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战旗 >

第450部分

血战旗-第450部分

小说: 血战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c党十来年的全力培养,实力也不容忽视。

不过,这次戴笠也知道,瞒不住,有人愿意听,就去听好了。

不过谈论的话语,不用猜想就知道一定是说郭老的安危。电话那头,一听赵理君这边没有动刑,反而是以礼相待,似乎放下了心,大都是让赵理君尽快将人送走。

赵理君放下电话,肉痛的从抽屉里,拿出来一个瓷罐,总共才一斤的茶叶,被他放在罐子里。这都是有钱也没地买的紧俏货,有些不舍,可怎奈请神容易送神难,一咬牙,走到沙发对面,将瓷罐放在了茶几上。

“郭委员是忙人,在我这里已经是耽误了不少大事,我已经安排了汽车,到时候您要去那里,给司机说一声就可以了。”赵理君按耐住胸口的怒气,他也不想会是这个结果,蒋介石因为东北大胜,已经非常被动,这时候和民主联盟再搞僵,威信自然要下降。

抗战一来,中央军的损失很大不假,蒋介石的老本也送出去了不少。

但有一点是他始料未及的,就是他的正统地位越来越稳固,以前在国民政府中的政治对手,一个个都失去了往日的神气,李宗仁称病,阎锡山败退中条山,都是苟延残喘的一条老狗,那里还配成为他的对手。

日军也在广西战役之后,作战的动力越来越小,几个月来,除了在湖南还有战事。其他战区,都保持着各自的防线,毫无动静。

从这一点来看,稳定的大后方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赵理君的行为,自然会让蒋介石觉得有些碍事。尤其是,国民政府已经下令,新四军北上的命令。而**的协商小组,已经在重庆,等到南方巩固之后,届时在卡主阎锡山的补给,在北方利用日军、晋绥军,将八路军、新四军消灭也不是不可能。

郭沫若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不过他可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了赵理君。

其实,他也是带着目的而来。欧战之后,国民政府在对待很多事情上,都开始有了转变。有些事情,更是让他这个在政府中供职的文人都看不懂。明面上,重庆对南京笔诛讨伐,可真正付诸行动的,却一次都没有。

尤其奇怪的是,国民政府的高官,在蒋母的祭日的时候,还结伴去了溪口祭拜。

而***人,更是奇怪的打开方便之门,接待这些***高官的,正是诺门坎之后,被赶出关东军的辻政信参谋。

要知道,两国正在国战,对于国人来说,那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在周公馆,听到这则消息的时候,郭沫若震惊的久久不能说出话来。抗战已经打了三年,中国的所有工业城市,都被***占领,国人死伤无数,难道蒋介石准备和***人媾和?

成为第二个汪精卫?

最不济,也是名义上抗日,背地里‘剿共’。一旦如此,中国的抗战要打到那一年才结束?

从小小一斤龙井茶,郭沫若就知道,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茶叶无罪,但却成了罪证一般,让他觉得可怕。

面上若无其事的,在军统吃了一碗担担面,时钟敲响,正好是晚上十点。这段时间,毛人凤陪在左右。他也不知道,眼前这位学者到底是为什么,在军统耗上了。

而赵理君这时候早就不见了人影。

戴笠依旧没有出现,他虽然好奇,但并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去赔罪的道理。在重庆,经常会查封报社,不过过几天,还是会让其开张。不过是借用强制手段,让有些报纸停办一段时间而已。

随着侍从室中将处长,贺耀组的电话打来之后,戴笠也知道躲不过去。

周公馆也介入了此时,也就是一件平常的小事,变成了政治事件。再拖延,势必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戴笠推门而入的时候,毛人凤正和郭沫若谈的兴起。毕竟毛人凤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早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学识不是赵理君能比得上的。戴笠见状也是一愣,心说:毛人凤还不一般。

对戴笠来说,毛人凤资助他上黄埔,是他的贵人。

要不是毛人凤因病从黄埔休学,说不定比他都要混的好的多。

“郭公,怠慢了。”戴笠笑着走进郭沫若,自来熟的跟郭老握手道。

郭沫若也有些失神,心说,这就是戴笠?虽然戴笠很出名,但是认识的还真的没有几个,而且,戴笠有时候会化妆出行,装上胡子什么的,即便是毛人凤这些亲近的人,也不见得认得出来。

郭沫若张嘴笑了笑,接着就问:“我为任公的报社被封而来,听说是军统受命,我不过是来确认一下,这受命是受谁的命令,也让任公也可以知道,得罪了那方神圣!”

