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366部分

食王传-第366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给那些大佬打打预防针,某家大兄就是这么个莽撞脾气,你们以后担待着点,有什么大情小事的,帮着点儿,就是这么个意思

又有人曾经听说了小王晟照镜子的事,就偷偷传开了,这一来,王凌倒也被大佬们另眼相看起来,本人不论,就论有一个出息的弟弟和一个即将有出息的弟弟,再加一个已经被长孙皇后记住名的儿子,王凌日后的成就也是不可小觑的

于是等到王况跑完一圈下来,就有人开始回访了,现在的升平坊街口的千牛卫已经撤了,一个是总这么搞特殊待遇,终究是不好;另一个是王况封候,现在又加了王凌和林明的上位,林家已经隐隐然有了勋贵气象,那些人就不敢再如同以前一般的守在mén口了,这就好比后世一个县长家mén口那是mén庭若市,但省长家mén口,那是没多少人敢去的,站一下都不敢多站一样的道理

所以回访的也都是使了管事级别的上mén递了贴子,然后王况这边安排好时间,再回去禀报就是了,如果说以前那些大佬来拜访王况,那可能不大体面,但现在则不同了,人家假假也是个县候,如果往大了算起来那是一mén两候,一个州总管,一个预备刺史,一个州司马,还要外加一个刚中了状元的小郎,这样的阵容又有几家能有的?自然不会掉了面子去

都想看看那个照镜子的小郎子如何,于是将内眷也带了来,那些内眷来前得了嘱咐的,也都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人,总体上眼光看得比市井fu人要远一些,见了陈丫儿姐妹也没流lu出半点的鄙夷来,至于心中是不是鄙夷,那就不得而知了

自然也要见见陈老太太了,于是便见,一见不得了,陈老太太拄着的拐棍是出自宫里的,看起来反而像是竹马,于是不着痕迹的打听,听完是一脸羡慕,这小郎子,不得了哇,才三岁中所说的岁数全是虚岁,真实的说,王晟才两岁,就如此的孝顺,也懂得将好东西分给家人,难道说建安侯的祖宗坟上风水大好?

这一回去,fu人的嘴碎呀,就开始互相的嘀咕起来,说是建安候这满mén可真真是时来运转,也不知道是不是得了老天爷的照顾了?自然就慢慢的传扬开来

就有人想歪了,联想到王村曾经被屠了村,烧了房的,就寻思着,约mo真是老天爷给王家人的补偿?想要家族兴旺,想要自己鸿运当头,莫非真要将自己家的房烧个干干净净?不然那建安侯哪来的能耐,都成了乞儿了,就那么的翻手为云,十年间就有如此的成就?这事禁不得想,这一想开头了,再要抑制就抑制不住了,越是抑制就越是想,想啊想的,那心就不可遏制的长起草来,是不是咱也要把自己老家一把火给烧了?

还真有人去干的,房老头的那个屁颠屁颠的跟在魏王李胖子后面的儿子房遗爱,总觉得这些年流年不利,这么一想着,就兴起了给自己改风水的想法,长安城里的房子那肯定是不敢烧的,就跑到城外自家庄子里去,挑了几栋老房子,将人全赶了出来,一把火烧的jing光,幸亏他没存了也烧死那么几个人的心思,不然这事可就闹大发了

这也是chun天,雨水多,房屋也cháo湿,这一把火并没蔓延开来,但京兆府的衙役们底下就偷偷传开了,说是房相公家的二郎,为了给自己改命,想成为建安侯第二,就一把火将自家的房子给烧了一传十,十传百的,结果是越传越邪乎,各种版本都有,最离奇的就是这一版,说是房遗爱夜里不举,常使公主无法满足,结果被高阳公主罚跪了一晚,然后有术士献策说旺火可治,就烧了房了

这事最后成了长安一大笑柄,房老头都连续好几次没脸上朝,在家称病不起,房遗爱是倒霉,不光被老爹骂,原本就继承了他老爹的传统惧内的,高阳公主又是个彪悍的,以后还要给房遗爱带绿帽子的公主,本来对房遗爱就不满,至于是真的房中需求不满呢还是其他方面不满,那就不知道了结果房遗爱真的被公主罚跪了一晚,跪到双膝都红肿的不良于行了

