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腾了快一年;咱们的船才下水。”周定乾也叹气道:“让大人失望了。”
“哪里话。”陈恪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道:“都怪我;没有调查清楚;就把你们派出来。”着苦笑道:“我把这事儿想简单了。”
“谁都有第一回。”周定乾轻声道:“好在船有了;船员也早招募好了;待适应了新船;明年就能下南洋了。”
“是啊;会越来越好的。”陈恪笑问道:“你们觉着钦州这地方怎么样?”
“是个好港口。”两人点头道。
“日后;这就是四海商号的母港了”陈恪朗声道:“咱们再不用对那些王八蛋低声下气了”()
第二九六章 最宝贵的财富(下)()
说完,陈恪便将钦州要设立钱监、榷易务,并把十年的包税权交给他们……这些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了李繁和周定乾:“大理债券的销售势头很好,这样,汴京钱号终于有充足的资金了。股东们决定,追加八十万贯的投资给四海商号!”
这真是惊喜连连,两人自然大喜过望。举步维艰的历史终于成为过去,四海商号要迎来大发展了!
“你们两个分头行动。”陈恪沉声吩咐道:“周掌柜留在这里,修建船坞、招募船工,把钦州港的筹备工作做起来。当然,没有贸易就没有收入,我们可以先跑一跑周边的航线。这钦州港对面的交趾,虽然不是什么大市场,但将大宋的茶叶丝绸贩运过去,换回那里的宝石、象牙、红木,还是很赚钱的。饭要一口一口吃,光这个交趾,就够咱们忙活几年。”
周定乾点头应下,陈恪又转向李繁道:“你把手头的活计,都交给老周吧,我给你一支二百人的卫队,新进的五条船也都给你,你自己雇佣水手,购进货物,然后跟着那阿齐兹下西洋去。”顿一下道:“这一趟,有三个任务。一是,把牵星术和牵星图运用熟练。”
“牵星术?”李繁瞪大眼道:“这神技上哪去学?”
“别管那么多,反正有,回头我就教给你,但我也掌握很浅,你有不懂的就问阿齐兹,别跟他客气,不过也别当着人问他,给他找麻烦。”
李繁明白了,和周定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目光中看到了狂喜。果真是高手出马、一个顶俩啊!陈大人竟然把牵星术拿下来了。这意味着四海商号的商船。真的可以通达四海了!
“阿拉伯人的商路要断了。”待他俩高兴完了,陈恪接着道:“未来的海洋,是属于我们大宋的。咱们四海船号虽然起步晚,但先一步进入大洋,就能占到大头。所以你必须把牵星术掌握熟练。归航时,要能从波斯湾开回钦州湾。”
“嗯。”李繁重重点头道:“我知道了。”
“除了航路之外,到巴格达之后,凡是智慧馆刊印的书籍,和曾经在智慧馆供职的学者、翻译家,有多少算多少,全给我弄回来……当然,这主要是阿齐兹的任务,但你也得瞪大眼。别让他给我滥竽充数。”
李繁再点点头,陈恪又道:“最后一个任务,就是建立和基督教世界的联系。当然。现在阿拉伯世界和基督教世界对立严重。你不好直接出面,但可以向一个叫阿克苏姆的国家求助。这是在阿拉伯世界中,唯一的一个基督教国家,他们很弱小,却正适合做我们的中间人。”
“这个什么阿克苏姆,会不会被殃及池鱼?”按照李繁的理解,如果那里真是战火纷飞,这样弱小的国家,一定会被消灭的。”
“不会的,因为传说中的约柜,就保存在阿克苏姆的大教堂中,那是两教共同的圣物”,陈恪摇头道:“约柜的神圣不容侵犯,所以他们都不会进攻阿克苏姆的。”
“约柜,耶和华约柜?”周定乾突然激动道:“听拉比讲经说,那也是我们一赐乐业人的圣物!”
“怎么可能也是你们家的呢?”李繁搞不懂了。
周定坤便将三教的起源简单一讲。
“这可真有意思,你们三家原来是同源啊?”李繁挠头道:“那干嘛还要打生打死?”
“这么高深的问题,你自己去研究去……”陈恪给他个白眼,对李繁道:“你可以把知道的情形,都告诉汴京的拉比……当然,我不说你也会这样做。”
李繁不好意思的笑笑,叹口气道:“耶路撒冷又要燃起战火,希望兰必不要让我们的生活蒙上硝烟……”
“希望他能保持清醒。”陈恪微微一笑,他并不在意。心说走了正好,汴京钱号就是老子的了!
