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大帝国 >

第55部分

中华大帝国-第55部分

小说: 中华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八节 升龙计划突破东线

早在1895年7月,意识到与沙俄之战不可避免,赵刚召集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会上赵刚宣布了一个预谋已久的作战计划:突然袭击沙俄军队,一举将这个巨大帝国的远东战斗力摧毁,尽管当时两国政府已经口头同意了。//

为了实施赵刚的作战意图,东北军总参谋部立即着手拟订对沙俄作战的具体行动方案。该方案于9底完成,并被定名为“升龙计划”。该计划主要内容有:一、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后,以一次快速的、大纵深的战斗,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内集中攻击敌人的海参崴,彻底解决俄太平洋舰队;二、先以突袭的办法切割沙俄东线各军区的部队,使其无法退往内地,然后以炮兵作为主力,占领海参崴、伯力和双子城。赵刚不无得意地说:“当升龙计划开始实施时,全世界将大吃一惊,并在难以置信中看到巨龙斩断北极熊伸出的的手掌

升龙计划是在极其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故计划在完成后仅印制4文件。划第一号文本呈报东北共和国陆军总司令部。第二号文本呈报东北共和国的总统。第三号文本呈报东北共和国的部长会议主席,其余的文本由东北共和国的最高的统帅部参谋部档案室封存。

为了进一步麻痹沙俄,东北共和国又开始在外交上、经济上和军事上进行一系列准备,同时采取一些伪装和欺骗手段。

东北共和国采取了许多手段来迷惑人们的视线。他们先是制造假象,将正规的战士与预备役的战士混编在一起。然后,再每月一次的换防中,东北军的正规军人大规模东调,将东部地区的预备役调到西线。而物资的调动就十分困难,为了防止俄国发现,大部分物资不得不晚上悄悄运输过去。

等到这一切都布置完毕后,东北共和国开始从外交上入手,进一步迷惑沙俄人。他们首先在外交上停止了往常那种对沙俄的攻击,而把矛头转向英国。东北共和国派出外交官,主动会晤沙俄高级官员,向他们解释说:“东北与沙俄都是邻居,是天然的盟友敌人,拥有共同的敌人——万恶的英国人,只要沙皇陛。:l攻,那么东北将很乐意签署‘俄东密约’。

由于成功地掩盖了赵刚的作战意图,至189510中旬止,东北共和国已经在其东部同沙俄的边境上集结了3主力师、共约6万180120mm口径火炮、300多门中口径75mm火炮和1200多门52毫米迫击炮。

但是沙俄人却对赵刚的种种承诺和解释信以为真,因而对东北军的军事部署并未加以注意。在东北共和国发动进攻前,沙俄远东各军区军以上的司令部均驻在城市里,部队也照常进行野营训练,前沿各师的阵地上只有个别连队值班。各军区的通信部队还在参加国防施工,野战炮兵照常在射击场打靶或在军区集训。

10月27日夜间10,。|。河地区偷越了国境。他警告俄国人说,东北军计划翌日凌晨3发动进攻。这个情报通过指挥系统逐级上报到莫斯科,因而浪费了宝贵时间。

直到10月27日,在收到关于东北军向俄国发动进攻的情报以后,沙俄才决定警告远东各军区司令部:‘注意迫在眉睫的危险,并使武装部队进入战斗准备。’”

10月28日,东北军在西线全线发起。》军1万人之后,全面进入反攻。西线东北军出现了溃败的迹象,但是俄国人好像也是一副准备不足的样子,渡过黑龙江之后并未大举进攻,任由西线东北军退回到盛京。而东线还是一片寂静,似乎成了世外桃源。

就这样东北共和国西线的佯动被沙俄误判为主力进攻方向,匆忙借调了东线的五万人去西线区加强防守,只留下两万人把守东线。

自1895年9月,东北共和国的几条铁路线转入战时运行时刻表运行,每昼夜开行大约十列军用列车,将东北军所需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东线阵地。到11月初,三个师已经摆好向沙俄发动进攻的阵势:东北第一师由赵刚上将指挥;东北第二师由鲁登道夫中将指挥。东北第三师由宋兵策少将指挥。

