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第7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安的镜头延续了当年‘卧虎藏龙’中的含蓄唯美,没有太多冲突的剧情,但是一个个细节累积起来的沉重,却在不知不觉中击溃了内心的防线。看完电影,我一滴眼泪也没有掉,但是却十分伤心,十分沉重。不只是恩尼斯和杰克,不只是同性恋这个群体,所有的爱情都是一样的。有美好有幸福,同时也有残酷和现实。断背山真正唤起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对爱情的渴望,曾经错过的遗憾、爱人而不得的痛苦、相爱却无法相守的悲伤,就好像那清冷的吉他声,在幽深的断背山谷回荡。
每一个人都怀抱着只属于自己的秘密和痛苦,在这个可怕的世界上顽强地生存着,为了生活所受的委屈、难堪、折磨,最可怕的不是崩溃和爆发,而是在沉默之中郁郁而终。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消磨,容颜变老,曾经的哀伤曾经的炙热曾经的幸福,都变成了记忆中一帧帧泛黄的相片,生老病死、聚散离合,有些人老去,有些人消失,只有断背山上那段无忧无虑的年华,天真如孩童的情感,提醒着那曾经充满激情和怀念的过去,还有对于逝去的青春永不满足的追求。
恩尼斯最终还是没有放弃,他守着他和杰克的衬衫,还有那张断背山的明信片,‘我发誓……’这是他对杰克最后的承诺。
所有看过原著小说的人都会期待结尾的两件衣服一双袖子,当恩尼斯踩着咯吱响的楼梯走进杰克的房间时,我把呼吸都屏住了。但是那一幕并没有让我潸然泪下,因为我一直在设想李安应该把两只袖子拍得更亲密一些,比如说挽在一起,然后插在口袋里,就像在断背山一样,恩尼斯从后面抱住杰克,四周的山脉在黄昏里一点点变模糊。但是在最后,恩尼斯把两件衬衫重新挂起,换一种方式套上,旁边贴着断背山的明信片。那一刻,我终究没忍住,呼吸刹那之间就停止了。
我旁边的女孩依偎在男孩的肩上,带着哭腔说到,‘太悲伤了(it’s。too。sad)’。我忽然想起杰克对恩尼斯说的那句话,‘有时候,我想你想到无法承受’。在这一刻,我的眼眶突然有些温热。
李安说,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那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抵达的梦。即使我不愿意把‘同性恋’的标签再次加诸到这部电影身上,但我还是必须说,‘断背山’,有史以来最好的同性恋电影。因为,这个故事已经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了。
上帝保佑,我热爱这个故事。”
以上,就是罗杰埃伯特对“断背山”的影评,打破了“视与听”所谓的“贝尔现象”,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爆发求月票,求订阅!
~。《 》~
1096 为爱征服
~。《 》~今天第二更,
正如罗杰埃伯特的评论所说,李安通过“断背山”这部作品,对“同性恋”这个词进行了重新定义,他用唯美而含蓄的镜头,将一个史诗般的故事徐徐道来,让人惊叹。
罗杰埃伯特并不是一个信任打分的影评人,因为他认为,一部作品的好坏不能独立拿出来说,必须要有一个比较标准才能一分高下。比如说,当年一部“不羁的天空”,罗杰埃伯特给了两颗星——满分是四颗星,而后的“男孩不哭”在与“不羁的天空”做比较时,罗杰埃伯特则给出了三颗星的分数。现在,罗杰埃伯特认为,如果“男孩不哭”是两颗星,“断背山”则可以拿到四颗星的分数。
罗杰埃伯特对于“断背山”的推崇,让美国影评界一片哗然:其实原本也没有如此吃惊,只是在美国媒体集体失声之后,罗杰埃伯特不仅站了出来,而且致以了如此高的评价,也越发凸显出发差,也让人们越发惊讶起来。
其实美国媒体之所以会鸦雀无声,就是因为他们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打破僵局。一来他们对于同性恋题材电影的确没有任何好感,当初对于埃文贝尔接拍这部电影时的幸灾乐祸才是其次,如果可以他们绝对不会有什么好话的;但事情的反面却是,他们都是专业媒体,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就算是“世界新闻报”这样的八卦小报。胡扯也要找出一个由头来,不然是没有人买账的。“首映”次次与埃文贝尔对着干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话,艾略特卡特必须绞尽脑汁找出电影的负面信息。批评出一个道理来才行。所以。这次对于“断背山”。大家都有些不情不愿的,不愿意称赞也不愿意批评,准确说来,是不愿意放下自己的架子,去关注、评论甚至称赞一部同性恋电影。