~~~~~~~~~~~~~~~~~~~~~~~
交代完了任务后,陈恪便与两人告别,和王罕返回了桂州。回到桂州时,已经是十月天了,红水河进入枯水期。一直到来年四月份,只有半年的时间可以动工,一旦过了四月,水涨瘴发,其凶险情形令人谈虎变色,不得不停工。
陈恪便汇合了沈括,以及汴京钱号的代表白崇礼,率领集结在桂州的民夫,奔赴红水河工程。早在施工之前,沈括与苏颂已经溯流而上,逐滩勘估。两人率领踏勘人员登高临深、跋履险阻,测量水性,分析滩形,勘得一千二百余里的水道上,计有一百二十五滩,应修者八十四滩,而最险的八个,险滩三十五个,次险滩四十一个。
陈恪亲自担任河道总理,沈括任技术总监,两人负责总揽全局和往来稽查。然后遴所部文武官员分滩承修,并按难易均派。
又从江工银内动拨钱三万八千四百贯,支付给四海商号到江南买米,供十万官役夫匠食用;另拨钱四万贯给广南西路都作院,制造和购买钢钻十万枝,锲子四万个,大锤一万八千把,手锤一万五千把,千斤两千根、滑轮两千组。以及火药一百万斤。
这样艰巨的大工程,当然要用到火药。火药在唐朝时,还只是一种燃烧药,但在本朝发展极快,已经逐步过渡到爆炸了。宋朝人已经知道,将黑火药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就会发生爆炸,但将其应用于爆破,这还是头一遭。
不过用于爆破的火药,必须求助于都作院,因为只有都作院,才可以大规模采购硝石和硫磺。按照绝对保密的配方,他们能生产出易燃、易爆、防毒和制造烟幕等四种不同用途的火药。河工上所需要的,自然是第一种火药。
其实陈恪和沈括在东川时,就曾经研究过军队火药的配方,他们发现,唐朝火药中硫和硝的含量相同,是一比一,但本朝为一比二,甚至接近一比三。与陈恪所知的后世黑火药中硝占四分之三的配方,已经很相近了。
但对于开山破石来说,威力仍嫌不够,不过这难不倒沈括。在从陈恪那儿,得知通过提高配料的纯度,可以增强火药的性能后,他很快便捣鼓出一套提高配料纯度的方法。
比如至关重要的制硝工艺,在都作院中,只是将天然硝石放在清水中溶解,再把其中的泥沙颗粒沉淀剔除,就可以用作配料了。但沈括在这一步之后,又加上了用一定数量的鸡蛋清、红箩卜等吸附物,放入硝溶液中多次煮沸,吸附其中渣滓及盐碱等成份。然后用笊篱将吸附物捞出。
再将水胶放入硝液中再次煮沸,尔后将硝液倒入瓷瓮中冷却凝固,使废水浮在瓮上,则泥末沉于瓮底、纯硝居于中央。最后去水除渣,取出纯硝晒干。可以得到呈白色结晶状的纯硝。
只是用这种方法制硝,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每百斤天然硝,大致只能提炼出三十斤纯硝来,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对与木炭和硫磺的处理也是类似,所以都作院的工匠们,尽管看到巨大的差距,却不情愿改进。还是王罕出面,把这帮刺头削了一遍,才勉强让他们照新方法生产。为了保证工期,陈恪也让了步,从原先的一百万斤采购,降到三十万斤,但经费维持不变,让他们狠狠赚了一笔,这才重新皆大欢喜。
再加上支付给民夫的工钱,红水河工程还未开工,十五万两白银已经花出去,要不是创造性的发行了债券,并广受追捧,陈恪还真不敢揽这个瓷器活。
为了赶工期,陈恪继续大把的烧钱,他制定了各单位的奖惩措施,比如石匠开石一方,就会得到三百文的赏钱;挑夫挑五百斤石头,也有两百文的赏钱;其余如木工伐木赏多少、钎夫打一个炮眼赏多少,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而在原先,民夫服徭役,是不给工钱,只管饭的!两相比较之下,民夫们自然史无前例的积极。
对于陈恪的慷慨,官员们先是震惊,这样的大工程,这样搞的话,怕是上百万贯都打不住!继而又颇有微词,他们认为,此例一开,日后想免费征调民夫将会困难重重。
