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宦海无涯 >

第481部分

宦海无涯-第481部分

小说: 宦海无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飞知道小赵老板心情不好。车后就静悄的坐在那里。没有像往常那样往车载cd里放老板很喜欢听的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

车内的气氛就有些闷。

在高上跑大约有个小时。赵长风手中的手机终于耐不住寂寞。响了起来。赵长风看着显示屏上熟悉号码。眼中掠过一喜色。

“大哥。我知道你不会不管老弟的。”赵长风把手机放在耳边。嬉皮笑脸的说道。来电话的是省政府秘书长谢富海。如和谢富海何承明省里这些铁杆关系相处。赵长风自有一套心。他完全明白。什么时候该称呼职务。什么时候又该用“大哥老兄”来称呼。

“哎。长风。你这次可踢到铁板上了。”谢富海在电话的语气很严肃。赵长风听声音就知谢富海在那边是什么样一张面孔。“连我也没有想到。孙老的脾气。真是老而弥坚。”

“大哥然是孙老?”赵长风虽然早有预感。但是听到谢富海口中亲自证实。还是吃了一惊。

“是啊。我上午就听说孙老到省委大院去了我想可能是因为海东新线的问题。本来我想摸一摸情。等的到确凿的消息了。再向你透气呢。谁知道杜书记这么快就打电话给你了。”谢富海又叹了一口气向赵长风说明了缘由。

********************************************************************

今天上午。孙金平老省长拄着一根拐棍。来到了省委大院。一般来说。像孙金平这样的老志。在台上的时候风风光光威风八面。那么一旦退下来之后。随着中权力的丧失。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环也必将随之退去。正因为这样。那些曾经在省大院省政府大院叱咤风云风光无限的老干部退休之;。一般不愿意出现在这些记录下他们显赫历史的的方。他们曾经高高在上的坐在皮椅上居高临的看着下面的人过来汇报工作。而现在。那间象征权的办公室象征权力的皮转椅。都以前不属于他们。坐在上面的或许就是当年给他们提公文包送文件的下属。他们如果出现在这里。就要接受下属居高下的目光这中间心理上巨大落差。绝对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有些老同志退下之后思想转变的快。很快找到了归属。比如孙金平。就把自己的兴趣转移到种菜上面。在自己的小院里开了一小块菜的。整天乐此不疲的侍弄着那些蔬菜。还不是把摘下一些成熟的蔬菜送给自己那些退休的老伙计声称这是绝对绿色无污染的蔬菜自己一手种出来的。比机关事务管理局特供的还要正宗。

有些老同志呢放不下过去那点感觉。退下来后心中还是耿耿于怀。整天一股闷气在心中郁结。时间不长。身体就出现了毛病。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老干部。在台上生龙活虎的。一点毛没有。刚一退下来。身体这个零件坏了。那个零件出毛病了。最后只好病怏怏的躺在特护病房里静养着。

平心而论。孙金平这些退下来的老领导中还属于比较开明的。心胸也比较开阔。一退下后立即抛弃了对权力的眷恋。躲在家里侍弄小菜园。非迫不的己不往省大院省政府大院里来。即是春节省委省政府联合举办的老干部团拜会。孙金平也是能推就推。尽量不来。为什么。就是因为孙金平不想别人尴尬。也不想自己尴尬。以前他无论是出现在省委大院还是省政府大院里。别人见了就不断的打招呼。口口声声的孙省长长孙省长短的。围着要说半天。现在见面呢。基本上就是点点头就走。实在是没有办法。也是上前握个手。问一声孙老好。说我这里正好有事要出去。就不……

当然。也有一些老干部不知道进。比如孙金平的一位老搭档。退休之后不知道自己的角色生了变化。依旧仗着自己过去的那张老脸。动不动就对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指手画脚。没事喜欢到省委省政府一领导的办公室坐一。一坐下就东拉西扯。唠唠叨叨。如果哪位领导稍微对他有点怠慢。他甚至会站在办公室外的走廊上气哼哼的骂人。最后落的个神鬼;。搞的省委省政府这些领导谁见谁躲。想躲避瘟神一般。刚开始这位老干部还有力气在外面走廊上骂骂。时间长了。见没有人搭理。才白自己是被些领导集体晾到这里了。心中就极为气愤。一时想不开。当场中风。送到医院抢救过来。成了个半瘫。天天坐在轮椅上。也不往省委省政府来了。

