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雄兵 >

第82部分

帝国雄兵-第82部分

小说: 帝国雄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沪生喝着青稞酒,愣愣地听乌玛继续说——“100多年前,6户门巴人离开门隅东迁,千里迢迢踏上征途,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白玛岗。虽然他们在这里没有找到幻想中的极乐世界,却在这富饶之地获得了自由,建起了村寨,并从此定居下来。”



“就在达旺啊!”黑衣人乌玛看着李沪生傻乎乎的样子,呵呵笑了。

“我带你去参加藏历新年法会!”黑衣人嘿嘿笑了,又说了一句。



火光下,李沪生蹲在地上,拿出了那张《大苏联俄藏地图》,指着北纬27°80’东经92°5’一带问:“这在西藏叫什么地方?”



“来看看!”黑衣人乌玛接过地图,审视一番,“俄国人这张地图是承认藏南这一块属于西藏的,那时候也没有麦克马洪线!这样吧”他从洞里抱出了那个地球仪,“这是我的祖先江孜战役从英国人手里得来的。”两人转动着地球仪,和地图两相对照,很容易地找到了北纬27°80’东经92°5’的地方——双头鹰的腿从苏联伸下来插入阿里而脚爪则伸到中印边境麦克马洪线的的东段“嚯!”两人都惊叫起来!

达旺面积2085平方公里,主要居民是中国少数民族门巴族和藏族。连印度都承认,达旺是“门巴人的土地”,是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1681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下令在此地建立达旺寺,此地从此成为藏传佛教圣地,由西藏地方政府长期进行有效管辖。六世达赖洛桑仁钦。仓央嘉措就出生在达旺。



“听过仓央嘉措的情歌吗?”黑衣人乌玛面对着火光,情不自禁地念起来了: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李沪生第一次听到这么神圣化的优美情歌,心中砰跳不已!产生过这样一位西藏著名人物的达旺,怎么能沦陷为印度占领区,心中又不禁愤然!自己是一位西藏军人,又怎能容忍这样的侵略行为!?他面色铁青,不由捏紧了拳头,问了一句:“你们藏族是怎么看的呢?!”



“我是门巴人,1962年我们都为前线扛过炮弹啊”黑衣人乌玛笑了起来。

“北纬28°00’东经92°5是个概数,其所指一带就是印度占领的9万平方公里吗?!”李沪生蹙紧了眉头!



“香巴拉就是中国的藏南啊!”李沪生恍然大悟!



“宗教之地啊,怪不得疯子保罗也想染指!”



“白玛岗—达旺—香巴拉门巴人的故乡,黑衣人乌玛已经无家可归”李沪生的眼珠在黑暗的穹洞里直转。



乌玛已经在地上铺好了就寝的松毛柴草。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清帝国日益腐朽没落而处于崩溃边缘,西藏实际上处于英俄两大世界帝国威胁之下,两帝国都想要将西藏置于他们“势力范围”之内。

英帝国此时正处于鼎盛时期,其殖民地跨越全球,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在这些殖民地中更是具有重要地位。1815年至1816年尼泊尔被征服,成为英国保护国;1835年大吉岭被吞并;1856年克什米尔和拉达克被吞并;不久锡金和不丹成为保护国;阿萨姆于1886年被吞并入印度。

沙俄在争夺上,相对是后起者,为弥补失去的机会,便迅速向东面太平洋扩张,而东扩是有限的;于是便南面向英属地边境推进,将注意力转移到蒙古和中亚。1900年俄国吞并了伊朗以北和阿富汗以北整个中亚,还修了一条南至塔什干的铁路。俄国此时的“前进政策”是设法阻止英国扩张。一位俄国将军作过一个很好概括:“俄国在中亚是强者,英国在印度是弱者英国的势力应在欧洲。”英俄之间中亚角逐也随之展开,这就表现为1841年和1880年英国与阿富汗两次战争,而西藏成了伦敦与圣彼得堡之间争夺世界霸权中一个棋子。

1871~1888年间,沙俄陆军上校普里热瓦尔斯基率领“考察队”,先后五次到西藏搜集情报,一路绘制详细地形和路线图,并窃取大量有关西藏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和资源等方面情报。1872年,普尔热瓦尔斯基和罗布洛夫斯基两人经新疆北部进入西藏那曲的藏北草原,试图进入拉萨,在路上与当地藏人发生三次冲突,野蛮行凶打死三四十人,但最终在距离拉萨150英里地方被阻挡住了。以后俄国对西藏的渗透主要是通过宗教关系进行,由于藏传佛教向北传播到了外蒙古及俄国的布里亚特地区,俄国便通过唐古特与布里亚特佛教徒与西藏拉萨之间进行联系。俄国通过对外蒙古哲布尊丹巴的关系,借外蒙地区200多名青年来西藏三大寺及札什伦布寺剃发披袈的机会,安插了自己的间谍。在他们当中,隐蔽得最好的是神秘人物——布里亚特蒙古人德尔智。阿旺 ①。