陈恪不想跟他们争辩什么,他只提了一点——红水河绵亘千余里、水流汹涌,乃历代蛮夷割据,所资以为天堑也。江之两岸均系荒僻险恶之区,人烟稀少,蛮族出没,时常做些无本的勾当。所以上至官差,下及民夫,都视为畏途,若不以重赏相诱,他们都会裹足不前。
这理由还算充分,加上有王罕的全力支持,那些反对的声音也就渐渐消失了。不过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当工程队伍开入深山,沿岸蛮族非但没有为难之意,反而男女老幼齐上阵,加入了自家门前河段的修建中。这时的人都迷信,认为这是有老天保佑,因此竟信心大增。
殊不知人家陈恪未雨绸缪,早就把红水河的利益分享给那些部族了。()
第二九七章 滇铜(上)()
为了赶在来年四月前通航,红水河全线二十几处工地,几乎同时动工。这背后需要多强的组织能力可想而知,若非宋朝文官的政务能力强大,陈恪和沈括的计划就算再周密,也不敢把摊子铺这么大。
其上游工程,又叫南盘江工程,主要是在从东川到三江口这段距离上,修建陡门四十七座,有沈括详细绘制的图纸,又有新发明的水泥混凝土,工程难度可比秦朝工匠们修灵渠时小不少。
他们先在上游筑坝拦水,使江底裸露出来,然后将数百根水泥柱子,纵横交错排叉式的夯实,插放在坝底,再用混凝土浇筑成整体,这是修海堤的工程方法,使在这里颇有杀鸡用牛刀之嫌,但比传统的立木法要坚固百倍,且不怕被人破坏,所以陈恪还是冒着被工匠们学去的危险,采用了新技术。
当然,也很可能他存心就想让他们学去。
中下游的红水河工程,就没有这样简单了。红水河流域,正是云贵高原到广西平原的过渡段,水面落差大、险滩密布,或巨石亘于水中,或石壁横挡水势,百折千转……船在河心,前后不能直望三里,兼有跌水、喷旋、倒卷等情形,其施工难度非内地河工可比。
其中最险的八滩或是巨石嵯峨,亘连两岸,或乱石丛叠,梗塞江心,大多数滩身浪长数里,落差势高及丈、过去船过这些滩时,或用旱箱,或架台杆,更多的是用竹藤将船捆住拉过去。总之无法单独行过。
在红水河边,原先就有专门以拉纤为生的部族,当然免不了漫天要价,但仍时有磕损,且稍大一些的船,就无法通过了。
尽管丝毫不怀疑沈括和苏颂的能力,但陈恪还是命令承修人员‘不得一味照搬,而要根据实际困难。日夕讲求,悉心筹划,或采用成法,或博询众论,功因时制宜!’要求他们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比如凡是最险之滩,中心处洪涛汹涌不能行船的,便在历来架箱拉杆之处。筑坝逼水,将峭壁烧煅椎凿,开出新的船路,以避中流之险。
至于次险各滩,亦需要先筑坝逼水,将水面、水底碍船的巨石凿去,使行船不至于触礁;同时还在两岸绝崖之上搭立脚手架,凿出高低牵路,使舟楫上下可以有纤夫牵挽……所谓牵路,就是纤夫们拉纤时所走的小路。遇到两岸都是峭壁。又必须拉纤的情形时,只能在石壁上凿出牵路来。
仅仅是描述一番,就让人满头是汗,亲自去开凿的工匠们,直接就是望而兴叹……若非发现河床和两岸的山石都是硬度不大的石灰岩,陈恪给多少钱,他们也不干。
好在无论如何,工程是热火朝天的展开了,甭管事先准备的多周密,问题还是接踵而来。作为总指挥的陈恪和沈括。不是在河工工地上,就是在赶往工地的路上,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协调各种复杂的关系。
~~~~~~~~~~~~~~~~~~~~~~~~~~~~
好在老天保佑,许是去岁下雨太多,今年大旱、江水极涸,水位较往年低五六丈。在一道道陡门的作用下。初春时中下游得以基本干涸,所有险滩水上水下滩石俱露,十分有利施工。
工地上。承修官员先令夫匠伐薪运煤、用火攻烧那些巨大的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