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53部分

帝国风云-第53部分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二十一日,希佩尔与冯承乾正式向舍尔提出,公海舰队主动出海挑战英国海军。

可惜的是,舍尔想都没想,就否决了两人的提议,认为公海舰队还没完成备战工作,不适合出海作战。

显然,冯承乾对舍尔的判断一点都没有错。

这个得到德皇赏识、得到提尔皮茨重用的海军将领看到的只是舰队的安危,而没有看到大好的时机。虽然公海舰队在这个时候出海作战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与巨大的回报相比,这点风险根本算不了什么。

当时,舍尔反对公海舰队出海作战的主要理由是海军还没有完成备战工作。

问题是,英国皇家海军就完成了备战工作吗?

虽然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很有远见,在年初的时候就下令暂缓向奥斯曼帝国移交两艘即将建成的战列舰,还对皇家海军的部署做了调整,但是即便在大战爆发的前一天,也没有人想到战争会这么快到来。

如果说帝国海军没有做好准备,英国皇家海军更是仓促上场。

要不然,“格本”号与“布雷斯劳”号也不会轻易进入马尔马拉海,英国皇家海军更不会在地中海上疲于奔命。

显然,舍尔的观点很有问题。

如果等到帝国海军完成备战工作,英国皇家海军也早就准备就绪了。到时候公海舰队得面对由二十三艘战列舰与九艘战列巡洋舰组成的英国本土舰队。如果拖到一九一五年底,英德海军差距将更加明显。

冯承乾没有就此罢休,当天晚上就启程返回柏林。

 第七十五章 创造机会

舍尔主张避战,冯承乾主张出战,让夹在中间的提尔皮茨非常为难。// 

提尔皮茨不是不支持冯承乾,做为冯承乾的信徒之一,提尔皮茨也积极主张出战,可是要在这个时候撤换舍尔,显然不大合适。当初,任命舍尔为公海舰队司令,除了由提尔皮茨推荐,也是德皇的意思。

事实上,问题就出在德皇身上。

虽然德皇腓特烈三世参与了创建帝国的所有大规模战争,但是他终归是陆军军人,对海军并不了解。在德皇看来,海军更像是陆军的附庸,因此在德皇眼里,海军的首要任务是消除来自海洋上的威胁,以及保护帝国在波罗的海的航线。说得再简单一点,德皇把海军的存在看得十分重要。在德皇看来,只要帝国海军舰队还能出海作战,英国皇家海军就不敢攻击帝国的沿海地区,更不敢派遣舰队进入波罗的海。对帝国陆军来说,通往瑞典与挪威的海上航线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帝国在战争期间唯一能够保持畅通的航线,而且这条航线为帝国带来了铁矿石、煤炭等战略资源。

搞清楚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德皇为什么要重用舍尔了。

有趣的是,有这个想法的不仅仅是德皇,连威廉皇储也认为,帝国海军应该以保存实力为主。

当然,威廉皇储的看法与德皇并不完全一致。

冯承乾一直认为,威廉皇储支持海军建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到英国影响,即他希望获得一支比他的舅舅所拥有的更加强大的舰队,以此证明,未来将由他继承的帝国也是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显然,威廉皇储把帝国海军当成了向母家炫耀的资本。

冯承乾与提尔皮茨商量之后,认为改变现状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德皇与皇储放弃对海军的控制权,而达到目的的唯一办法就是提出辞职。

八月二十三日,冯承乾与提尔皮茨去了波茨坦皇宫。

帝国海军的两大支柱同时提出辞职,把德皇吓了一大跳。等两人说清楚情况,德皇才知道辞职只是威胁手段。

显然,德皇不可能让两人辞职,也不可能让舍尔走人。

最终,德皇只答应任命希佩尔为公海舰队参谋长,冯承乾担任希佩尔的作战参谋,并且由参谋长制订舰队作战计划。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架空了舰队司令。

八月二十五日,冯承乾带着德皇的诏书回到威廉港。

当天晚上,冯承乾就去了希佩尔那里,商讨作战计划。

“关键是,必须想办法让英国本土舰队出来。”

“这有难度吗?”

