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全传-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六十六章 文成帝拓跋濬
拓跋濬生于太延六年(公元440年),是故太子拓跋晃的长子。拓跋焘因深悔由于自己的怀疑猜忌使拓跋晃恐惧卧病而亡,对拓跋濬特别宠爱。幼时的拓跋濬聪明颖达,常被拓跋焘带在身边,亲加教导,号为世嫡皇孙。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拓跋焘车驾北巡,到各处察视民情,有一天遇到官吏捆缚着一个奴仆,正准备处罚他。见到皇帝驾到,官吏忙跪奏道:“这个奴仆犯了大罪,小臣正要惩处。”这时,年仅5岁的拓跋濬从皇帝旁边的一辆车中伸出小脑袋,说道,“这个奴仆今天正巧碰到了我,也许是天意,你将他放了吧!”官吏按照命令将犯人松绑放掉了。拓跋焘惊讶地看了自己的孙子一眼,自语道:“这孩子年纪虽小,举止却以天子自处呢!”年纪稍大,便让他参决国家大事。
正平二年(公元452年)十月,魏帝拓跋余被宦官谋杀,拓跋濬在众大臣的帮助下登上了帝位。这时的北魏虽已统一了北中国,日渐强大起来,但因太武帝拓跋焘时经营四方的统一战争,国力已颇为虚耗。内侍宗爱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连弑两帝,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不安。因而拓跋濬登基之后,首先宽刑简政,以稳定民心。
太武帝拓跋焘在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7年)曾下令尽诛沙门,焚毁佛经,严禁民众信佛。一时间天下经书遭焚,和尚尼姑被诛。但佛教在当时已成为一个时代思潮,民间仍有许多人暗中归佛。拓跋濬即位后,接受群臣的进谏,决定对佛教的流行听其自然,略加规限而已。他下诏命令各州郡县可以各建一处寺院,百姓有自己愿意出家为沙门的不必横加阻拦。但出家人数大州不能超过50人,小州不能超过40人。拓跋濬还亲自为沙门师贤等5人剃度,并让师贤担任僧人的总摄,管理僧人事务。这样,无形中便消除了沙门与政府的对抗情绪,但又使政府对僧尼有所控制。
拓跋濬接受了祖父拓跋焘滥杀的教训,对谗言详加案验,不因轻信而大加杀伐。当时,北魏定州刺史许宗之在任时贪污索贿,压榨百姓。有个叫马超的指责他,被许宗之派打手殴杀。事情发生之后,许宗之害怕马超的家人上告,便恶人先告状,上书说马超谤毁朝政,谋图不轨。拓跋濬看到书奏后说道:“这一定是谎话。我作为国家之主,对马超并无任何危害,他为什么要来诽谤我呢?必定是许宗之有什么事情要隐瞒,而故意诬陷马超。”便派官员到定州详细调查了案情,然后将许宗之处斩。
北魏官吏没有俸禄,战时全靠掳掠,征服战争结束后,便靠贪污。北魏皇帝用鲜卑贵族和汉族大姓做州刺史和郡太守。一州三个刺史,两个为鲜卑贵族,一个为汉族地主。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狼狈为奸。只要不短欠政府的收入,无论他在任所上怎样贪污受贿,北魏的统治者都是听之任之,并不认为这是罪恶。战时的掳掠,遭到各族人民的反抗,平时的贪污,更加深了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兴安三年(公元454年)啵兀ń裨诤颖比吻鹣乇保┍⑷嗣衿鹨澹匕蠟F亲自带兵镇压,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惨杀,15岁以下的男孩子则被罚充役。和平元年(公元460年),邻近两县的百姓把贪污压榨百姓的县令杀死。拓跋濬又经过多次的四方巡行察视,确实看到许多地方官吏串通富商大贾,乘老百姓交纳租赋之机放高利贷、买贱卖贵,然后坐地分赃大发贪污之财,便于和平二年(公元461年)下令禁止贪污,规定犯赃绢十匹以上的便处以死刑。这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贪污的症结,但也使官吏不得不有所收敛。
