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江山 >

第136部分

一品江山-第136部分

小说: 一品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宗汉几欲抓狂,重重点头道:“好,开门就开门,但要是证明了这是我的住处怎么办?”

    “自然以宗室房产视之。”包拯缓缓道:“不抓现行、没有宗正寺的批准,不会进行搜查。”

    “好。”赵宗汉冷笑起来道:“让开,我去叫门!”

    “让他进去!”包拯一挥手,开封府的官差纷纷向两边避让。

    “杜仲,你把门打开!”赵宗汉来到宅门前,重重拍着摇摇欲坠的大门道:“我回来了。”

    里面传来欢呼声,人们撤下了顶门的杠子,然后那大门便轰然倒塌。

    “包大人,我的门……”赵宗汉虽没伤着,却被弄得灰头土脸。

    “开封府给你修。”包拯淡淡道。

    这时杜仲飞奔过来,朝赵宗汉轻轻点头,然后行礼道:“主人。”

    “听到了吧?”赵宗汉睥着包拯道:“贵府可以走了吧?”

    “呵呵……”包拯捻须一笑,眼中精光四射道:“那可未必。”

    话音未落,只见一队身上脸上尽是淤泥的官差,竟从后院垂花门内走出来。

    “你们怎么进来的?”赵宗汉登时悚然。

    “启禀府尹大人,我等奉命在地下蹲守,果然截获不明身份歹人三十二名,然后顺藤摸瓜,来到这处宅院!”领头的官差抱拳道。

    “搜查!”包拯一挥手。大队人马趁机从大门内涌入,转眼便把整座宅院控制住。

    杜仲被绑了起来,赵宗汉虽然没有被绑,却由四名官差看押。

    只有赵宗楚还是自由的,他硬着头皮凑到包拯身边,拉着他的袖子,低声下气道:“包公,给我爹和十三弟个面子吧。”

    “你们给我面子了么?”包拯一拂袖,甩开他的手,目光冰冷道:“给官家面子了么?”

第二一三章 漫长一夜() 
赵宗汉外宅被查抄的消息,转眼震惊了京城,首当其冲的便是汝南王府。

    “好、好…”汝南郡王赵允让,双目喷火的盯着前来报信的赵宗楚,说这两个‘好’字的时候,他嘴角颤抖,头和须也跟着抖,显出老年人要中风的症状。

    几个儿子原本一脸的怒气,看到父亲这样,都露出惊惶的神色。赵宗懿和赵宗辅赶紧奔过去,扶着他,抚着他的背:“父亲,不要急,不要急,你可千万要保重……”

    “死不了……”赵允让慢慢停住了颤抖,两眼却仍直勾勾的盯着赵宗楚,像要吃了他一样,嘶声道:“昨日我让老四去,告诫你们不要轻举妄动,你没听到么?”按下葫芦浮起瓢,老头是越来越狠自己,生这么多祸害作甚来着?

    “听到了……”赵宗楚低着头,小声道。

    “那你还敢!”赵允让重重一拍几案,像一头愤怒的老雄狮,咆哮道:“还敢!”

    “爹,我可是听话的,”赵宗楚委屈道:“其实十六也不敢乱来,是他手下那些捣子胆大妄为,盯了十几天,终于觑见机会,才先斩后奏的。”

    “我早说过,整天跟那些捣子打交道,终有一天会让他们害了!”老九赵宗愈是个看重门第的家伙,最反感这两个兄弟,和低贱的捣子混在一起,出言讽刺道:“怎么样,我说着了吧!”

    “闭嘴!”赵允让冷冷的看他一眼道:“再怎么也比你整天泡青楼强!”

    赵宗愈讨了个没趣,缩着头不再搭腔。

    “唉……”赵允让长长一叹道:“多子多孙多冤家,古人诚不欺我。”

    “父亲,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多说也无益,咱们还是合计一下,怎么过去眼前这关吧。”赵宗懿轻声道。

    “是啊,父亲,”赵宗辅也搭腔道:“好在宫门落锁,包拯最快明早才能承报官家。还有一夜时间,什么事情都能发生。”

    “嗯。”赵允让打起精神。缓缓道:“老四,你怎么看?”

