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周郎-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请长绪先生说得具体一点。”周瑜微微点头,眼里流露出赞赏之色,孙绍的想法和自己可谓是不谋而合。
“今丹阳初定,主公治下拥有了庐江和丹阳两郡,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猜疑。如今董卓已死,朝廷偏安在长安一隅,我以为,主公应当主动地向朝廷通信、汇报,向朝廷进贡,如此,则可居于有利之地。”
“好!很好!”周瑜忙上前拉住了孙绍的手,恳切地说道:“长绪先生对于当前的局势洞若明火,建言切中要害,对策明确,让我有拨开云雾见日出的感觉。有了先生之助,瑜可高枕无忧矣。”
孙绍谦虚道:“哪里哪里,主公的文韬武略天下无双,绍向您学习还来不及呢。再说,张昭和张?二人的学识才华也是远胜于我,主公就别再夸我了。”
周瑜哈哈一笑,对甘宁说道:“二弟,今晚你和长绪先生就在我这里一起吃饭吧,能得到长绪先生之助,我非常开心,今晚不醉不归。”
甘宁答应了一声,然后轻声对周瑜说道:“大哥,我有点事想先出去一趟,待会就回来跟你喝酒。”
周瑜心领神会,知道甘宁肯定是去女兵营找邓婵去了,便点头答应。望着甘宁那匆匆而去的背影,周瑜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自己和甘宁、臧霸三人年纪也不算小了,也都有了自己的意中人,是不是该早日把婚事给办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投票!谢谢!!!
起点《 书海阁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全的全本小说尽在http:/!
第一百八十七章 江东二张(上)
在秣陵城东北的燕子矶附近的官道上,周瑜、孙邵以及吕岱领着数名侍卫策马而行。//
这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午后,满目都是青嫩的颜色,特别是道路两旁的草丛里那一蓬蓬的野花,黄的蓝的紫的,扎成一堆,开得正艳。
周瑜大口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自从穿越以来,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时代的空气,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昼黑夜,总是那么地干净透彻,想起后世城市里那污浊的空气,周瑜顿时有两个天地之感。
一行人渐渐地到了燕子矶的脚下,孙邵用手一指山上,面有愧色地说道:“主公,张昭和张?二人就住在山上,卑职无能,没能请动他们,还得麻烦您亲自跑一趟。”
周瑜微笑道:“这个不怪你。他二人乃当世之名士,是凡名士,都是有些架子的,这也说明他们并非是不愿出山,而是待价而沽啊,呵呵。不过,我也怕自己过来相请也请不动呢。”
说罢,周瑜用手指着众人面前的小山,问道:“这山叫何名?”
孙邵回道:“此山名叫直渎山,山倒是不高,只有十余丈,但是它南连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围绕,地势十分险要。山上有一矶,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为燕子矶。”
吕岱在旁边说道:“燕子矶,这个名字真好听,想来登矶?望,风景必然十分绝佳。”
周瑜呵呵笑道:“那好啊,能登临燕子矶,也算不枉此行了。走,我们上山!”
众人将马匹留在山下,徒步上山,山势果然陡峭,虽然不高,却甚是男行,只有一条小路蜿蜿蜒蜒往山顶而去。待得上了山顶,不远处便是燕子矶了,周瑜一见,果然是形似展翅飞翔的燕子,连声赞道:“临波飞燕,果然形神兼备,不愧是江南胜景。”
众人随后登临矶头,看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蔚为壮观。江面上鳞光闪闪,白帆点点,渔民们划着渔船,在江面上来去自如。
周瑜忽然想起后世有名的乾隆皇帝,他最喜四处留诗,曾在燕子矶也留下了好几首诗,周瑜想起其中的一句,便随口吟道:“一峰飞插长江里,其势翩翩如燕子。”
孙邵拍手道:“好诗啊好诗,主公的文采果然过人,佩服佩服。”
“普普通通的诗句,何以如此自得?”这时忽听得众人的身后响起了一个宏亮的声音。众人忙回头去看,只见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文士,骨骼清瘦,头戴鹅冠,身穿儒衫,正望着他们在笑。
孙邵一见那人,脸上露出喜色,忙走到那人身前,躬身施礼道:“拜见子布先生~~”
周瑜一听,子布?不就是张昭的字么?心念一转之间,他的身形已经迅速漂移到了张昭的面前,施礼道:“晚辈庐江周瑜,拜见先生!”
