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白了,火力准备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陆战队能以多快的速度控制滩头阵地。
事实,队在这方面也吃了不少亏。比如,在攻打腊包尔的时候,火力准备就不过充足,虽然陆战队顺利占领了滩头阵地,但是在向内陆挺进的时候,遇到了美军的顽强抵抗,损失非常大。此后,在攻打新乔治亚岛的时候,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导致陆战队承受了不应该的伤亡。
有趣的是,在最初的作战计划中,登陆前的火力准备只有五天。
也就是说,一路打下来,队的指挥官提高了对登陆前火力准备的重视程度,并且临时修改了作战计划。
当然,这也与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之前的战斗有关。
按照原计划,登陆战斗应该在四月中旬打响,但是受到美军影响,登陆作战行动一再推延。既然已经延迟了将近一个月,也就不怕再延迟几天,所以鲁志刚在发起行动前,把登陆前的火力准备时间延长到了半个月。当然,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在推迟登陆行动的时候,物资依然在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当时腊包尔等几座前线基地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军事物资,仅弹药就有一百多万吨。也就是说,即便把登陆前火力准备时间延长两倍,也不会出现弹药紧缺的问题。显然,如果登陆行动在四月中旬开始,那么火力准备时间肯定得控制在五天左右。
持续十五天的炮击与轰炸,几乎摧毁了美军的斗志。
因为弹药极为充足,所以承担火力支援任务的部队几乎没有停歇过,瓜达尔卡纳尔岛全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遭到轰炸与炮击。
如此猛烈的轰炸与炮击,让岛的美军度日如年。
当时,美军甚至不敢到外面大小便,只能藏在防空洞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一些美军官兵甚至祈祷中国陆战队早一点登陆,因为只有在中国陆战队登陆之后,这种天崩地裂般的轰炸与炮击才会消停,他们才有机会到地面作战,顺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而不是一直窝在地下的洞窟里面。
在这十五天中,中国海军与空军,总共向瓜达尔卡纳尔岛投掷了三十四万吨炸弹与将近二十万枚大口径炮弹。根据中国海军统计,仅二百四十毫米以的炮弹就消耗了三万六千余枚。
这是个什么概念?
从战争爆发之后算起,到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之前,中国海军在所有海战与登陆作战中消耗的同类型炮弹总共也不到三万枚。
炮击到底有多猛烈呢?
十五天里,战列舰编队里的五艘快速战列舰、以及航母战斗群里的十艘巡洋舰都回到过腊包尔,更换过主炮炮管。i当时,仅从战舰换下来的炮管,就装满了一艘万吨级散装货轮的货舱。这些炮管无法继续在战舰使用了,但是并没有报废,而是在送回国内之后,经过简单处理,提供给了火力支援舰。战列舰主炮身管寿命在一千发以内,即以全装药的方式发射一千次。之后,就会因为身管膛线烧蚀导致精度降低,但是还能继续使用,并不存在安全隐患。对于火力支援舰来说,对精度的要求并没有战舰那么高,因此也就不需要过分在乎身管的烧蚀程度。当时,从战列舰退下来的一些主炮身管,在火力支援舰服役了很长一段时间。根据中国海军的作战记录,三百八十毫米舰炮身管的最大使用寿命达到了七千四百次。有趣的是,到了大战后期,中国海军还专门委托兵工厂,开发出了一种三百八十毫米炮弹弹带。这种缠绕在炮弹外面的弹带,主要就是增加炮弹的直径,使那些已经严重磨损的炮管能够继续使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经过十五天不间断的轰炸与炮击,瓜达尔卡纳尔岛的美军快要崩溃了。
五月二十六日清晨,在薄雾的笼罩下,登陆战斗打响。
此时,顾祝同指挥的第五舰队第一战斗舰队、即原先西南太平洋舰队的航母战斗群已经前出到珊瑚海北部海域。
第二次新乔治亚海峡海战之后,冯承乾对海军编制进行了调整。
不管是巧合,还是有意模仿,冯承乾推出的新编制体系与美军非常相似,即赋予每个战区一个单独的舰队编号,并且由战区司令部直接指挥舰队作战,而舰队的调配权则由海军司令部掌管,即由海军司令部根据实际情况,向各个战区分派舰队、或者在战区之间交换与调派舰队。
新的编制体系下,太平洋方向有三个战区,即面向日本的北太平洋战区、面向马里亚纳群岛与夏威夷群岛的中太平洋战区、以及面向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编号都为单数,即分别是第一舰队、第三舰队与第五舰队。除了这三支舰队之外,还有驻扎在新加坡的第二舰队。