但是。一旦有人打破了僵局,那么所有媒体的评论就会蜂拥而至了,毕竟所谓抢新闻,不仅要抢前排,就算不是第一。第二也是好的,而且还要抢焦点。大家都在等打破僵局的这个瞬间。结果所有人互相看对方眼色,都没有等到,一直到罗杰埃伯特站出来了。紧接着,评论就如潮水一般涌了出来。
抢在最前面的,是大家原本以为会第一个站出来的“纽约时报”,尼尔达西这篇迟到的评论可是让不少人埋怨的。如果尼尔达西第一时间站出来,那么所谓的“贝尔现象”就不会出现,美国媒体也不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丢这个大脸了,现在因为美国媒体这次的乌龙,“断背山”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无形之中又上了一个台阶,估计之后的发行执行都会顺畅许多。
“完美!这是埃文贝尔对于所有媒体质疑他接拍同性恋作品交出的答卷,完美得让人动容、让人落泪、让人感伤,完美得甚至不真实!”尼尔达西的这篇评论受到了无数人的瞩目,而他也不负众望,开篇就送上了至高无上的赞词。
“据说,在那里有一座伊甸园。据说,在那个地方,沿着陡直漫长的山坡一路往上,一个转角就是晴空万里。那里有让人停止哭泣的日出,还有让人停止呼吸的日落,从无垠的天空更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的地平线。那里有叠峦起伏的山脉,葱葱郁郁的树木连绵不绝,经年不化的白雪层层叠叠。那里有宛若地毯一般的草地,柔软如同棉絮的羊群在绿色上漂浮,在宁静得像是一面镜子的湖边饮水。那里有各种动物的声音,桀骜不驯的狼嚎,凶残暴戾的棕熊,健壮修长的骏马,那么近,好像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
如果你足够幸运,或许还能看见两个戴着牛仔帽的牛仔,骑着马,从山坡上慢慢地骑行下来,赶着羊群往远方去,你会看见孤独的帐篷,寂寥却又熊熊燃烧的篝火,还有那五音不全的口琴声,依旧清冷忧伤的吉他弦音。在那里,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揭下了遮掩的面具,它很绵长,就好像一首永远都不会停止的诗歌;它很短暂,就好像一个在唇瓣上留下永恒温度的亲吻。
那个地方,叫做断背山。”
这不是典型的尼尔达西式评论,虽然他一贯将诗意和感悟融入剧情、融入评论之中,但是如此浪漫优雅的风格,却是将尼尔达西骨子里所有的情怀都爆发了出来,仅仅是评论本身,就美好得让人说不出话来。
“当我最终在吉他声里安静地流下一行眼泪的时候,我明白自己已经被这部电影所征服。或者说,是被爱本身所征服。
作为一个男人,我必须要做好很多的心理准备才能去看这样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作为一个影评人,我必须做好很多事前功课才能去看这样一部被人认为是埃文贝尔事业毁灭终点的电影。但最终,我被征服了,对电影的热情克服了我的偏见和担忧。这个美好而真实的故事,让我刻骨铭心。
电影结束了,当我却一直没有能够走出那个干净而美好的世界。
或许是坚强了太久,久到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强大面对生活的所有苦难,但那些吉他声却轻而易举地穿透我的重重防备,深深地刺痛了内心最脆弱最柔软的一个角落。那细微的疼痛,开始不断蔓延,覆盖整个心脏,顺着血液开始遍布全身,把之前那自以为牢不可破的坚韧,一点点地化作一支旋律,和着那悠扬的吉他声,演奏着一曲叫,告诉了我什么叫做生命。
每个人生命中或许都有这样一首歌、一本书、一部电影、一段感情,他们让你从此改变,让你重新开始,让你明白自己生命的意义。在我的生命里,第一部扮演这个角色的作品是‘肖申克的救赎’,它让我成为了一名影评人;第二次扮演这个角色的作品,是‘断背山’,这也是我不想把这部作品单纯看做是一部同性恋电影的原因,因为它讲述的,是爱,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框架之下的定义。
