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

第37部分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第37部分

小说: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看法,特别是一变成_凡参汤这个方名的时候,易误解成理
中九是以人参为主药。应注意现在的人参和过去的人参已经不
同了,在《伤寒论》里的人参着重是补气、生律渡,阴虚津液

7t





捌t

才。



稿
下篇各  论一
伤用人参,气虚时用甘草,例如《伤寒论》治“发汗后,身疼
痛,脉沉迟者”的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就因为已经发
汗,汗多伤阴,而痈不解,所以用人参。
    还有一个问题,治疗胸痹的时候,要用汤剂而不能用
九荆。胸痹主要是因为下面有逆气上抢心,说明心阳不足,
不急补不足以镇压下面的逆气上冲,所以这里要补。邪气
更盛时,要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当胸阳虚,胸阳不足以镇
压逆气的时候,则当以人参为君药。所以方子的组成是因
证而异。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以下的加减{击就好理解了。理中九后
面原有租多的加减方法,如腹满加附子,后来做成了驸子理中
丸,驱寒止痛的作用更强,用于治吐利,凡是理中丸证的重
证,就用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的加减法也是这个道理。掌
握了理中九,知道附于的作用以后,在临床上就可咀区别运
用。
    理中化痰丸,这个方子根简单,就是理中丸加了秩苓、半
夏,实际上也是四君子汤加干姜、半夏,是治寒痰的。脾胃虚
寒叉多痰,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基本方,制成丸药长期吃,以逐
渐健脾胃、化寒痰。哮喘病人中有的确实是罔中焦脾胃虚而产
生了寒痰,在不发作的时候,可以服这个药。这是哮喘病治疗
的原则t发作的时候治标,以平喘为主;不发作的时候治本,
就是除痰。
  桂枝人参汤是《伤寒论》的方子。在中焦虚寒而有表证的
时候t应当怎么办?这里把桂枝、时草的用量加大。阐时也提
示我们,误下以后损伤了什幺?我们过去老是说,误下以后伤
阳,比如和解荆中调和肠胃法中的心下瘩.就是过样形成的。
桂枝人参汤是里虚寒而表未解,条文讲得很清楚,“太阳病,
外证未除而敷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
不解者,桂枝人参骑主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中焦虚寒而兼
L下篇各  论
有表证,需要表里同治的时候。可肚用理中丸、人参汤加上桂
枝,既有干姜,又有甘草,特别是加重甘草的用量。桂枝和盱
草的配合还可以在很多方剂中见到,这是助心脾之阳,如“病
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沥主之”,所以
桂枝在这里与甘草台用,还有助心脾之阳的含义。
    所谓协热下利t这个热怎么理解’它绝不是真热,而是指
表邪人里。所以这些闻题.单纯从条文的内容来看还不够全
面,在临床上一定要补充脉象、舌象。比如心下痞,黄连汤可
以治,泻心汤也可以治,还有单纯用寒药的大黄黄连西心场、
寒药加附于的附子泻心汤.啦段现在讲的桂枝人参汤都治疗心
下痞。怎样区别寒与热,单纯从《伤寒论》的条文上很难看清
楚,一定要注意其他的症状。特别运用脉象和舌苔进行辨别。
这些有时讲也非常难讲明白,如上寒下热,寒热夹杂,但大黄
黄连筒心汤就难阻用此解释,这些问题都要从文字必外,日p所
谓“意在言外”,要结台中医的基础理论和诊断学乃至《伤寒
论》、《金匮要略》的有关内容进行一番综合思考,然后辨证论
治。
    昊策萸…历
    (《伤寒论》)
    【组成】吴荣萸一升,洗(她)人参=月(60太枣}=枝,
(4#)生姜自+^月(18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①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脯满闷,或胃脘痛,
吞酸嘈杂。②厥阴头痛,干呕吐挺抹,@少阴吐利,手足逆
冷,烦躁欲死。














