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用爱铭记 >

第10部分

用爱铭记-第10部分

小说: 用爱铭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桥惠子一个人在中国工作生活,热情大方的张瑛给了她很多帮助,而她大哥的身影也不时浮现在脑海,这是单调的工作之外,唯一让人感到亲切的情感。
风和日丽的时候,张瑛约上高桥惠子到公园游玩。
长椅上,草地上,经常能看到两个快乐年轻的身影,叽叽咕咕说着日语,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不知情的人看来,还以为是两个快乐的日本留学生。
两人也时常逛逛街,相跟着快乐地走在城市的街道上。
高桥惠子是那种秀外慧中的姑娘,不仅让人第一眼见面就被她少有的美貌所吸引,而且,随着交往的日渐深入,她聪慧的头脑,机智的谈吐,善良的心地,都让人不自禁地打心眼里喜欢这位异国来的姑娘。
张瑛已经把惠子当作嫂子的最佳人选,而且敏感的张瑛也感觉到惠子对哥哥明显的好感,既然有好感,那就发展发展嘛,得帮帮自己那个榆目脑袋的哥哥,不能错过这样一位好姑娘,张瑛在自己的心里暗暗打着小算盘。
于是,张宁有很多机会带着惠子一块儿游玩,有时张瑛相跟着,随着两人接触越来越频繁,渐渐熟悉起来,张瑛就找好多借口不做这个电灯泡了,虽然内心为少了个相伴的朋友而微感失落,但如果能多个嫂子,那可就赚了。张瑛很高兴自己在感情上有些短路的哥哥,能同惠子相处融洽。
日子一天一天重复地过着,对于乘务人员来说,航班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
在飞机上,有感动,有无奈,有乐趣,有枯燥,每个人都默默工作着,年轻的生命,在航班上奉献着,也随之成长着,开花结果。普通的人,平凡的工作,才架构起航班的起起落落,人们旅行的舒适便捷。
我们的空姐们又一次圆满地完成飞行任务,结束工作。
田村加代很开心,这趟出乘回来,她能见到心中思念已久的人,心中有如吃了棉花糖一般甜丝丝的,脚步轻快地提着公务行李箱,和机组人员一起走出候机大楼。
楼外,停着机组的班车。大家鱼贯而上,随便找位子坐下。
田村加代上车后,看到坐在前面的张瑛,她身边正好有个空位,于是坐在了她旁边。
自从被黎卫明抱着强行接吻后,田村加代和张瑛的关系有些紧张。田村加代是个聪明人,张瑛是资格较老的空姐,人缘也好,又管理着她们这组,自己初来乍到的外国人,犯不着为了黎卫明惹恼张瑛,更何况自己根本看不上黎卫明这种人。在飞机上就想跟张瑛解释一下,一直找不到机会。现在坐在她身边,想乘此撇清自己,不能给黎卫明背黑锅。
张瑛正和前面的人有说有笑,感觉一个人坐在自己旁边,正要打招呼,扭头看见是田村加代,张瑛止住了笑。
田村加代向张瑛点头:“张瑛小姐。”
张瑛是一个倔强的女孩,她有自己的想法,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这种男欢女爱的事儿,没有谁完全强迫谁。再说,张瑛毕竟是女孩子,虽然理智告诉她,这不能完全怪加代,但短期内她还无法对她笑脸相迎。一看到她,那一幕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一时难以忍受,起身走到另外一个座位上。
别人也看出她们之间的微妙状况,但也不明所以,只是停顿了一下,又接着刚才的话题谈论下去。
田村加代心中很尴尬,但脸上依旧微笑着,好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
到了机组宾馆门前,大家下了班车,互相帮着拿着行李,急着回去洗个热水澡,换身衣服。
张瑛要回家里看看哥哥,和同事们笑着招呼一声,拦住一辆出租车,打车走了。
田村加代最后一个走下班车,看着大家远去的背影,向停在门口的一辆黑色奔驰快步走去。
车里人见她走进,打开副驾驶座一边的车门,是吉井贡在等她。
田村加代一侧身,钻进了车中。
吉井贡神态自若地问:“回来了?”
田村加代有些气喘,扫了四面一眼,回答道:“回来啦。”
吉井贡:“怎么样?”
田村加代:“我办事,君放心。”说着,她拎过深灰色的公务箱,打开里面的夹层。
吉井贡瞥了一眼,一踩油门,“轰”的一声把车开走了。
汽车行驶在机场高速公路上。田村加代掏出一包白色的东西,交给吉井贡。
吉井贡用手捏了捏,放在身边,奖励似地一把搂过田村加代,很霸道地吻了一下。
田村加代幸福地笑着,此时,她觉得无论吉井贡让她做什么,她都会为他做的,哪怕要她献上自己的生命,她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奔驰车在高速路上飞驰,车速很快,潇洒地超过一辆一辆小汽车,只是提醒诸位,人生路还是走得踏实点儿才稳当,否则得意一时,早晚会车毁人亡。

