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淘宝大唐 >

第170部分

淘宝大唐-第170部分

小说: 淘宝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到那些经营工业品的商人们大发其财,心中十分羡慕,他也想经营工业品,可是他又没有门路。

    他打听到东宫、河间郡王府等处暗中经营香皂等畅销产品,心中不忿,就开始找麻烦了。

    周瑾的话立刻就引起了众多大员的不满。程咬金怒道:“周瑾,你是什么意思,你说话要有凭据,这么指着和尚骂秃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卢国公,我又没有说是你,你干嘛要着急呢?”周瑾说道。

    程咬金说道:“谁都知道,我夫人娘家崔氏是经营商业的。你又是我的邻居,曾经到我府上为你家小妾谈生意,我说我是朝廷官员不便于参与此事,拒绝了你,你就挟私报复,在这里乱放狗屁。”

    周瑾说道:“卢国公,你怎么出口伤人呢?我是御史,朝廷规定可以风闻言事,而且皇上说了,今天言者无罪的。”

    李凝儿听说过周瑾的事情,她当年还受过他和御史牛路的弹劾,现在一见到他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个周瑾原来也是李恪的党羽,李恪被贬斥的时候,他暗中投靠了李泰。当时他在李泰集团中是个边缘人物,因此没有受到牵连。

    最近李泰的势力又有抬头的迹象,他又投靠了李泰。李泰对于李愔等人掌握巨大财富心中嫉恨,因此授意他见机挑拨。

    李凝儿说道:“卢国公说得对,周御史就是在故意制造事端。”

    说完,她对着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弹劾御史周瑾蔑视父皇的权威,公然挑起事端,破坏朝廷纲纪,应该予以严惩。”

    今天的辩论会,从一开始就完全掌控在李世民的手中,眼看着局面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这三个问题的澄清,对于解决朝廷内部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礼部侍中严明的出头,脱离了主题。周瑾干脆就是来搅局的。李世民心中怒气渐升。

    这时,周瑾辩解道:“李副局长,你这话就不对了。皇上已经说了言者无罪,蔑视皇上权威的可不是我了。”

    李凝儿说道:“皇上是说过言者无罪。可是,皇上已经说了,今天是讨论三个规定议题的。你横生枝节不算,还违背了皇上的要求。皇上说了言者无罪,可是还有一句话,是不得搞人身攻击,你现在的做法又是在弹劾人,这不是人身攻击是什么?”

    李世民现在已经看出来周瑾是故意挑事的了。他决不允许他酝酿了好多天才形成的良好局面,被人破坏。他决定出手了。

    李世民问道:“魏征,你说说,抗旨不尊,藐视皇权,该当何罪?”

    魏征说道:“死罪。”

    李世民喝道:“马宣良,你还愣着干什么?立即将周瑾推出午门斩首。”

    看到李世民暴怒,周瑾本身人缘也不强,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求情。

    李泰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是没有说出来。

    李泰原本是想借机打击李愔的,可是他错判了形势,没有顾及到李世民的感受。他想保住周瑾,可是看到眼前的形势,他决定放弃周瑾了。

    马宣良带着两名武士将周瑾向外拖。周瑾吓坏了,他扭头看着李泰,喊道:“郡王救我。”

第三百三十九章 长孙无忌的选择() 
李泰把头扭向一边,假装没有看见。

    周瑾哭喊着被拖走了。

    李世民心里很难受,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在此之前,他收到了扬州王李治的来信,提到了他曾经将李成乾的事情告诉过李泰。

    原来,那天李愔等人接到信后,杜荷当时就下了马车,吩咐李旦的信使暂时不走,他是要和李治谈话,让李治写信给李世民的。

    杜荷找李治单独谈话,把李泰当年如何刺杀李成乾和李愔的那些事情,都告诉了他。李治这才明白为什么去望看李成乾,长孙皇后不让李泰去的原因。

    李治看到他好心告诉李泰,结果李泰就挑起了事端,又要陷害李愔。他尽管和李泰关系很好,可是他也不能眼看着李愔遭殃。于是就给李世民写了信。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李世民越发判定了这件事的整个起因是李泰所为。他之所以不给周瑾接受审讯的机会,就是要保住李泰。