下篇各  论一
    I方解J吴茱萸汤比较茼单.组成是吴黄、生姜、犬枣、
人参。主要的药是吴茱萸。吴莱萸这个药,在左金丸里提到
过,它的特点是可以暖胃、暖肝,既能辛散H祛寒t又能降逆
下气,困此它能够止呕吐,所以不管吴莱蓖汤治疗什么病证,
它的要点都很清楚,就是止呕。第个是食谷即呕,第二十是
于呕吐涎沫.第三个是吐利,都有呕吐。在治疗吐利时.是治
疗以吐为主的病症。脾胃有寒时,脾寒则利,胃寒则吐。讲义
上有句话,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冲,故痛而呕也。为什么会
脘痛而呕t因为胃气以降为顺,若有寒气在内.阳气不足,胃
气就不得下降,继而上逆呕吐,在临床上经常发现一个问题,
就是上次讲左金丸时提到的,“诸呕吐酸,暴注下追,皆属于
热”,但“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这个问题总被忘
记。不能见吐酸就是热,寒与热要区别清楚。这两句话同出于
《内经》的病机十九条,不能只用一句话来辨证。吴茱蔸溺证
的本质就一句话,胃虚寒,所以用人参、大枣蚍补虚,以吴菜
萸、生姜来散寒止吐。吴菜蔓汤证的头痛也是田寒气上冲所
致。另外,痰浊阴寒之头痛比较难辨,在l陆床上有,辨证时一
定要注意看舌苔、脉象。痰浊阴寒头痛的舌象一定是白滑苔、
白腻苔。此外还要注意吴萸的炮制,吴茱萸不经热水泡洗的
话,刺激性很强,往往服药时,药效还没有出现,反倒被吴茉
蓖刺激而致痛呕。
小建中动
  (《伤寒论》)
  l组成】芍药^M(18g)  桂枝=日.去皮
(6g】  生姜口.=目(1。g)  大枣十=杖,擘(4杖)
  I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
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cog)炙甘草…月
饴糖,n(30E)
取三升,去滓,
呕家不可用建中
L下篇各  论
汤,以甜故也。(现代用法:五昧水煎=二次,取汁,兑I凡饴糖,
分二次温服)。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腹中时痛,韫按则痛减,舌淡苦白,
脉细弦而缓;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瘥
楚,手足烦热,咽于口燥。
    【附方】
    (】)黄芪建中汤(《垒匮耍略》)  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一目{
(9g),用法同小建中汤。功用:温中补气,和里缓急。主治:
虚劳里急t诸不足。
    (2)当归建中汤(《干金翼方》)  即小建中汤加当归目日
(12g),用法同小建中汤。功用:温补气血,缓急止痛。主治:
产后虚赢不足。腹中痔痛不止.吸吸步气,或者小腹拘急,痛
引腹背,不能饮食。
    【方解】小建中汤由桂枝汤中芍药的量加倍,再加饴糖组
成。也就是比桂枝汤多了三两芍药、一升饴糖。在学习桂枝汤
的时候,知道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以解肌表之邪。桂枝汤根据
用途不同,也有不同的服法。若要解肌、要解表,按照愿书上
的要求,需按规定的时间服用,而且喝了以后,还要喝热粥,
要温覆,这样才有利于解除表证。实际使甩时也可以不喝粥,
不温覆…还有的服一次就行r没有提}q必须服第二服,但必须
避风寒。所以桂枝汤的不同用法,代表使用桂枝汤的目的不
同。所叭过去有人讲,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就是有外
感,其中它也可以解肌,可以和营卫。那么在内证,即内伤的
证,可以化气和阴阳。桂枝汤本身还有很多变化。《伤寒论》
上讲的桂枝十八变,就是在桂枝汤化气和胡阳的基础上加味而
来。其中它可以变成一个温建中阳的方,就是用甘温的方法来
建中阳,甘辛合化。加大芍药的剂量后,叉有和里辗急的作
用。这里的主治证主要是举的《金匮要略》虚劳的内容——虚














