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确实热心政治,但是被当了一会替死鬼之后,却是不想再当第二次了。
如今有了江渝的承诺,怎能不动心?
而且昔日他被刺杀时,还是江渝救了他一命,上次的事就当是报恩了,这次则是重新开始。
“若是如此,容我准备准备。”宋教仁沉吟半响后点头道。
“好,那我便回去报告大帅。”孙振东顿时欣喜的笑了起来,傀儡总统算是有着落了,这次选出的代理总统的人选当中有五人,其中宋教仁排在首位,既然宋教仁这边答应了,那么其他的人也就不需要接触了。
……
7月23日,国会以90%的票数通过了针对黎元洪的不信任议案,黎元洪被弹劾下野,接着宋教仁华丽的出山,直接就当上了代理大总统的位置。
黎元洪郁闷无比的离开了中 央,这次弹劾让他看到了那股恐怖的力量。
这次不信任议案的投票,黎元洪动员了共和党进行抵抗,但依旧被粗暴的让人给轮了,共和党议员成群成群的倒戈。
而这一切的幕后,正是那个前几天还笑呵呵的与他通话的江某人。
中 央,果然只是一个台前木偶!
那些晋商也郁闷了,刚在黎元洪身上下了本钱,转眼就打了水漂,他们的政治代言人刚上台不到一个月就阵亡了。
新上台的宋教仁是受袁世凯的亲自推荐,国会通过紧急预案,这才直接给顶到代理大总统的位置去的。
至于黎元洪,他不仅威胁到了江渝的财团利益,同样也威胁到了北洋派系的利益。
此时的北洋派系已经逐渐融入到了原先的华东派系当中,双方的利益逐渐捆绑,但意识形态上还是有略微的不同。
尽管黎元洪有所谓共和党的支持,还有晋商的财力作为外援,但共和党的墙角早就被江渝给挖得一塌糊涂了,而晋商在此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多少政治力量。
在华东派系和北洋派系的围剿下,黎元洪不下野才怪呢!
而宋教仁则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人物。
宋教仁是一个中立派,当初在中 央的时候并不偏袒江渝或是袁世凯,行政方面也完全不是黎元洪的水平能比。
而民众对于这场总统宝座的易手并无什么太大意见。
宋教仁的形象还是很正面的,尽管14年背了一次铁路股票崩盘的黑锅,但那毕竟是‘非战之罪’,而且其后主动辞职也展现出了一个政客对民意的重视。
两年后宋教仁重新出山,却已是当上了代理总统。
大总统这个让无数人垂涎欲滴的宝座,在一些人看来,根本就是毒药。
北洋三杰之一的王士珍此时已经躲在家里修道去了,他对于此次中 央的总统易手问题,则一眼看穿了其中的本质。
北洋元老徐世昌则有些怨气,他和袁世凯是拜把子兄弟,此时却只得了一个没啥权力的中 央部长。
内阁总理没他的份,代理总统更没有他的份。
此时中 央在江渝的操纵下,对于那些历史上还对满清抱有幻想的家伙,例如徐世昌,那是坚决不予重用的。
段祺瑞则安心的在陆军待着,打完了库页岛之后,大批北洋军官都开始进入淮安军校进修去了。
冯国璋则到天津当了寓公,辛亥年禁卫军被江渝灭掉之后,冯国璋就一蹶不振了。
曹锟则从商去了,曹大傻子在经商方面却是非常精明的,如今在华东商会混得如鱼得水。
北洋集团能够上得了层面的将领,也就只剩下段祺瑞和吴佩孚等几人了,其他中低层军官倒是不少还在从军,但能否通过军校考核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宋教仁上台后,做事很勤恳,而且也很本份,却是让江渝甚是放心。
中 央管好内部就好了,别像黎元洪那样拖他后腿就是让他满意的。
中 央政局也开始稳定下来,百姓对于迟迟没有举行新的大选并无太高的呼声,现在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都忙着投资赚钱,也没人去理会这个,也就是一些好事之徒在那里连连呼吁,却没有什么市场,基本上是无人支持。
于是形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而且老百姓对于国家没有皇帝还是有些抱怨的,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帝制,今天却没有了皇帝,老百姓确实不适应。
但是,如今的老百姓的目光却是盯着江大帅,如果问他们谁当皇帝最合适,他们绝对会说江大帅当皇帝最好。
虽然有这样的抱怨,也有一些被欧美洗脑的人坚决反对帝制,但现在人们都过得不错,现在的制度又能过得去,因此没有人站出来提什么变革。
此次国会弹劾黎元洪,是以针对欧洲大战的立场不符中国利益为由,宋教仁上来后,很快再次重申了中国‘光荣中立’的立场。全本。
第168章:开枝散叶
ps:第二更到!
