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第10部分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10部分

小说: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时,东边一片火红,一轮绯红的圆盘破云而出,彩霞洒下的光辉如胭脂般,将人们的脸庞也染得绯红。

周氏眼角闪着晶莹的光,眼里却带着充满希望的笑。童老爹大半辈子奋斗的目标,就看今年二月那一场春闱大考了。



016:来信

过了年,李家村渐渐便平静下来,家里有田有地的都在地里忙着农活,在城里做工的也都返回城里去了。

大奎家之前因大奎在家,地里的活儿大奎一人便能成,今年大奎也去了城里,刘氏又要带孙子,又要张罗春耕,忙的不可开交,少不得也会张口骂童家几句。每每这个时候,李长老便要训斥她半天。

村里其他人家也有相互帮助的,往年大奎家也是如此,今年却没有人愿意和刘氏来往。眼看着春耕的日子过了,刘氏只得想法子去镇上找一些短工。

可这个时候恰是难找人的季节,没想到,原先刘氏说亲的那家人主动来了。还把他家姑娘也带了来,这样才把地里的事儿搞定。

刘氏见王家姑娘是干活的好手,慢慢的又开始朝村里其他人炫耀,间接的又讽刺了童家。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模样道:“中举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听人言,春闺才是重要的,童老爹一把年纪,这样车马劳动去了上京,大考时睡着了才好!”

旁边人笑道:“刘婶子竟然不知道,童家原就是上京大户人家,中了举人再有家里亲戚资助帮着打点,少不得来年就是官老爷了。再说,童家还有个儿子呢!咱们不出门不知道,出门在外的谁不知童家公子写得一手好字?竟然还有城里大户人家专门找他呢!”

又有人笑道:“想来儿子还是该送去读书才好,不指望考什么举人,就是去城里做工当账房先生,不下劳力也比咱们强些。如果能像童家老爷那样中举,家里也跟着风光一回。”

其实,自从开了年,李家村许多人家都把家里七八岁大的男孩送去了私塾,所谓知识改变命运,童老爹的中举终于让这些人都意识到读书的好处。

童若瑶不由得就想起前世读过的那些书来,古代科举制度摧残了许多人,童若瑶一度怀疑老爹也是被摧残的对象。只是,时代不同,没有切身呆在那样的世界,根本就无法去评说那个时代的对与错。

人类的思想是一步一步慢慢进化的。

“想什么呢?”周氏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打颜色各异的丝线。

童若瑶放下笔,看了看跃然纸上的寿星贺寿图。已经三月了,老太太寿辰是四月,周氏想了许多,才想出送一副刺绣屏风。童若瑶喜欢工笔画,这些年靠着自己琢磨,画出来的还能看。

周氏却惊喜地道:“好像活了一般,瑶儿真了不起。”

这句赞美发自心底,周氏早就察觉到女儿有许多过人之处。读书认字,女红厨艺,大家闺秀也不过如此罢了。

童若瑶不觉红了脸,周氏笑眯眯地道:“如果绣出来也能这般,就着实不错了。”说着又叹道,“不知你爹怎么样了?”

童若瑶见周氏站着出神,忙扶着她坐下来,“爹爹临走的时候特别交代了,要我好好照顾娘,您快坐下,爹爹一定会顺利的。”

周氏扭头见童若瑶一副大人模样,不觉笑起来,那一瞬间似乎年轻了许多。

“你呀,心里是不是又在偷偷笑了?”

童若瑶才不会承认呢,学着爹爹严肃的模样,道:“爹爹交代的,女儿不敢不听。”

不过,想到爹爹故意摆出的严肃模样,还是觉得好笑,一直想知道爹爹和娘单独相处是怎么个情形,但童若瑶敢肯定,爹爹绝对不会板着面孔。

自童老爹走后,童若远也严格遵循了老爹的嘱托,天天儿在家读书。童若瑶女红比周氏好,祝寿贺礼她绣,周氏便拿出廖管家送来的那些料子,裁剪了给他们兄妹做新衣裳。

日子平静地从指缝间溜走,当屏风绣到一半,有人从城里带了一封信回来。童若瑶拿在手里,只看信封上的字迹就知道是老爹的。心里激动的不得来,好像是老爹上战场打仗,带回来的平安书。

在院子里叫了一声童若远,就兴冲冲地跑去正屋里给周氏看。周氏也略认得几个字,因是后来童老爹教的,但她身体不好,又要照顾童若瑶两兄妹,后来就撩开手。

一时童若远进来,童若瑶把信递给他,母女两就巴巴地盯着童若远。偏偏童若远看完了也没啥大的反应,最后平静地道:“爹榜上三十八名,赐同进士出身。”

周氏脸上原是喜悦的,见童若远那神情,又黯然失色,弄得童若瑶也没细想这个三十八名的成绩到底好不好。

而母女两的表情换来了童若远的诧异,听得他看了看信又道:“二叔帮着寻了一处住处,爹让咱们也动身,趁着老太太寿辰前抵达上京。”

童若瑶眨眨眼,嘴里不由自主地念道:“三十八名……”

全国举人汇聚上京,童老爹三十八名,三十八名!全国三十八名!童若瑶有些消化不了这个信息,再看童若远,还是那副镇定自如的模样,她实在是佩服!

