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由国家出面从全国各地抽调jing兵强将,充实和加强了滇南大学的计算机系。在国家教育部、国家科工委、中国科学研究院的指导、干预、命令下,来自各企业、各单位、各条战线的专家们在计算机研制攻关组下成立了:运控组、内存组、外设组、电源组。
不但这些小组的正副组长是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就是里面的组员也都是一些响当当的人物,这些人甚至反客为主,将滇南大学那些最早加入科研小组的人“排挤”出去了:没办法,谁叫滇南大学本身的科研力量不强,人家又都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呢,总不能让这些专家们受滇南大学那些初出茅庐的人指挥吧,他们不过是占了地理之便,如果郭拙诚是这所大学的副教授,如果之前不是郭拙诚和他们一起进行科研,凭他们的能力、资历和真实水平,绝对不可能加入这个科研攻关组的,甚至连这个计算机系也进不来。
随着全国各地的专家到位,随之而来的是无数的资料、图纸、元器件、仪器仪表等等。面对如山的资料、如海的图纸,如蚁的元件,感受了国家领导人的厚爱和巨大的期待,不说粟广笙等直接参与者,就是滇南大学校长赵启东也感到了压力。
但他们更多的是兴奋和激动,都憧憬着成功那天的到来。他们的目光都落在即将回校的郭拙诚身上,都相信创造了无数奇迹的他会让世人再次惊喜。
第三二六章 少年高官()
虽然组织机构还没有完全理顺,各人的职责分工还没有完全明确,但这些专家们放下行李就开始了工作。因为时间仓促,很多人暂时领受不到任务,他们就自己自发进行研究,他们发扬蚂蚁啃骨头的jing神,资料一本本地钻,图纸一张张地看。一边看图纸一边翻书本查资料,查阅器件手册,进行系统的原理分析。
他们将每一个元件的工作原理都力争弄清楚,将每一个系统的电路图都力争走通畅,将集成电路块和元器件的xing能都吃透彻。具体当一个数据要从一点出发到另一点,在错综复杂密如蛛网的线路中,沿途要经过哪些路线、哪些门,要顺利达到那一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要做哪些动作,在什么时间需要等待什么样的控制信号才能通过,最后到达应该是什么时间,是什么波形,幅度多大等等都要熟记在心,闭上眼就会在脑海中清晰地出现生动活泼jing彩纷呈的电子变幻运动场景,控制流、信号流、数据流在不停地有序变换前进。
当郭拙诚在粟广笙的陪同下在众人面前亮相时,不但他们惊诧不已,郭拙诚也敬佩不已,被他们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为他们jing益求jing的jing神所感动。
如果郭拙诚前世是it业人员,肯定会更惊讶,因为站在他面前的专家、教授们在前世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等领域都是佼佼者。前世没有郭拙诚出面,他们都分散在各个单位、各个企业、甚至不同的国家,今世却因为郭拙诚而走到了一起。
可以说,在zhong yang首长的关怀下,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现在滇南大学计算机系的力量是全国各个大学中最强的,无论是前沿理论、还是系统构架、硬件设计,或者是软件构成,数据分析等等,这个计算机系的水平都明显高出其他著名大学。
郭拙诚没有急于接过计算机系的指挥权,而是融入这些专家教授中间,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研究,从而了解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水平他们的特长。
越是了解,郭拙诚越是惊喜越是惭愧:我的天!这些人都是牛人啊,前世的我在计算机领域给他们提鞋都不配,他们怎么来了?难道国家真的这么相信我,举全国之力支持我?
