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契丹能主动来修好,如果从此不生边衅,即使暂时不能恢复汉唐旧地,生民也可从此免予兵锋。在“时运”不到的时刻,也许就是一个比较中可以接受的地缘格局。太祖赵匡胤也许正在等待契丹主动来修好。契丹使者走后,诸臣对这个局面很兴奋。他们认为北境过去一直视中原为“儿皇帝”“孙皇帝”,现今能以平等姿态与大宋交往,实在是五代以来所未见。于是齐声恭维太祖赵匡胤。
老赵对宰相们说:“自五代以来北敌强盛,盖由中原衰弱,以至晋帝蒙尘,亦否之极也。今慕化而至,乃期运使然,非凉德能致。”
左右皆称万岁。
老赵这段话对理解大宋此前此后的北境政策很重要。他这段话译成现代语就是:“自从五代以来,北敌一直很强盛,主要是因为中原衰弱,这才导致了晋帝石重贵被俘受辱。但这也是衰运的极点。否极泰来,现在我大宋强盛了,契丹歆慕我中原文明愿意来结盟好,这是‘期运’的结果,不是我这个德薄之人能做到的。”老赵这话至少可以品味出三层意思:
一、大宋与契丹的和好,乃至于结盟,是可以接受的格局。
二、大宋不能主动结好契丹,但契丹主动结好大宋,则应抓住难得的“期运”,积极应对,促成和好。
三、要想让契丹“慕化”,大宋必须强盛。
北宋一百多年的历史,赵光义初期没有接受赵匡胤的这个基本思路,在平定北汉之后,不惜与契丹一战,结果大败;宋徽宗时执行“联金灭辽”国策,不惜毁坏“澶渊之盟”,结果引狼入室,被金兵灭亡北宋。这之中自有各种道理可说,但如果无法达致“最优”也即“期运”不来时,“次优”选择就是“最优”选择。老赵不得已结好契丹,就是一项不失尊严的“次优”选择。这个“次优”选择,最要紧的主题词是:“期运”。对这个“期运”的理解就是:大宋自身要慢慢强盛,而契丹能主动来“慕化”,这两个条件什么时候能够达致,“期运”什么时候才能来临。一定要等待契丹来主动结盟,否则事不成。
看明白这一层关节的人,当属吕中。吕中字时可,南宋时曾中进士,官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其史论著作《大事记讲义》评论北宋事多有卓见,元佚名《宋史全文》几乎引用了他的全部议论。他对“契丹和战”问题有一个看法,就深中历史不传之秘。他说:
和,非中国得已之计也。然和出于彼则和可坚,和出于我则和易败。太祖当南征北伐之始,而契丹复与太原相援,以汉高帝处此,必有平城之忧(刘邦曾在平城被匈奴围困);唐太宗处此,必有借助之举(李世民曾借助西域之兵)。惟太祖专任边将,来则拒之,去则御之。且未尝遣一骑以出境,亦未尝命一使以通和,必待其边臣贻书而后命边臣以答之(为前述契丹国涿州刺史耶律琮与大宋知雄州孙全兴书信往来事),必待其来聘有礼而后遣通和之使以报之,其得中国之体矣。景德之和(谓真宗时的澶渊之盟)所以久而宣和之和(为徽宗时的种种求和)所以败者,以景德之和在彼,而宣和之和在我也。
太祖一朝,虽然未曾与契丹“结盟”,但实现了“和好”。这是后唐李嗣源、后晋石重贵之后,契丹重新与中原的“交聘”。
开宝八年(975)八月,契丹还派来使者向太祖赵匡胤奉献御衣、玉带、名马。太祖“皆厚赐之”。有意味的是,老赵还带着契丹使者到近郊打猎。老赵亲自箭射走兽,“矢无虚发”,史称“使者俯伏呼万岁”,并私下里对翻译说:“皇帝神武无敌,射必命中,所未尝见也!”