    周瑾被杀了。

    周瑾被杀,并不是李世民随便杀人的,而是周瑾触动了大唐的核心利益。李世民要维护的是朝廷的团结统一,周瑾的行为恰恰是要破坏这个大局。

    大臣们都很畏惧,李世民的皇权越来越稳固,权威也有越来越盛了。

    经过了这次风波,大唐的内部更加稳固了,这就为继续发展贞观盛世铺平了道路。

    立政殿。

    李世民拿出李治的信,递给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看完了信,脸色苍白,一言不发。她实在是想不到,李泰竟然不顾及她的感受,公然利用她来打击李愔。

    李世民也很郁闷,他想安慰一下长孙皇后,可是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对于李泰,两口子既伤心又寒心。

    终于,长孙皇后下定决心说道:“还是让青雀到封地去吧。”她现在想明白了,照着李泰这么作下去,一旦李世民殡天,他恐怕是没有活路的。

    李世民心中郁闷。如果李泰仅仅是针对李愔,他心里还能接受。但是,对于李泰这种为了泄私愤,不顾大局的做法,令他深深感到失望。

    李世民心里很矛盾,他很体谅长孙皇后的心情。李承乾离开长城,长孙皇后已经深受打击。如果让李泰再离开,对长孙皇后的打击就太沉重了。

    李世明考虑再三,说道:“观音婢,这件事过段时间再说吧。”

    长孙皇后一时下也不了决心,就暂时不再提起此事,

    李世民看到长孙皇后落寞的神情,说道:“辅机(长孙无忌)已经去西域两年了,就让他回来吧。”

    长孙皇后也很想念哥哥长孙无忌,就说道:“二郎,您看着安排吧。”

    坐落在轮台的安西都护府。苏定方负责军事,长孙无忌负责民政部门。

    长孙无忌能力出众,经验丰富,不愧是唐朝第一能臣,凌烟阁排行榜上位列第一的人物。作为安西宣抚使,在西域干得有声有色的。西域的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天,长孙无忌和苏定方,正在研究处理大月氏的事情。

    大月氏原本臣服于康居帝国,康居帝国被波斯帝国吞并以后,它臣服于波斯帝国。波斯帝国被阿拉伯帝国攻打以后,大月氏就臣服了唐朝。

    自从波斯帝国割让了部分土地给给唐朝以后,大月氏这个国家,基本上成为了唐朝的国中之国。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存在的必要性,已经不复存在。吞并大月氏就列入了朝廷的议事日程。

    李世民授权长孙无忌和苏定方,全权处理此事。为了顺利地吞并大月氏,李世民特地从阴山都护府,调动了两个骑兵师,从陇右道调动了,一个骑兵师,并且从吐谷浑也调动了两万名骑兵,做好了军事解决大月氏的准备。

    这天,长孙无忌接到了长孙皇后的来信。长孙皇后告诉长孙无忌,皇上有调他回去的意思,具体如何,让长孙无忌自己拿主意。

    长孙无忌考虑再三,认为现在回去不是好时机。一来,他和太子李愔之间有矛盾。二来,朝中的重要职位,现在都有已经有人占据了。

    他考虑到自己回去的话,最大的可能是,叫侯君集回到军队,仍然由他来掌管吏部,他觉得这样也很尴尬。

    他仔细给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太子李愔的地位已经十分稳固了。自己再扶持李治与他抗衡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未来的天下,必定是太子李愔的天下。

    以他对李愔的了解,知道李愔心胸宽广,能够容人。他与其窝在朝廷朝中,还不如在西域扎扎实实的做点事情。

    长孙无忌已经位极人臣了,他并不是需要什么功绩了。只是在西域觉得自在。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是发小,关系亲密,他来信征求长孙无忌的意见。