房老头是又气又心疼,但又不能说公主什么,于是一气之下,真的病了

自然真实的原因早就被调查了送进宫里去了,李世民听了是又好笑又好气,笑骂了一句“胡闹”,却也没深究,不要说房遗爱了,就他自己,有时候都很是好奇,到底王家是怎么的就突然冒出了这么多人物呢,如果说是王二郎一个倒也罢了,王三郎么,那大半是炒出来的,但是这个小王晟,这么小就懂孝道,可也算是奇了,尤其是竟然知道要送玩具给将来的弟弟,这不是一般的聪慧呀

总算是让王凌在各大佬面前lu了个面,王凌因为是官上任,有半年的假期的,这并不会因为说某人家就在当地而取消了你的假期,所有人都是如此,不管离家远近,都有半年假,基本上都能做到在去上任前将家人接了去的,但如果有人家在安西,而又派到建东去上任的,那别说半年,就是一年也不够,总不能说就让那一地一年都没个主官罢?不过目前大唐倒也没这么极为特殊的例子出现,就真有,那也没办法,自己派人去接

半年时间说快其实也快,从王凌接到任命,也是快过半年了,就要赶快回建安去,于是选黄道吉日,正式的搬进了颐政坊去

侯府里的东西早就置办齐全,尤其是蒲熙亮,在刚当初刚开工修县伯府的时候,他就开始打家什了,但县侯府也太过大了,所需要的家具数量众多,只靠蒲熙亮一人用空闲时间哪里忙得过来,光是一张chuáng,jing雕细刻的话就要费工三个月,所以,他也只是打了一套摆在正堂前会客用的胡椅矮几及几张chuáng而已,其他的都是让儿子和徒弟动手,也是只能将将的把主人用的家具打出来,其他的家人用的,自然就是另请了其他的匠人赶工出来的

原来蒲熙亮送一套家具到建安的时候,王况并不知道一套家具需要如此的费工费时,所以当时收下也就收下了,并没怎么放在心上,等到后来才逐渐了解了要打一套高级的家具的艰难,不然你道这些年,王况怎么对蒲熙亮一直那么好?在王况看来,再是贵重的礼物也比不上一个人亲手做的一样物件,尤其还是蒲熙亮做的不是普通物件,而是一整套的家具

老魔王他们几个自然又是凑趣,给王况家里送了些用人过来,都是那种这些年他们在人市上买的,自己调教了几年,觉得堪用的人,王况如今不比当年,在他们的心里,已经从一个半大孩子成长为可以和他们平起平坐的人物,自然在送家人上,总是要小心些的好,不再送自己的家生子或者说老人过去了,人言可畏哟,王况本人是不会多想,可家人呢,难保,这么大的一家子,要是有人跑去嚼下舌头,后果肯定好不到哪去

乔迁之日王况并没声张,只是趁着朝中上朝的机会,王况一家子静悄悄的搬了进去,但这么多人,动静也是不小,没多久就都知道了建安候乔迁了,于是大家又都遣人送来贺礼,颐政坊离着皇宫近,这回却是不好大宴宾客,是以也就这么将就着,收下礼,回个礼了事

按规矩,这居,得住满一个月才能走人,所以也没必要那么早回建安去,而且,王况也隐隐的觉得,自己恐怕以后还是要多留长安的好,建州如今一切都是已经走向正轨,不需要王况再出什么主意,只要按了既定的路子走下去就可以了,现在的自己,眼光已经放到了建东建西建南和唐林伏罗州,这些地方,除了建东一样是李世民让自己放手去干的外,其他地方如果有什么策略变动,都需要和李世民通通气,如果还呆建安,这信使一来一回的,不是làng费时间么

建东,林荃淼在小梅关的时候,已经mo索出了行政经验,建东人口比小梅关还少,有利于林荃淼施展拳脚,现在是看林荃淼的了,如果林荃淼不来问自己的意见,王况打算尽量的不影响他

四月,左右无事,农耕又已经告一段落下来,李世民突发奇想,决定今年提早去洛阳“就食”,也正好趁此机会看看一路上的农耕情况,就浩浩dàngdàng的带了一帮大佬出发了,考虑到王况还是乔迁中,就没带他去

