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纪事-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过去加强城门守备。再往西去过了荥阳就是虎牢关。那里是护卫东都的门户,必然不会让流民通过。你们再不赶紧走,怕是虎牢关就要关闭了。凭是谁也过不去。”
郑钧这才紧张了起来:“原来情势竟然恶劣到这个地步。那我们明天就走。”
涵因问道:“若是虎牢关关闭,那么流民岂不是就要聚集在管城、荥阳一带?”
李湛点头道:“可不是嘛,这次我去洛口仓查看,发现汴州仓除了搬来些陈年的绢布、木材,米粮及其有限。大部分都是麸皮充数,还有一半是霉变的。灾民来了,真不知用什么来赈灾。”
“洛阳周围几大粮仓,从那里调赈米过来不是很方便吗?”郑钧说道。
李湛摇摇头:“文远有所不知,咱们大隋的库管手续极繁琐。尤其是赈粮,必须由地方逐级上报。直到皇上手里,再经三省,下到户部,再到粮仓并所属地方长官,调粮还要地方上派兵保护。层层手续,就算一路绿灯,一点不耽搁,等粮运来最少也要十天。十天啊。那些饥民恐怕会把城墙都啃了。何况,汴州仓都如此,那些仓还不知道怎样呢。”
郑钧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岂不是会饿死许多人。不过现在快马上报,应该来得及赶在大批流民到达之前准备好。”
李湛冷笑:“蒋刺史还认为事情到不了那个地步,灾民还在汴州。立时要求赈粮,恐怕会落人口实。殊不知。这些流民是来的最快的。汴州仓刚搬过来,他们那里根本没有余粮赈济。因此。只能把流民逼的往这里走。”
“那子玄兄有什么对策?”郑钧问道。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湛的笑带着淡淡的无奈。
涵因忽地想起了什么,说道:“蒋刺史让子玄兄接手洛口仓这种棘手的事情,恐怕不是个有担待的人呢。”
李湛眉头微皱:“你是说,他很可能把这次的事情也推到我身上。但他可是刺史,这等大事不由得他不管呢。我这个司马才是养老的闲官,没道理让我掺和这些事。”
涵因笑笑。
“唉,要是真到了我头上,我也不忍心不管那些灾民。”李湛低下头眯起眼睛:“那你说这困局该如何解呢。”
“想解困局就要知道困在哪里。”涵因笑盈盈的看着李湛。
郑钧说道:“这显而易见,就是如何不饿死人。”
涵因摇头:“这一路饿死的不少了,也并不怎样,其他书友正常看:。”
李湛试着猜到:“莫非是怕流民造反?”
涵因笑着点头:“没错,就是这个‘乱’字。自古死人并不算什么,最怕的就是乱,只要有人起了头,那便成了没法收拾的烂摊子。死人不过是危局,乱了才是死局。”
“是啊,流民没有粮吃必然会乱的,可是听说此次流民规模很大。如果真像传说那样,有数万人之多,把府库和洛口仓那些霉变的米都拿出来,也不过再撑个两三多天,子涵可有良策?请赐教。”李湛看着涵因,却并不知道他是故意试探还是真心求教。
涵因抬眼看着他,想要从他的表情中看出端倪:“不敢当,想要粮,指望着朝廷是没戏的,荥阳向来民风淳朴,世家大族宅心仁厚。”
李湛笑道:“这个好懂,只是连年灾害,各家都不愿意把米粮拿出来,说是还要周济族人。去年赈济灾民的时候,恒昌米行就百般推脱,说他们也没有米,因为沛国公的关系,也不能相强,今年该如何把粮要到手里?”