恩尼斯和杰克的爱情,是付出,是感动,是忍耐,是妥协,是放弃,是无疾而终,是铭心刻骨,然后它却能够穿过这一切,甚至穿越生死、隔阂,实现永恒。当恩尼斯说到‘我发誓’的时候,我也终于明白,我为什么会迷失在断背山上,因为我希望自己也能有那样的爱情,甚至希望自己是那样的爱情里的一部分。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恩尼斯,还有一个杰克。尽管很清楚明白自己的所爱所求,然后很多时候,现实的枷锁却让我们像恩尼斯一样,被囚禁在现实的牢笼里,不敢为了自己的热爱放弃掉现有的生活。心里的那个恩尼斯看到责任,看到后果,看到不公,看到现实,于是,你选择了容忍。
但是有时候,内心里的杰克无法忍受这一切糟糕可怕的现实,无法忍受一切的委曲求全,它疯狂地不顾一切,它肆意地拔足狂奔,它说人生苦短,要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是万人唾弃,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杰克在前方恍恍惚惚的身影,就像清晨六点的阳光,冲破一切黑暗,绽放出最耀眼的色彩。
我们能做出抉择吗?既然连爱的力量都没有能够让恩尼斯和杰克厮守,我们又怎么能够让内心里的恩尼斯和杰克决出胜负呢?所以,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选择题。所以,断背山成为了我们的乌托邦,因为那里美好得让人觉得虚幻。在那样的地方,我们才可以听从一切与生俱来的力量,比如爱。
每当恩尼斯和杰克在断背山相聚的时候,他们是快乐的,他们是幸福的,他们是无忧无虑的,他们,是完整的。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不相信天长地久,不相信海枯石烂,是我们被现实压弯了脊背,还是世界已经俗不可耐了,一直到断背山的乌托邦出现,才让我们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梦想再次发出幽光,指引着自己前行。
但我们知道,恩尼斯后悔了,他对爱的犹豫,让这份感情永远留在了断背山,永远尘封在了他的心里。而我们呢?或许答案不重要,重要的不是生活应该做出什么抉择,而是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一切,相信爱是存在的。然后,当我们面临抉择时,请勇敢。”
在尼尔达西评论的最后,他揭开了所有媒体的伤疤,血淋淋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当初埃文决定出演‘断背山’的时候,被骂得体无完肤,没有人愿意相信他,没有人愿意相信一部同性恋电影可以取得成功。但是电影结束之后,我想,这样的一次演戏经历,是每一个演员都梦寐以求的。埃文在面临角色时,他做出了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并且再次证明了自己,成功惊艳了所有人。
感谢埃文,也感谢杰克,感谢为我们奉献了如此精彩的演出。
电影不能改变什么,它无法扭转现实的苦楚,甚至都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或许谁都改变不了,但它让我们重新开始相信(最快更新),相信我们在现实中被迫失去的一些本该坚定不移的东西。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那里有干净而俊朗的山脉,有缓缓流过小桥的溪水,那里的湖面披戴着温暖,还有静谧地吃着草的羊群,淡红色的晚霞涂抹整个森林。在那里,一切都会发生。”
爆发求月票,求订阅!加更稍后。
~。《 》~
1097 地震回响
~。《 》~今天第三更,求订阅,求推荐。
无论是罗杰埃伯特还是尼尔达西,他们的评论都为“断背山”送上了至高的赞誉。这与去年八月份的千夫所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后更为壮观,也更为讽刺的是,几乎所有媒体都扬起了自己的手,狠狠地在自己的脸上摔了一个耳光,响亮而刺耳。如此壮观的场面,堪称地震级别。
“时代”周刊的评论说到,“‘断背山’讲述的病不仅仅是性(影片里性的部分微乎其微),而是关于爱:一种犹疑而备受阻碍、最终化为心底悲哀的爱。”
“洛杉矶时报”的影评则相对含蓄一些,“这部被称为‘同性恋西部片’的电影,这一称谓既不准确又容易产生歧义……片中饱含的激情很大程度来自于精确的细节和暧昧的情感。”
“滚石”则以“埃文和杰克联手奉献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为题做了相关评论报道。
“好莱坞报道”的一句话评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