拓跋濬在位的时候,正值年轻气盛、想大干一番事业的年龄。但是因为太武帝拓跋焘时统一四方的战争使国力损耗颇大,所以拓跋濬登位之后,始终采取与民休养的政策,没有什么劳民伤财的大举动。身为善弓马、好骑术的鲜卑族人,拓跋濬也没有忘记习武。他在位时,每年的农闲季节都令群臣讲武习艺。他与众大臣在灵丘(今山西灵丘)南面的山下习武,让群臣仰射山峰,山高四百余丈,群臣的箭射到中途便势竭而坠,没有一个能超越峰头的,而他手执一张千斤硬弓,弯弓发矢,脱弦而出,越过山峰30多丈,到了山南220余步方才坠下。拓跋濬十分得意,便在射箭的地方立碑记载,留做纪念。
和平六年(公元465年)五月,拓跋濬病死于太华殿,年仅26岁。谥为“文成皇帝”,庙号“高宗”,葬于云中金陵。
第一百六十七章 献文帝拓跋弘
一、崇文重教兴学轻赋
献文帝拓跋弘,文成帝长子。兴安三年(公元454年)出生于阴山之北,母李贵人。北魏当时为了防止后党专权,凡是王妃生的男孩,向例是一立太子,即将其母赐死。所以太安二年(公元456年),拓跋弘被立为太子时,李贵人便按照故例被赐自尽了。
拓跋弘自小聪明大度,举止合礼,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更成熟,很得父亲献文帝的喜爱,专门派汉族士人对他进行教育。拓跋弘自己也很喜欢读书,礼敬师友,对大多数儒学经典都有涉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和平六年(公元465年)夏五月,文成帝因病崩于太华殿,拓跋弘即皇帝位,改元天安。因为当时他年龄尚小,便由皇太后冯氏辅佐执政。拓跋弘亲政之后,忆及自己出生不久,母亲便自尽了,十分伤感,便追尊生母李贵人为元皇后。
拓跋弘自小接受汉文化的教育,对中原文明十分渴慕。也深知北魏若想在中原立足,稳固统治,就必须首先接受汉文化。因而在他即位之初,天兴元年(公元466年)九月就下诏设置乡学,让贵族子弟及士望之流入学受业,学习儒学经典,进而培养经艺通明者,以为王府所用。后来,他又采纳了中书令高允等人的建议,让高允议定郡县学制,不仅对老师和学生有固定的名额配置,而且对师生均有资格和条件的具体规定。要求博士、助教要选博通经典,忠正清廉的;学生要取在州郡中有清望,为人修谨,能循名教的。这样,就使北魏地方官学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办学体制。地方官学虽然从汉代就开始了,但一直到拓跋弘时才真正系统化。北魏设立郡县乡学,也是自拓跋弘才开始的。
北魏从天安以来,连年遭受旱灾,而青州、徐州一带又一直在与南朝进行拉锯战,山东的百姓疲于应付赋税、徭役,十分困苦。拓跋弘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按照贫富程度将百姓分为3个等次,按能力来输租。上等的将租交往平城,中等的交给别的州郡,最困难的则只要交给本州即可。这样根据负担能力的不同来分配租役份额,使山东大部分百姓完成租役后尚可度日。
由于拓跋弘采取了保境安民的宽简政策,黜贪尚廉、整肃纲纪,同时又减轻赋税,并大力兴办学校,任用汉族士人,推行教化,所以在皇兴年间,北魏出现了一个比较兴旺的局面。
二、喜玄好佛成年逊位
拓跋弘虽然刚毅果决,即位几年就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使北魏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局面,但他自少喜好黄老、浮屠之学,在位的时候便常常与朝士及僧人一起谈论玄学佛理,不屑于富贵权势,希望能摆脱俗务,出世独修,做了几年皇帝,早已不耐烦了。皇兴三年(公元469年),他就将尚在襁褓中的皇长子拓跋宏册封为储君,定好了继位之人。等到皇兴五年(公元471年),又觉皇太子拓跋宏年仅5岁,难以接班,便想把帝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子推,自己抽身出来修身养性,参悟禅理。于是便召集公卿大臣,讨论禅位之事。大臣们一听都目瞪口呆,不知皇帝究竟意欲何为,没有一个敢先开口的。只有子推的弟弟任城王子云抗言进谏道:“皇上现在坐致太平,君临四海,怎么能够对上违背祖宗传下的重任,对下丢弃亿万百姓而不顾呢?而且皇帝之位父子相传,这是自古以来的定制。皇上假若一定要摒弃俗务,专门静修,也应该让皇太子继承正统。如果随意转授旁支,恐怕会引起祸乱。”太尉源贺也相继应声道:“任城王所说的很对,希望陛下能够采纳!这是国家兴亡祸福的大事,皇上不可不慎重考虑。”拓跋弘不禁变色,似有怒意。中书令高允等也都劝阻禅位。拓跋弘见群臣都反对,便慢慢说道:“按照你们的奏议是宁可立太子的,不过太子现在还幼弱,全依仗你们扶持了。”拓跋弘辞位之心已坚,惟恐大臣再反对,所以不等大臣们发话,便又接着说道:“陆香发素来忠信正直,必能保全我子。你们也不必再说了。”众人见事情既已无可挽回,都默然无语。拓跋弘便马上任命陆香发为太保,让他与太尉源贺一起准备禅位诸事。
