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战旗 >

第245部分

血战旗-第245部分

小说: 血战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建一支仅仅靠步枪和少量机枪的军队,并不难,反而有大量先进装备,但因为士兵素质不高,无法使用才是悲剧。

忽然,在47军的人群中,有一个战士晕倒,如同瘟疫般蔓延,很快又有几个战士倒地。军官一看就知道,都是饿晕的,昨天晚上喝了一碗稍微稠一点的粥,一大早出来,就吃了几口番薯,一个上午站下来,体力再好的也吃不消。

李家珏的脸色顿时难堪起来,他带来的这个团,是整个47军最精锐的部队,不但没有给自己争脸,反而丢了丑,一时间也不挂住了。

朱进忠跟着40军,在山西当客人,被阎锡山供着,享受的是贵客的待遇,自然感受不到部队无粮无饷的困顿,但他也是红军出生,当年部队在山里打伏击,也有战士在埋伏中饿晕的情况。

于是,低头对身边的警卫员耳语几声,就见警卫员撒开大步,就往团里跑。

不久之后,有十来个40军的战士,赶着五辆大车,车上一袋袋的粮食,还有一只已经杀好的猪,被开成两扇,白花花的猪肉,连带着锅碗都在车上带着,晃得川军士兵一个劲的咽口水。

朱进忠借口部队在布防,就先回去了。

“军座……”部下也是担心,这时候埋锅造饭,是否会让40军轻视。

李家珏一挥手:“煮饭,要让每个人都吃饱,猪肉也收拾一下,等一下全都发下去。”他心说,丢脸都丢到姥姥家了,那里还有面子?

川军战士一个个都围着煮猪肉的几个大锅,热气腾腾的肉香,在空气中弥漫。

李家珏也在马上坐不住了,部下拿来一个小马扎,静静的就这么坐着。原本他希望用川军整齐的军容,给战区长官一个好印象,能够给47军多带来一些补给。

可事与愿违,等他看到40军的强大之后,再也想不出,自己还能有什么地方能够让曾一阳看重的。

曾一阳出任三战区副司令,这也是各方较量的结果,但指挥的部队,都是一些杂牌军中的弱旅,主要的战斗力还是40军。

武器装备?

李家珏对着黄河只有苦笑连连,47军?他此时才明白并不如寇的沮丧,这也是阎锡山拒绝川军入晋的主要动机之一。

 第五十二章 47军断粮

第五十二章47军断粮

“哇……”

士兵中一个才十六七岁的川军士兵,看着碗里白花花的猪肉,失声痛哭。/

李家珏愕然的看了身边的副官周鼎铭,周摇着头低声对李说道:“第一次吃肉,很多兄弟都是出发前,从老家征召的,从小到大不知道猪肉长什么样?”周鼎铭叹气的摸样,更是让李家珏心里难受。

此时,李家珏心中的愧疚之心更甚,连侍卫给他带来的饭菜,都没胃口吃。

用必死之心,来洗刷内战给百姓造成的伤害,这是刘湘在出川之前,给各个高级将领临行前的一句话。

很沉重,在没有彻底了解之前,根本不知道,内战给百姓的伤害。

但至少给李家珏灵魂上的震动,让他更震惊的是,他终于看到了40军的全部面貌。

在231团建立河滩阵地一个小时后,骑兵旅的到来,绝对是华丽的视觉冲击。骑兵旅两个团,加上一个炮兵团,这样的配置在中国骑兵中绝对是独一份。

武器配比上,跟日军的***骑兵旅团差一些。毕竟一个日军一个骑兵旅团,都是一个骑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的编制,火力、机动性都很强。而且日军在骑兵的运用上,更像是机动能力很强的骑步兵来使用。

超过六千匹战马的出现,在河对岸黑压压的一片,就像置身于马群之中。

汇合成一路纵队,战马在骑士的约束下,迅速的从渡桥上通过,长达数理的骑兵队伍,在渡桥上踏着奔雷般的气势,从对岸直扑黄河南岸。马刀、骑枪、钢盔,还有略显直扑的灰布军装,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袭来。

“这才是40军的精锐……这才是40军的精锐……”李家珏口中喃喃的说着,231团的装备是很好,在中央军中也算是嫡系部队的装备了。

骑兵旅的炮团,在整个40军的炮兵编制中,是最小的,只有15门75口径山炮和野炮,其中3门还是在七里河战役后,从战场上缴获的。即便这样,骑兵旅也有和日军精锐叫板的实力,这才是让李家珏震撼的原因。

尤其是,他这里的消息闭塞,还不清楚20师团被40军在七里河围歼的消息。

其中大部分的火炮还都是从日军中缴获的,还有进口德国的火炮,质量上要比汉阳等几个兵工厂强很多。

但步兵的战斗力,更大程度上是火炮的威力的延伸。

没有见识过40军炮群,根本就不知道这支部队的精华在哪里?

