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家业 >

第31部分

家业-第31部分

小说: 家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没想到,依老夫人这封遗书的意思,根本就没想把墨坊留给小天佑,而是直接传给了八房的李贞娘。
也就是说,以后李氏墨坊的当家人便是年仅十五岁的李贞娘了,这太让人不能接受了。
这…怎么可能?贞娘此刻的脑袋瓜子一阵胀痛。这种事情也是她之前怎么想也不可能想到的。七祖母这是什么意思?这说不通啊?
贞娘只觉得这一刻,喉咙里干的要命,不断的咽着口水。还是干涩干涩,她心里明白,七祖母的这份留书,给她带来的将是惊涛骇浪。
七祖母,你倒底什么意思啊?贞娘心里喃喃着。
李老掌柜这时兀自皱着眉头。也在沉思着,打心里的,自听邵管事说,七嫂的留书有关于贞娘,他就想过,七嫂是不是打算就此让贞娘进入墨坊。可他再怎么也没有想到。七嫂居然直接就将墨坊传给了贞娘。
这真是一个疯狂的举措。
“老夫人写这封信时,十分的清醒。”此时,胡大夫起身做证。
“这不可能啊。这说不通。”李景东咬着牙,如果说输给邵管事,他还能接受,毕竟邵管事是替佑儿哥掌管墨坊。他等于还是输在嫡宗手上。
可如今却是输给一个从来没想过的对手,一个十五岁的黄毛丫头,。还是害他双腿残废之人的女儿,他绝对咽不下这口气。
想着。他狠狠的瞪着李老掌柜和李贞娘。
“说不说得通,这我们是不管的,只是依照老夫人的留书办事。”那盛师爷道。
“既是说不通,就有疑点,谁知道这份留书是不是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做了手脚?”李景东冷着声道。
“李爷,你这是置疑我吗?这份留书,一式三份,一份是陈氏所有,就是刚刚宣读的这份,另一份已入衙门存档,再一份,由胡大夫这个见证人持有,李爷若是不信,可以提出申诉,三份对质。”盛师爷这时也沉着声道。
听得盛师爷这话,众人又是一片哗然,一但入了衙门存档,这就说明了这份留书所说的已具有律法效力,是必须执行的。
此刻,所有的眼光都盯着贞娘。
“那么盛师爷,贞娘能拒绝吗?”这时,贞娘终于忍不住的问,声音干巴巴的。
“李姑娘别急,留书本师爷尚未读完,且耐心听完再说。”那盛师爷又道。
“师爷请。贞娘洗耳恭听。”贞娘微微福了一下道。
“…李氏贞娘得了墨坊之后,须得竭尽心力,将墨坊发扬光大,除此外亦有扶育七房子孙长大成人之责,亦有照顾七房一门孤寡之责,此三责天地共鉴。”读完,那盛师爷放下留书,冲着贞娘道:“好了,读完了,李姑娘再考虑接不接受。”
听得这最后的话,在场的人也摇头,这三责,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女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了。
众人实在是有些不明白老夫人是怎么想的。
贞娘这时咬着唇沉思着,既便是她有着两世的灵魂,这个责任还是太沉重了点,诚然,她知道李氏嫡宗最后结局悲惨,她也一定会竭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嫡宗,可帮助和完全承担下来,这完全是两码子的事情。
贞娘想拒绝,可心里又有些犹豫,李氏墨坊以这样一种方式突然落到了她的手上,这可是李氏墨业的传承,她就这么放弃,甘心吗?
