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拙诚为父亲yu盖弥彰的话感到好笑:按照他的本意,觉得父亲现在按部就班就行,不要再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因为父亲去年上半年还是一个小小的区委书记,后来当上县委副书记,紧接着就升为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可不简单,相当于古时候所说的百里侯,是一个最容易积累官场经验的职位。如果能在这个职位上老老实实地工作一段时间,利用空闲时间多加强一下学习,那么对父亲将来的仕途很有好处。
可是郭拙诚的内心又希望父亲能趁现在大变革时期再进一步,自己的父亲往上走总比其他不学无术的人往上走好得多,如果父亲能顶掉卢南陵之流,对宜贡地区的人民绝对是一件好事。
心里纠结了几分钟,郭拙诚最后还是觉得帮父亲一把,就说道:“爸,你看了今年一月九ri《人民ri报》上的一篇文章吗?”
见父亲思考,郭拙诚直接说道:“这天的报纸上有一篇名为《文风和认识(路)线》的文章,在里面有一句设问句,‘检验工作的好坏、水平高低的标准是看实践,还是去看别的东西?’,在文章里,作者很干脆地回答道,‘是看实践’。”
郭知言一直以来就有认真读报的习惯,这篇文章他读过,儿子一提起他就想了起来,说道:“这是一个名不经传的文章,也是一种学术讨论的文章,难道里面有什么特殊意义?”随即,他很严肃地说道,“这可是与上面的要求不符。有人拿出来在报纸上讨论可以,我作为一名领导这么说可不行。”
第一五九章 报恩()
郭拙诚笑道:“爸,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现在你没有必要再如过去那样战战兢兢地过ri子。去年十月,《人民ri报》上还有一篇文章,《把颠倒了的组织工作是非纠正过来》,你当时看了不是说写得好吗?看了这篇文章,印刷厂的右派一个个同样兴高采烈,都说这篇文章说到他们心里去了。连这么大的报纸都开始刊登这类文章,你只不过是县委书记,用不着这么小心翼翼。我听说这段时间报纸上有关真理问题的辩论就是这个领导在主导,而且很多人都认为他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郭知言吃惊地问道:“这是你在京城里听到的?”
郭拙诚见父亲替自己找了一个理由,马上顺杆子往上爬,说道:“是啊,我在外婆家听了好多,这些事京城里都传遍了。”
对于京城的消息传播之快、传播这准,郭知言深有体会,上次高考的消息不就是京城传来的吗?
郭拙诚趁热打铁地说道:“爸,如果你有空就写一写这个方面的文章。文章的重点就是强调检验实践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践,不是任何人的理论。第二,我建议爸爸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比如扩大农民的自留地之后农民得到的好处,印刷厂搞了工作分工后效益大增。这些都是通过实践取得的成绩,并不是从某人的书里,从哪个文件里得到的。”
郭知言点了点头,脑海里琢磨着怎么写好这篇文章。
随着县城里其他考生的录取通知书一份份到来,郭拙诚家里的客人也逐步增加,来的客人都是他教过的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大家都提着土特产来表示感谢。
提来的土特产千差万别,人也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个个兴奋不已。
最激动、最对郭家表示感谢的是那些右派的子女,他们往往一家一家的到郭知言家来说着感激的话,有的还跪在郭知言甚至郭拙诚面前表示感谢。
让郭家激动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尴尬,郭家三人不断地向客人说着谦虚、鼓励的话语。
到三月初,录取通知书基本都下发到考生后,人们惊喜地发现水甸县的中榜率是全省最高的:参加高考的三百多名考生竟然有近二百名考上大学,比率超过百分之六十。远比省城的高考中榜率高得多,更大大超过全国平均录取水平。
如果将所有报考的人数(包括被筛考筛掉的)做分母,最后考上大学的做分子,水甸县的录取率也超过百分之五十。这个比例更是惊人,要知道当时全国的录取率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三点四。也就是说每二十九个报考,只有一个人被录取。
水甸县的录取率是全国平均录取率的十四点七倍!
