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宦海无涯 >

第510部分

宦海无涯-第510部分

小说: 宦海无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调查南江机场的事情,就停了下来,没有全部调查完,但是根据已经调查过的情况来看,李飞泉和舒红旗同志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所以嘛,我地意见是不要听风就是雨,要注意保护干部的积极性。如果我们每收到一封举报信就要派人下去调查一下,那么我看我们什么工作都不要做了,整天就去调查举报信好了。”杨一斌抽出一根熊猫夹在手指间,严肃地说道:“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甚至是一些党员干部,因为一些个人利益没有满足,整天热衷于写举报信,借以要抰组织,甚至是往一些勤勤恳恳干工作的同志身上破脏水。同志们,我们是领导干部,不是普通人,尤其要警惕这种现象啊!”

会场上响起一片喝茶的声音。杨一斌话里话外的倾向性已经十分明显,这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再开口。

崔中凯抽出一根香烟拿在手里轻轻在桌面上顿了顿,然后看了看会场,说道:“一斌市长的意见很中肯,可以说是切中时弊。我们必须注意保护干部的积极性。但是怎么样才是真正保护干部地积极性呢?我的看法是,调查,一定要深入调查。真金不怕火炼嘛!真正优秀的干部,是经得起组织调查,经得起实践检验地。如果我们收到举报信,不研究不调查,只是简单地搁置在一旁,那么下面的干部群众会怎么想?难免会有一些风言风语出来,甚至会形象到领导干部的威信,影响到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所以我的意见是,不管举报信反应地问题是真是假,我们都有必要调查核实一下。这样在,才是对干部积极性的最好保护。大家说呢?”

会场地气氛又微妙起来。常委们互相碰着眼神。显然很诧异崔中凯今天强硬地态度。在以往常委会上。崔中凯对杨一斌地意见多采取避让地方式。很少会直接和杨一斌地态度生冲突。但是今天情况却变了。崔中凯破天荒地亮明了自己地态度。看来。老崔被王天坤地死彻底激怒了。以后这常委会可就有地热闹看了……

赵长风对杨一斌刚才含沙射影地话很不满意。这时候见崔中凯站出来支持他地想法。自然是不能退缩。他说道:“我同意班长地意见。这封举报信中反应地问题又不是小问题。涉及上亿地巨额资金。不能就这么不了了之。”

会场上都沉默了下来。虽然这件事情是赵长风引起地。但是明显地变成了市委一二把手在掰手腕。在没有看清楚局势之前。谁也不愿意轻易表态。

关于赵长风地为人。南江市这些领导都听说过了。知道小赵书记行事作风往好地说。是大胆果断。往贬义里说。就是鲁莽冲动。以前赵长风在粤东之所以可以顺风顺水。那是因为前任省委书记杜红军非常赏识这个年轻人。但是一个月前。杜红军已经离开~东。到全国政协去了。离开了杜红军地庇护。赵长风如果还是这样鲁莽冲动地行事作风。能讨得了好吗?

就拿今天地事情来说。赵长风也不事先做一做功课。搞清楚举报信中涉及地都是谁。教育局局长李飞泉和房管局局长舒红旗都是杨一斌小圈子里地人。还有那个玉江房地产集团地老总陈玉莲。谁都明白。那不过是杨一斌洗钱地白手套而已。这种话大家都知道。但是都不能说出来。不能捅破这层窗户纸。这不光是因为杨一斌是一个强势副省级市长。更是因为杨一斌身后站着杨家地庞大势力。这种共和国地开国功臣、红色世家就全国范围内来说。也会过二十个。如果杜红军还在~东。还可以帮赵长风顶一顶压力。但是现在杜红军不在了。若是老杨家威。赵长风恐怕轻而易举就被扳倒。

可是这个时候。市委书记崔中凯却明确表态支持赵长风。让简单地势力对比又变得复杂起来。崔中凯身后地势力虽然不能和杨家相提并论。但是具体到粤东省来说。崔中凯却是省委常委、南江市委书记。来南江地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在南江市布置下来地势力足以和杨一斌抗衡。再加上赵长风地势力。天平似乎又往不利于杨一斌地方向倾斜。

