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用爱铭记 >

第2部分

用爱铭记-第2部分

小说: 用爱铭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他已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职业,因为,抗战的很多历史资料有相当一部分在今天的日本社会里,文物的保存者多数是一些团体或者侵华日军的后代。这些东西,在张宁的手里,则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是子孙后代不能忘记的东西,虽然他还没有后代,虽然他还没有结婚,当然,他的心情也是没有时间谈情说爱、谈婚论嫁的。
这张照片就是他此次去日本的收获,一个意外的收获。
第3章

机舱甬道里,中国航空公司的几名空姐正在为客人们忙碌着。供应着食品饮料,解答旅客的疑难困惑,个个面带微笑,亲切热情,耐心周到,一片繁忙而又有序的景象。
张宁一个人默默坐在公务舱里的一处座位上,离他不远的边上坐着八个年轻的日本小姐。
张宁想着自己的心事,对于一下子出现这么多年轻漂亮的、被世界公认的温柔岛国女子,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趣,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
这几位女孩子正当青春妙龄,年轻的脸上带着羞涩,但一点儿也掩饰不住内心兴奋激动的心情,闪着生气勃勃的光芒。
八位女孩子很显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脸上的稚气未消,没有走入社会后的青年知识女性的张扬。一个个腼腆、端庄的坐着,双腿紧紧并拢,双手安静的放在大腿上,表现了日本女子很好的礼仪教养。
其中,有一位相貌很出众的女孩子,长的有点儿像当年红遍日本,甚至中国都家喻户晓的山口百惠。白皙莹润的肌肤,清雅脱俗的脸庞,恬然安静的笑容。
这是一张见过后就令人无法忘怀的面容。尤其那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像冬春三月里的阳光,暖融融的,让人骨子里都有酥麻麻的感觉。
张宁对着这张脸多停留了两三秒,现在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正亮晶晶的注视着别处。这正是张宁理想中的女性,柔婉,温顺,静若春花。可惜,她是日本女孩子,张宁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八位日本少女前面,一个电视台的女主持人正在采访她们及中国航空公司主管飞行的领导。
女主持人先将话筒伸向中方的领导,笑盈盈的问道:“请问您,这次中国航空公司招收日本籍空姐的意义所在?”
领导对着话筒答道:“我们中国航空公司这次采用的是国际上一些航空公司的通行做法,也就是在国际航线上聘用相应国家的外籍空乘。这是我公司首次在日本招收的8名日本籍空中小姐。此举是为了提高日本航线的服务水平,使乘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吸引日本乘客乘坐蓝祥航空公司的班机。”
女主持人在得到满意的答复后,又接着问道:“那您能将这八名日籍空姐的情况向观众介绍一下吗?”
领导:“可以。”
镜头转向八名美丽的日本女孩。
张宁听着领导的介绍,她们依次是:高桥惠子、金谷仓、田村加代等。心里说,原来她叫高桥惠子,这么巧,她也姓高桥?
几名日本女孩很有礼貌的向拍摄她们的镜头微笑着,并在被介绍到时欠身施一个标准的日本礼。
接着,镜头又转向了领导,他补充说:“这次招收的日本籍空乘人员都是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她们具有相当的外语水平,是在100多名报名者当中经过四次选拔后入选的。可以说她们是过五关斩六将,才得到这个岗位的。对司乘人员的严格要求也就是对乘客的负责。”
不多久,中国航空公司的CC979航班正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的跑道上。
张宁的耳边仍然回荡着被采访领导的声音:“蓝祥航空公司每周飞往日本的航班有几十架次,这八名日本空姐经过系统培训以后将持证上岗,在北京至东京、大阪、福冈、名古屋、仙台,共六条航线的航班上服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日本人。”
飞机停稳以后,旅客们都怀着急切的心情取下行李,收拾好随身物品,准备下机。