    长孙无忌决定暂时不回长安。他认为,如果此时被李世民启用,那么太子李愔会将他视为一个威胁。不如他扎扎实的就在边陲做事,等着太子李愔来启用自己,这样才是长久之道。

    于是,长孙无忌给李世民写了回信,说自己想在这里解决大月氏的事情。自己已经在西域呆了两年了,对于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如果此时换人,派一个不太熟悉情况的人来,可能会事倍功半。

    李世民同意了他的意见。

    大月氏这个国家,国土面积为74万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个比较富庶国家。这么一大块肥肉,现在已经掉进了锅里,李世民对此已经垂涎欲滴,吃到嘴里是必须的。

    此时唐斐已经离开了安西都护府。长孙无忌决定亲自前往大月氏,说服他们并入大唐。

    李愔等人的车队,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州县,这天来到了来到了南阳。

    李愔刚出长安的时候,是公开了太子的旗号的,可是一路走来,各地官员沿途迎送,实在是麻烦。于是,李愔决定偃旗息鼓,乐得自在逍遥。

    他们是下午3点赶到南阳的,虽然时候尚早,李愔因为连日赶路,决定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再继续赶路。

第三百四十章 医仙孙思邈() 
李愔他们人多,城里没有一家客栈可以容下他们这么多人的。他们以前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城里最大的院子,临时借住。当然是给钱的。

    现在,他们也来到了这座县城里最大的财主家里,像往常一样,他们是以杨康的身份借住的。杨康现在已经是正四品的武官了,这个身份就非同小可了。

    财主们看到来了朝廷的大官,都很痛快地腾出地方,让他们借住,并且热情地宴请他们。

    李愔在宴席上,看到了几个仆人包括主人的夫人和孩子,都脖子肿大,明显的是患上了大脖子病。李愔想起来在进入南阳的时候,路上也遇见几个这样的病人。

    李愔问道:“刘老先生,您的夫人和孩子的脖子怎么了?”

    这家的主人姓刘,他痛苦地说道:“不瞒贵客说,南阳这个地方现在闹怪病,人们都说是中了邪,很多人都得了这种病。”

    李愔问道:“难道这里就没有人能治这种病吗?”

    刘老先生说道:“别提了,本地的郎中我都请遍了。不仅如此,我还请来了号称天下第一的神医孙思邈。他也是束手无策。”说着,他眼神暗淡的摇了摇头。

    李愔听他提到孙思邈,眼前一亮,问道:“孙老神仙现在何处?”

    刘老先生说道:“此人现在就在我家客房里,说是正在研究治疗方法。”

    李愔说道:“可否请来一见?”

    刘老先生吩咐到:“来人,去请孙老先生。”仆人答应着下去了。不久孙思邈就来了。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

    李世民十分尊重孙思邈,曾经想授予他爵位,被他拒绝了,他自在惯了,在民间自由行医。

    李愔看到,此人相貌清癯,给人以儒雅的书卷气,他的容貌看上去只有40岁左右年纪,实际上却已经整整100岁了!

    李愔急忙站起身来,向孙思邈行礼,说道:“长安李愔,见过孙老神仙。”

    孙思邈看到眼前是一个陌生的年轻贵公子,相貌英俊,看不出实际身份,但是看到他身边的随从的气势,知道此人一定是朝廷勋贵子弟。

    孙思邈现在的身份是个百姓,他虽然不畏权贵,但是人家诚恳地向他行礼,他也不敢怠慢,拱手弯腰地说道:“不敢当,草民见过李公子。”

    李愔请孙思邈坐下,说道:“老神仙,您今年高寿?”

    孙思邈神色暗淡地说道:“别提什么神仙神医的了,眼前的病我就治不了,真是枉活了百岁了。”

    李治好奇地问道:“你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怎么可能有一百岁了。”言语间透着不信。

    在这个时代,六十岁就是长寿的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李愔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