等到老赵平定江南,契丹知道太祖皇帝“善射”,又来贡献弓矢名马。
开宝九年(976)长春节,契丹又派遣使者来贡献御衣、玉带、银鞍勒马。
长春节,是大宋“圣节”,也就是老赵的诞辰日,即农历二月十六日。五代以前的惯例,帝王诞辰,地方和各类官员都有“进奉”。建隆元年,礼部依群臣所请,设长春节后,太祖下诏:“今后长春节及诸庆节,常参官、致仕官、僧道、百姓等毋得进奉。”这样,节照过,但“进奉”免了,应该说,减轻了士庶的不小负担。但契丹来“进奉”,老赵照纳。
开宝九年,是太祖赵匡胤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已经完成了他想完成的部分事功。这一年正月,群臣拟议中给他上尊号曰“应天广运一统太平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老赵说:“今汾、晋未平,燕、蓟未复,谓之‘一统’可乎?”拒不接受。于此可见,河东、幽燕,对老赵来说多么重要。它们成了老赵最重要的未竟事业。
老赵逝世以后,契丹得到消息,更派出了使团前来“修赙礼”,出资为老赵办丧事。
拾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
开宝九年(976)冬十月癸丑,正当征伐北汉的前线不断传来捷报之际,赵匡胤病逝。按照“金匮之盟”,也即杜太后遗命,兄终弟及,赵光义即位。关于赵匡胤之死,史上不乏包括“斧声烛影”式的各类传说。老赵带着他宏伟的迁都计划退出历史舞台。
赵匡胤的“郡望”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这是赵匡胤生命中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春末,老赵西幸。
他要在有生之年,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洛阳去看看。赵匡胤的青少年时代也即“微时”,主要在河南一带度过。父亲赵弘殷和母亲杜夫人也都葬在河南洛阳。老赵这次“西幸”,除了祭奠父母外,还有一个从未讲述过的心愿:迁都。他要将大宋都城从开封迁往洛阳。
赵匡胤是洛阳人吗?
事情涉及所谓“郡望”。
赵匡胤的“郡望”,史有三说:河北涿州说、河南洛阳说、甘肃天水说。
“郡望”,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舆地区划,“望”是名门望族所在,“郡望”即示人以某地望族。后人出息,往往要提及先祖所在,不忘所由来,这是荣誉与感恩的结合。赵云自称“常山赵子龙”,张飞自称“燕人张翼德”,范文正公自称“高平范仲淹”,欧阳文忠公自称“庐陵欧阳修”,是皆有感怀祖德又自感光大祖德的意思在。
赵匡胤若被人问起:您是哪里人氏啊?他将如何回答?我为这个问题检索了几十部文献,没有得到答案。“涿郡赵匡胤也”?“洛阳赵匡胤也”?“天水赵匡胤也”?这事还得略说一说。
一、河北涿郡说。
此说见于正史。《宋史》开篇即谓:“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高祖朓,是为僖祖,仕唐历永清、文安、幽都令。朓生珽,是为顺祖,历藩镇从事,累官兼御史中丞。珽生敬,是为翼祖,历营、蓟、涿三州刺史。”
这是说,从赵匡胤高祖赵朓开始,就出生在涿郡,并在河北涿郡一代任官,到了祖父赵敬时,已经做到营州、蓟州、涿州三州刺史。
古人称谓有避讳,对先人不能直呼其名。据《邵氏闻见录》记载,说“今章奏不当名赵广汉,按国史,本朝广汉后也”。这是说:赵匡胤家族是认西汉名臣赵广汉为先祖的。赵广汉,是传统中国“十大清官”之一。最后因为得罪当朝权臣而遭腰斩。赵氏家族愿意认这样的清官做先祖,也预示了他们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人。
二、河南洛阳说。
《宋史》言:“太祖,宣祖(赵弘殷)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
老赵行二,他还有个大哥叫赵光济(原名赵匡济),死得比较早,没有看到大宋建国。赵匡胤母亲杜氏,史称杜太后。老赵十九岁结婚,太太姓贺,史称贺皇后。有四子六女。但他后来没有把皇帝的宝座给儿子,而是让给了兄弟赵光义。
赵匡胤父亲赵弘殷,在后周时已经成为显贵。
说到赵弘殷的名字,还有个故事。