一九四二年初,在所罗门群岛战役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海军夺取了马六甲海峡里的要塞,即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
攻占新加坡的行动非常顺利,也就没有受到重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新加坡是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加坡成为了国联的共管地,由英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共同管理。虽然当时,冯承乾努力为中国争取过,但是在英国不肯让步,以及美国表明立场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并没有把新加坡交给中国。
大战爆发前,驻扎在新加坡的德军只有象征性的几百人。随后,这支部队就通过柔佛海峡撤退到了马来西亚,最终到达泰国,在一九四零年底来到中国。结果就是,新加坡被英国完全控制。
在一九四一年,英国曾经想过死守新加坡。
特别是在美国参战之后,英国开始加强新加坡的防御部署,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准备在这里与队作战。
可惜的是,队并没有急于攻打新加坡,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菲律宾。
当然,这并不等队不会攻打新加坡。
事实,队必须攻占新加坡,因为只有占领了新加坡,才能控制马六甲海峡,也才能让舰队自由进出印度洋。
只是,在一九四一年,中国海军还没有进入印度洋作战的想法。
说白了,中国海军的主战场在太平洋。也就是说,在太平洋击败美国海军之前,中国海军没有理由开辟第二条战线。
到了一九四二年初,中国海军才决定攻占新加坡。
此时,英国已是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办法去守卫遥远的新加坡,甚至压根就没有想过守住新加坡。
结果就是,队没花多少力气就占领了这座马六甲海峡里的岛屿。
随后,第二舰队就在新加坡成立。
这一编制,也成为了中国海军此后舰队编号的规矩,即以新加坡为界,面向东面的舰队全部为单数,而面向西面的则为双数。大战期间,中国海军还先后组建了主要在西印度洋地区活动的第四舰队,在南大西洋与南印度洋活动的第六舰队、以及在北大西洋活动的第八舰队。太平洋方向,则组建了面向东太平洋的第七舰队与面向东南太平洋的第九舰队。到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海军总共已有九支舰队。
新的编制体系,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舰队的作战灵活性。
拿顾祝同的航母战斗群来说,在西南太平洋作战的时候,则归属于第五舰队,如果开赴中太平洋,则归属于第三舰队。任何一支作战舰队,这有在归属于某个地区舰队之后,才会获得具体编号。比如,航母战斗群在归属于第五舰队之后,获得第一战斗舰队的番号,而方志盛的战列舰编队则被赋予第二战斗舰队番号。
虽然顾祝同的主要任务与以往一样,即掩护与支援陆战队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但是他采取的方法却不一样,即不再留在登陆部队后方,而是主动前出到战线前沿,以进攻行动代替了防御行动。
当天,第一战斗舰队就轰炸了马基拉岛附近的美国海军锚泊地。
可惜的是,斯普鲁恩斯的第31舰队与米切尔的第32舰队已经离去了,轰炸只摧毁了锚泊地的基础设施。
第二百零三章 开辟新战场
中国海军打得如此积极,让斯普鲁恩斯倍感意外。
按照他的判断,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难度比以往的任何一次进攻都要高得多,因此中国海军应该更加保守一些,不会让舰队前出到珊瑚海腹地,而是应该留在后方,以支援陆战队为主。
要知道,此时的中国海军更加承受不起损失。
如果舰队前出遭遇不测,哪怕只是很轻微的损失,也将导致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作战行动受挫。显然,中队难以承受这样的失败。如果不能顺利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也就无法顺利占领整个所罗门群岛,接下来不管是攻打澳洲大陆,还是进军夏威夷群岛,或者是去印度洋开辟第二战线,都会遇到麻烦。说得严重一点,甚至会导致中国的整体战略计划推迟数个月。
可以说,中国海军更应该采取较为保守的进攻战术。