不但舒巧、梁凉都收到了第一志愿填报的大学,就是郭拙诚那个短暂的同桌魏红旗也收到了河南一所邮电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虽然只是一所中专,但魏红旗一家依然喜出望外,郭拙诚也替这个不怎么爱学习的家伙高兴了好久:这个时代的中专生含金量绝对超过前世的研究生。
有心人仔细分析了相关数据,发现如果将右派子女单独剔除出来进行统计的话,他们的录取比例更高达百分之七十六!
这个数据传出来,更是让右派们感恩戴德。很有人痛哭失声,看向郭知言、田小燕、郭拙诚的眼光更加充满了感激,他们不厌其烦地教育子女一定不要忘记郭书记一家的恩情。
看着一张张喜笑颜开的脸,看到许多人眼里含着的热泪,郭拙诚不由感叹一番,感叹自己的重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让所有人高兴的事情。某些心里yin暗,特别是那些喜欢用阶(级斗)争眼光看待别人的人很气愤地放言:县委书记郭知言包庇右派!
于是,小小的水甸县又出现了一次状告县委书记郭知言的高chao。一封封告状信接连不断地飞向地委、飞向省委。
让这些人极度失望的是,这次告状效果为零,连一点点水花都没有激发出来,反而让知道这个消息的右派们更视郭知言为他们的恩人,他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更是飙升。
看到郭知言一点也不避嫌,右派们更加大方地跟他来往。
一段时间里,郭拙诚家门庭若市。这种事虽然是好事,但郭拙诚和母亲田小燕也有苦说不出,又开始了“逃亡”生活。
这天,郭拙诚正在县新华书店看书,他站在墙壁斜靠着墙壁,拿着一本《电子》期刊慢慢地看着。不时有一个年轻人经过他身边,客气地喊一声郭老师,也不管郭拙诚听没有听见,答不答应,就很小心地走到一边去了,脚步放得轻轻的,生怕打扰了郭拙诚的学习。
对于这种招呼,郭拙诚有时抬头笑着回应一下,但更多的时候他专注于书的内容中。
注意他好久的那个年轻售货员犹豫了一下,拿着一把椅子轻轻地走到郭拙诚身边,客气地说道:“郭老师,坐着看吧。”
郭拙诚抬头看了对方一眼,笑问道:“那你呢?我站着没事。”
女售货员见他笑看着自己,脸微微有点红了,说道:“我还有椅子,你坐这里好好。”
郭拙诚见她如此客气,坐不坐都无所谓的他还是坐了下来,说道:“谢谢。”
女子心里有点激动和自豪,有点慌乱地回应道:“谢谢郭老师。”
郭拙诚笑了一下,继续看书。他知道她是补习班的一个学生,今年考上了大学,在这里只上几天班后就去大学读书。
没有多久,她又给他泡了一杯茶过来,里面还放了一点白糖。
郭拙诚接过她这杯充满了感激的茶水,然后又继续看书。
不知看了多久,他的眼睛从书本上抬起来,看了看窗外,心道:“到了吃饭时间,现在应该可以回家了吧?”
一般前来拜访他们的客人不会在吃饭时间过来,这段时间也就成了郭拙诚回家的最后时刻。
“郭……郭……”这时,一个说不出胆怯还是难为情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
郭拙诚转头一看,乐了,问道:“小燕子,你放学了?”
俞燕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双只小手捏着辫梢,犹豫了好一会,才问道:“你……你真的是老师?你当过老师?”
郭拙诚心道:丫头,你的信息也太闭塞了吧?现在就是县城里的老太太也知道啊。一个少年当补习班的老师多拉风,谁不惊讶,谁不知道?
他笑道:“好像是的。很多人都这么喊我。”他作弄似地问道,“小妞,你有什么习题要请教我的吗?”
俞燕来不及翻白眼,先胆虚地看了一眼四周,见其他人都离这里很远,这才生气地说道:“你!……,不许这么说我,我还比你大呢!”
郭拙诚笑了笑,又问道:“那辆自行车修好了没有?”