1900年十三世达赖因英军入侵向清朝皇帝要求财政军火的援助遭到“驳斥”後,乃秘遣大卓尼同德尔智前往俄国,携有达赖致沙皇亲笔信,达赖信称沙皇为“护法皇帝”。 这时达赖正处于困境,一方面英国兵临藏边,另一方面清朝政府向英国屈服,不支持藏人进行反抗。西藏危亡迫在眉睫,达赖便误认为可以依靠俄国力量去抵抗英国侵略



随后的岁月衰败至不忍回首,一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张国华部队18军进藏才幡然改进

“我们出征后就没有打算回去!”在军区上西藏历史课程时的誓言在耳边响起!



李沪生思绪至此,不觉打了个寒颤。他往篝火里添了柴,看鸟笼边,吐纳莲花之息,黑衣人乌玛已安然入睡。

“他正在思念家乡”

洞外夜空,一片瓦蓝色静谧里,启明星已经东升,特别亮

“早安,中国”



第二天早晨,李沪生小憩醒来,脚下还有昨晚篝炭余烬,自己躺在松毛上,身上多盖了一件藏毯,黑衣人乌玛已杳然无踪。他巡视左右,马匹在洞口平静地嚼着马料,自己的枪支弹药安然未动,披挂起来,走出洞外,见冈仁布钦神山方向一派肃穆,朝阳正在推进,一片金光烁然照耀神山峰顶,霞光四射他牵马,向平岗走了几步,一股清新刚劲的冷风顿时入肺——



从保罗皇帝的《大俄藏地图》,到直插西藏的红线,到所谓的香巴拉,到北纬28°00’东经92°5,到印度侵占的9万平方公里心中已经理出一条脉络!



“祖国大好河山寸土寸血,绝不容豺狼分割夺掠!”



高虎声的亮剑,平展在手,微曙雪岚中一道逼人的寒光!



“高连长,你后继有人!”



他持剑上马,遥望东南,两眼已露杀机!



第十一部完



注① 德尔智有许多名字:俄译中叫多吉也夫,蒙古名字多吉依,到西藏後又改名罗桑阿旺,英译中称德尔智布,汉译中称德尔智。英文《多吉依传略》一书中记载:“公元1871年,多吉依时年25岁,即来到西藏,并到哲蚌寺削发为僧,年满35岁时成为该寺大师。此时他已精通各个方面的学科,特别是对于诸法性相更是练达精通1898年,他年近52岁时开始暴露真实身份,干预制造了许多涉外事件,使他的名字传遍了加尔各答、圣彼得堡等世界各地。”1898年,德尔智以为佛学院募集资金的名义访问欧洲和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俄罗斯有关大臣与他进行秘密磋商,任命他为沙俄驻拉萨代表。德尔智实际上是受过训练的俄国情报机关特务。

德尔智曾劝告达赖喇嘛说:“中国是您的主人,但他现在变成空心禾秸,已被英国人所征服。因此不能依赖中国;英国心狠手辣,又信奉耶稣教,因此不会景仰您的教,甚至会灭除西藏的佛教承传;而俄国势力天下无敌,如能联俄,不仅能克制英人,俄皇也能改信你的教,全俄人民会拜倒在观音菩萨门下,成为佛教信徒。”

1。 口令鸽子

第十二部 决战前夕

第二十三章 雪山篝火



1。 口令:鸽子



“口令:鸽子鸽子鸽子”

“快!跟上!”传来毛胡子的声音:“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你这个四班长高虎声,带兵带得不错啊!”一张胡子脸满绽着鸽子般的笑容。



1971年12月3日第3次印巴战争打响,为牵制印方军力,我驻守藏南一线边防野战部队一个师的主力部队实施千里野营军事行动,于12月X日凌晨,三颗等于告示敌人的红色信号弹冉冉升空,照亮了整个夜阑部队迅速整装集结,乘夜暗迤逦一线,迅速通过雅鲁藏布大桥,扑林芝,从XX县穿过丛林密谷,攀越两座5700公尺以上的大雪山,直插XX山口行程千里,异常艰辛,历尽苦难