孙金平轻易不来省委省政府。是因为他懂的进退。懂的做人。不想给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添麻烦。这并不代表他软弱可欺。他在青梅岭长大。对那里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在位的时候。考虑到己的身份。从来没有主动为家乡办一件事情。临退休前为家乡争取了一条公路。竟然还要被人给推翻。这让金平怎么能下这口气。

 第53章 剖心之言

金平也懒得去找刘兆东,再说去即使去找刘兆东,人定认识他这张老脸,给他这个面子。/(一般来说,新官上任,都要去拜访一下以前的老领导,沟通沟通感情,请教请教经验,再询问一下老领导们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一下,总之,把老领导面子给的足足的,这样自己在做事的时候,就会减少很多阻力,甚至在遇到某些阻力自己不好出面的时候,还可以把老领导搬出来化解一下,即使自己有些事情做得不符合老领导们的心意,碍于面子,老领导也不好意思出来说三道四,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总有个礼尚往来吧?

可是这个刘兆东倒好,来到粤东省将近半年了,竟然从来没有登过孙金平的门。着说明人家京官出身,压根就没有把孙金平这样粤东省土生土长的老干部放在眼里,即使你孙金平是交通系统的元老。

关于海东新线的事情,孙金平甚至在项目没有上海州常委会讨论的时候就获得了消息。是大溪镇党委书记朱光辉亲自上门过来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朱光辉说,海东新线东江段不仅是大溪镇的脱贫公路,更是孙老的心血,不能就这样被个别领导毁掉。因此他冒着巨大风险来向孙老汇报这个事情,请孙老一定要想一想办法,不能让海东新线绕过大溪镇,让大溪镇的乡亲们继续受苦受穷。

孙金平只是淡淡地笑笑,也不多说,客客气气地把朱光辉送走,有很多事情,他没有必要说,说朱光辉这样的层次的人也不一定能懂。那个海州市常务市长赵长风想修改海东新线?简直是异想天开。

这种事情还用我去操心吗?以我在粤东省交通系统的影响力,这个项目根本不用我说一个字就会有人替我枪毙了它。

可是孙金平没想到,这个赵长风活动能量还是真的是很大,不但顺利在海州市常委会议上获得了通过,而且到了省交通厅之后,也一路绿灯,甚至他亲自提拔上来的交通厅厅长金冠天竟然也给这个项目了通行证。这个金冠天怎么回事?别人不知道,你难道也不知道?这条海东新线对我老头子来说意味着什么?老头子一辈子从来没有做过什么违反原则的事情,临退休前,为家乡破了这么一次例,现在还要被你们破坏掉?说一句难听话,这是让我老头子婊子也做了,却也没有为家乡地父老乡亲赚一点实惠。唉!也怪自己当初瞎了眼,怎么看上金冠天这么一个过桥抽板的人!

而孙金平正为金冠天忘负义愤怒不已的时候,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赵长风却登门拜访了,孙金平能给他好脸色吗?

让赵长风碰个钉子后,孙金平反而下了决心,他倒是要看看,赵长风这个年轻人究竟能把事情办到什么地步?二级公路的勘察设计都是由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来完成的,交通勘察设计院的院长也是孙金平一手提拔上来,孙金平就不相信,这个交通勘察设计院的院长也跟金冠天一样,是个白眼狼。只要勘察设计院在出具设计报告的时候找一些理由,海东新线修改线路地事情也会无疾而终。

可是孙金平没有想到,长刘兆东准备把事情做绝,竟然指示交通厅和交通部第一道路勘察设计院进行联系。京城那帮交通权威下来,会买他这个老头子的帐?到那个时候,即使孙金平再想去活动恐怕也回天无力了。

这压孙金平心理防线地最后一根稻草把孙金平彻底激怒了,老头子既然丢过一回人了,就不在乎再丢一回!他决定亲自出马,谁也不找,直接去找省委书记杜红军,看看他原来的迷糊还认识不认识他这个老领导。