    “这是天子脚下,闹得这么大,想要完全盖住是不可能了。只能想办法。把十六摘出来。”赵宗辅足智多谋,是赵允让信赖的智囊,他望向父亲道:“有三个办法,一是让刑部把案子接过去,现在管刑部的王素。是我们的人,只要案子到了他手里,一切就好办了。”

    赵允让点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再就是,求范缜和唐介说说情。两人素来与包拯相善。”赵宗辅看看面沉似水的赵宗实道:“尽管都是出了名的直臣,但他们现在最执念的,是立储之事。眼看大局已定。岂能节外生枝?我想。从大局出发,他们会帮这个忙的。”

    “还有第三,就是找韩相公帮忙,这个肯定立竿见影……”赵宗辅压低声音道:“只是跟他搭上线。怕以后就要被他主导了。”看来韩琦的强势,真是深入人心呐!

    “那可未必。”赵允让冷笑道:“老夫亲自去会会他。谁主导谁,还未可知呢!”

    查抄完赵宗汉的外宅,天已经黑了。

    “军用弩弓二十张丈,箭一百壶;苗刀、陌刀等各类刀具五十把;长枪十杆;各种迷药、毒药、不计其数。”包拯坐在开封府的签押房中,听掌书记禀明查抄的清单:“丐帮花名册五本,账册五本……”

    “耸人听闻,耸人听闻呐!”包拯的脸上没了笑容,黑如锅底道:“身为大宋王子,在天子脚下,窝藏歹人,储备兵刃,勾结匪类,这是要干什么,干什么?!”

    陈恪坐在下首,一脸的默然,心情却截然相反……这一次,不光够赵宗汉喝一壶,连赵允让也要吃不了兜着走,官家啊官家,这次已经把老东西屁股,摆正在你面前,此时不踢、更待何时?

    他现在所盼的,便是赶紧天亮,赶紧把这份清单摆在官家面前……可惜,做主的不是他,而是对面的老包。

    “告诉左右厅二位推官,今晚一同办案、连夜突审,务必在天亮前,取得所有人的口供。”发完感慨,包拯沉声道:“除了赵宗汉外,其余人皆可用刑!”

    “是。”掌书记应下,快步出去传令。

    “今夜,无眠啊。”包拯长长提一口气,好像要上场的拳手一样。他看看陈恪,笑道:“仲方,你可愿意陪老夫对弈,以打发这漫漫长夜?”

    “荣幸之至。”陈恪微微讶异,心说我又不是你开封府的人,干嘛不让我回家?

    “好,咱们先吃饭。”包拯笑道:“别嫌老夫的吃食粗淡。”

    “晚饭简单点好。”

    包拯的老家人包勉,便抬了一张小饭桌进来,摆好了二米粥、煎饼和几碟小菜,煎饼旁边还有一碟酱。

    “这是我老家的大酱,味重,你可能吃不惯。”包拯吩咐包勉道:“你把过年时,官家赐的那坛俾县豆瓣拿来。”

    “不用了,那是我老家的酱,整天吃也没啥感觉,就换换口味吧。”陈恪笑道。

    “也好。”包拯笑着点点头,教陈恪用煎饼卷着菜,蘸上酱,然后大口咬下去。这种充满了粗犷意味的吃法,哪里像在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汴京城,怕只在北方乡下才有。

    陈恪却吃得大呼过瘾,倒不是煎饼蘸酱有多好吃,而是这种豪迈的感觉,让他十分舒服。

    见他吃得惯,包拯便不再管他,自己也卷了煎饼,大口大嚼起来,然后呼噜呼噜喝粥,一顿饭吃得地动山摇。

    不一会儿,两根煎饼、一大碗粥下肚,包拯拍拍肚皮道:“饱了!你慢慢吃。”

    陈恪也吃得差不多了,端着粥,这才开口道:“龙图,你许他们用刑,不怕屈打成招?”

    “将来你做了地方官就知道了。”包拯缓缓道:“什么叫泼皮无赖?嘴硬脊梁软,心黑耳朵背。任你威逼利诱、口舌费尽,也休想问出一句真话……但一打,就全招了。”说着淡淡道:“当然,还有个原因是时间太紧,估计他们只能在开封府大牢里待一夜。”

    “然后呢?”

    “估计就要被提到刑部大牢了。”包拯笑笑道:“老夫在这个官场上几十年,早就见怪不怪了。不过今晚,你倒能开开眼。”

    “开眼?”陈恪轻声道。

    “下棋,下棋。”包拯让包勉撤了餐具,把桌子一撤,便摆上棋盘。陈恪一看,竟然不是围棋,而是象棋。

    “老夫不愿下围棋。”包拯解释道:“平日里算计的不够么,还得到棋盘上算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缠缠绵绵、淋漓不尽,端的是不痛快!”