“爷爷”贞娘转过脸看着自家爷爷。
“如果一时决定不下的话,不防考虑两天。”李老掌柜的冲着贞娘道。
“嗯。”贞娘点点头,这事太大了,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她都必须好好想想。深思熟虑后方能做出决定,这也是前世的爷爷对她的叮嘱。
“总之,我是绝对不会承认这个的。”这时,李景东冷声的道。随后冲着身后的李正言道:“正言,我们走。”
站在他身后推着轮椅的李正言看了贞娘一眼,便推着他爹离开了,本来之前说好,等宣读过留书后,还要讨论一下如何对付田家征松材一事。
可显然,老夫人的这份留书太过惊人,这时众人哪还有心情再讨论这些。
墨坊的管事们也一个个摇头着,叹着气离开了。
“那我们也告辞了,这事情还是让贞娘好好考虑一下吧。说实话。我是不赞同的,这担子不是贞娘一个女子能挑得起来的。”李老掌柜冲着陈氏等人道,同时也表明了他的立场。
不是说他认为贞娘没能力。相反,他认为如果贞娘下定决心的话,她能承担起这些。只是,这条路太艰辛了,他这个做爷爷的心痛。
“好的。让贞娘不要有太大的压力。”陈氏叹了口气道,说实话,这个决定她心里也犯嘀咕,只是老夫人的决定是很难更改的。
于是,贞娘同自家爷爷一起跟嫡宗一房人告辞。
“贞娘,等一下。二婶娘有东西给你。”这时,一边的黄氏又叫住了贞娘。
随后黄氏冲着门口扬声道:“马嫂子,把东西拿进来。”。
说完便有一个妇人捧着一只木盒子进来。
“你…你不是天天到我的摊子上买墨的婶子吗?”贞娘指着那妇人道。
自打她开始在四宝街摆摊子卖墨时。这位婶儿就天天在她的小摊子上买墨,一开始,她卖的墨根本就无人问津,毕竟在四宝街,缺啥都不缺墨。
也幸得有这位婶子欣赏她的墨。才没有让她灰心丧气。
“贞姑娘,是老夫人吩咐我日日去买的。”那马嫂道。随后将手上的木盒子交给了黄氏,便退了下去。
“二婶娘,这是怎么回事啊?”贞娘问。
“这个拿回去看看就知道了。”黄氏没有解释,只是把她手里的木盒子塞进了贞娘的怀里。
“哦。”贞娘点点头,抱着木盒子跟自家爷爷离开了嫡宗李府。
回到家已是晌午了。
“怎么这么迟,吃午饭了没?”赵氏上前问。
“怎么样?都说些什么?”不等贞娘回答赵氏的话,一边奶奶吴氏也问起来了。
“没吃呢,不过我没什么味口,现在不想吃,我回屋了。”贞娘这时哪有心情吃饭,捧着木盒子,不理会老娘,也不理会奶奶,一个人进得屋里,就将门紧紧的关上。
“这孩子这是怎么了?谁给她气受了?”赵氏先是疑惑,随后却是瞪眼,能打骂贞娘这丫头的也只有她这个做娘的,别人要是给她气受了,赵氏可不甘休。
“七房的老夫人中风了,之前留下遗书,把墨坊传给了贞娘。”李老掌柜叹了口气道,当年,若说他对墨坊没起心思,那也是不对的,只不过是求而求不得罢了。
只是没想到,如今,墨坊却是以这种方式传到了贞娘的手上,天意这东西真是挺莫测的。
“什么?真的假的?”吴氏惊讶的问。
“这种事还能有假?”李老掌柜说着,就把遗书的内容说了说。
赵氏一听到那‘三责’,便立刻瞪眼叫道:“老夫人那里真是好算计啊,墨坊什么情形还真当别人不清楚啊?这些年,早就是亏本在经营,赚的那点钱,还不够几个大师傅分呢。呵,就凭着一个空壳子,就想糊弄的贞娘去给她们七房当苦力养老养小的,想也不要想。”
“对,贞娘不用理会他们,咱们自过咱们,别想了,让你爷爷去回绝了他们,你真想要墨坊,咱们自己开,嫡宗那边的咱们不稀罕。”吴氏第一次跟赵氏统一了口径。
“行了,你们别嚷嚷了,让贞娘一个人静静。”李老掌柜有些没好气的说。
这两个完全是妇人之见。
 