据《梁书》记载,梁开平年间,黄河忽然无故翻滚,激浪从河底卷起一块匾状古铜牌,铜牌上刻着字:
有一真人在冀州,开口张弓左右边,子子孙孙万万年。
这是一个字谜、谶语,据说与传说中的《推背图》有关。
“开口张弓左右边”像“弘”字。这意思是说:冀州也即河北,有个名字中带“弘”字的人士将是真人转世,他的子孙就是真命天子。这时天下大乱,人心思治,当此中原逐鹿之际,有一绺子人马的都希望这个吉兆应在自己身上。于是江南南唐主、吴越主给自己儿子起名都带一个“弘”字,用来回应这个吉兆,想应验,做“万万年”的帝王基业。而赵匡胤的父亲名字“赵弘殷”,也有一个“弘”字,于是人们就将这个传说附会到他身上。以此说明赵匡胤和大宋王朝正应天意,是真正的神权天授。
关于《推背图》,清人潘永因编《宋稗类钞》有一说法,说唐代李淳风作《推背图》后,到五代之乱,王侯崛起,人有幸心,故关于谶语的学问越来越热门。“开口张弓”之谶出来后,很多地方都用“弘”字给子女命名。等到赵匡胤即位,开始禁谶书,主要是担心士庶受蛊惑犯罪用刑。但《推背图》已经流传几百年,民间多有藏本,不可禁绝。有关部门很头痛。有一天赵普对太祖说:因《推背图》造作妖言者太多,要是用刑,会杀很多人。老赵说:“不必多禁,正当混之耳。”于是命人找来旧本,将已经应验的部分保留,没有应验的部分,搞乱次序杂书其间,这样做了几百本,让这些“伪书”与旧本并行于世。于是传习《推背图》的人,对先后次序渐渐开始发懵,不知道为何有伪讹。偶尔有存着的,但几年下来,并不应验,于是渐渐都不信,也不收藏了。此系清代人说法,未必是事实,可以聊备一说。
到后周世宗时,赵弘殷已经官拜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转右厢都指挥,领岳州防御使。这已经相当于军团司令的位置。此人勇略之外,还有善根。有一年,他督军平扬州,与周世宗会兵寿春。大兵所到,需要吃饭,估计当时是购买而不是征调,周世宗的中央军看中了一家卖饼的。但寿春饼家的饼又薄又小,等于缺斤短两,世宗怒,抓了跟这卖饼有关的十多人,几乎就要杀人。赵弘殷反复劝谏后,放了人。这是赵匡胤父亲的一个功德。
传统中国从《周易》开始,就有“敬畏生命”的大德。赵弘殷有此一个善举,被人记录下来写入史书,这就是传统史学的“劝惩”——用史书文本鼓励和惩罚——功能。我看重历史上所有“敬畏生命”也即“好生之德”的故事。
却说这位赵弘殷,还有一件轶事。据《东斋记事》记载,说他曾从河朔南来,到河南洛阳夹马营,在杜家庄园,当时大雪,他避于门下。一个看庄院的门人悄悄地给他送饭,一连几天。据说这位杜家门人见赵弘殷“状貌奇伟”,还很“勤谨”,就告诉了主人。主人一见也很喜欢他,就留他在庄院过了好几个月。
赵弘殷所以到夹马营,是因为他的父亲赵敬在后梁任职,后唐灭梁,曾在后梁做官的人物就有了危险。赵弘殷担心受到牵连,于是避祸,逃难到此。
杜家庄园人都很喜欢赵弘殷,主人杜爽尤其喜欢他,还把家中四姑娘许给了他,从此在此定居。
这位四姑娘就是后来的杜太后。
赵弘殷在后唐功勋卓著,曾助后唐推翻后梁。后唐建国,他统领禁兵,驻守洛阳,于是迁往洛阳夹马营定居。
三、甘肃天水说。
近世学界“拽文”往往多称宋朝为“天水一朝”。
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一文,内中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
陈寅恪《赠蒋秉南序》也说:“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永远之瑰宝。”此处“天水一朝”即“宋朝”之借代修辞。
王国维、陈寅恪“天水一朝”说,来源于《宋史·五行志》:“天水,国之姓望也。”此即言“天水”乃是赵宋王朝之“郡望”。
历史上赵姓最大聚居地即为甘肃天水。秦灭六国后,赵国代王赵嘉的公子赵公辅率领族人进居天水,所在有政声。后来的赵氏族人即称自家郡望为天水。
赵弘殷在周世宗时代因此还被封为“天水县男”。
金灭北宋,掳走徽钦二帝,封徽宗为“天水郡王”、钦宗为“天水郡公”,这里的根据也是赵氏的天水郡望。
大约可以这么说:就赵氏远祖言,其郡望当为“甘肃天水”;就有记载的赵匡胤的高祖赵朓言,其郡望当为“河北涿郡”;就赵匡胤的出生地和他的父亲赵弘殷言,其郡望当为“河南洛阳”。故三说皆通,各有所本。
“永昌陵”小石马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