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 >

第130部分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第130部分

小说: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伞U庖淮畏⒕醵膊槐韧#刂菔亟诺闷嵌印2鼙虻热巳刖莩刂荨

此前,樊若水所献江上浮梁攻策后,有人怀疑,长江水面开阔,常有风涛,史称天堑,从未有过任何桥梁。但老赵相信此事可行。就派工程兵和征调的丁夫,在南平旧地石牌镇(今属湖北钟祥市)先做跨江实验。成功以后,即用竹竿拧制成巨大的绳缆,从荆南常德由大船满载直下采石矶。此前所造的黄龙、黑龙平板浮船也同时到达,按樊若水设计的规格,两岸系上竹制巨缆,浮船则一字排开,三天完工,尺寸准确不差。于是,长江有了史上第一条跨江浮梁。桥成后,即命专人驻兵看守。江北陆路将士由此过江,如履平地。

曹彬与江南兵战于铜陵(今属安徽),击败之,获战船百余艘,擒八百余人。随后,大军至当涂(今属安徽芜湖)。南唐雄远(镇所即当涂)军判官魏羽献城而降。王师拔铜陵、取芜湖、克当涂,大军遂屯采石矶。

当初在石牌镇做浮梁时,消息传到金陵,李煜听说后,问清辉殿学士张洎,此事之战役价值该如何评价。张洎回答:“从有历史记载以来,长江从无浮梁之说。此事必不成!”

李煜想想也是,笑道:“我看这也是个儿戏!”

听到采石矶建成浮梁,李煜大惊。于是派遣水、步军两万余人与王师抢夺浮梁。被曹彬战败,俘千余人,擒马步军副都部署、兵马都监等多人,又获战马三百余匹。江南本来不产马骡,一看这些马,屁股上都烫着印记,原来都是过去大宋赐给江南的。

十二月,金陵开始戒严。李煜下了一个最大决心:去掉大宋“开宝”纪年,等于与大宋决裂,但又不敢用旧有的南唐年号,故公私文书记录年代时间,但称“甲戌岁”。

当初,曹彬等人还没有出师时,老赵命韶州刺史王明为黄州(在湖北东部,武汉北岸)刺史,并面授方略。王明到黄州后,急令修葺城垒,训练士卒,众人不解其意。等到曹彬出师,老赵即以王明为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相当于沿江战舰安全保卫局局长。

南唐开始招募民兵,庶民有以钱财及粮草贡献者,给官爵表彰。

但从这一年底到第二年初,南唐败报不断——

大宋汉阳兵马监押宁光祚击败江南鄂州水军三千余人。

曹彬等破江南兵于新林港口,斩首二千级,焚战舰六百余艘。

吴越王钱俶率兵围常州,俘其军士二百余人、马八十匹。

吴越王又拔南唐常州附近几个军事要塞,破其军三千余众,擒六百余人。

吴越王再破江南兵万余众于常州北境。

吴越王兵围常州,常州刺史禹万成拒守,大将金成礼劫了禹万成,投降吴越。

……

吴越最初发兵时,丞相沈虎子劝谏说:“江南,是吴越国的屏蔽,咱们奈何自撤屏障呢?”吴越王铁心归附大宋,根本不听沈虎子意见,反而将他罢免,命通儒学士崔仁冀替代了他。





“天下兵马大元帅”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创建人为钱镠,经历三代人,共五个王。从公元887年钱镠出任杭州刺史,到公元978年,“纳土归宋”,吴越割据江浙闽一带达九十年之久。

钱镠,少时无赖,曾经做过贩盐生意,后应募当兵,有功,渐渐坐大,公元902年,被封为吴越王。钱镠奉行的是效忠中原的基本战略,他的这一战略得到了三代五王的承袭。所以,中原为大唐帝国时,吴越忠于大唐帝国;中原是后梁帝国时,吴越忠于后梁帝国;中原是后唐帝国时,吴越忠于后唐帝国;中原是后晋帝国时,吴越忠于后晋帝国;中原是后汉帝国时,吴越忠于后汉帝国;中原是后周帝国时,吴越忠于后周帝国;中原是大宋帝国时,吴越忠于大宋帝国。这样,吴越就一直得到中原帝国的嘉奖,自后唐开始,吴越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凭借这种铁心依托中原的姿态,吴越也得到了两大实惠:一个是面对周边小国,吴越有了天然的政治优势;一是因为忠于中原帝国,所以没有得到中原帝国的征讨,保持了近百年的和平,成为中国乱世之中的一块休养生息之地。

