的算盘之中,哪怕有一块钱一斤,亩产四千斤,所获得的收益也是比种植水稻要好得多。

喧闹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了中午,热情的乡亲们这才逐一散去,刘家大院总算是恢复了往昔的宁静。

不过,刘睿出售小番茄的事情所造成的余波并没有就此停息,倒反是愈演愈烈了。

两亩地,半年时间,收益十万块!

在极短的时间,利用很小的资源造就了极高的效益,如此强烈的反差如何不让梁村的村民感到一种奇迹的味道呢?

当天,梁村几乎所有人见面所谈论的话题都是刘睿、都是刘睿那些比猪(肉)还贵的小番茄。

刘睿的事迹就如同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扔进了梁村这个小小的水潭之中,掀起了惊天巨浪。

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很多村民心中潜藏的创业(激)情被激发了出来,大家都想放手大干一场。就这样,原本安静祥和的梁村的空气之中似乎都弥漫一种催人奋进的情绪,村民们走路似乎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在刘睿和周国栋、黄兴业商量的计划之中,将会借着这个契机,在梁村大力推广小番茄的种植,把梁村变成青山县第一个小番茄种植基地。

梁村背靠小青山、面临小镜湖,阳光充裕,水源充足,再加上土地肥沃,是不折不扣的种植天堂。再加上梁村还未曾有工业污染,土地板结的情况也几乎还没有出现,是种植绿色食品的最佳地点。

按照计划,周国栋将会把种植赊购给梁村的种植户,等到小番茄成熟上市之后,周国栋才从中收取种子钱。这样一来,就可以减轻了不少村民成本上的压力,让村民们可以放心地进行投入。

毕竟,前几年的假种子案件是层出不穷,农民们已经是对一些特种种植有了一些心理(阴)影。若是周国栋能够承诺先提供种子,一旦证明种子不是假种子之后再付款,村民们的种植热情起码得高涨十个百分点。

当然了,光是埋头种植还不见得能够完全消除村民们的后顾之忧,于是黄兴业的存在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黄兴业这个水果贩子将会成为梁村对外销售的代表之一,负责把梁村将来出产的各种水果拉到外地出售,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的收入。

为了让村民们能够有更多的热情种植小番茄,在提供种子的时候,黄兴业将承诺哪怕市场价格再低,也会以一块钱一斤的保底价格收购,避免村民们亏损。当然了,若是小番茄的市场价格比一块钱高,黄兴业还是会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收购,绝对不会占农民们的便宜。作为约束,村民们在小番茄成熟之后,就必须按照市场价出售给黄兴业,而不能随便出售给其他的水果商。

当然了,这个计划的实施还需要青云镇政府以及梁村村委会的支持才能够顺利实施,要不然光是周国栋、黄兴业和刘睿三个人空口无凭,也是有些不靠谱。

从表面上开来,赊购种子、保底价格收购果实,似乎会让周国栋和黄兴业承受不少的风险,但是反过来对他们也有着相当的好处。

首先,一旦有大量的村民种子小番茄,光是出售种子的利润以及在厂家那儿拿到的推广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村民们只是赊购,想必赖账的数量应该不多的。周国栋不过是晚一点拿到种子的费用,反正是厂家垫资,又不用他自掏腰包,周国栋何乐而不为?

至于黄兴业,则更加不会有太多的风险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上小番茄实在是太稀少了,哪怕是品相太差,也不可能有低于一块钱的收购价格。只要签订了合同,果实丰收的村民只能把小番茄卖给黄兴业,就等于在梁村拥有了无数只会下金蛋的母(鸡)。黄兴业所付出的代价只不过就是签订一份合约,承诺付出一些根本不可能付出的代价,就能得到这样的好处,哪怕是傻子也不会错过的。

在刘睿出售小番茄的利好消息刺激之下,村民们都在开动脑筋,磨拳霍霍,准备在开春之后就种植这些收益惊人的小番茄。

无形之中,刘睿悄然地在村民心目中树立起一个种植大户的榜样,影响着村民们的选择!