----

推荐好友一本书:一等风流书号1192o

网址

 第103章 暂时妥协

1netbsp;   崔中凯用目光趁着会场。常委们有些人迎着他的目光,虽然没有点头之类的多余动作,但是已经用目光把支持他的意思传达的非常到位;而有些人则用低头喝茶、看材料之类的动作来掩饰自己,以避开他的目光。

对于常委们的姿态,崔中凯自然是一目了然。在常委们中间,支持他和支持杨一斌的本来是五五之数,现在加入了一个赵长风,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杨一斌仗着自己TZd的身份,在南江市一向是飞扬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这次正好接着王天坤的事件敲打敲打他,让他收敛一下锋芒,否则好端端的南江市会被这个TZ爷搞得一团糟的。

“如果没有其他意见的话,那我们下面开始表决。”崔中凯清了清嗓子,拉长声调说道:“同意长风同志的意见,对举报信进行立案调查的请举手。”

会场上顿时一震。

杨一斌心中也了一口气,知道这件事情无可挽回。在南江市,不管他的势力再大,毕竟是二把手,而决定召开常委会,提议在常委会上表决的权力都在一把手崔中凯这里。这让崔中凯在先天上就掌握了很大优势,可以随时决定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进行表决——就比如现在。

和崔中凯一样,杨一斌把中的力量对比计算的清清楚楚。他本来和崔中凯势均力敌,但是有了赵长风的加入,就稍微落在下风。这次又是公开表决,那些骑墙派心中小算盘打得再清楚,也不敢在常委会上公开反对崔中凯的提议,那样就不成骑墙了,而是彻底投向他杨一斌了对那些还打算看风头的骑墙派来说,这种行为无是一种巨大的政治冒险。所以如果不出意外,这些骑墙派还是会统一行动,举手支持崔中凯。这种局面,想来崔中凯也计算的清清楚楚,要不然崔中凯也不会提议进行举手表决。在这种情况下,杨一斌面临的是有败无胜的局面。与其这样如光棍一些,举手支持崔中凯的提议。即使是纪委立案调查,杨一斌就不信贡平真的敢往深处调查开来,最后还不是和上次的结果一样,纪委找个借口草草收兵了事?

心中盘算清一斌第一个举手说道:“崔书记说的对,立案调查也是对下面同志积极性的最好保护。”

杨一斌既然举手了,其他人更无议。市委常委会一致同意,由纪委书记章贡平牵头调纪检机关和政法机关的精兵强将组成调查组,对教育局和房管局同时展开调查。

会议结束后,崔中凯先起身离开会议室。在起身的一刹那,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掠过赵长风的脸,里面包含的意思意味伸长。

杨一斌是第二个走出会议室地。他会议室内还是满面笑容。可是一走出会议室立刻沉了下来。这个赵长风真地是不识抬举。来到南江就想折腾以为还有老杜给你撑腰啊?好吧。你就折腾吧看你最后能落个什么下场。

赵长风等其他副书记都身了。这才起身跟在后面。一般来说。在几位副书记中。市长排在第一。分管组织工作地副书记排在第二。至于其他副书记。除非是上级下文地时候有明确排序。否则就是按照资历顺序往下排。因此。在南江市委几位副书记中。赵长风这个新来地副书记就排名最末。当然。这个排名并不和实际权力挂钩。

对于这次会议地结果。赵长风谈不上满意。也谈不上不满意。他拿出这封举报信。只是对死去地王天坤聊尽人事而已。至于纪委书记章贡平能够调查出什么样地结果了。赵长风并不乐观。从刚才地言就可以看出。纪委书记章贡平是个典型地骑墙派。以杨一斌势力地强大。赵长风并不相信章贡平敢真地得罪杨一斌。所以这件事情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不了了之。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果然如赵长风所想。纪委调查组大张旗鼓地下去。调查了一个多月。却没有查出什么实质性地东西。教育局局长李飞泉和房管局局长舒红旗安然无恙。

不过这个时候。赵长风已经没有心思再去关心李飞泉和舒红旗地问题了。他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关于城中村改造地问题当中去了。而他地那份关于《城中村改造是突破南江市城市建设困局地最有效途径》地材料。也早已经送到市委书记崔中凯地案头。