江南民间传说,钱镠小的时候,曾到镇上看军人跑马射箭,很快掌握了一些军事上的要领,回到村里,就组织小儿游戏,也像模像样地操练演习。他坐在树下一块大石头上指挥一群小儿往东往西往前往后,号令这一支队伍,很得兵法要领。而且一群孩子们对他还很害怕,愿意服从他的调遣。

钱镠居住在浙江钱塘,县里有位录事(略相当于秘书),有几个儿子,都跟着钱镠玩,这位录事不喜欢钱镠,怕带坏了自己的孩子,多次禁止,但钱镠似乎比录事老爸的意见更有说服力,儿子们还是愿意跟着钱镠玩。有一个远在南昌的相士望见天上牛斗之间有“王气”,而牛斗星宿在地上的分野就是钱塘,于是来游钱塘。那时的隐士很多,类型也很多,这位相士就以相术隐在市间。录事渐渐跟他熟悉,相士就跟他说:“我占卜下来,钱塘当有贵人,但在市间很久了一直没有看到。看上去,你似乎有贵气,但还不足以当之。”录事就让他为自己的儿子相、为县里诸位豪杰相,都没有令相士满意。有一次相士过录事家门,看到钱镠,钱镠见到相士后,转身回走,相士望见后,大吃一惊说:“这个可是真的贵人啊!”录事笑道:“这是我家邻居一个姓钱的小儿。”相士就对钱镠说:“小先生你骨法非常,异于常人,愿你能自爱!”说罢与录事告别,说:“我来到钱塘寻求这个贵人,不是有什么其他的欲望,就是想由此来证实一下我的相术准不准。”说罢回了南昌。从此以后,这位录事对钱镠多有周济。

欧阳修《新五代史》论及“吴越世家”说钱氏兼有两浙近百年,也有鱼肉百姓的时候,不算是“有德泽施其一方”的政权。至于相士之言,欧阳修的意见是:“术者之言,不中者多,而中者少,而人特喜道其中者”而已。钱氏后人不喜欢欧阳修,认为欧阳修利用史书“痛毁吴越”,这是另一段公案,表过不提。

钱镠后来成为一方藩镇,又做吴越王后,固然有“虐用其人”“不胜其暴”的地方,但也确曾造福地方。他有民生理念,不是简单地维护两浙安宁,而是想方设法做一些有利于当地士庶的基本建设,争取长治久安。他曾修筑钱塘江大海堤,以及沿江水闸,有效防止了海水回灌,船只往来也方便多了。被人赞美为“海龙王”。

经过钱元瓘、钱弘佐、钱弘倧时代,大宋建国时,主持吴越国政的是钱弘俶。

钱弘俶对大宋王朝更为忠诚,宁肯失去国土的屏障,也要帮助大宋攻打南唐。他担心会有战俘的命运,在一次入朝与赵匡胤吃酒时,表达了他的担忧。老赵站起来,“拊其背”说:“誓不杀钱王。”我发誓不会杀钱王您!请放心!钱俶又对老赵表示,愿意“奉藩”,也就是缴纳藩镇的大印,归朝做官。赵匡胤又对他说:“尽我一世,尽你一世。”只要我在世上,吴越国就会在世上!绝不收吴越军政大权。

老赵给了钱俶最高规格的藩王待遇,允许他“剑履上殿,诏书不名”,带着剑穿着鞋上殿,下诏时,不直接称呼他的名号。甚至封赏钱俶的太太孙氏为吴越国王妃。有宰辅说异姓诸侯王妻,没有封妃的典故,老赵说:“这个案例可从我朝开始,表示异于其他的恩典。”当即将这份诏书赐给钱俶的儿子钱惟溍,让他带回吴越去宣读。几次跟钱俶在皇苑中宴射,钱俶要下拜,都被内侍扶起来,不许拜。还特意让钱俶与皇子等人叙兄弟之礼,钱俶不敢接受。老赵要到洛阳去“西幸”,钱俶要跟从,老赵说:“南北风土不一样,渐渐暑天就要到了,趁着现在还算风凉,爱卿可以早一点回去啦。”临行时,老赵给他一个大黄包袱,捆扎得很严实,对他说:“这个给你,路上没事时,可以看看。”等到钱俶走在路上打开看时,都是群臣上表,内容都是要求皇上留下钱俶不能放回,以钱俶做人质,而取吴越之地。这事让钱俶感动而又恐惧。

但老赵说到做到,直到公元976年,老赵逝世,吴越国还是吴越国,并没有收归大宋。两年后,宋太宗赵光义时,钱俶知道已经到了必须“纳土归宋”的时候,不能再拖延了,于是带着吴越国的国印、地图、版籍,正式归附大宋,吴越成为大宋的行政单位,不再是一个独立王国或藩镇。