第22章

不知不觉间,日子从身边匆匆溜走了,送走了春节,八名日本女孩从家乡返回中国,又重新投入紧张而热烈的工作中。
这一日,北京迎来一场细雨过后清爽的早晨。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
张宁和高桥惠子在玉渊潭漫步,这里是北京观赏樱花最好的地方,张宁特意带惠子过来看樱花。
沉睡了一冬天的灰黄的土地,经过春雨的润泽,散发着泥土特有的气息。软软的青草挺起细弱的身躯,好奇地打量着这片土地,在微风中抖抖身子,精神百倍地展示自己刚换上的绿装,绿成宁静祥和的一片,初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花在一夜之间盛开了。
樱花是一种很让人感动的花,单看一朵,是毫不出奇的,但连成一枝,连成一片,连成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就使人有落泪的冲动。若是来一阵轻风,缤纷的落英组成一片花雨,我们的情思随花舞动,那一番惆怅,那一番情动,又是怎样描摹得出呢?
若是花下有打着描花纸伞的女子,穿一身有若唐朝服饰的和服,翩然走来,对着你嫣然一笑,你会觉得恍在梦中了,这是千年的等待,换来相遇片刻的瞬间,时光停留,流星在夜空中的一闪,昙花静静开放的一瞬,都黯然失色。多少年后,梦中仍存有丽人的身影,也许我们的心麻木了,感情迟钝了,但那一刻,却深深烙印下了,原来我们也曾年轻过,也曾有过美好的瞬间。
天空又开始飞扬起薄薄的细雨,雨丝打着旋儿,在风中漫无目的地飘着,让人微微感到初春的风仍是料峭的。
玉渊潭的樱花有些单薄,不能媲美日本樱花开放的盛况,这里毕竟不是樱花的国度,在寸土寸金的首都,那一片樱花带着点儿娇羞,但仍然美丽地绽放了。
高桥惠子看到那一片樱花树丛,欢呼着跑过去,闭着眼睛,轻轻地嗅着,任由细雨打湿在脸上,深深陶醉在花香里,感觉的触角伸到了大洋彼岸那个美丽的岛国,岛国那个樱花舞翩跹的春天。樱花盛开中映出高桥惠子的微笑。
张宁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知道惠子对故国之思。虽然他自己很厌烦日本,但那里毕竟是惠子的故国,那种血脉之情,养育之恩,是漂泊异地的游子们永远不会忘怀的。
高桥惠子眼中的樱花是盛开在心里的,因为有情,花才更美,这花已经超越了植物的存在,而成为陪伴在他乡的惠子的精灵。
高桥惠子深深沉醉在那片花丛中,却不知道张宁也沉醉在另一副花图中,惠子是盛开在张宁心里的那朵美丽的樱花啊。
远处,几个游春的大学生“嘻嘻哈哈”的笑声传来,春天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青春的声音为这片寂静的公园增添了许多生气。
高桥惠子站在樱花丛中,扭头对张宁轻笑,感慨道:“日本诗人说‘千思万想是樱花。’”
张宁轻压枝头,隔着花丛看了一眼远处快乐的年轻人:“是啊,它不像梅花和杏花那样可以结出果实,但它的花朵本身就是生命的昂扬,是燃烧的青春。”青春总是令人振奋鼓舞的。
高桥惠子抚着一簇花朵怒放的枝条说:“你看它呀。”樱花的倩影,似少女爽朗的微笑,是蕾到花的成熟与博发。
张宁感慨着:“这就是人生啊。”
高桥惠子站到张宁的身边,问道:“张宁君可看出它的欢乐?”说着向张宁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张宁点点头:“我体味到了人应该珍惜的东西了。”
高桥惠子:“什么?”
张宁:“把你的手给我。”
高桥惠子张开手心,伸到张宁的面前。
张宁用右手食指在她手心画了个桃心形状。
高桥惠子认真看着自己的手心,但仍然很疑惑:“什么?我什么也没看到?”
“以后会看到的。”张宁深情地望着惠子。
高桥惠子抬起头来,对视着张宁的眼睛。
她第一次发现,张宁的棕色眼睛里有一种深沉的东西,像一汪深潭,不见底儿,而他的神色总有些忧郁的情绪,萦绕于眉宇之间,好像总在沉思,想念着什么遥远的东西。
高桥惠子说:“张宁君,你让我想起了一则日本的童话。”
“什么童话?说来听听。”