这天上班不久,赵长风就接到崔中凯的电话,让他到书记办公室去一下。赵长风就连忙方向手中的事情,带上房门,往书记办公室走去。

以前崔中凯有事找赵长风,都是让市委秘书长罗达功过来通知,很少会亲自打电话过来。但是自从上次常委会中赵长风拿出王天坤的举报信之后,崔中凯对赵长风的态度就有了很大改变,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亲自打电话过来,很少会出现让罗达功过来通知的现象。

几分钟后,赵长风来到崔中凯办公室,崔中凯的秘书高相成看到赵长风到了,连忙从办公桌后笑着迎了出来,嘴里热情地招呼着,用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把赵长风引进里间崔中凯的办公室,泡了一杯茶,这才悄悄地退了出来。

崔中凯手里拿着红色的电话机正在讲电话,见赵长风进来,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做了个请坐的手势,让赵长风坐下,嘴里继续说道:“是,我明白。老领导请放心,我一定抓紧时间办。”

放下电话,崔中凯把目光投向赵长风,笑着说道:“长风同志,最近挺忙吧?”

---

第一更送到。老夏最近面临比较大的精神压力,失眠一直无法改善,耽误了更新,对不起大家。今天三更,第一更送到。

 第104章 两个试点

第1o4章  两个试点

长风笑着说道:“还行,都是在忙城中村的那点事情起忙来,班长,我们这些做副职的怎么也比补上您啊。/下面千条线,上面一根针。我们手里的工作最后还不是要归拢到您这里?您比我们更忙啊!”

“大家都忙,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啊。”崔中凯笑了笑,递给赵长风一根烟,说道:“什么时候我们这些当领导的不用忙来忙去了,才说明下面的工作真的做好了,理顺了,不用我们操心了。”

“恐怕很难啊。”赵长风接过香烟,说道:“您是班长,下面的事情还要靠您来把关。您如果要清闲了,别说下面,就是我们这些副职做起工作来也找不准方向。”

“长风,你呀……”崔中凯摇了摇头,伸手虚点了一下赵长风,然后伸手拿起桌面上的材料看了看,说道:“你的那份关于城中村改造设想的材料我看了,不错,想法很新颖,很大胆。”

一边说着,崔中凯一边看了一眼赵长风:“不过呢,关于城中村改造的问题,韩国新同志也弄了一份材料,你看看。”说着伸手把手中的材料递给了赵长风。

赵长风接过来看,材料的题目叫做《南江市城中村改造规划研究》,正是分管城建规划住房的副市长韩国新弄出来的。

赵长风是分管城建规划副书记,韩国新是分管城建规划的副市长,但是两个人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思路完全大相径庭,尤其是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两个人的意见几乎是针锋相对。当初赵长风在调研时,提出的城中村改造不要引进房地产开商的观点,就遭到韩国新的抵制,弄得赵长风不得不抛开韩国新,单独弄了一份材料出来,他却没有想到国新也弄一份材料交到崔中凯这里来了。

虽然知道韩材料中写的是什么,赵长风还是耐着性子仔细地看了一遍。看完之后,他把材料合起来,轻轻地放在桌面上。

在赵长风看材料的过中,崔中凯一直捧着茶杯不忙不忙地喝茶,等赵长风看完材料之后,他才放下茶杯,说道:“对于韩国新同志的观点斌市长就很是支持。”

“开唯利是图,”赵长风摇了摇头道:“让开商介入城中村的开,对南江市的房价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要把六七百万中低收入的打工者赶出南江市啊。且不说这些中低收入的打工者在南江市展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就拿南江市今后的展来说,依旧离不开这些人。如果房价过高,让这六七百万中低收入者无法在南江市立足南江市的展前景必然大受影响。”

“长风。从个角度来讲是支持你地想法地。”崔中凯沉吟了一下。说道:“但是呢。一斌市长地担心也不无道理。让村民组织成股份公司来开城中村。在全国范围来说还没有先例。而开商开城中村倒是有不少成功地案例。因此推进你这个方案。阻力不小啊。”

赵长一下子就听出崔中凯地意思了笑了笑。说道:“班长当初中央决定在南江这个小渔村设立特区地时候。全国也没有先例。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江市却从一个小渔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