皇太子拓跋宏虽然年幼,却很有孝心,前一年拓跋弘生病,身上长了一个痈疮,疼痛难忍,拓跋宏亲自用嘴为父亲吮脓拔毒。现在听到父皇要禅位的消息,悲泣不止,进宫向父亲推辞。拓跋弘问他为何如此?拓跋宏回答说:“我现在还很幼弱,怎么能够替代父皇承接王统,担当大任呢?心中十分忧切,因此泪下。”拓跋弘感叹地说:“你既然现在就能如此懂事,一定能够统治好天下。我的主意已经定了!”皇兴五年(公元471年)八月,遂正式下诏传位于太子拓跋宏,改元延兴。拓跋弘为太上皇帝。
退位以后,拓跋弘搬到崇光宫中,房屋住所一切简朴自然,不加修饰,连房子的梁椽也不施斧凿,门前的阶梯也是土阶,很有太古遗风。另外,又仿效西印度的传闻,特定在宫苑中建造鹿野浮图,与禅僧一起居住在里面,研究佛学义理,参悟禅机。只有国家大事,才让上报知闻。
当初,北魏南部尚书李敷与仪曹尚书李?,自少时就相交好,与卢度世等都因才华卓著被文成帝和献文帝宠任,参与机密,共主军国大事。以后李?被任为相州刺史,在任时贪污受贿,被人告发,李敷帮他遮掩,没有将此事上报。后来拓跋宏终于听到了消息,便将李?囚禁起来,派人调查他的案情属实,罪当处斩。
当时李敷的弟弟李奕在宫中充任宿卫,与寡居深宫的冯太后两情相悦,暗中往来,众人畏惧冯太后的威严,不敢窃议,所以李奕在宫中出入无忌,就只瞒着拓跋弘一人。这时有人暗中告诉李?,说他假若能把李奕与冯太后的私情揭发出来,便可以免除死罪。李?犹豫不决,后来,他听从了女婿的劝告,罗列李敷、李奕兄弟二人罪行共30多条,一起上报朝廷。拓跋弘阅后大发雷霆,立即下令将李敷、李奕兄弟处斩。
冯太后本来与李奕私情甚密,突然间事发,情人被斩,不由得痛恨交加,对拓跋弘怀恨在心,不久便找到了一个机会,让自己的心腹在拓跋弘的饮食中暗下鸩毒。拓跋弘毫不知晓,吃下后须臾毒发而亡。死时才23岁,追谥为“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在云中金陵。
第一百六十八章 孝文帝元宏
一、少小即位大器早成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天安二年(公元467年)八月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皇兴二年(公元469年)六月被立为皇太子。拓跋宏的母亲李夫人在他被立为太子时被赐死。拓跋宏由祖母冯太后抚养。皇兴五年(公元471年)八月,拓跋宏刚长到5岁,父亲献文帝拔跋弘便把皇位让给了他,是为孝文帝。
拓跋宏继位后,由陆香发等诸大臣辅政,父亲作为太上皇亦过问军国大事。5年后,献文帝被冯太后毒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
冯太后是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她的祖父冯弘和伯父冯跋是北燕王国的国君。父亲冯朗投降北魏,做秦、雍二州的刺史,后来被杀。冯太后生于长安,父亲被杀后便投奔姑母。她的姑母是魏太武帝的妃子。故冯太后能在宫中接受教育,知书达理。14岁时,文成帝即位,她被选为妃子,后来成为皇后。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她就成了皇太后。和平六年(公元465年),文成帝死后,丞相乙浑乘机专权,任意杀害异己,决断国事。这时献文帝还只有12岁,冯太后24岁,她果断杀死了丞相乙浑,掌握了国家大权,临朝称制。一年后拓跋宏出生,她将拓跋宏收入自己宫中,亲加抚养,把政权交给献文帝。献文帝死后,拓跋宏幼年继位,冯太后便再次临朝称制。
冯太后自己粗通文墨,十分注意对拓跋宏的培养教育,专门给他安排了汉族士人做师傅,学习儒家经典。拓跋宏聪明勤奋,喜好读书,有很高的汉文化修养。拓跋宏秉性孝谨,因3岁时母亲便被赐死,他始终不知生母是谁。他从小跟着冯太后,便将冯太后看做亲生母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