当然,中国舰队打得如此积极,也让斯普鲁恩斯没有退路了。
就在中队发动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作战行动的时候,也就是登陆前的火力准备期间,德军在德俄战场上发动了夏季攻势,中国陆军也在大陆战场上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协助德军作战。
可以说,红俄离战败只剩下倒计时了。
德俄战场上,德军总共投入了四百四十个师的兵力。虽然只有不到八十个师面向红俄首都莫斯科。在高加索与里海方向上有一百二十个师,但是德军把将近两百个师留在后方,充当战略预备队,其中包括最精锐的十四个坦克师与十六个装甲师,以及之前一直部署在帝国本土的四个帝国近卫师。
也就是说。德军的进攻战略具有很大的灵活xing。
初期,德军的主要目的肯定是攻占里海北岸地区。争取尽快在里海以东与中国陆军的先头部队会师,然后与中国陆军一道控制横贯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而获得从中国进口物资的运输通道。
这一点。在中国陆军的进攻部署上也有所反映。
当时。中国陆军在中亚与西伯利亚部署了近四百个师,总兵力高达五百万,其中主力部队都面向里海。
可以说,中德军团在中亚会师已经不是什么悬念了。
如果中德军团顺利会师,而且德军在里海战场上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那么德军随后就会向莫斯科发动进攻。
到时候,德军庞大的战略预备队就将发挥作用。
设想一下,当两百多个德军师向莫斯科推进的时候是个什么场面。
不管俄军有多么能打,在战略上已被中德军团包围的情况下。守住莫斯科的希望几乎为零。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俄军将在冬季到来之前丢掉莫斯科。
虽然在丢掉首都之后,红俄肯定不会投降,而会退到乌拉尔地区,利用这边险要的地理环境抵抗中德联军,但是没有了莫斯科,红俄还是红俄吗?就算大部分俄军都退到了乌拉尔地区,红俄也将变成一支无足轻重的力量。
说白了,与战败没有什么区别。
这下。问题出来了。
如果红俄在一九四二年战败,美国与英国能够坚持下去吗?
暂且不说美国,毕竟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环境,就算所有盟国都战败了,美国也能单独打下去。
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红俄牵制中德军团,英国也坚持不了多久。
要知道,红俄是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陆地上的最后一个敌人。
虽然在击败红俄之后,中国肯定会把重点转向太平洋,争取在太平洋战场上尽快击败美国,而不会立即向大西洋派遣舰队,最多只是向欧洲征xing的派遣一支远征军,参与针对英国的作战行动。但是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击败红俄之后,就会把矛头转向英国,而且肯定会直接攻打英国本土。因为德意志第二帝国拥有一支规模与实力都不亚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庞大舰队,所以德军攻上英国本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再退一步,就算英国皇家海军在海战中击败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也无法阻止德意志第二帝国集中全部里面轰炸英国本土。只要轰炸规模扩大,而且持续半年以上,就算英国没有战败投降,也将变得无足轻重。
事实上,在五月中旬,英国国内就出现了投降的声音。
虽然主张投降的人并不多,即便是最悲观的政治家都认为英国还有资本跟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停战谈判,因此就不能算是投降,最多只是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有条件停战,但是其影响非同小可,即英国人已经在持续不断的战略轰炸中耗光了国力,消磨了斗志,也丧失了取胜的信心。
对于参战还不到一年的美国来说,当前的局面显然不容乐观。
要知道,美国的战争动员还没有完成,如果红俄与英国相继战败,那么美国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击败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
问题是,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种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