东北第一师从佳木斯、鸡西、双鸭山、一线出击,承担了任务是消灭俄罗斯驻扎在伯力的军队,然后在伯力海参崴一线:的援军。

这个师的编成内有五个团,其中有两个重炮团,可以说战斗力极强。



东北第二师有三个团,内有一个重炮团,它们从伊春、七台河、鹤岗一线出动,目标是粉碎从海参崴来援的俄军,切断通向伯力的交通线。它的任务只是拖住海参崴之敌,并将其吸引至伯力。同样的他也不是真正的进攻力量。

东北第三师位于盛京延边一带,任务是迂回到海参崴,在十几天内辗转行军八百里,对其进行攻击,一旦得手之后顺势消灭驻扎在港内的俄军太平洋舰队。同东北第二师相比,它一样拥有三个团,内有一个是重炮团。但是除此之外,它还具备另外一支部队‘第五纵队’,负责在海参崴里面制造混乱。

这一次,宋兵策少将将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是一旦顺利完成,那么陆军统帅的位置就会向他招手。在宋兵策心里,并不担心战斗的成败。

东北军方面总兵力约为三个加强师,组成三个突击群,部署在沙俄东部国境上。一般说来,它们的装备精良,特别是火炮较好(约1600门),并有三千九百门轻机枪的支援。

沙俄方面,总兵力约两个师,分布在东部国境线。兵力强弱,一看便知。

11月2,赵刚的军队蜂拥越过国境,界沿线俄军各部队纷纷报告说:“我们遭到袭击!我们怎么办?”来的德国元帅鲁登道夫说,当时第二师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彻底击溃了对面的俄军,此后的进军就像一次野外郊游一样轻松。

反观俄军远东战区,对于东北军的突如其来的袭击迟迟才采取对策,因而造成了混乱。而司令官在最后一劾下达的进入全面战斗准备的命令,可能使这种混乱局面变得更加严重了。

许多部队的司令部收到此项命令已为时过晚,还有一些部队的司令部,刚刚来得及把部队拉到公路上排好队伍,反倒成了迅速推进的东北军逐一歼灭的现成目标。

例如,贝加尔湖特别军区直到11月3晨3至6时,即在战争开始以后。还没有接到通知。

高加索第一军区第五师属下的48步兵师,正在从伯力中,在离边界约十五公里的地方突然遭到袭击,东北共和国第一师在两个小时内将其全歼。

沙俄野外炮兵部队未能及时疏散到要塞处,因而大部分火炮在野外被毁。实际上,东线军区的大多数人员都在短期休假,他们甚至未能回去保卫他们的基地。沙俄方面承认,在东部军区,火炮损失尤为严重,从而使东北军立即掌握了这个地区的火力优势。

直到114,东线俄军的情景仍不乐观,第5的主力部队还呆在距国境五十公里的兵营中,而第16师则位于远离国境一百公:

此外,远东军区的防安部队,正在双子城附近参加训练,离海参崴几乎有二百五十英里。在作战计划中,预定起重要作用的其他部队,还在敷设通讯线路。们谨慎的把每个师投入到不过十公里长的战线上。俄军的两个师则分散在一条长得多的战线上,而且有些部队尚未进入阵地。因此,军队在每个选定的正面上与俄军相比的兵力优势,达到了100比1这种惊人的比例。

因此,总的说来,它们无法完成1895沙俄边境防御计划中指派给它们的任务。线路大部被破坏,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守牢的困难和混乱状况。各级指挥机关不能把命令下达到它统辖的陷入惊慌失措的部队。

反过来,防守边境的各部队告急的消息也无法传送到上级司令部。东北军最初的炮兵弹幕射击开始以后,东北军突击部队和侦察部队便破坏了边界沿线的带刺铁丝网,消灭了或许可以较早地报告情况的俄军哨兵和观察所。攻击的突然性对东北军来说几乎是面上对于进攻者具有重大意义的重要桥梁都被完好无损地攻占了。

担负守桥任务的俄军岗哨,还没来得及引爆爆破炸药,就被歼灭了。随后俄军曾企图夺取这些桥梁,但遭到惨重损失。在某一地段,仅在一天之内就有一个连队的俄军倒下。在整个战争中,为了夺回某些重要的桥梁,俄军付出了几十倍的代价。

经过七天的急行军,第一师终于抵达伯力外围据点,与伯力要塞对峙起来。

 第二十九节 升龙战争伯力要塞攻防战

——分割线——~i——

友情推荐名家之作书号92433

他,喝过最烈的酒,骑过最快的马,用过最锋利的兵刃,玩过最美的女人!然而,英雄早逝,反而留下了“三姓家奴”的可耻骂名。现在,他转世移魂,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这一次,他将如何力挽狂澜,再现他的绝世武勇?这一次,将用什么兵器,玩什么女人?这一次,他将如何铸写精忠之名?——