    “还是这个好,排兵布阵、直来直去,男人。”他一边摆棋一边道:“你会下吧?”

    “还好。”陈恪不禁苦笑,啥时候象棋和围棋,也分男女了?

    猜先之后,包拯开局‘当头炮’道:“他们绑架六郎的原因,似乎与当初行刺你,如出一辙。”

    “他们非要说,我拿了那几十万贯。”陈恪不假思索的把‘马’跳道:“我也没办法。”

    “不是老夫不相信你。”包拯提‘马’道:“而是这案子呈上去,官家也一定会问,那三十万贯,到底在不在你手里!”

    “不在,他们是想钱想疯了。”陈恪出‘車’,断然道。

    “不在就好,”包拯拱‘卒’道:“明年春闱,三郎必定高中,以你的能力,不出数年,就能飞黄腾达。老夫虽然侧身官场几十年,但为官太拙,也没什么能教你的。”

    “龙图过谦了,”陈恪提‘車’道:“你能教我的太多太多了。”

    “老夫只教你一点,那就是一个‘诚’,大宋天子宽仁,远超前代。”包拯缓缓道:“你生活奢侈点,脾气大一点,都不要紧,但官家最不能容忍的,便是一个‘欺’字,一旦欺君,终生便休想再获得官家的信任。”说着叹口气道:“文相公当年只是偷偷给温成皇后送礼,便被官家打上了个‘犹多私’的烙印,直接导致他再次失去相位。你是大宋未来的希望,不能失节啊!”

    “学生谨记。”陈恪知道,包拯其实还是怀疑自己,只是没有证据,这番话,半是敲打、半是劝诫,但终归是老先生的金玉良言,自己须得牢记在心,方不负他一片谆谆之心。

    但是赵宗绩需要这笔钱,自己也需要这笔钱,所以只能下不为例了。

    事实上,陈恪猜得虽不中亦不远。汝南王府对陈恪接连采取行动,让包拯不得不怀疑,那笔钱落在这小子手里。

    可尽管他百般调查,但那死去的大龙头,心思极为缜密,做事几乎不留痕迹。加上中间经历了水灾,已经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钱落在陈恪手中。

    况且包拯是惜才的,所以宁可相信他这一次,只是敲打一番罢了。

第二一四章 说客() 
包拯下棋,是不屑算计的,但也不会被算计到。他至刚至阳的棋路,让每一盘都要经历惨烈的厮杀,甚至能杀到只剩个光杆老将,老包大呼过瘾,下了一盘又一盘。

    正下到中盘,外面包勉进来道:“王学士来了。”

    “有请。”包拯把手里的棋子搁下,对陈恪道:“等我回来。”说完便转到前面去了。他的签押房分里外两间,中间用帘子隔开,外面看不到里面,但里面却能透过帘缝看到外面。

    至于听清外间的声音,更不在话下。陈恪突然明白了老包说今夜无眠,其实不是指审讯,而是指上门的说客……原来老包非要留下自己,是需要个见证啊。

    那我就好好见证吧,陈恪立在帘子后面,见自己正对着王素的脸。王素今年五十岁,乃真宗朝名相王旦之子,地地道道的名门之后。和他比起来,无论从相貌气质,还是衣着举止,老包都像是土包子。

    而且他小包拯十多岁,却是包拯的前任,如今更是以枢密院直学士署刑部尚书事,比包拯整整高了两级。满朝能比他更加高帅富的,怕只有那位韩相公了……

    看茶之后,王素与包拯闲聊起了最近朝中的趣闻。前戏过长,这是士大夫的恶习。

    但包拯偏偏喜欢直接插入,拢一拢纷乱的胡须道:“老弟有话不妨直说,这么东拉西扯,憋得人想放屁。”

    ‘噗……’王素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摇头苦笑道:“老兄就不能文雅点。”言毕正色道:“临下班时,听说开封府抄了汝南郡王之子赵宗汉的宅邸,此事非同小可,故而过来问个究竟。”

    “是。”包拯点点头道:“确有此事。”

    “这个,有些不妥吧?”王素微微皱眉道:“按例,若要查办不出五服的皇亲,都要先报经宗正寺,由刑部办理,开封府似乎没有这个权限。”

    “哦,是这样的。”包拯笑笑道:“本府起先并不知情。我们起先在追查丐帮余孽,顺藤摸瓜找到那里的,端了之后才知道,那竟是赵小王爷的府邸。”

    “可我怎么听说,两位王子在你破门之前,就先一步赶到了呢?”王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