毕竟是带着气来的,郭老的话自然不会客气。

戴笠装作努力的想了想,一副全然不知的样子,转头问毛人凤:“有这事吗?”

毛人凤心知肚明,手令都是你下的,还问我?戴笠会装,毛人凤更加会装,点头说:“已经调查清除了,是重庆站的办事人员,在对报社检查时,发生了一些口角,完全是吓唬报社老板的行为。我已经派人去核实了,已经取消了对报社的查封。”

“这就好,这就好啊!”戴笠欣慰的点头,接着眼神一转,对毛人凤说:“办事人员的失误,给报社造成的损失,一定要补偿。对办事员,要加强教育,防止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戴笠说完之后,转头对郭老笑道:“不知,郭老可满意?”

戴笠和毛人凤在郭沫若面前演了一场戏,不过郭老也不准备深究。点了点头,起身道:“既然是误会,解开了就好。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戴笠是准备好花精力来化解此事的,一下子,***的如此好说话,也让戴笠大为惊讶,不知道这些文人那里又不对劲了。做个样子,毛人凤陪着郭老送出来军统的大门,出门不久,一辆黑色汽车,将人接走了。

郭沫若刚上汽车,就听见一个浑厚的声音说道:“郭老,以后这样冒险的事可不能做!”言语中充满着真挚的关心,虽然天完全黑了下来,看不到车里后座上的人的面目,不过他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

郭老笑了笑,拿着手中的瓷罐说道:“周公,西湖龙井独此一家。”

上了汽车,郭沫若才袒露真言,他是为联合抗日而担心,所以准备接报社被封的机会,试探一下,蒋介石是否已经悲戚国家。连猜带想,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容乐观。

蒋介石虽然没有公开对宣布,和***合作。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以中央军为主力的正面战场,在今后,似乎不会有所作为。至少是一个偏安一隅的情形。一方面是,英国封闭滇缅公路,向***示好,断绝了中国战场最需要的武器和药品,给蒋介石打击太大;另一方面,是因为**部队发展的太快,让蒋介石开始担心。

回到戴笠的办公室,毛人凤将情况说明了之后,戴笠皱眉问:“你确认是周公馆的汽车?”

“没错,周公馆一共就三辆汽车,都是从我们这里送出去的,怎么可能认错?”毛人凤心中也有些明了,这才知道,郭沫若是带着目的来军统,而不是仅仅是为了一家报社的被查封才来。

这样的话,问题就严重了。

这俨然是**试探国民政府的一步棋,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新四军谈判问题。

在苏皖浙,还有江西中南部。新四军的发展,已经让第三战区的顾祝同大为恼火。跟三战区抢税源,抢夺兵源。这样下去,顾祝同的三战区,迟早有一天要被新四军一口吞掉。

武汉会战一来,一直摩擦不断。但是这次,顾祝同是下了狠心,向蒋介石坦言,新四军的行径,蒋介石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知不觉中,**的部队发展神速,是抢夺了自己的资源。

在原本的筹划中,蒋介石是希望,让新四军顶在三战区的前面,当中央军炮灰。这一招,对付杂牌军无往不利的利器,在新四军面前,根本毫无用处,***打的是正面战场,而新四军,打的是游击战。

三战区,根本就不知道,新四军在日占区干嘛?