下篇各  论√
劳里急。所谓虚劳,就是气血阴阳俱虚.就是《内经》上所讲
的“邪气盛则宴,精气夺则虚”中的虚。而且是虚到一定的程
度,才叫虚劳。里急,主要是指腹中挛急而痛。此外还有其他
许多证,有悸、衄、遣精、四肢酸痛、咽干口燥,代表善不同
的脏腑虚。心悸很明显属于心虚。衄是由于肝阴不足、肝火上
冲所致。腹中痛是脾虚肝强,术来克土。梦多、遗精是肾阴
虚,阳先所制,心肾不交。四肢酸痛、手掌烦热有两个解释:
一个解释与腹中痛一样,属于脾虚,脾主肌肉、四肢,脾气不
足Ⅲ4不能主肌肉,不能主四肢,所以出现酸痛;一个解释认为
手掌心热是一种阴虚发热、血虚发热。咽干口燥就是肺阴虚。
所以从整体来看,涉及了五脏虚和气血阴阳虚。在这种情况下
怎样进行治疗?这点上面没提到。
    在《内经》里有这幺几句话t“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
这是指脉象。三部的脉不足,实际上就是小。脉不是有长短大
小吗,这是朋阳俱不足。在阴阳俱不足的情况下,补阳则阴
竭。这句话很重要。阴阳俱病.阴阳俱不足,如果单纯补阳,
则阴要伤。因为补阳的药,都是温热之药,就要耗阴。阴陌是
相互为根、互相联系的,阴用俱不足时,补阳则阴竭,泻阴则
阳脱。明不足再泻阴的话,阳就无所守。阳气没有东西守着
它,配着它,制着它,阳气就要外脱,所以泻胡则阳脱。“如
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这条本来是说针灸的。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不能针、不能灸,只有用药物治疗。在用
药物治疗的时候t也还不能用竣烈的药,要用甘味的药,要阴
阻井朴。类似这样的话,《内经》上还有。这里强调了一个
“甘”字,很重要。所以后人对于小建中汤的治疗原则提出
了一句话,“五脏气血皆虚,从中治”。这就是一个治疗原
则。中是什么呢,中就是脾胃,是中焦。因为中焦脾胃为后
天之本,为水谷之海,为气血生化之源,那幺只有把中焦脾
胃调好了·它才能生化气血,才能补五脏。五脏的精气都来
k下篇备  论
繇于脾胃。
    用药与疾病程度的关系要把握好。病重不等于必须用峻
剂,虚到一定程度时,只能饮以甘药,不能用峻补。为什么?
这里要考虑到人的问题,考虑到阴阳的问题。所谓虚不受补,
补了吼后反出别的间题,都是因为这个关键没有把握好,所以
在这里应该提一提,由此及彼,以说明这个治疗虚证时值得十
分洼意的问题,同时对理解小建中汤也有好处,切不可贪功冒
进。
    小建中扬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了饴糖,辛甘合化为阳。怡
糖本身有一个特点,它既是甘温的,又是质润胶牯的,所以它
不但补脾气,而且滋脾阴。为什么加饴糖的同时,要加大芍药
的剂量々因为全方主要是甘温、辛温的药物,要想做到建中阳
而不伤阴一又能适合于虚劳的情况,阴阳兼顾,所以加上酸苦
微寒的芍药。这样芍药与那些甘药相配,就加强了酸甘化阴的
作用。
    下面再讲一讲阳。剐才说到的虚劳证,不仅有虚寒,还有
虚热。有寒有热,为什么要重点提阳,可以通过气血的关系来
解释这个道理。在气血的问题上有辩证法。为什么以补气来生
血?因为气_无形,血有形,补气容易,补血难。所谓难,是说
补气快,补血慢。治法有“血脱者益气”之说。即出血过多的
赶快补气,通过补气以摄血,{}气以生血.都是把朴气放在首
位。那幺阴阳也是同一个道理。阴阳两虚时首先要温阳,阳气
一生,温阳以后阴才能化,所以这里把藿点放在朴阳上。这样
一来,就容易理解小建中汤的组方了。
    《伤寒论》里的久咳病不可与桂枝汤,为什么呢,嗣为久
咳不喜甘t而小建中汤比桂枝汤更甜,所以不可服。呕吐的病
人也不要用。如果具备小建中场证而呕吐的病人,可以加芳香
与苦寒的药,因为“呕家不喜甘”,但是苦寒药只能用小量。
这时就不能再用生姜来止呕了,要用陈皮、砂仁,使小建中汤


t






功’



稿
下篇备  论J一
的甘味被芳香和苦眯抵制。
  小建中汤在《伤寒论》里的适应证为阳脉涩,阴脉弦,腹
中痛,都是一个原因,就是里边的阴气不足,木邪乘土,所以
也用小建中汤,在温中养血的同时解表,气血一足,就能驱邪
外出。这个方子的主证见之于《垒匮要略》t所以我们讲的时
候用《金匮要略》的主证来进行解释。后世有一些加减法,如
黄苠建中汤、当归建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