希佩尔点了点头,说道:“你了解杰利科吗?”

冯承乾没有开口,二十天前,杰利科才取代乔治-卡拉汉,成为英国本土舰队司令,而他在此之前,一直协助费希尔,负责英国皇家海军的建设工作。由此可见,杰利科应该是费希尔的忠诚追随者。

“虽然我也不是很了解他,但是就我所知,他与舍尔非常相似。”

“可以理解。”

希佩尔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英国皇家海军的处境与我们完全不一样。”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对我们来说,就算海军战败了,也不是不可承受的损失。帝国的生死存亡由陆军决定,海军只是用来扩大帝国的势力范围。可是对英国来说,海军就是一切。如果海军完蛋了,英国别说保住殖民地,连本土都将遭到攻击。所以说完全可以想像,就算杰利科崇尚进攻,在成为舰队司令后,他也会小心为上,绝对不会贸然采取行动。”

“这就是问题所在。”

冯承乾叹了口气,说道:“那么,我们就得给杰利科一个不得不出战的理由。”

“伯爵的意思是……”

“杰利科不出来,就得引诱他出来,或者逼迫他出来。”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当然,最好是双管齐下。”

希佩尔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等着冯承乾说下去。

“首先,得让杰利科看到机会,让他认为能够在海战中取胜,甚至让他相信能够在海战中重创我们。”

“这样的话,就要示敌以弱。”

冯承乾点了点头,又说道:“其次,得让杰利科知道,如果他不率领舰队出战,英国本土就会受到威胁。”

“这……”

“当然,威胁是多种多样的。”

“伯爵的意思是……”

“回来之前,我已经跟提尔皮茨元帅说好。一周之内,帝国陆军将采取行动,我们要做的只是把消息透露出去。”

“什么消息?”

“攻打英国本土。”

“这……”希佩尔愣了一下,说道,“很明显,杰利科不会相信我们将在这个时候攻打英国本土。”

“他信不信不重要。”

“伯爵的意思是……”

“也许,英国的政客也不会相信,当然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就算我们不攻打英国本土,也能让英国的政客相信,公海舰队不会留在港口里面,肯定会进入北海,而且有可能攻击英国本土。”

“炮击英国本土?”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只要消息传出去,杰利科就别无选择,他肯定会受到英国政府的压力。”

希佩尔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冯承乾的意思。

“既然是炮击英国本土,就得出动快速战舰,所以我们可以先让战列巡洋舰出发,让英国当局信以为真。”

“可是只有战列巡洋舰,根本打不了这场海战。”

“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关键。”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们得利用派遣战列巡洋舰的机会,对威廉港进行整顿,重点清除掉潜伏在这里的英国间谍,让英国情报机构无法获取准确信息。”

“即便如此,也无法对付那些监视威廉港的英国小型舰船。”

“所以,战列舰分队不从威廉港出发,而是走基尔运河,进入波罗的海之后,再绕过丹麦进入北海。”

“这……”

“虽然麻烦了一些,但是更加保密。”

“问题是,这么大支舰队突然消失了,肯定会引起英国人的怀疑。”

“那就得给出一个足够的理由,比如协助陆军在东普鲁士作战。”

“这……”

“这个月之内,俄军肯定会进攻东普鲁士,我们就可以以此为由,让公海舰队的战列舰分队进入波罗的海。”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当然,这还不够。对付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根本用不了派出整支公海舰队的战列舰分队,所以得采取一些其他办法,比如宣称部分战列舰将进行改造,并且搞几艘伪装船。反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杰利科相信,我们的战列舰分队在波罗的海,没有进入北海,也不可能前往北海。这样一来,他就会认为,有机会干掉单独活动的战列巡洋舰分队。”

“这样的话,杰利科就不会避而不战了。”

“怎么样,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希佩尔思索了一阵,说道:“如果俄国攻打东普鲁士,我们就假戏真做,派遣部分战舰去对付俄国波罗的海舰队。”