涵因笑道:“呵呵。我那二叔现在在长安,家里只有我族兄主事,他少年成名,向来以名门世家的身份自矜,以名动之或是解决之道。只是我那族兄颇为自负,必然不甘心被人逼迫,况且这中间还有薛帅的事,他必然用此事做文章。倒是兄该好好想想,怎么把这大户平平安安的吃下来。”
李湛一笑,似有所悟。
郑钧见说的差不错了,便起身告辞。
“那你们兄弟多多保重。”李湛又深深看了一眼涵因:“子涵小小年纪就见识不凡,真是让在下佩服。”
涵因拱拱手:“不敢当。”
兄妹二人告辞离开司马府,其他书友正常看:。
回到驿站,涵因脸色渐渐的沉下来:“哥哥就这样答应了他。”
“给薛帅解围,事不宜迟。没时间再试探来试探去了。”郑钧对妹妹的不满毫不在意。
涵因知道郑钧并非死脑筋的人,只是一遇到跟薛帅有关的事,就变得有些急躁:“哥哥可是把咱们一家还有薛帅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了李湛。若他背叛薛帅,投向杜胤,那咱们可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咱们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相信他。昨天我想了一晚上。我们一直在薛帅手下,薛帅要是有事早晚要牵连到我们身上。再说钦儿会把这些事情都告诉薛帅,若是李湛背叛,我们出事了,薛帅那边也会警觉。况且李湛自己也要担风险。”郑钧说道。
涵因叹了一口气,最终没有说什么。
郑钧却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涵因:“没想到妹妹竟然有如此的见识。只是李湛自己都说了,他不过是个闲散的司马,就算蒋刺史有意推卸。你怎么知道他就会掺和到这些事里面去。这种事,谁不是避之不及呢。”
“他当然会,他和我是一类人。越乱才越有机会。”涵因的声音微不可闻。
郑钧没听清,问了句:“你说什么?”
“兴许他就搀和进去了呢。”涵因笑着提高了声音,眼睛闪着濯濯的光芒。仿佛微风吹皱的湖面,反射出粼粼的波光。
郑钧下令明日一早回转长安。让众人赶紧安排打点。
驿丞听说他们要走也,赶了过来:“怎么没呆几日就要走了。”
郑钧呵呵一笑:“只是顺便过来玩些日子,书迷们还喜欢看:。我假期将尽。要赶紧回去销假复职了。”
驿丞笑道:“正巧了,今天有去外地赴任的几位老爷刚到了,小的为各位准备了宴席,还请了管城里最好的歌舞班子,郑参军一定要赏光。”
郑钧不愿拂其美意,只得答应了。
晚间开席的时候,驿丞暗暗观察,却发现席上却只有郑钧,却不见他的兄弟。心中纳闷,叫驿夫拿着酒菜跟崔家的侍卫套近乎。
那侍卫酒喝多了,嘴上就渐渐没了把门的:“什么小公子啊,根本不是,那是我们那位大姑娘。之前的时候就穿着男装出去过,所以我们知道。”
驿夫诧异道:“那你们家那位小公子哪去了?”
侍卫挠挠头:“说起来也有好几天没见着了。大约出去玩了。哎呀~,这主人家的事就不好说了。哎,听说你们这管城倚红阁的头牌宁若姑娘,听说是个绝色的,我怎么去了却没见着……”
驿夫笑道:“哎呦,别说您了,就连小的我也没见过。”驿夫压低了声音:“听说,那位是恒昌米行掌柜的禁脔,别人想碰都碰不得。”
“不过是个生意人。怎地这么嚣张。”侍卫不屑的说。
驿夫笑道:“这您就不知道了,恒昌米行是沛国公家的生意,掌握着郑州、汴州,甚至洛阳一半的米粮生意,就连刺史老爷也要给他几分面子。谁会为了个婊子,讨那个没趣去?不过传说那宁若姑娘,风骚入骨,只要受用一次就……”驿夫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个侍卫都竖起耳朵,最后几个人发出了男人都懂的嘿嘿笑声。
驿夫又陪笑了一回,方走了。
驿丞听说这事只觉得有古怪,虽不知道值不值得一报,却不敢大意,赶忙派心腹去报告。
第一百零六章 流民
郑锐收到消息后已是第二日了,其他书友正常看:。
郑锐直觉上便认为这其中有什么事情,让他很不安。
忽的一只乌鸦从开着的窗子里飞了进来,落在竖在门边的架子上扑打着翅膀。
郑锐扬起头:“是无剑回来了吧,有什么收获?”
“公子,那天救那三兄妹的人已经查到了,我发现了那伙人的落脚点。”一个声音从角落里穿了出来。
郑锐一抬眼皮:“哦?”
“那三兄妹身边有个极厉害的人,我稍一靠近,那人就十分警觉,还好他们并没有可以掩藏踪迹,我用了追踪术,发现他们去过一处院子。这两天我查到了这个院子的归属。”
“什么人?”
“是河南府新安县的一个主簿的娘子沈氏名下。”
“沈氏?……沈氏!”郑锐忽然想起了什么,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无剑,书迷们还喜欢看:。
无剑答道:“正如公子所料,那妇人其实是沈靖远的妹妹。”
郑锐冷哼了一声:“看来他们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这两天还做了什么?”