张昭突觉得眼前一花,面前便多了一个笑容满面的英俊小伙,心里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人的武功不低啊。
待得张昭听到周瑜报出自己的姓名,更是吃惊,他和张?二人虽结庐在此,却是十分关注整个局势的变化,他们的门生弟子也时常传递些消息过来,因此江东周郎的名头是早就有所听闻的,只是没有想到面前的这么个年轻英挺的帅气青年就是周瑜,他也太年轻了,嘴上无毛,办事还牢靠么?
心中虽然如此想,表面上张昭还是做出些恭敬的样子,毕竟周瑜如今已是庐江、丹阳两郡之主,又是世家大族,论身份地位,较之自己那是高了许多。
众人寒暄完毕,张昭出于礼貌,便引着众人往自己的住处走去。山回路转,行不多远,周瑜等人便看到有一处洞穴,洞口甚大,洞前的土地上栽种着几树梅花,如今开得正艳,粉嘟嘟的十分养眼。
张昭介绍道:“这里便是张?张子纲先生的住所。这山有十二处洞穴,只有三处洞穴较大可以住人。这个洞穴是最大的,名为三台洞。我住的离此不远,比三台洞略小些,名为二台洞。”
说罢,张昭高声喊了几声:“子纲先生子纲先生可能是去江边垂钓了,大家且随我来。”
说罢,张昭领着众人转过一座小小的山梁,在半山腰有一处凸出的石台,上面端坐着一个麻衣文士正在临江钓鱼,江风吹来,他的衣服、须发皆随风而动,颇有道骨仙风。
众人走到石台不远处,见那名文士依然在全神贯注地钓鱼,周瑜摆手示意旁人在原地等候,自己轻手轻脚地随着张昭走到了石台之上。
那名文士的年纪大概比张昭大五六岁的样子,须发略略有些发白了,一双眼睛专注地看着江面。张昭走到他的身旁,轻咳一声,说道:“子纲先生,庐江太守周瑜来了。”
周瑜不待那人答话,急走几个小碎步,躬身行礼道:“晚辈庐江周瑜拜见子纲先生~~”
虽然自恃名士、前辈的身份,但张?见周瑜在对着他行礼,却也不敢怠慢,将钓竿放在身旁,起身回礼道:“周大人不必多礼~~”
周瑜微笑道:“打扰子纲先生垂钓了,失礼失礼。”
张?见周瑜神态端庄、举止颇有大家风范,又见他那英俊帅气的相貌,不由心里暗暗喝彩,当下也笑道:“今日江上风大,一条鱼也没钓到。周大人既然大驾光临,还请到我的鄙舍一坐。”
一行人便又回头走到了三台洞前,张?走入洞中拿出几张草席,招呼众人席地而坐。那怒放的梅花就在众人的身后招摇着,不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远处就是奔流不息的江水,江水之上,是一碧如洗的蓝天,恍若仙境。
张?开门见山,问道:“周大人可是前来说服我俩出山相助的?”
周瑜却没有做正面的回答,而是开始分析当前的局势,他说道:“目前汉祚衰微,天下纷纷,英雄豪杰,拥兵自重,各图发展。没有人出于公心,扶危济乱。瑜曾率军同讨董卓,亲眼见到中原大地因战乱频起,百姓们流离失所,荒草萋萋,十室九空的悲惨景象。瑜虽年轻识浅,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我想以庐江、丹阳二郡为根基,再逐步将江东六郡掌握在手中,退可凭借长江天险防御,进可经由豫州、徐州逐鹿中原。不知子纲先生以为如何?”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投票!谢谢!!!