周鼎铭低声咒骂了一句:“怪不得阎锡山不让我们川军去山西,原来仅仅40军就强的不像样子。川军那些火铜子,根本就是过家家的玩意。”

“胡说什么?”周鼎铭置气的话,还是没有逃过李家珏的耳朵,呵斥了道:“你懂什么?二十二集团军,虽然有三个军的编制,但除了41军战斗力稍微强一些,其他的部队武器上就差了很多。中华有40军这样的强军,国家甚幸,民族甚幸。”

“可您老花那么大心思,不就是想让兄弟们上前线的时候,枪里有子弹,腰上有手榴弹,如果有几挺重机枪就更好了……”周鼎铭的眼睛不由的看向了李漫山设立的几个重机枪阵地。

冷兵器时代早就过去了,打仗拼的一是武器,二是勇气。

装备简陋,自然要用伤亡去顶,除非遇强就逃,但川军是来干什么的?是来杀小东洋的,先入为主的思想,让每个川军团的战士以为,他们身上都背负着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他们是来洗刷耻辱的。

李家珏尴尬的笑了笑,摸着自己的胡子,眼光闪烁的说:“听说40军的曾一阳为人不错,说不定能够看在共同抗战的份上,给我们些武器。”

周鼎铭不想给自己的长官泼冷水,但心里却是悲观了很多。

47军出川之后,首先进入的就是西北,西北军政都被gcd控制,因为以前双方都交战过。几乎是zg最虚弱的时候,被川军摆了一刀。虽然川军也没有吃到便宜,还损失了不少。最后,才有了邓锡侯部尾随红军,礼送处境的结果。

给所有川军将领心中,都埋下了一颗魔障。害怕gcd秋后算账,把二十二集团军硬留在陕西。西北方面派出的联络人员,主动将物资送到这些部队的驻地,川军也不敢拿一分。

导致所有进入西北的川军都未如蛇蝎,一刻都不敢停留,加上心里还有一点奢望。想用鲜明的立场,来感动在南京的委员长,希望从南京方面获得足够的补给。

自从淞沪抗战爆发后,两国的交战规模越来越大,八月开战后,日军不断增兵,进入11月总兵力已经突破了10个师团28万人,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

中国方面7个集团军,加上地方部队,总兵力70万,飞机150架,每一天的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蒋介石连中央军的补给都快成问题了,那里顾得上杂牌军的补给,尤其是武器弹药上。

川军47军,就是在这么一个尴尬的时刻,被所有人遗忘了。

即便进入山西不久的川军,阎锡山也在军需上多加克扣。连粮食都不肯多给一天,希望用后勤来约束川军的军纪。

如此一来,47军的境况已经到了糟糕透顶的地步。

谢维俊拖着疲惫的身体,在231团的驻地,找到了李漫山,一见面就开口问:“附近出现的是那支部队?为什么不派人去联络?”

“川军二十二集团军的47军,朱政委已经去联系过了,但他们好像对我们有些忌惮,加上对方来了一个中将,我这官小言微庙太小,请不动人家。”李漫山这话说得有些过头,他不是请不动,而是根本没有去请。

加上他担负着整个大军渡河的防御任务,自然不敢分心。

“算了,我去看看,军部马上就要来了。让战士们注意警戒,虽然日军轰炸渡口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在山西有日军的特务,将我军出晋的消息传递出去。”谢维俊担忧的说道。

谢维俊先带着几个人,先去看看川军的来路。

一接触,才发现,来人是47军军长,中将李家珏。在黄河沿岸就是为了等40军的军部。

谢维俊心里直嘀咕,这川军当初从陕西路过的时候,可是怕的如同街上的老鼠。看到西北兵强马壮,几乎是逃出了陕西,说明川军对zg领导的军队,和抗日统一战线的细节还不熟悉。