“口令鸽子鸽子锅子锅子”

“他妈的,啃!什幺时候,口令传成锅子啦”毛胡子满脸愠怒,快步上前。



“呜——”的雪风,飞雪迎面卷来。

四班长毛帽子上满是积雪,接过一名新兵的炮身扛在肩上,汪小波又从班长肩上抢过来扛在自己肩上城市兵田涤新背包上架着炮座,脖子上挂着两发炮弹,杵着树棍,大步向前,从一个滑倒在雪地上的战友肩上取下炮弹,挂在自己脖上,一把拉起他,两个战士冲上来抢过田涤新肩上的炮弹



“口令鸽子锅子锅子豁子”



“我到底要查一下,啃!你们哪个班把口令传成了啃!传成了豁子!啃!”



毛胡子假作愠怒地“啃!”笑着,从战士们身边走过,他肩上也背上了从战士肩上抢过来的炮弹,他幽默的笑声感染了每一个战士,行进中的队伍发出来一阵阵笑声。

一个战士冲上来,抢过指导员肩上的炮弹。



雪路,高度在上升,风卷着雪粒扎在脸上,钻进衣领汪小波杵着树棍,一个踉跄,一脚踩在雪窝里,跪在地上,几个战士把他拉起来,走在前面风雪中的四班长高虎声摸了一把脸上的雪,扬手大声喊:“小波——抓住马尾巴!”突然自己一个忽闪,“扑通”一声摔倒在雪上,正在路边喊号子的啦啦队里有人喊了一声:“班长!”冲过来,伸出一双手,用力拉了他一把,一把抢过他肩上的枪,扛上就跑,四班长挣扎爬起来,喊了一声:“小诗”

前面又传来啦啦队里吕小诗的快板歌声音:“炮连战士是好汉,风暴雪山只等闲”



“小诗不是调五班了?又调连部了吗?”有人问。



团参谋长杵着树棍,戴着墨镜,艰难地从队伍上方的雪路走过来,一路走,一路骂骂呱呱:“他妈的,我当了30年兵,还没见过这幺难走的路”



风雪中,战士们背负重达70市斤的辎重干粮,手杵拄杖,浑身汗透,在没脚踝的深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弯着腰向上攀行



几个连都有驮炮弹骡马滚落万丈悬崖炮连5班长为抢救落水战友掉进深涧不少战士得雪盲,每天晚上都有战士用马尾穿脚上打出的血泡



百里奔袭,从XX到郎县的公路上,掉队的哩哩啦啦像羊屎蛋;军用水壶、干粮带、散背包撒了一地,有的新兵走着,倒地就在背包上睡着了参谋长油黑的脸,发亮,一路树棍子在新兵屁股上抽,用脚踢,“他妈的前方就要打仗了!都给我爬起来,赶路!再不起来,老子毙了你们!”



传来了炮连司号员鸡叫般的集合号,“咕咕咕——咕咕!”

“哈哈哈哈”河滩地上一片哄笑!



“炮连,占领阵地!”

前方扬起了令旗,响起了哨声,假想阵地上一片肃静,军区和师部领导站在隐蔽高地,举起了望远镜。



四班实施火力攻击,1分钟内完成构筑阵地,准备射击,连长发令后,该炮在炮长高虎声指挥下,首发命中,接下来,连续四发,发射,全部命中目标!连队一片小声叫好!



“五班,占领阵地!”队伍一点没动!

“五班!为什幺没动!?”范连长怒吼!

“五班长牺牲了!”毛胡子在一旁小声提醒,范连长不为所动,“五班副!你是干什幺的?!”范玉田大声呵斥!

“我”五班副胆怯了。

“把他的标杆拿了!”连长恨恨地,转身向五七炮排望去。



五班阵地上,突然跃起一个瘦小的战士,一把抢过副班长手中的标杆,高喊一声:“五班的,前方50公尺,占领阵地!”

五班8个战士精神大振,没有片刻迟疑,像老虎出笼,一阵烟风般涌向阵地,副班长犹豫了一下,抢过三炮手的炮座,也向前冲去。

“筑炮!”瘦弱精干的小战士一声令下。几个战士抡镐挥锹挖坑,副班长扬起炮座,狠狠地砸下去,“嘭!”的一声一炮手拉开脚架,打开架环;二炮手早已从肩上下炮,顺手把炮管架上,扣环;一炮手已把瞄准镜装好,两人协同调准水泡四五炮手已经传上炮弹“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