第一百八十八章 江东二张(下)
张?并没有立即回答周瑜的话,而是闭目沉思了半响,方才回道:“我识见简陋,况且又有恙在身,对您的事,实难帮忙。”
周瑜心知这是张?的托辞,便进一步请求道:“子纲先生和子布先生,您们的大名,遐迩皆知。四方之人,向往仰慕。今天的事,我的打算,成与不成,由您一言而决。您一定要对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决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之恩。”说到动情之处,周瑜眼中不觉隐隐泛有泪光。
张?见周瑜言辞慷慨,神色间流露着忠义之气,深受感动,终于对周瑜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轻咳一声,说道:“当年周朝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职分了。庐江周家乃世家大族,世代为官,在民众间很有号召力,加之你有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假如真能栖身丹阳,召集吴郡、会稽兵马,那么,荆扬二州自可扫平。那时你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匡辅汉室,所建的功业,绝不会下于齐桓、晋文,定会流芳千古的!目前世事多难,如果你想建功立业,我将与好友子布一起去支持你!”
周瑜大喜,忙起身对着张?和张昭二人行礼道:“多谢两位先生的相助!一言为定!”
张?哈哈笑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我们今日便可随你下山!”
张昭在一旁对着周瑜深施一礼,说道:“这亦是江东百姓之福啊。”
其实张?和张昭二人一直关注着天下局势,自从周瑜在庐江名声鹊起之后,他俩便将目光牢牢地锁定在周瑜身上。听闻庐江推行新政,百姓们安居乐业,农耕发展,百业兴旺,政通人和,二人还曾结伴到庐江暗中考察了一番,深为震撼。回来后二人也对周瑜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得出的结论就是要么周瑜身边有高人指点,要么周瑜本身就是目光长远、胸襟开阔的高人,否则是不会想得出这么一系列治理地方的好办法的。
这之后,张?和张昭二人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周瑜,包括他起兵攻略丹阳。如果说庐江的考察之行是让他俩对周瑜的治理内政能力有了了解,这次攻略丹阳的过程则让他俩对周瑜在武略方面的能力有了较深的认识,紧紧凭借着庐江一万多人马,对抗刘繇和吴景二人五六万人的联军,连战连捷,且用兵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张?和张昭二人也并非就是想一直隐居于世外,他们总想着这满腹的学问应该学有所用,只是苦于没有遇到明主而已。周瑜的出现,让他们的眼睛一亮,而去周瑜本身就是世家大族出身,在士人中很有影响力,这在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
汉之二祖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都起于布衣,因为出身问题,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建国之路艰苦而又漫长。周瑜较之他们,就没有出身的问题,背后又有整个周氏家族以及与周家世代交好的江南陆家的支持,自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在全国的范围内周家的影响力比不上四世三公的袁家,但是在江南一带,周家加上陆家的影响力,却比袁家只大不小。
前几日周瑜派孙邵来请他们出山,出于自抬身价的心理,以及他们并不知晓周瑜的诚意到底有多少,因此张?和张昭婉言拒绝了。这次周瑜亲身前来,态度恭敬,执晚辈礼,这让张?和张绍心里很是受用,不用说,他们便借着这个台阶下,自然就答应了周瑜的请求,出山为其做事了。
周瑜当即令吕岱率着带来的侍卫帮助张?和张昭二人收拾物品,然后对张?说道:“子纲先生,瑜已在秣陵城内替你们二位买下了两处宅院,虽然不大,但颇为清净雅致,今日我便安排人手去将其打扫干净,添置些家具,再配几个佣人服侍你们。你们二位是不是在这里再休息休息,几日后我会派人过来接你们进城的。”
张?用手轻抚微微有些灰白的长须,笑道:“公瑾啊,你考虑得真是太周到了,在此我们先行谢过了。不过~~~既然答应了你,晚几日下山不如早几日下山,我们也可算是急脾气呢。哈哈。”
周瑜回道:“也好。今日我们就一起下山吧,正好我有很多事情要向两位请教的。你们就先住在县衙内吧,待你们的宅院好了,再搬过去不迟。”
说罢,周瑜便留下吕岱等人负责收拾张?和张昭二人的物品,带回秣陵城。自己和孙邵、张?、张昭便先行下山,骑马缓缓而去。
在回城的路上,周瑜慢慢地将脑海里关于张?和张昭的资料又过滤了一遍……
张?,自子纲,乃徐州广陵人士。早年到洛阳求学,钻研等古代典籍。回到家乡后,被推荐为茂才,而张?并没有接受。据说在洛阳时,大将军何进、太尉朱俊、司空荀爽三府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