李世民前脚刚走,后脚,王况就找上mén来的一个人个吓了一跳

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第四二八章 断路

3∴35686688由为您提供'第四二八章断路

李世民前脚刚走,后脚,王况就被找上mén来的一个人个吓了一跳iil

李世民去洛阳“就食”,只留了个唐俭老头这个大佬在长安坐镇,他是现时资格最老的重臣之一,比长孙无忌还要老许多,只比萧老头差一点而已其他的大佬,包括长孙无忌,老魔王,李靖等从三品上以上的重臣全去了,不光是带上他们,还带去了皇后和贵妃,但像是才人这样的,是没资格去的,所以就留在长安

眼前来找王况的,便是那带了口信去建安的小黄mén

“建安侯,晋王有请”小黄mén见了王况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李治找?骗鬼呢?李治小子现在想出宫就出宫,李世民已经不再对李治的行止有什么约束了,即便是千里眼失窃了,李治还是想来找王冼就找王冼,不过因为他的身份已经“暴lu”,所以王冼对他也就比较少言笑,不再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就和他打闹成一团的

“哦?晋王有事?”王况假装着问话,手却背在后面打了个手势,一边的黄大见了会意,也往后打了个手势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晋王说,想请教建安侯一些问题”那小黄mén支支吾吾,让王况是觉得这宫不是那么好进的

“也罢,待某衣就去”王况沉yin了一会,刚说完这句,就见高三颠颠的从mén外跑了进来“小东家,小东家,不好了”

“什么事如此慌张,你这样成何体统?”王况佯怒

“是小郎子,小郎子”高三“上气不接下气”的,弯着腰,双手撑在膝盖上,喘了两口气,这才直起身来道“小郎子掉到那大池子里去了”

“什么?”王况一跳三丈高,顿时一个巴掌就甩了过去,高三很是巧妙的一歪,刚好是王况的手擦过他的鼻尖,同时他的双手一拍,“啪”的一声脆响,在那个小黄mén站的角度,看到的则是高三实打实的挨了一下,那声音可真够大,大得小黄mén的脸都哆嗦着chou了一下,情不自禁的举起一只手捂着自己的脸

这一招不光是王况以前常和高三配合过,就是在富来客栈的时候,孙二和高三也是这么玩,大抵上富来客栈出来的几个老人,都能和王况或者是和孙铭前或者是他们自己相互配合着来这一下,那是要做给食客看的,富来客栈的宗旨是食客至上,有时候碰到无理取闹的,就用这一招来应付,现在又派上了用场

就见高三手捂着半边脸,口齿不清的又道“小东家快去罢”

“呀,对不住,对不住,烦劳转告晋王一声,府中出了此等大事,对不住了”王况撂下这句,也不再管那个小黄mén,转身就跑,黄大也跟了上去,一时就留了这个小黄mén呆呆的站在那,走也不是,等也不是,走,事情没完成,不好jiāo代;等,建安侯府中出了此等大事,怎么可能会进宫去?最终还没没办法,只要咬咬牙,一跺脚,走人了

躲在远处房角的王况和黄大他们见那小黄mén终于是走了,王况舒了一口气,返身给了高三一个大爆栗“挑什么理由不行?非要挑这个?晦气”小王晟可是按王况当初的意思,采用水中分娩出来的,水xing好得很,在水底憋气的本事,不比那些常年在水中打渔的成年人差,在建安的时候,就经常自己跳到家里的大池塘里玩水,也不会有人担心,要不是他才刚学会走路没多久,不然的话都要跑建溪去玩了

“不是急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再说,小郎子的本事,除了咱家,那也没人知道,正好,小东家又可借这个机会,多了几天清静”高三这回倒没躲,实打实的挨了一下

“算你有理了,这两天吩咐下去,不管谁来,都说晟儿身体不适,我不方便见客”别说,这一招还是不错的,小孩子落水了,呛得不行,身体虚弱,自然是要看护着要紧,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会客?不过话又说了回来,现在大佬们基本都去洛阳了,能找上mén来的都是那些中低层官员,mén房那里几句话就能打发走了,只有宫里来人,那是mén房挡也不敢挡的,谁知道是不是真有什么事情要找自家郎君呢?自然是由自家郎君去判断

没想到,当晚李治小子真的上mén来了,这个mén房可拦不住,只好将他引了进来,王况才知道下午真的是闹了个大乌龙,那小黄mén还真是李治派来请王况的,说是皇宫内得了一样东西,想请王况去看看,给个结论

原来是大食国王前些时间差人给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