张宁不经意的向那几个日本大学生扫了一眼。那个始终带着微笑、长得很像山口百惠的女孩,这时正转过脸来,看到张宁投来的目光,礼节性的向张宁略微欠了一下头。
张宁默然的避开她的眼光,低下头来,看了一下手里仍然握着的照片,小心的把照片夹进一个夹子里,然后站起身来,收拾自己的行李。
张宁随着人流缓缓移动着,涌向机场的候机楼大厅。
大厅出口处,站着许多焦急等待的接客者。有的手里拿着牌子,上面写着名字,在人丛中伸长脖子,眼睛来回扫视着。有些人踱着步子,一遍一遍转着圈。更心急的已经掏出手机,开始在电波中迎接亲朋好友了。只有值班的警卫人员笔直的站在值勤点上,一动不动的,好像连面上的表情也是丝毫没有变化的,也许见的多了,对这种场面麻木了。安检人员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待着旅客的到来。
CC979航班的旅客在耐心的等待烦琐的检查程序完成后,鱼贯的走出大厅,向四面八方分散而去。
最后,八名日本女大学生从大厅中走出来。外面已经围满了电视台等待采访的记者。见到她们出现在大厅门口,纷纷举起了照相机和摄影机,一时镁光灯乱闪,晃的人眼都睁不开。八名女孩只是脸带微笑,静静的走着,不时向大家点头致意。
在飞机上采访过的女主持人这时来到八名日本女孩面前。大家很有礼貌的站定。
女主持人拿着话筒,伸向高桥惠子的面前:“惠子小姐,听说你这次来北京以前就已经到过北京了,你能谈谈自己的情况和对北京的印象吗?”
高桥惠子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微笑着回答:“我很喜欢北京,北京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重的历史底蕴。我曾经在北京的外语学院进修过一年汉语。”
女主持人:“你的口语很好,说的很标准。能谈谈来北京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吗?”
高桥惠子微微一笑,回答道:“愿为中国的航空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在她身后,田村加代和金谷仓向着镜头热情的挥手。
张宁的身影也映射到镜头里,低着头,一脸沉思的表情,左手插在风衣口袋里,右手拖着行李,他正匆匆从采访者身边经过。
张宁走出候机楼,天色已经黄昏了。天边有一抹云霞闪着这一天最后的光亮。北京郊区的天空还能给人以高远的感觉,不像市区,让人整天觉着像活在一个大罩子里。
张宁的妹妹张瑛,看到哥哥远远走来,不知道在沉思默想些什么,好像没有发现自己似的,自顾自的走着,于是站在车门边,一边招手,一边喊他:“哥,这边。”
张宁也看到了妹妹。在那么大个北京城,只有他和妹妹两个人相依为命,父母不在京城,所以两人感情很好。
张宁拽着行李箱,躲过一辆驶来的汽车,穿过行车道,向这边走来。
张瑛没等哥哥走近,就迫不及待的跑上前来,一把抱住张宁的胳膊,看着哥哥傻笑起来。
张宁疼爱的看着妹妹,笑了笑:“还像小时候一样,离不开我,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张瑛娇嗔的说:“谁说我还没长大?你远道回来,当然要热情接待啊,省得让你觉得我这个妹妹没有人情味。”
张宁对这个比自己小好多的妹妹也无可奈何,于是转过话题说:“在这儿等久了吧?飞机晚点了。”
张宁的话提醒了张瑛,她拽了一下张宁的衣服说:“哥,差点忘了,我给你介绍一下。”
一直待在车里的一位小伙子,在旁边看着小别重逢的兄妹俩高兴的说着话,也不便出来打扰。
这时,听张瑛介绍自己赶紧机灵的钻出车来,亲热的喊道:“张哥!”
张宁冲小伙子点点头,正要寒暄两句,目光忽然落在小伙子带笑的脸上,猛的心里一动,不由想起了什么,又仔细打量了小伙子一遍,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又涌上心头,于是挪开目光,嘴上什么也没说。小伙子被张宁打量的有点心里发怵,不知自己哪儿不对劲,还是衣服没穿好?不禁有些浑身不自在起来。
张瑛看着哥哥奇怪的表情,不知她这个作家哥哥现在又在转什么古怪的念头,怕小伙子尴尬,于是赶紧打圆场:“哥,你干嘛那么看人家?他叫黎卫明,是同我们一个航班的保安员。我曾经跟你说过的。”
张宁也感觉到自己的失态,于是故做小声的对妹妹说:“你朋友长的比我帅多了,哥有点嫉妒嘛。”
黎卫明听到张宁轻松的话语,自己刚才的紧张也立刻消散了,只是微笑着看着张哥。
张宁对他伸出手来,客气的说:“小黎,谢谢你来机场接我。”
黎卫明伸出右手跟张宁握了一下,很爽快的说:“将来都是一家子,这点儿事儿,应该的,还跟我客气什么?你是张瑛的哥哥,也就是我哥嘛。”说着话,接过张宁的行李,打开汽车的后备厢,放了进去,关门,锁好。