反而一夜之间,多出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游击队,都挂着新四军的名号。顾祝同这才恍然大悟。

在长江局的叶总,周公等人商议之后,觉得,蒋介石可能发动***行动,立刻向西北发了一份急电。电报的内容很简单,分析了当期的抗日形势,尤其是南方的形势,最后,留下八个字概括‘以退为进,逼蒋表态’。

 第二六三章 四字真言

第二六三章四字真言

刚刚从山里将指挥部搬到前线的曾一阳还不知道,整个中国的抗日形势,正在一步步的分化。/

首当其冲就是南京汪伪政府,当了铁杆的汉奸,自然以***人唯马是瞻。

可重庆政府的态度也在渐渐的转变,宣铁吾是国民政府驻苏联的大使,协调苏联军事物资,王世和也在苏联,担任民国驻苏联武官,两人都是蒋介石的嫡亲关系,可见蒋介石在抗战之初,对苏联的重视。

随着宣铁吾的回国,已经可以看出,苏联的政策也在转变,至少想要获得物资已经不容易。

蒋介石真正的亲信,在苏联的就剩下了王世和一人,不过看情形,回国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试想,连西北**也都断了苏联的武器援助,除了一些必要的药品从苏联采买之外,宁夏的补给线,已经名存实亡。唯一能够得到苏联的补给的,在中国战场也只有曾一阳的东北抗日民主义勇军,可物资也是越来越少。

而且,还都是苏联远东方面军,在诺门坎战役中,缴获的日军物资。

那些日军装备,苏联人自然看不上,要不是在仓库里等着生锈,还不如扶持一个在中国的抗日武装,来拖延,或者是消除日军的北上的战略企图来的实际,那些日式枪炮,也不过是送进炼钢炉内,化成铁水而已。

不过,这个时代,苏联的武器除了陆军枪械和火炮之外,其他的物资说白了,都不怎么样。

就飞机来说,伊—15、伊—16的性能,和日军的中岛式相比有些优势,一旦零式飞机出现在战场,苏联的双翼飞机,已经失去了空中格斗的优势。在重庆大轰炸其间,苏联援助飞行大队,第一次遇上日军零式飞机之后,就以一个大队,二十多架飞机的坠落,仅仅换回来了日军一架飞机被击伤的战果。

也就是从那次重庆空战之后,重庆防空司令部,开始放弃和日军空中作战,用防空洞来减少伤亡的方式,来面对日军轰炸。

日军在重庆的大轰炸,已经持续了半年。

***大本营也抱着希望,用轰炸重庆,来迫使蒋介石政府投降***。但是,蒋介石一直没有表态,反而在湖南的薛岳兵团,和日军是攻守互易。

没曾想,***人一味的展示实力,又对蒋介石示好,都没有取得效果。

反而是,英国人的举动,让蒋介石的立场开始松动了。蒋介石在中日开战之初,想的是用利用日军,将国内反对他的各地军阀,都一个个送上战场,成为炮灰。而他要付出的,不过是给战死的杂牌军将领一个英烈的名号而已。

这笔买卖,说什么也不亏。

可蒋介石一方面想着打压杂牌军,一方面,还想着利用中央军的数量优势,压制日军。还想着通过战略调整,将**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等部队,也送上前线,当成炮灰。

能力越大,做到的事情也就越过。可蒋介石一共才三核桃两枣的家底,加上念想太多,导致他,很多时候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杂牌军,在夹缝中生存,艰难无比。可中央军,因为命令时常变更,往往战一处,败一处。成为最不待见的一支部队,但是从人员和装备来说,中央军无疑是中国战场上最强的一支武装力量。

而蒋介石,也被好事的人,被冠名,一流的政客,二流的军阀,三流的统帅。

不管是讽刺也好,是谩骂也罢,反正对于这些,蒋介石心中有气,但从来没有表露过。

一如既往的命令手下的将领,将那些杂牌军往死里打压,另外,还将大量的物资,补充到中央军中。杂牌军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加上中央军虽然前期损失厉害,但几年的补充之后,兵力装备也大体恢复了一些,于是,中国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除了第5战区,薛岳的部队,基本上都是精锐。

其他战区,都是中央军在后头,顶着杂牌军去抗战。损失不给补充,要是不战而退,就会背上抗战不利,通敌之嫌疑。像是孙殿英等人,在抗战之初,甚至在33年长城抗战之际,都表现出来一个中***人的血性。但是没吃没穿,也没粮饷的日子,更加忧虑的是,作为一支军队,竟然连军需补给都没有,武器装备甚至要从土匪那里去抢。

这样,不出一些异心,还真的很难说。

石友三等人,跟是有奶便是娘,早就存了投靠日军的心思,私底下已经和日军商量好,是缺少最后的一哆嗦。将军装换成皇协军的军装,成为日军的忠实走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