正文 【197章】 播种希望

【197章】播种希望

天气在逐渐变冷;春节的脚步也在慢慢地靠近;但是冰冷的空气却无法浇熄梁村村民心头的热情。刘睿的成功事例就如同是一个巨大的丰碑一样,竖立在村民的心目中。

村民们不会知道刘睿的成功除了他个人的努力之外,更多的是空间泉水的支持。村民们只是看到刘睿通过种植小番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一笔令人难以想象的财富。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们来说,没有太多见识的他们平时都是很谨小慎微,一旦他们认定了目标,又会迸发出令人侧目的jī情,以及高效率。不少村民已经开始在盘算着应该在那块地种植小番茄,需要往番茄地投资的资金、肥料等等应该从哪里入手?

或许,人总是一种复杂的矛盾体吧。

也正是有了这样不一样的情绪,这个世界才会如此多姿多彩,而不是毫无生气的黑白世界。

为了应付络绎不绝来到刘家咨询的村民,刘睿不得不提前请周国栋和黄兴业带着工作人员,来到梁村给村民们做好宣传工作。

曾经在农业局工作过的周国栋在农业局的人脉不错,居然能够从农业局之中取得一个‘新技术下乡培训’的名目,名正言顺地来到了梁村。

当然了,在此之前周国栋还得在青云镇政府做一个备案,才能取得合法的宣传、销售资格。拉上农业局、镇政府的虎皮,不过是为了增强‘富农种子店’的说服力,取得村民们更多的信任。

这种做法在这时候的农村是非常普遍,种子商、农药商等等农资经营者经常有意无意地借用不少政府部门的名义,在农村进行各种商业活动。大家也都是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奇怪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得到了很大的遏制,政府部门轻易不会介入商业活动,以免影响群众的判断。毕竟,在普通群众的心目中,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还是相当强的。

在刘睿之前,周国栋已经推广了小番茄的种子大半年,但是高昂的价格以及未知的前景一直让周国栋的推广工作是举步维艰。好不容易说动刘睿种植了两亩地,周国栋心情倒反是比刘睿更加紧张。周国栋生怕刘睿种植失败,一方面既会造成刘睿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损失,另外一个方面是给自己种子推广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这几个月以来,周国栋一有时间就来到梁村,为的就是要时刻掌握番茄的生长情况,为以后的推广找到事实的依据。不过,在小番茄还没有成熟之前,所有的生长记录都是水上浮萍,一点根基都没有。

一直到了刘睿的小番茄成熟、出售之后,周国栋心头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是安稳地落入了肚子里。

刘睿不仅仅种植成功,获得了大丰收,而且卖出了高昂的价格,这一切都变成了鲜活的例子,可以打动犹豫不决,在徘徊的村民们。

如今有了刘睿这块示范田,再加上市场上小番茄供不应求的局面,周国栋有信心把小番茄推向更多的农户,在给农户们增加收入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利润。

毕竟,周国栋是商人,在商言商,追逐利润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因此,当刘睿找到周国栋,要他和黄兴业合作的时候,周国栋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有了黄兴业的保障收购,就能够打消村民们心头最大的顾虑,相信推广起来会更容易。

这个世界,不能光靠自己打天下,和别人实现多赢,是每一个商人做追求的至高境界。

之后,周国栋就开始联系小番茄种子的生产厂家,省农科院下属的一个科技公司,让他们赶紧派出技术人员,来对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

毕竟,周国栋只是一个种子店的老板,虽然能对店里面的产品如数家珍,不过要想让他给村民们培训呢,还差了点。当初说动刘睿种植小番茄的时候,其中的种植技术他都是把技术资料扔给刘睿,让刘睿自行参详了。

但是,现在面对更多的村民,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方法早已经不适应形势的要求了。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像刘睿这样是高中毕业生,本身的理解、动手能力很强,光靠着看资料就能mō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为了能够让村民们掌握详细的种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