高桥惠子背靠在树身上,娓娓道来:“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贫苦的老夫妇,在山里过着孤独的日子,他们没有儿女。老人家很善良,于是感动了神。老爷爷一次上山砍竹子时,在一棵粗大的竹身里,发现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这是神赐给他们的礼物。老爷爷很高兴地把孩子带回家里,当做掌上明珠来养育。小姑娘渐渐长大了,成为一个美丽的少女。行了成人礼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年轻的皇子,两人深深相爱了。但不久,少女要离开人间了,她是上天的女儿,长到一定岁数毕竟回天上去。深情的皇子不能忍受爱人的离去,每日跑到富士山上,去焚烧他们两人来往时的信件和互赠的信物,纪念自己的爱人。于是,富士山的熊熊大火一直没有熄灭,直燃到今天,这是爱情的烈焰。富士山也就是不死的火山之意。”
张宁听完,说:“关于爱情的美丽神话,各国都有。中国自古流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是很感人的。”
“我听说过,结局同样很悲惨。大概多数爱情故事都是不美满的。”
张宁长长叹了口气。
高桥惠子问道:“你内心好象埋藏着很深的东西?”
张宁看了她一眼,心情很沉重:“我的爷爷出生于1912年7月25日,到他1940年6月18日被日本侵略者杀害时,还不满28岁。我对日本侵略者自小就从骨子里憎恨。”可自己现在却陪在一位日本女孩身边游山玩水,怎么对得起牺牲的爷爷?张宁的心里很矛盾。
高桥惠子没有想那么多,她的心思很单纯:“原来是这样,在你的心中除了战争的故事,还有别的什么吗?”
张宁叹了口气:“我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历史太沉重了,我们必须背负起来,但现在许多人忽略了这点。”
高桥惠子:“你的心情好像很沉重。”
张宁明白她话里的意思:“这是责任,不只是为了怀念逝去的人。”
高桥惠子:“什么责任?”
张宁:“因为我写的是那段战争,所以我必须了解并且考察那段历史。有人并不愿意把自己的伤疤揭开给别人看,但这样往往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痛,中国人现在缺少一样东西,一种耻辱的意识,过于自豪就会盲目地自大,有了耻辱意识,民族才会奋进。日本的战后经济腾飞,就在于日本人有耻辱的意识。”
高桥惠子仔细地聆听着他的话,两眼认真地看着他的面色沉重的脸。
张宁的思绪驰骋开去:“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人给了中国人太多的耻辱,我不会忘记,中国人应该有个耻辱日,来反省自己的落后和愚昧,最终的目的是要使国家强盛和民族坚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每一个知识人的良知,可惜现在,文字泛滥,中国人快被商业的戏说和经济的炒做给毁了。”
高桥惠子想了一下说:“日本的情况却不同。”
张宁:“国家是民族的,贵在根和本,本是国家,民族是根,日本是大和民族,中国是华夏民族,道理都是一样的。”
高桥惠子沉思地问:“中国作家都像你一样吗?”
张宁:“不!我这人不成熟,秉性太直,脾气太冲,所以我觉得自己很难有所成就。”
高桥惠子:“我们日本,2001年的的汉字年是‘战’字。”
张宁不明白,双眼望着她,等着她解释。
高桥惠子:“日本有个汉字协会,每年都要选出一个汉字来表示这一年里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这个汉字最相符的意思。这一年战争比较多,比如美国打击阿富汗,巴基斯坦的战争等等。”
张宁:“是件有意义的事,所以日本人很有心计,汉字出在中国,中国却没有汉字协会。”
“这大概就是物以稀为贵吧,中国正因为是汉字的鼻祖,所以人们才忽略了,太寻常了嘛。不用任何事儿都耿耿于怀。”
“不是忽略了,而是对许多事情都麻木了。你知道二战时期,曾出现过的慰安妇现象吗?”
“听说过一些,但不是很清楚。怎么了?”
“这也是军国主义的深重罪孽之一。战后,也就是前几年,菲律宾最先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