“大多在驿站里歇着,就是昨日和李湛李司马见了一面。”无剑依然那种不带感情的语调陈述着。
“他们到管城来难道就是为了和李湛联络,看样子事情可不简单了。他们还有什么异常的动静吗?”郑锐紧张了起来。
“不能近前,察觉不出什么。”无剑据实以答。
“沈家……李湛……他们不会是发现了沈靖远留下的什么东西,才去找李湛的吧……”郑锐眉头渐渐的拧了起来:“他家的老三已经几天没人见过,让个女孩子整日抛头露面的……”
郑锐猛的站了起来:“你亲自跑一趟长安,给父亲送个信。让他知会杜侯。参劾薛进的事也不能再拖了。自从那三兄妹来了,我心里就有种不好的预感。”
“是。”无剑应命,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郑锐又叫进来一个下人吩咐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之前的中年文士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道:“公子叫我。”
“刘叔,李湛有什么把柄落在咱们手里?”
中年文士皱眉想了想:“司马不过是个养老官,平时不做事,也没什么大错。自然也没什么把柄。只是这一年李湛活跃了些。去年拿住了匪首却没有邀功,把功劳都给了上司。新来的蒋刺史看样子对他很是信任。”
“未必是真信任,客气的成分倒是居多。再说李湛快任满了,他犯不上找他麻烦。倒不如相安无事好。”郑锐的手指头又有节奏的敲起了桌子,“关键是之前听说他去接手洛口仓的事,这本没什么,可如今郑家兄妹跟他搭上关系。又跟沈家可能联系上,这里面难保出什么问题。”
“听说杜家四处找被沈靖远藏起来的账册都没有找到,会不会让他们找到了?”中年文士问道。
“谁知道呢。毕竟沈靖远的女儿逃走了,万一账册到了李湛的手里哪还有我们的活路。”郑锐敲桌子的频率越来越快。
“他们就算得到了账册也未必会交给李湛。”
“郑钧那小子是薛进一手培养的,李湛这些年一直和薛进暗通消息,相反。靖国公跟薛进没什么交情。你说那小子会把账册交给谁?”
“若果真如此,就让无剑……”中年文士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
郑锐不耐烦的摆摆手:“那是最后一招了,他好歹可是个州司马,闹大了对我们没有好处,先看看他到底拿没拿到那本账册。”
中年文士想了想:“李湛这人狡猾,我们在州府的人未必能探到他的底。”
“他若拿到了账册,必然会有所行动,让他们仔细盯好了。只要我们能先一步察觉,料他这个司马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来。”
“是,公子。那三兄妹还要盯着吗?”
“凭他们还闹不出什么花样,崔家还不至于为这件事跟我们郑家闹翻,关键在于李湛。看他有什么动作,另外。你去想想办法,务必不能让李湛再插手洛口仓的事。
中年文士想了想:“那个蒋忠蒋刺史应该是出自乐安蒋氏。只是人不大好说话。跟咱们国公也不过是场面上的交情。”
郑锐有些烦躁:“刺史是本州大员,这么久了,还没把他拿下,本身就是不应该了,其他书友正常看:。”
“嗯,蒋刺史有个器重的幕僚,正是我的同乡,我从他这里下手试试。”中年文士的语气听起来很有把握。
郑锐这才满意的点头。
中年文士又想到了什么:“公子,最近流民很多,听说河北那边一些大户人家都被抢了,还有消息说,这些流民马上要到郑州来了,咱们庄上的护卫部曲大半跟着国公去了长安,咱们不如去州府管城,一来安全,二来咱们恒昌米行还有大宗的米粮在那,可别叫官府征用了……”
“流民啊……”郑锐敲着桌子的手停了下来,嘴角渐渐的翘了上去。
皓月当空,这一夜似乎格外的宁静,涵因坐在窗前却无心欣赏,心里把李湛的计划盘算了一遍。但是却估不准胜算有几成。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汴州仓被杜家吞掉了多少,而是在于皇帝的心思。皇帝是否会想追究杜家呢。
关陇门阀的几大家族在这一次的变动中受到的打击极其沉重,尤其是韦氏,韦建昌一倒,立刻失了声势,倒是和他家齐名杜氏,同为长安本地士族,却没怎么受影响。
皇帝没有完全掌控寒门,对山东大族又拉又打,恐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