思考细微的谢维俊立刻就想到了一个问题,李家珏放下心中的芥蒂,已经顶着被蒋介石记恨,来结交40军,说明他已经走投无路了。

这让谢维俊不由的注意起47军的情况,除了李家珏卫队有一身披风之外,里面也是穿的单衣,披风也成了御寒的衣物,其他的士兵都是单衣。

士兵连一双布鞋都没有,清一色的草鞋,背后还有一个斗笠,大小不一。大部分战士身后背一把砍刀,这说明47军的川军和原来的西北军一样,长期处在弹药缺乏的状态下。

一点点的信息汇聚在谢维俊的脑子里,他斟酌良久之后,只是对李家珏许诺,40军军长曾一阳,政委罗荣桓,一定在第一时间去47军视察,身份当然是以战区副司令的身份出现。

谢维俊到最后离开,也没说给47军辎重上的支援,这让李家珏大为失望。

从初时的殷切希望,到后来的忧郁,走的时候,李家珏已经不对40军能拨付一部分装备寄予希望了。

不过,李家珏最后还是远远的看到了40军的大部队。3万虎贲之士,两个主力炮团的出现更是让他惊的说不出话来。

此时,他才相信,在华北。中***队中战斗力最强的两支军一级部队的传言,40军绝对的首当其冲。东北军的105师,四个***旅,一个炮旅,连德国的四号坦克都配备了一个营,连日军见了,也要避其锋芒,自然也是一等一的主力精锐。

李家珏走后不久,曾一阳就听说了,还专门去找了一回。

张学良调任武汉,成为第六战区的司令官,这已经是肯定的事实了。而程潜由总参谋长出任一战区司令官,也没有什么奇怪。

但曾一阳总觉得,河南不会像表面的那么简单,蒋介石不会放任河南的重要地理位置而不顾,自然会有后手。只不过,蒋介石的手脚都被淞沪战场束缚住了而已。

拉拢被蒋看不上的杂牌军,是40军立足的根本。

离开山西的时候,曾一阳就对日军的作战给出了一个定义,作战避重就轻。

山西的仗打的很蹊跷,日军主力进攻的方向都是中央军和东北军等其他入晋的部队。

反而对晋绥军的打压不够,而晋绥军也有避其锋芒的想法。

在40军军部研究的时候,曾一阳就对当下的形势分析过,日军想通过保留晋绥军的主要战斗力,将其他侧翼部队个个击溃,最后逼迫阎锡山投降。淞沪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已经让整个***国内大为震惊,抽调不出更多的兵力支援华北战场。那么,日军对收编阎锡山的40万晋绥军也是战略需要。

可以说,日军只能抉择,华北和淞沪两个战场上,只取得一个战场的成功。

虽然,石原莞尔等参谋部的官员都表示反对的态度,但日军高层,尤其是军部的高层,却是自信满满的认为,只要拿下南京,中国的战事就可以结束,到时候,利用整个中国的国力,南下则是资源丰富的南亚,北上可以和苏联一较长短。

被自己画的一个大饼给噎傻了的日军高层,不但从华北抽调大量兵力支援淞沪战场,至本来战事不利的华北战场于不顾,而且还命令寺内寿一迅速稳定华北战场。

要想稳定华北战场,无法逃避的一个事实就是占领山西。

寺内寿一迫于国内的压力,发动了一场注定要悲剧的战役。用两个缺编的师团,进攻有十几万大军的晋东防线。前期的顺利,不过是黄绍竑指挥的部队不多,加上有14师团的增援,才顺利从太行山中部进入山西。

这两个师团,一下子就成了中***队围猎的对象。

八路军3个师,在西北三省的兵源补充下,已经发展到了每个师,至少3万人的大部队。加上山西当地的兵源,已经顺利突破了十万大军。

武器装备上,也比华北日军估计的好很多。加上装备精良的40军和东北军精锐105师,近7万大军,被曾一阳调动,进入晋东防御,整个正太线沿线的中***队超过了20万。

才两万日军,很快就淹没在中***队的人海之中。

七里河歼灭战,和昔阳大捷之后,山西的形势已经开始稳定起来。日军占领了北部山西,而晋绥军为主导的二战区占领南部山区,加上吕梁山和太行山区。

曾一阳当时的判断就是,华北日军必然进入一个阶段的守势,这段时间不会超过半年,加上中央军无力顾及华北,这是40军发展河南,河北和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