就这样。孙平提着他地拐棍。到省委大院来了。其实孙金平身体康健着呢!走路根本不用拐棍。这个拐棍其实是一根登山杖。是孙金平爬白云山时才用地。这时候提在手里。其实就是做给省委书记杜红军看地。

来到杜红军办公室地。会客室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看来都是等着省委书记杜红军地接见。杜红军地秘书刘延东看到孙金平。连忙迎出来扶着孙金平道:“孙老好。您先坐。杜书记里面还有人。我……”

孙金平一把甩开刘延东。拄着拐棍就往间地房门进去。

“孙老。孙老。您这是……”刘延东在一旁求饶似地叫着。却也不敢阻拦。他清楚地知道。孙金平和老板杜红军之间地关系。如果他惹怒了老爷子。杜红军不知道会怎么他呢!

孙金平来到门前。也不敲门。用拐棍戳开房门。拄着拐棍就进去了。

杜红军正坐在办公桌后听农业厅厅长工作。忽然间见房门一开。老领导孙金平拄着拐棍气哼哼地走进来。他连忙向农业厅厅长做了一个手势。起身就迎了出来。

杜红军上前扶着孙金平,亲热地叫道:“老长,那股风把您吹来了?”

农业厅厅长也连忙

来,满脸堆笑和孙金平打招呼:“孙老,您来了。

“你坐,你们先谈事情,我在旁边等等。”孙金平可以对自己的秘书杜红军摆脸,但是对农业厅厅长却不能这样做。

“孙老,我的事情已经汇报完了,正要出去呢!”农业厅厅长乖巧地说,“您和杜书记谈吧。什么时候孙老有空,到我们那里指导一下工作。”说着就拿起桌上地手包退了出去,心中却恨恨地想到,这个老家伙,来得真不是时候,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次向省委书记汇报工作的机会,却就这样被这个老家伙给破坏了。

刘延东连忙为孙~泡了一杯铁观音,小心翼翼地放在孙金平面前,说了一句:“孙老,请用茶。”然后悄悄地把房门带好,退了出去。

外客厅内那七八个等候杜书记召见地地市领导和省直属厅局干部正在悄悄议论,见刘延东出来,立刻闭上了嘴边。

杜红军拉过一椅子坐在孙金平身边,半是亲热半是埋怨地说道:“孙老,您有什么事情,打个电话给我说一声,我亲自去上面向您汇报。您这么大年龄了,还要大老远地跑过来……”

孙金平用拐棍戳着地说:“杜书记公务繁忙,我怎么敢耽误您的时间?好在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弹,跑一趟也不算什么!”

杜红军脸上着笑说道:“哎呀我地老领导,您这是和谁生气啊?消消气,有话慢慢说。谁得罪您了,我替您出气。”

“就您,就您杜红军得罪了。”孙金平气哼哼地说道。

“老领,您这可是冤枉我了啊,我什么时候得罪您了?我怎么不知道啊。”当初孙金平在香山县当县委书记的时候,杜红军就是他地秘书,他一直在孙金平身边干了五年,孙金平对他地提携功不可没,所以孙金平再大的脾气,杜红军也不会生气。

“那我问你,东新线的事情你知道不?”孙金平敲着拐棍。

“海东新线?这个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怎么回事?”杜红军一头雾水。

孙金平见杜红军是说话,心中的气就消了一点,他说道:“红军,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比谁都明白。你说说看,我这一辈子干过几件违反原则的事情?”

杜红军点头说道:“是啊,老领导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到现在,我还经常拿老领导做例子,教育下边的干部啊!”

“红军,你也别往我脸上贴金。我早就没有资格当那个榜样了。”孙金平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违背原则的事情,就是临退休前,为了帮助家乡父老乡亲脱贫,让交通厅改动了海东新线地设计。我当时何尝不想做一个完人?大半辈子都过去了,眼看要退休了,非要违反这个原则不成?可是,没有办法啊,家乡的老百姓生活太苦了,太穷了,他们心中盼望巴望着有一条致富路能够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让他们过上和山下百姓一样地生活。我在青梅岭长大,对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在自己正当年的时候,乡亲们来求我,我总说,放到下次吧,挪到下次吧。还有比青梅岭更需要帮助的地自己反正还年轻,只要在这个位置上,还怕找不到一个机会帮一帮青梅岭的乡亲们?就这样一推再推,一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