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医内科学(七版) >

第92部分

中医内科学(七版)-第92部分

小说: 中医内科学(七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据临床观察,火热与瘀血是鼻出血的主要原因,祛瘀凉血是常用的治法。而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川牛膝,白茅根,仙鹤草等,可以起到引血归经,活血止血的作用。
   4.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吐血及便血)的现代治疗中,大黄、白及、云南白药,三七、地榆等药常被选用。尤其是大黄,其疗效确切,安全无毒。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具有多方面的止血作用。因此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大黄常作为首选药物。可用粉剂,每次3—5克,每日4次,温水调服;或将大黄粉调成糊剂,冷冻,以不凝为度,用量及次数同上。
   5.近年来多种论著对尿血的病因病机看法较为一致,认为主要有热,湿、瘀、虚,尤以前三者多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滋阴降火、养血止血,补脾固肾、益气摄血三法为治疗尿血重要治法。临床用药方面,白茅根,小蓟、石韦,琥珀等药,既有止血作用,又可利小便,可酌情选用。
'医案选读'
病案一鄢某,女,50岁。咳血咯血,常因感冒诱发,寸发寸止,反复5年,经检查无肺结核近因感冒又咳嗽咯血,面部浮肿,午后低热,头晕目眩,胸闷短气,心烦盗汗,咽喉干
中医内科学
燥,大便干结,小便黄少。察其舌红少苔,脉细而数、以肺主气,外合皮毛,肺气清肃则能宣发卫气行于体表,以御外邪,若肺气不足则易受外邪侵袭。本例由于反复发作,导致气阴两虚,虚火内炽,灼伤肺络而咯血。治宜养阴润肺止血。生地10g,百合15g,麦冬10g,玄参1吨,川贝母6g,当归10g,赤芍10g,沙参15g,白及6g,旱莲草3g,黄芩10g,甘草6g,5齐0,  日a艮1齐9。
   二诊:咳嗽咯血减轻,胸闷气短好转,二便正常,余症同前。原方再服10剂。
   三诊:咳嗽咯血均止,仍有头晕目眩,低热不退,口苦咽干,食少神疲等症,劳累后面部浮肿,四肢无力。舌红苔白,脉沉细弦。可知脾失健运,气阴难复,采用健脾益气,以善其后。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莲肉12g,山药10g,百合12g,熟地12g,砂仁6g,炙草6g,10剂。    ÷
   按:本例咳嗽咯血,应属于肺阴不足,阴虚火旺而动血。然肺之所以虚,又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之精微以上荣于肺。肺气虚衰,卫外力弱,不耐风寒,反复发作。故先养阴、润
肺,敛血为治,后用健脾益气,“培土生金”之法,疗效巩固。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编著.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张海清.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病案二
    朱某,男,62岁。平素嗜酒,近来疲劳过度,饮酒过多,突然吐血,经某医院检查为“上消化道出血”,决定手术,而家属和病人要求中药治疗。当时患者除吐血外,有胃胀腹满,口渴,欲冷饮,大便二日未行,小便黄等症,察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因胃中积热,灼伤络脉,血外溢而吐,兼见一派胃热证候,法当苦寒泻热,凉血止血。方用泻心汤加味。川黄连6g,淡黄芩'2g,生大黄6g,小生地15g,粉丹皮10g,全当归6g,生白及6g,藕节炭10g,白茅根20g,三七粉2zc将黄连等7味煎取浓汁,大黄、白及,三七研末调入,少量多次慢慢咽下。1剂后,吐血渐止,原方继服2剂:
    二诊:血止,大便通畅,小便稍黄,但精神倦怠,口渴,苔黄,脉滑。此为胃中余热未尽,气阴受伤。原方去大黄、黄连、黄芩,加麦冬,玉竹.玄参各12g,以甘寒养阴,5剂。
   三诊:口不渴,思食少,苔薄白,脉沉缓。用益气养阴和胃,促使气阴恢复。党参12g,淮山药12g,白术6g,莲肉12g,玉竹10g,麦冬10g,生地12g,当归10g,枳壳吨,甘草6Ro 10剂,平复。
   按:本例为饮酒过多,湿热内蕴,热伤胃络,迫血上行。胃主受纳,喜润恶燥,胃中热甚,则失和降而上逆,急宜苦寒泻火,折其上炎之势。吐血止后,即宜减去大黄等苦寒之品,若过用苦寒,反使胃中气阴难复,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编著.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张海清.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病案三
   苗某,女,58岁。多,每日2—3次,已:素有失眠及关节疼痛,
患者大便后流鲜血,或无大便亦流鲜血,每次流血量约1—2茶碗之:十余日。两少腹隐痛,自觉头晕心慌,气短自汗,脸肿,饮食尚可,月经已停经2年。脉沉数,舌微淡,无苔。《内经》谓:“结阴者便血
各论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证
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以阴气内结,不得外行,血无所秉,渗入肠间。今去血过多,治宜温养脾肾,方用《金匮要略》黄土汤加味。熟地30g,白术18g,炙甘草18g,附子9g,黄芩6g,阿胶15g,侧柏叶9g,黄土60g,用开水泡黄土,澄清取水煎药,服2剂。
   复诊:服上方已有好转,昨日大便3次,只有1次流血,今日又便后流血1次,仍有心跳气短,已无头晕及自汗,饮食尚可,眠佳,舌无苔,脉仍沉数,原方再服3剂。
   三诊:便血已很少,心跳气短亦减,苔薄微黄,脉沉数。此证血虽渐止,但日久伤血,中气亦伤,仍宜益气滋阴补血以资善后。黄芪15g,当归6g,地黄12g,阿胶9g,甘草6g,
地榆6卧侧柏叶6g,黄芩4。5g,炒槐花6g,地骨皮6g,5剂。
   3个月后随访,未再便血,心跳气短亦较前好转。
   (高辉远等整理,中医研究院主编.蒲辅周医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文献摘要'
《灵枢?百病始生》:  “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
《素问?大奇论》:“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太平圣惠方?治尿血诸方》:  “夫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热,血渗于脬故也。血得热而妄故因热流散,渗于脬内而尿血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沦》:  “夫血犹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则无壅决之
虞。血之周流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必致壅闭,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注或散,或下而亡返,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
   《济生方?血病门》:“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
   《医学正传?血证》:“从胃而上溢于口者,曰呕血”。“咳血嗽血者出于肺也”。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虞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
   《景岳全书?血证》:“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盖手阳明人下齿中,足阳明人上齿中,又肾主骨,齿者骨之所终也。此虽为齿病,然血出于经,则惟阳明为最”。  “便血之与肠游,本非同类,盖便血者,大便多实而血自下也,肠僻者,因泻痢而见脓血,即痢疾也”。
 