冯承乾皱起眉头,似乎觉得有点不妥。

“按照你的安排,最快也要到下个月才能采取行动,如果我们没有与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干上,杰利科肯定会起疑。只有与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打起来,杰利科才会相信,我们暂时无法在北海采取行动,最多只能派遣速度快的战列巡洋舰去袭扰英国本土,而他就有机会干掉我们的战列巡洋舰分队。”

“你说得没错,确实有必要在波罗的海打上一仗。”

“但是不能打得太狠,不然就假戏成真了。”

“你是说……”

“最好能拖上一段时间,当然得首先打掉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出海作战的能力,然后再纠缠下去。这样一来,杰利科就不可能准确掌握我们的情况,也就不知道我们已经派遣战列舰分队前往北海了。”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那么,我们就首先策划对俄作战。”

“伯爵,这件事,就没必要让你亲自费神了。”

“将军,这是帝国海军的第一仗,绝不能掉以轻心。”冯承乾笑了笑,说道,“现在,我是你的作战参谋,陛下已经让你负责公海舰队,我自然有责任与义务参与其中,你总不能让我离职吧。”

“既然伯爵想参与,我自然不会反对,只是舍尔那里。”

“陛下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了,你是公海舰队参谋长,由你负责舰队的作战行动,没有必要向舍尔请示。”

希佩尔长出口气,说道:“那么,我先制订一份详细的计划,再……”

“将军,你又忘了,我现在是你的作战参谋。”

“这……”

“要是我什么都不做,只是坐享其成,让陛下知道了,影响不好。”冯承乾笑了笑,说道,“明天,我们一起去舰队参谋部,还要请将军为我介绍其他同僚。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帝人,我们的职责都是为帝国效劳。”

冯承乾坚持,希佩尔也不好继续反对。

八月二十六日,冯承乾一大早就去舰队参谋部报道,正式履行舰队作战参谋的职责。

这一天,还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俄军入侵东普鲁士,二是德军在西线战场上首次遭遇英国远征军。

 第七十六章 将星登场

即便不了解一战史,冯承乾也能想到,俄国肯定会攻打东普鲁士。/

开战后,德军在西线战场上高歌猛进。虽然坚固的列日要塞给德军制造了一些麻烦,但是法军更加不堪。因为对战局、特别是德军攻势的错误判断,所以法军在开战之后打得极为被动。

八月中旬,法国民众的情绪就极为悲观。

当时,甚至连一些法军将领都认为,将再次重演普法战争那一幕,法军将在数个月之内被击败。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把希望寄托在了盟友身上。

八月十日,法国就向英国与俄国发出请求,要求英国立即向法国派遣远征军,俄国则要在东线发动一场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大规模战役。在法国看来,只有英国的远征军,以及俄国及时采取行动,才能遏止德军的攻势,让德军放慢前进的脚步。如果德军依旧以前几日的速度推进,巴黎将在九月底沦陷。

显然,来自英国的帮助,只算得上是杯水车薪。

大战爆发前,英国陆军的总兵力还不到二十万,而且实行志愿兵役制,三分之二的地面部队部署在海外,留守本土的陆军别说支援法国,能否维持本土秩序,应对有可能遭到的入侵都是个问题。

更重要的是,英国是一个法制健全的民主国家。

就算英国政府愿意帮助法国,在派遣远征军之前,仍然需要得到议会支持。此外,英国要想改变兵役制度,也需要在议会获得支持。显然,短期之内,就算英国议会批准向欧陆派遣远征军,也不大可能改变兵役制度。

也就是说,英国能够支援法国的兵力十分有限。

在很大的程度上,英国远征军最多只能鼓舞法国的士气,让法民相信,英国在与法国并肩作战。

要想减轻战线上的压力,只能指望在另外一端作战的俄国。

当时,不仅仅是法国,连英国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俄国身上,并且与法国一道,向沙皇请求俄军在东线上发动大规模进攻。显然,英国佬非常清楚,如果法国战败,下一个遭到打击的就是英国。

这个时候,沙皇也不敢含糊。

在沙皇看来,如果法国迅速战败,俄国就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