那是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的一月,钱俶吴越国太庙祭别列祖列宗,失声痛哭,他说:“孙儿不孝,无能祭祀先祖,又无能为社稷而死!”在吴越国的太庙里,有了历史上内涵最丰富的一次哭泣。

钱俶做着地方藩王,与乱世其他藩王比较,算是很有仁慈之心的一人。他的几个舅舅,都在做着藩帅,有了叛逆的异图,被人告发。钱俶派遣亲兵围了舅舅的府邸,收了舅舅吴延福等五人。另有一个舅舅吴延遇在外地做着刺史,闻讯后自杀。被捉的这几个舅舅怎么办?当时就有人说叛逆之罪必须诛杀,钱俶流泪道:“都是先夫人的同气兄弟,我哪里忍得让他们接受极刑啊!”于是将诸位藩帅舅舅除名,开除公职,安置到其他州郡去了。终于将母亲一族的全家保全下来。





南唐无人懂军政


且说宋师,此际战果累累。不断又有捷报传来。

大宋权知池州樊若水败江南兵四千人于州界。

大宋黄州刺史王明派遣兵马都监武守谦等人领兵渡江,败江南兵万余人于武昌,杀七百人,拔樊山寨。

大宋行营左厢战棹都监田钦祚败江南兵万余人于溧水,斩其都统使李雄。

曹彬等进攻金陵,行营马军都指挥使李汉琼率所部渡秦淮,南取巨舰,上面装了干燥的芦苇,顺风纵火,攻拔南唐水寨,斩首千余。

宋师屯秦淮时,江南水兵数十万背城而阵。当时舟楫未具,潘美下令曰:“我潘美提骁勇数万人,战必胜,攻必取,岂能因为一条河流的限制而不渡水!杀过去!”于是率所部蹚过河水先渡,王师随即而进,江南大败。

江南来夺采石矶浮梁,被潘美击破,并擒其神卫都军头郑宾等七人。

大宋权知潭州朱洞遣兵马钤辖石曦领众兵,败江南兵二千余人。

曹彬等又败江南兵万余众于白鹭洲,斩首五千余级,擒百余人,获战舰五十艘。在江中水战中,曹彬更等败江南兵三千余众,擒五百人。

大宋知庐州邢琪领兵渡江,至宣州(今安徽宣城)界,攻拔义安寨。

曹彬、潘美大军已经渐渐迫近金陵。

……

但就在这年的二月,江南照例举行科举考试,当时选进士三十人。史称“王师已至城下而贡举犹不废,可见李煜诚不知务者”。

更奇异的是,这些败报,李煜居然并不知晓!

史称南唐总领军国大事的陈乔、张洎,为李煜谋划的战略对策是:各州郡坚壁不战,以此疲敝王师。王师不得入城,自会北遁。所以,当王师进入江南后,李煜并没有太多在意,他以为也许没有想象的那么危险。更不知道金陵已经处在包围圈中,他甚至还在后苑,每天率领僧道诵佛经、讲《周易》,高谈纵论,不恤政事。而各地的十万火急的军情报告,都由朝廷权臣接受,李煜根本看不到。王师围金陵一个多月了,李煜还什么都不知道。

种种迹象表明,南唐的军政管理,一塌糊涂。我甚至怀疑,陈乔、张洎等人也并不懂形势的危急,至少,他们不知道形势有多么严峻。张洎此人有奸慝之隐情,容后再论,只说这个陈乔,乃是南唐一等一的人物,是李璟时代的托孤大臣之一。说李璟临终时,曾对皇后和诸子评价陈乔道:“这是我朝忠臣,他日国家有急难,汝母子可以托付之,我死无恨矣!”南唐亡国后,陈乔也是宁死而不投降的义人。所以,我不相信,陈乔有意颠覆南唐社稷,他只是不懂军政这个大系统,以及系统间的信息和信息控制。大系统可以瞩目的关节很多,但重要关节只有几处。譬如:敌情状态包括敌方战略目标以及该战略目标的实施程序与部署;我方的应对方案以及预备方案;紧急状态下的人力调运与物资调运等等,就军政管理而言,特别需要对这几处当急的重要关节给予足够关注,但陈乔不懂。此人总理南唐军政,实在是李煜用非其人。

事后检点江南保卫战,可以看到,南唐无人懂军政!





老赵亲笔诏书劝降


此际,南唐已经没有像样的大将。有一个神卫统军都指挥使名叫皇甫继勋,他是当初从后晋投诚过来的皇甫晖之子,年尚少,但被李煜委以兵权。皇甫继勋平素很是骄贵,从一开始就没有效死之心,只希望李煜能快一点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