第三节  痰    饮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古通“淡”,是指水一类的可以“淡荡流动”的物质,饮也是指水液,作为致病因素,则是指病理性质的液体。为此,古代所称的“淡饮”,“流饮”,实均指痰饮而言。
   《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如《素间?经脉别论》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凋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论述了正常的水液代谢。《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素问?气交变大沦》又说:“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甚则饮发,中满食减。,,《素间?至真要大论》又云:  “太阴之胜,……饮发于中”。《素间?六元正纪大沦》曰:“土郁之发,民病饮发湿下”等,认为脾肾功能失调,湿邪淫溢,可发生停饮之病。这些论述,是对痰饮认识的开端,又为后世痰饮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并立专篇加以论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其中狭义的痰饮,则是指饮停胃肠之证。该篇提出“用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至今仍为临床遵循。
   隋唐至金元,有痰证、饮证之分,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提出“百病兼痰”的论点,对临床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孙思邈《千金方?痰饮第六》有五饮之说:“夫五饮者,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立论悉本仲景,而治法方药则颇有发明,如治胸中痰游,用吐法以祛其邪;治“游饮停结,满闷目暗”,用中军侯黑丸(芫花,巴豆,杏仁、桂心、桔梗)以温下。严用和提出“气滞”可以生痰饮。如《济生方?痰饮论治》中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凋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膈。”从气与水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明确阐明了气滞津凝则生痰饮,甚为精辟。杨仁斋所著《仁斋直指方》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清?叶天土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四饮的临床表现多端,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均有较密切联系,本节讨论以《金匮要略》痰饮病内容为主。
'病因病机'
    痰饮的成因为外感寒湿、饮食不当或劳欲所伤,以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全身,津液停积为患。
一、病因
    1.外感寒湿
   因气候湿冷,或冒雨涉水,坐卧湿地,寒湿之邪侵袭肌表,困遏卫阳,致使肺不能宣布水津,脾无以运化水湿,水津停滞,积而成饮。
    2.饮食不当
   凡暴饮过量,恣饮冷水,进食生冷;或炎夏受热以及饮酒后,因热伤冷,冷热交结,中阳被遏,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水液停积而为痰饮。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说:“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3.劳欲所伤
   劳倦、纵欲太过,或久病体虚,伤及脾肾之阳,水液失于输化,亦可停而成饮。若体虚气弱,或劳倦太过之人,一旦伤于水湿,更易停蓄为病。如《儒门事亲?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认为“人因劳役远来,乘困饮水,脾胃力衰”,亦为饮停之因素。
二、病机
    正常生理情况下,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依靠三焦的气化作用和肺、脾、肾的功能活动。三焦气化失宣是形成痰饮的主要病机。三焦司全身的气化,为内脏的外府,运行水谷津液的通道,气化则水行。若三焦失通失宣,阳虚水液不运,必致水饮停积为患。如《圣济总录?痰饮统论》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始终也。三焦调通,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人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积为饮,不得宣行,聚成痰饮。”若联系到五脏,痰饮之生成则与肺、脾,肾功能失涧有关。肺居上焦,主气,肺气有宣发肃降,通凋水道的作用。若因肺气失宣,通调失司,津液失于布散,则聚为痰饮。脾居中州,而脾主运化,有运输水谷精微之功能。若因湿邪困脾,或脾虚不运,均可使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聚为痰湿。肾为水脏,处下焦,主水液的气化,有蒸化水液,分清泌浊的职责。若肾气肾阳不足,蒸化失司,水湿泛滥,亦可导致痰饮内生。三脏之中,脾运失司,首当其冲。因脾阳虚,则上不能输精以养肺,水谷不归正化,反为痰饮而千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水寒之气反伤肾阳,由此必致水液内停中焦,流溢各处,波及五脏。
   本病的病理性质,则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虽然间有因时邪与里水相搏,或饮邪久郁化热,表现饮热相杂之候,但究属少数。水饮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