郭拙诚回到学校没有多久,学校有关郭拙诚的任命就下了:他不但被任命为计算机系的系主任,还被任命为校长助理。这个助理是一个很灵活的职位,不但其工作职责灵活,其级别也灵活异常,最高可以享受副校长也就是副部级待遇,低可以享受厅局级待遇。
别人心里只是怀疑,但郭拙诚却明白这是学校领导采取的一种折衷办法:既能保留和明确郭拙诚的行政级别,又不引人注目,不会引起别人过多的猜想。
郭拙诚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两个任命。他很快就投入到计算机的研制中。
在上战场前,郭拙诚曾经跟粟广笙教授讨论过新型计算机设计的事情,也针对有关主体框架设计、软件系统功能、元器件的购买等等方面进行过认真讨论。
当郭拙诚在战场上鏖战的时候,粟广笙就带着一帮子人在忙乎,后来虽然因为成立计算机系的事而有所放松,但基础研究做了不少,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但是,事情的进展也不是一番风顺,特别是粟广笙教授宣布新计算机的研制方向后,引起了众人的议论,激起了专家们的反对。
虽然上级已经强调大家必须服从郭拙诚的指挥,但这些专家教授都是原单位的技术权威,是同事中的佼佼者,在原单位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对于郭拙诚当计算机系系主任,他们心里多少有点意见,但碍于形势和上级的命令,他们心里虽然有意见但嘴里都不说,可听说新型计算机已经被郭拙诚确定了研制方向,完全不用征求这些高手的意见、大搞一言堂时,这些人不平静了。
“什么?这么大的问题就他一个人说了算?”真是婶可忍数不可忍!
对郭拙诚充分信任的原滇南大学的科研人员因为级别太低,根本无法劝说这些人相信郭拙诚,他们只能在旁边冷笑:“别以为你们是专家、是教授,你们这些人连郭教授十分之一的能力都没有。不由他来定,难道由你们来定?真是岂有此理。”
这些话大知识分子听不到,这些人都是直肠子,几个专家一聊起这事,就开始忿忿不平,不但诉说着现在工作麻烦、管理的混乱,还诉说着原单位的好处,原单位的温馨,越说,专家们的心情越不好,越说大家的火气越大,于是这些人一起涌到系主任办公室,准备当面找郭拙诚讨一个说法,责问他为什么如此武断,为什么不集思广益,难道你就是神仙,知道将来计算机如何发展,知道将来的计算机是什么样子?
听了他们激动的话语,郭拙诚心里道:不错,我就是知道未来计算机是什么样子。
可惜这话他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别人也不会信。他快速地思考如何管理这些牛人,如何将大家的积极xing调动起来。
他知道手下的人强有强的好处,一旦大家拧成一股绳,集体的力量就是无穷的,能摧枯拉朽一往无前。同时,强有强的坏处,一个个都有个xing、有想法,一旦不能统一起来,那就是一盘没有任何凝聚力的散沙,大家的jing力浪费在内耗上,不说出什么成绩,就是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都难,有时候还不如组织一批平庸者,效率虽慢但总能进步。
为了今后能齐心奋斗,郭拙诚知道现在不能凭命令来强迫他们,必须说服他们,让他们心服口服。他也知道知识分子的共xing,只要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佩服的就是有真本事的人,心甘情愿地听从先行者的意见,尊能者为师,而不会过于在于年纪、资历。
可以说他们是天真的,也是现实的,还是固执的。
他将几个部门的领导者请到会议室,决定召开一次计算机的“定型”会,确切地说就是确定计算机的初步方案。
到位的人有系副主任粟广笙,运控组正副组长张雨浓、王牧浪;内存组正副组长宋希、曾桑田;外设组正副组长邬盈、陈俊东;电源组正副组长聂碧涛、孙康。
对于这种分组,郭拙诚知道是粟广笙按照国内以前研制计算机的方法划分的,很机械呆板而且无法涵盖计算机的研制领域,这是一种单向的、受命式的科研活动,其结果的好坏由研制者自行判断,与该技术的使用者几乎脱节,更与市场无关,这种研制体制无法进行闭环管理,研制者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
但郭拙诚现在不想马上改变这种现状,他想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一个让他们自我反省自我发现的机会。
在这新来的八人中,只有邬盈是女士。也正是这个戴眼镜的女士态度最坚决、嗓门最高,要求举行诸葛亮会,要求由集体决定计算机的研制方向。
郭拙诚开门见山地问道:“既然各位对计算机的研制方向有意见,那我请问我们研制方向该如何,指导思想是什么?”