此时的中国确实是光荣中立的,并不想去参加哪一方的战争。
加入同盟国的话,尽管战后利益比较大,毕竟在亚欧大陆上将多出一个强大的敌人,这对中国的对外扩张是会造成阻碍的。
德国为什么威胁大?
因为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就看精密制造业。
精密制造业靠的纯粹是人,那些精密机床在二十一世纪都是靠人工打造出来的,那时候的中国之所以比不上西方人,主要的差距还是精密制造业,而在理论和先进科技方面,那时候的中国并未落后多少。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只有等待一次产业革命,等待3d打印、激光切割等技术成熟后,推翻西方人的精密制造业优势,才能超越欧美。
而在二十世纪初这个时代,精密制造业正在开始起步。
机械等东西对精度的要求将越来越高,精密制造业将越来越重要,精密制造业是怎么发展的?
那就是一锤子一锤子发展起来的,是工业革命以来,制造机械的工人世代积累下的经验。
这种经验是可以传承的。
机床制造机床,在3d打印时代来临前,造出来的都是扑街货,在那个时代到来之前,精密机床都是靠手工制造,人的手工才是最精密的。
这些机械制造经验,就是金刚钻。
后世的中国就是缺乏了这个金刚钻。即使后世的中国明白一些先进军事装备怎么造,但是加工技术却不行,材料技术也部分落后。
后世的德国能造出的精密机床。美国人未必都能造的出来。
所以德国威胁很大,这场战争虽然中国是裁判,并且开始帮助德国吹黑哨,但最后结果依旧是德国战败。
前提是,尽量从协约国手上榨取更多的利益。
不过当前同盟国对协约国的压力还不够,中国难以攫取到大的利益。
在精密机床制造业方面,远华集团首先在德国吞并了几家机械制造工厂。江逾又重金聘请那些有技术经验的德国技工前来中国工作、教学,同时派遣技工学徒到德国学习机床制造。
好在这个时代,各国还未清醒的意识到精密机床制造业的重要性。技术封锁也比较少,所以才让江渝钻了空子,让此时的中国偷到了那些德国人积累下的经验。
同时这个时代的精密机床制造业也还只是一个初级阶段,很多技术还未诞生。此时中国的切入点也不落后多少。
毕竟这还是一个刚从蒸汽机时代过度到电动机时代的过渡阶段。以前对机械的精密程度要求并不是很高。
随着各国开始要造发动机等东西,更加精密的要求才得以提出,对机械制造的精度要求最高的是中国,因为中国要制造更强大的发动机,制造更好的商品。
其他国家对精密加工的需求还比较低,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
而像英法,他们的精密加工制造业就比较差,完全靠德国输出设备。所以德国如果没落,那么欧洲国家都将沦为三流国家。
美国很大程度也是依靠德国输出的设备。美国也是在第一次世界革命之后,从德国那里购买了许多机床、设备。
就像是镜片制造,说白了这东西就是玻璃,但为什么现在英法造不出狙击步枪用的瞄准镜?