第4章

张宁一直在旁边默默注视着黎卫明的动作,若有所思。
张瑛也感觉到今天大哥有点奇怪,也不知是因为旅途劳顿还是在日本受了什么刺激?总不会是黎卫明吧?他俩刚刚见面,不可能有什么成见吧?
张瑛看看哥对着黎卫明发呆的眼神,也顺着哥的眼神瞅过去,但没看出黎卫明有什么异样,于是调皮的把手在张宁眼前挥了挥,说:“哥,你发什么呆啊?怎么样?这次去日本有什么收获?”
张宁定定神,说:“收获可不小,我可能找到当年杀害咱爷爷的真凶了。”
“真的吗?怪不得你看人的眼光怪怪的,不会你把黎卫明当犯人看待了吧?”张瑛说完“扑哧”自己先笑了。想一想,这是爷爷被害的严肃事情,自己这样随便开玩笑很不妥,可一时又找不到什么话来更正。
正在为难之际,黎卫明拉开车门,喊了一声:“张哥,咱们上车吧。”张瑛才暗暗舒了一口气,赶紧溜到另一边的车门旁,打开车门,坐了进去。张瑛知道,哥哥对于爷爷被日本鬼子杀害一事,一直耿耿于怀,对于那段历史很是严肃认真,自己小小的一句话,可能就会遭到哥哥的喝斥,虽然哥哥平时对自己一直疼爱有加,但在这件事上,他的原则性很强。
“好!”张宁应了一声,也打开后座的门,钻了进去。
黎卫明一踩油门,汽车尾部喷出一股轻烟,开走了。
汽车奔驰在机场到城区的高速路上,黎卫明把车开的飞快,一辆辆车被甩到了后面。公路两边的景物更是飞速的从车窗旁掠过,向身后快速的倒退着。
张宁和妹妹并排坐在汽车的后排座位上。
看着开车很疯的黎卫明,张宁忍不住提醒道:“小黎,小心点儿,别超速了,一路上都有摄像头,被拍下来,又得交罚款又得扣分。”
黎卫明爽朗的笑着,说:“没事儿,哥,您就放心吧!咱交通队有人,不怕!”
张宁:“有人恐怕也不行啊,超速摄像,找谁铲掉都不容易吧?”
张瑛插嘴道:“你还是慢点儿吧,我哥就被罚过,整二百呢!对了,扣了几分来着,哥?”
张宁:“这都好说,主要是出点儿事儿,就不好了。再说,分扣了,还得去学习,太麻烦!”
黎卫明听着兄妹俩的话,也没太犟,只说了声:“哥说的对!我听您的。”脚下一使劲,车速慢了下来。
张宁无心看窗外的风景,一路上那些直挺挺的白杨林,那些人工修建的草坪,直直的撞入张宁的眼帘,但他却没有把这些投射在脑海里。这次日本之行,像放电影般闪过不连续的片断,不时的,幼年时奶奶嘴里所叙述的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也像闪电般划过脑海的放映屏幕上。
随着飞驰的汽车,张宁的心也随之飞翔起来,浑身的热血都在涌流。
不等到家,张宁就迫不及待的从手提箱里取出一本相册,他要让自己的亲妹妹理解和体验他此时的心情。
张宁从相册里面抽出一个特别的夹子,打开夹子,里面是他在飞机上思索和端详过的那张照片,他指着照片对妹妹说:“你看!”
张瑛倾过身来,把头向照片凑过去。
这是一张黑白照片,很有些年代了。照片上有些地方散布着细小的折纹,黑白的底色有些泛黄,一角处有块脱落的地方,露着底纸,原先雪白的底纸也发暗了。但能看的出,这张照片被后人精心的保存着,压得很平展,没有发霉污损的痕迹。
张瑛从哥哥手中小心翼翼的接过照片,仔细端详着。
张宁在一旁介绍说:“这是我从一个叫高桥四郎的日本人手里拿到的。”
张瑛几乎没有听到哥哥的话,她被照片上的景象震惊住了。
那是历史真真实实的再现,这是铁的事实,是无可辩驳的历史见证,见证了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
照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几位倒在地上的□人的尸体,穿着破破烂烂的粗布衣服,两臂被五花大绑反捆在身后,身首异处。地上流淌着浓污污的鲜血,在黑白照片上显现不出血液刺目的红色,但那暗黑色的液体,好像和那片凝重的焦土融为一体,更让人触目惊心!不远处,隐隐约约能看清一个半裸的女人正在被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