他的话音未落,邬盈就抢先说道:“当然是瞄准世界最前沿的技术,研制运算速度最快、xing能最好、对我国工农业和军事国防用处最大的计算机。”说着,她看向其他专家,问道,“你们说是不是?既然国家如此重视我们,将我们这些人集中在一起,不是让我们来玩的,不是让我们打打闹闹的,不是来做修修补补工作的,而是来创新的,来创造世界奇迹的,是为了追赶美国、苏联技术的。如果没有远大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取得最大的成绩,就浪费了我们的能力,也辜负了国家领导人的期望,你们说对不对?”
邬盈的话明显有点空对空,但她的话也有道理,如果连目标都不敢订大,还奢谈什么做出大成绩?有几个人认同地点了点头。
运控组的王牧浪接着说道:“我很认同邬教授的话。在来这里之前,我们都已经知道你们滇南大学在z80芯片的应用上做出了很大、很好的成绩,特别是‘hy—001火炮控制辅助系统’可是说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粟教授在8080芯片仿制上有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接着,他的话题一转,说道:“但是,这些都不能说我们的科技水平有多高,不能说我们的技术追上或超过了西方国家。如果我们研制的计算机还是立足于外国的z80,更进一步证明我们是跟在他们后面,跟着他们亦步亦趋。
既然国家将我们召集在一起,就是希望我们能一鸣惊人,能设计制造出让西方国家惊讶的产品来,以此证明我们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证明我们的科学家一定能创造奇迹。”
第三二七章 舌战群儒()
听了他们壮志凌云的话语,看着他们频频地点头,郭拙诚不由一阵无语。等王牧浪说完,他说道:“我听了你们的话,我感到很振奋,也有点惭愧。因为我觉得我们计算机系的肩膀太小、太嫩,无法完全承担你们各位加在我们肩上的责任。我们在座的几个也没有代表全体中国人的资格。”
郭拙诚认真地说道:“如果我们系的科研项目成功了,只说明我们计算机系成功了,但不能就此说所有中国人都是聪明绝顶的人。如果我们系的科研项目失败了,也只说明我们计算机系没有成功,但不能就此说明所有中国人就不如西方国家。我们是我们,中国人民是中国人民,我们只是中国人民中极小极小的一部分,请各位不要妄自尊大,动辄代表全体中国人民,你我都代表不了。”
会议室的几个人面面相觑:以前大家不都这么说吗?广播电台里也是这么说的啊。……,不过,他这么说似乎也有道理,我们怎么可能代表那么多人……邬盈重新看了一眼年纪轻轻的郭拙诚一眼,有点不满地问道:“如果我们取得了科研成果,至少可以代表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朝前迈了一大步吧?足以令全国人民自豪,足以让全国科技工作者扬眉吐气吧?”
郭拙诚点了点头,说道:“如果真有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当然能取得你所说的作用。但是,要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谈何容易?如果这些科研成果不发挥效用,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研究出来又有多少意义?我们国家有多少科研成果研究成功之ri就是关进档案柜之时,它们所取得的作用就是在报纸上、电台里宣传一下而已,然后不见踪影。不说外国人是否注意到,就是我们这些人也未必知道这事,即使当时在电台里听到了、在报纸上看到了,用不了多久就忘记了,何必呢?”
对于这种郁闷的事情,作为专家的邬盈自有切身体会,但她以前觉得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高科技研究出来一时用不上,或者说当时集全力研究出来的设备只是实现了其原理,其xing能并不稳定,在实验室验证一下可以,用到生产上却不行,不将它们锁进档案柜,又能放哪里?
但她还是很不服气地说道:“那也不能过于实用主义、过于看重它的使用吧?”
毕竟是知识分子,现在又不是前几年,不时髦给别人戴帽子,她还不至于将郭拙诚定义为实用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