俞燕想起了什么,脸se一下变得通红,本想跑开,但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住,问道:“你……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如果你帮了我的忙,我就不骂你了。”
郭拙诚皱眉道:“难道你以前背着我不断地骂我?……,哼,你说吧,要我帮什么忙?”
俞燕咬了咬嘴唇,毅然说道:“我听我们班主任说你每次上课都认真记笔记。你能不能把你的课堂笔记借给我?……,反正你都考上了大学,这些笔记本也没有什么用了。”
郭拙诚想不到她提出这个问题,故着沉思了一会,说道:“不是不可以,可是我以前的笔记本都因为搬家弄丢了,只有上学期的,你要不要?还有一些备课资料也可以借给你。不过……”
以前他压根就没记什么课堂笔记,只好说出搬家的借口。他家也确实因为郭知言的升迁而搬过家。
俞燕刚才高兴得心脏都快跳出口腔了,听到最后两个字,一下紧张起来,问道:“不过什么?”
郭拙诚说道:“不过,你不能把它们弄丢了,将来你考上大学了,你还得还给我。”
俞燕脸上露出激动的云霞,连忙说道:“好的,好的,我绝对不会弄丢,我一定保存得好好的。将来我……,我一定会还给你的。”
显然她不好意思说自己将来会考上大学,只好生生地吞下这几个字。
郭拙诚说道:“哪天中午有空就去我家拿就是。”
俞燕小手捏成拳头,差点喊出声了,见郭拙诚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她连忙如小鹿一般跑了。<;的背影,笑了笑,又低头看书。
等到了下班时间,郭拙诚这才将书收起,走向柜台,对那个女售货员说道:“我买这本书。”
女售货员惊讶地看了他一眼,问道:“你看得差不多了,明天再看一会不就行了,干嘛要买啊?”
她不知道他之所以在这里看书仅仅是因为躲开家里的客人,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来蹭书看的:如果家里不存放几本书,将来谁会认为你刻苦学习过?
拿着盖了章的书出门,俞燕推着自行车悄悄走过来,有点羞涩地问道:“郭老师!……,我现在就去你家拿笔记本好不好?”
郭拙诚点了一下头,问道:“你一直在这里等?”
第一六0章 重要的一环()
俞燕点了点头小脑袋,又随即摇了摇头,小脸通红地说道:“我也在这里看书。……,郭老师,你看那种书,能看懂吗?你一定看得懂,对不对?”
郭拙诚笑道:“装呗,装深沉而已。我只要拿起那种书看,有的人就会以为我很有水平。不想喊我郭老师的也只好喊了,呵呵。”
当然,郭拙诚这是跟这个小女孩开玩笑。
他在前世的时候就喜欢看有关电子方面的书籍,现在这些属于科普形的电子书籍在他眼里几乎没有任何难度,看它们连“复习”都算不上。他现在之所以拿着它们看,一是为了给其他人一个他爱学习、苦钻研的印象,最重要的是为了掌握现在电子行业的水平,对现在的电子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进入大学请教老师的时候能循序渐进,不给老师有突兀的感觉。
他之所以报考滇南大学而不是京城那两所著名的大学,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到滇南大学结识一个人。这个人叫粟广笙,他年青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取得自动控制博士学位。归国后一直从事微电子研究,参与过国家757工程项目(小型计算机)攻关,在计算机和集成电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国内这个领域的顶尖高手。
只可惜他在1987年就因病辞世,在计算机和微电子领域取得的成果因为他的死去而慢慢失去名气,特别是后来外国的计算机全面占领中国市场后,连他的名字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果不是后来有英特尔的资深副总裁虞有澄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提起他的成就而赞叹不已,恐怕国人都忘记有这么一位牛人存在。
听虞有澄的这堂课时,郭拙诚时任机床厂下属的设计所所长。好奇的他开始搜集了粟广笙的有关资料,不但知道了他的生平事迹,更理解了粟广笙孤独而行,不顾身边领导、同事、朋友的规劝而执意开发自己的集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