分割线——

伯力地区最早为中国达斡尔部落世居地,此地水产丰富,以盛产大马哈鱼、鱼等特产而闻名。随着清中后期关内移民的到来,此地由山东人建成了小渔港,当地人俗称“伯力屯子”,官方称“伯力”。

伯力屯扼守两江江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向南可由陆路至日本海,向东可由水路抵鄂霍茨克海,控制了此地就控制远东,沙皇俄国对伯力及周边地区觊觎良久。

占领黑龙江以后,沙俄的侵略变本加厉。殖民头子穆拉维约夫与奕刚签完便带领阿穆尔哥萨克开始在乌苏里江右岸图勒密山等地盖房修道、建教堂、广为移民,并安设炮台,架设要塞炮,同时将此地以前殖民头子哈巴罗夫的名字命名为哈巴罗夫卡。

1859年春,穆拉维约夫继续在乌苏策,擅自建立了布谢村、上米哈依洛夫村、下米哈依洛夫村、伯爵村、亲王村等20座新村镇,居民点越建越密,人越移越多,哨所~陆路设到兴凯湖。

沙皇俄国此时距正式吞并伯力只差一纸契约。1860年春,英法联进攻北京,满清小朝廷举朝外逃。沙俄外交代表伊格纳切夫假作“调停人”,一面挑拨英、法继续进攻北京,一面“帮”没来得及逃走的被捉来充当临时谈判代表的皇戚奕“解围”,奕被连蒙带唬带吓,惊魂落魄的签订了,从此乌苏里江以40多万平方:被沙俄侵占。

沙皇对远东地区的殖民成果甚为满意,1891年沙皇的皇太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还亲自万里迢迢的莅临伯力。沙俄的侵略至此远未止步,在蚕食中国领土的300里,沙俄每一侵略步骤都为下一步的扩张预设了前提条件。规定所有沿河界牌都树立在中国领土内,这是沙俄为日后继续蚕食我国领土做准备。

东北军第一师对伯力(哈巴罗夫斯克)要塞的包围已进入了第二个星期。布谢村、上米哈依洛夫村、下米哈依洛夫村、伯爵村、亲王村等20座新村镇早已被夷为平地,驻守哈巴罗夫斯克专区的伯力只有3000人,在前三天的作战中,阵亡~(00,剩余的部队则被赶入要塞,不到两千人绝望的等待援助。

伯力现在还只是一个准要塞,主体设施是三道防线,但是没有城堡全长24公里,其中西面的沿黑龙江防线长6公里。

要塞只有四个临时炮台,安装有中口径火炮和小口径榴弹炮,而且大部分被考虑用于对付可能出现在江面上的舰队。为简单,俄国人认为自己在陆地上是无敌的。

伯力被围,俄军全军震动,伯力南联海参崴,东接鄂霍茨克海,西至哈尔滨,是俄军的战争枢纽,万万不能有失,远东总督阿雷库塞也夫急令第十七军回援伯力,自己则率领12万大军继续追击难逃

俄军十七军包括第54步兵师、第55兵师,全军34人,装备了120大炮,近百挺重机枪。大部分人使用的是老式的步枪,射速慢而且精度不够,但是对于俄人来说足够了。勇敢的俄军士兵是敢于刺刀见红的好汉,只有懦夫才会躲在掩体后面放枪呢。

1895年11月21日,第十七军行至伯力外七十里布谢村,与驻扎在上米哈依洛夫村的第一师主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11月22日清晨,炮声隆隆,战斗打地向敌军阵地冲去,突然间风雪大作,东北军士兵几乎睁不开眼睛,

不到射击的目标。火炮的射击视线受阻,无法给予i援。

而此时的俄军处于顺风位置,他们把火炮、重机枪架在山岗上,居高临下地对风雪中迷失方向的东北军实施猛烈轰击。东北军士兵一批批地倒下,带队的营长也受了重伤,这支部队不得不败下阵来,俄军的哥萨克骑兵团乘势收复了上米哈依洛夫村。

东北军受挫之后,转移到十里之外的伯爵村,在那里,东北军设置了一道还算坚固的临时防线,鹿角,战壕星罗棋布,整个村子被改造成一个巨大的要塞。

第十七军军长杨克诺夫见此情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