这就是精密加工的差距所在。
如今中国从德国的偷师基本上达成目标,想在只差一个量变的问题,快速追赶德国并不是幻想。
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差距,主要是精密加工的差距,在其他的工业领域并不落后多少,就算是落后的东西,也能很快赶超他们。
至于设计之类的,中国人又不笨,赶超他们还是很容易的,就如后世中国在这些方面并不落后。
培养精密加工人才,二十年应该差不多了。
而中国很多精密加工技术,实际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那就是对新材料的加工技术。
中国的材料科技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江渝明确提出了许多新材料,并给出了研究方向。
对于这些新材料的加工手段是各不相同的,起码在这些方面中国最先开始发展。
……
1916年,协约国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这场战役是协约国在1916年总战略进攻计划的一部分。计划拟定的内容是:在福煦将军的统一指挥下,法国法约勒将军的第6集团军和英国罗林森将军的第4集团军,负责突破囤驻在富科库尔、埃比泰讷(40公里)地区的德国冯?贝洛将军之第2集团军的防御阵地;并运用骑兵兵团向法军负责的佩罗讷、莫伯日和英军负责的巴波姆、康布雷等地打开突破口。
英、法联军共有3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2189门火炮,1160门迫击炮,约500架飞机;德国第2集团军则有8个步兵师,672门火炮,300门迫击炮和614架飞机。德军防御由3道阵地组成,全纵深为7至8公里。
从兵力上看,兵力不少。从火炮上看,火炮更是多到蛋疼,飞机方面协约国则逊色于德国。
1916年6月24日,英军经过充足的准备下,先出动了约1400门火炮,对德军阵地进行一周的的猛烈炮击(6月24日7月1日),共发射了约150万发炮弹。英军希望透过炮火轰击,达到消灭德军战壕的目的。但事实上德军只有些微死伤,炮火不足以摧毁战壕。其中约1000门是野战炮,对战事并无多大作用。
7天的炮击,虽然几乎完全摧毁德军第一阵地。部分摧毁第二阵地,但失去了进攻作战在战术上应保持的主动性。
此时的协约国在炮兵战术上已经走入了误区,而且是非常严重的误区。
火炮准备竟然从几个小时提高到了一个星期,也不知道他们的脑门是不是被门板夹了。
七天的炮击使德国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
同时第一道防御工事虽然看上去被炸毁了,但德国人干脆就躲到弹坑里,把后面的工事任由协约国狂轰滥炸。
并且协约国的火炮野战炮毫无用处,两千多门火炮的水粉很大。特别是法国的火炮水份更大。
德国飞机依旧占据了空中优势,福克二型战斗机在空中横行,五百架飞机当中的战斗机没过几天就拼光了。
7月1日。英国第4集团军(由罗林森将军指挥)从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结果德国人从地下工事、弹坑中爬了出来,把大量机枪架设到了阵地上,对着成排的英国士兵疯狂扫射。
此时英法在机枪方面依旧不是很重视。虽然有装备机枪。但是数量上并没有上去,成排的英军士兵简直就是去送死的。
结果一天的攻势下来,承担这次主攻的英国伤亡了七万人,成了英事史上最糟糕的一天之一。
之前在加利波利半岛的登陆战也是很悲剧的。
在这场战役中,协约国首次使用了战车,也就是西方人称呼为‘水箱’的坦克,战车的使用确实一度让德军有些慌张。
但是英国造出的这种玩意性能很差,在半路上趴窝了近一半。剩下的也很快就被击毁了大部分。
还有一部分被赶到的俯冲轰炸机解决掉了。
这些俯冲轰炸机的航程虽然不远,但投弹的精准度却是很好的。
一枚重磅航弹丢下去。就算是没有直接命中,英国佬的那些薄皮战车也铁定完完。
而在同一时期的德国,对战车这种东西依旧没什么认同感,尽管远华集团以及为德国陆军制造出了战车。
特别是战车被俯冲轰炸机干掉后,德国人对于这种玩意就更加不感兴趣了。
倒是英国在前线投入战车的情报引起了江渝的关注。
战车这个东西,在这场战争过后,也许将进入大部分国家的陆军建设相距,中国在这方面可以不必在遮掩,但是先进的战车技术却是要封锁的。
英法联军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大量步兵,却依旧不能攻占德国的阵地,拿着步枪的步兵根本无法对堑壕形成有效火力压制。
加上德国的机枪用的是交叉火力战术,使这场战役变成了一个恐怖的屠宰场。
当战役结束时,英法联军伤亡近八十万,直接阵亡的多达二十五万,德国则伤亡了五十万左右。
而德国的轰炸机给协约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协约国尽管不断的向战场上送来了从中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