第五十章 突闻噩耗

贞娘此刻对外间奶奶和娘亲的话听而不闻,她只是盯着身前的木盒子。
红漆勾着银线,看着很考究,但从那已经有些斑颇的漆皮来看,这个木盒子有些年月了。
木盒子并未上锁,只是一个铜环扣着,贞娘小心的拉开铜环,打开盒子,发现盒子格成几格,每格里都整整齐齐的摆着几锭墨。
看着这些墨,贞娘有些愣神,这些墨都是出自她之手。她可以肯定,这些墨应该都是那个马嫂自她手里买去的。
贞娘拿起一锭墨,发现墨的下面垫着一张纸,纸张折叠着,摊开也就并排三锭墨那么宽。
纸上用梅花小楷密密的写着字。
城门洞这一块的光线是很昏暗的,尤其贞娘此刻又躲在屋里,因此,虽是正午刚过,屋里的光线一如黄昏时分,纸上的字更看不太清。
贞娘便又起身,去点了油灯。然后将纸凑到油灯下。
密密麻麻的字全是有关于墨的鉴定分析,什么地方不足,从烟煤,到配伍,到火候,到杵捣等等,更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从这些分析上面,贞娘看到了自己许多制墨方面的不足。
贞娘的唇不由的紧紧的抿了起来,随后又拿起其他的墨看,果然,每块墨下面都有这样一份鉴定书。
贞娘一一看下来,有了这些鉴定和提点,她的制墨技术将更上一层楼。
只是为了这些,七祖母不知花去多少心力,贞娘心中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突然贞娘记得这里面有好些问题,前段时间爷爷都跟她提过,她也一一改正,只是没有这些全面罢了。
想着,她啪的一声关上了的木盒子。打开房门,飞快的跑出房间。
“爷爷,我每次制好墨,你给我提的意见是不是七祖母跟你说的?”
李老掌柜此刻正坐在院中的木樽上,手里时不时的洒着几粒米,引得一窝小鸡全挤在他的脚边。
贞娘此刻走到爷爷身前问。
“来,坐。”李老掌柜的拍了拍身边的一张小凳子。
贞娘坐了下来。
“不错,你七祖母鉴墨是一流的,自上回你去你六爷爷家发现了唐朝的龙宾墨后,你七祖母就说你有鉴墨天份。本来。上回你拿出那烟煤配方的时候,你七祖母就想让你进入墨坊,她想带带你。可墨坊情形复杂,再加上你九叔公一直是防着爷爷的,你七祖母怕你进了墨坊,反而受到约束,局限于一棚一地。不能全面发展。最终便打消了这个心思,转而让我专心的教你,她则通过爷爷,把一些本身教给你,你七祖母对你是相当看重的。”
李老掌柜的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继续道:“爷爷这一身墨技均来自墨坊。又已经退出墨业,若是没有你七祖母的同意,一些有关于配方的事情是不能教给你的。还有我给你的那些墨模。以及雕板都是你七祖母拿来的,爷爷当年那些,早让你奶奶一把火烧了。”
“七祖母倒是为了贞娘花尽了心思。”听得爷爷说这些,贞娘心中颇为感慨,她何德何能。让七祖母如此尽心待她。
“知道就好。”李老掌柜的道。
“可我还是不明白七祖母这次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虽然有些制墨天份,但掌管一个墨坊。并不是只要制墨天份就成的,人脉,统领能力,威信,等等,我都没有。而且还是一个女人”
虽然贞娘从不认为女人就不行,但这是在大明,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这是现实,不能无视。
“别说景东叔邵管事他们不会服我,便是底下的工人们肯定也不会服我,到时,就不怕墨坊四分五裂吗?”
“你只看到你继承墨坊的缺点,为什么不看到你继承墨坊的优点?”李老掌柜的问。
“嗯?优点?”贞娘揉了揉额头,她还真想不出有什么优点。
“其一,你七祖母一出事,邵管事同你景东叔再也没有缓冲的余地,这两方相斗的结果,不是邵管事离开墨坊,就是你景东叔另起炉灶。这还不算什么,怕就怕两方相斗之后,嫡宗的孤儿寡妇们成了炮灰啊,这让你七祖母如何安心?”李老掌柜的咳了一声。
贞娘连忙递了杯水上前,李老掌柜的喝着茶水。
贞娘这时想着,族谱上所记的正是自家爷爷所说的这种情况,不过更复杂些,那就是六房的姑父也参了一脚,最后,邵管事同景东叔谁也没捞着便宜,倒是便宜了六房的姑父。
而嫡宗七房却果真没一个落得好下场。
也就是说,七祖母希望自己做那个缓冲之人。
“其二,城门洞口那个补铁锅的师傅你记得吗?”李老掌柜这时又开口问。
贞娘听得李老掌柜的话,脑海子猛的一闪,想起了后世大家常说的补铁锅理论。
“铁头那小子做事情不厚道,别人拿铁锅来补,他总是胡乱的一敲,本来小小的裂缝最后无限夸大,最后补无可补,补锅的人只好在他那里买一只新锅了,所以,他的新锅卖的特别快,他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但记住有一种情形,有的锅其实已经坏的不能用了,但因为问题一直隐藏着,那么他的这种做法就是必须的。”李老掌柜的道。
“爷爷的意思是,老祖母将墨坊传给我,就是让我做那个敲锅人。”贞娘问道。正因为大家都不服她,那么隐藏的矛盾就更容易暴露出来。
比如,六房的姑父,贞娘相信,一但她继承墨坊的消息传出,六房的姑父绝对会整些妖娥子出来的。
“你不仅是敲锅人,还要重新铸一口新锅,大浪淘沙,破而后立,你七祖母对你的看重真是无以复杂了,只是这条路也很艰难。”李老掌柜叹息道。
贞娘抿着唇深思着。她当然明白这条路有多难。要不然,她就不会这么犹豫了。
就在祖孙俩各想着心思的时候,院子的门突然被人撞开了。
贞娘连忙站起来一看,撞门进来的是自家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