童老爹考了这么些年,去年才中了举人,在东临排在前几名里面,没想到去了上京发挥的还更好!周氏瞧着童若瑶的神情,也渐渐地消化了信里的内容,一时眼里竟闪动起水光。

整个童家小院都弥漫着喜悦的气氛,就连蹲在门口的小黑,似乎也察觉到主人们的心情,雀跃地摇起尾巴。

因童老爹是东临这边的考生,朝廷派发的喜报也报来东临府衙,第二天一大早,衙门里便来了人,童家的院子又一次热闹起来。只这一次因童老爹不在家,也就没有办事。不过,乡里乡亲的依旧送了好些东西来,周氏和童若瑶忙着应酬那些妇人,童若远忙着招待村里和其他来道贺的男人们。

唯有刘氏,抱着孙子远远儿站在高处朝这边张望,嘴里不屑地嘀咕道:“如今巴结有何用?难不成童家会继续住在这里?”

嘴里虽是如此说,心里却不甘,只是已经撕破脸皮,就是这会子想去凑个热闹也不成。

一连三四天,童家小院才清净下来,因这几天白天耽搁了刺绣进程,童若瑶少不得要夜里加班加点地赶。另外童老爹又来了一封信,催的较急,一家三口又忙着收拾家里的东西,择了启程日期,准备赶往上京。



017:启程

童家要离开李家村的消息渐渐在村里传开,只说童家怕是再也不会回来,刘氏自是暗地里嘲笑那些巴结童家的人,就连李长老的大儿子也是同样的想法,李长老却依旧坚持叫他大媳妇去打听,童家现在住的院子是卖了还是闲置着,倘或卖就出高价钱买下,倘或闲置就找个借口租下来。

“我是老了,横竖没几年活头,倒是与你们却有益。荣哥儿如今才二十出头,正是年轻有为的年纪,又读过几年书,认得几个字。家里如今也不缺他每月那点儿钱,不如就叫他回来继续读书,一两年倘或考了秀才。童家念着咱们家这份情,到时咱们去求童老爹提点一二,童老爷未必不应,往后中举,与你们与他可不是大好的好处?”

他大儿子听了,忙道:“到底是您老有见识,儿子竟没想到这一层上来。”

李长老吐出一口烟雾,优哉游哉地笑道:“你们是该好好儿想想以后,虽咱们家的日子在这地段算是好的,可到底不能与城里那些人相比。”

他大儿子听了直点头,转身出去找他媳妇去了。

经过两三天的忙碌,东西倒也收捡的七七八八,而童若瑶绣的屏风也恰好到了收尾。用剪刀剪下线头,不禁长长深吸一口气,耳边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对话。

“……住了好些年,到底不舍,以后指不定哪天又搬回来了呢!”

“这话也对,屋子空着反而要霉坏了,我们家虽是这两年才盖的房子,可紧接着又添了些人口,如今倒显得拥挤。眼看着又要娶媳妇了,倘或新盖,也需要些时日,与老头子商议了,就想着这里坐北朝南不错……”

这妇人倒也会说话,接着又道:“就怕周婶子不答应,才叫我先来问问。”

周氏感触地打量着空落落的屋子,暂且不常用的已经收捡起来,让原本窄小的屋子看起来好像变大了。此番去上京,不知要花多少钱,周氏和童若瑶原就商议着估计要把房子卖掉,可又怕日后没有去处。

毕竟,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童若瑶提议租出去,周氏担心这地方只怕没人来租,何况租来也无用。没想到,今儿李长老的大媳妇就来了。

心里倒也明白几分,可如今的情况,也由不得人了。

周氏微笑道:“他婶子也说得对,屋子空着反而无益,没有人气早晚要坏掉。”

这妇人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喜道:“既然周婶子答应了,我这会子就叫我那口子来,只劳烦童家哥儿写个字据。”

这院子最终以每年十两银子的价格租给了李长老,李长老现付了三十两银子,说多出二十两是抵押金,以后童家收回院子,再把抵押金还给他。

以童若瑶对这个世界物价的认知,三十两银子确实是个不小的数额,特别是对于乡下人家来说。不过,李长老家有田有地,二儿子又做了些小买卖,三十两银子倒是拿得出来。

村里人听说此事后,只猜测童家往后定是要回来的,因为如此,临行的头两天来道别的人不少。车马这些那王乡绅派了他家的管家来协助,说是感谢童老爹出面,他小儿子如今拜在一位不错的老先生门下。

有了一位颇有见识的老管家,诸事进行的非常顺利。一转眼便到了启程的日子,童家三口人天不见亮就起来了,童若远忙着外面装行李的事儿,童若瑶在里面和周氏一起,将那些不会带走的东西收捡起来。

最后看一眼这个住了十来年的房间,童若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只觉得脚边热乎乎的,低头一瞧,竟是小黑子摇着尾巴。

这些天忙的似乎都快把小黑给忘记了,童若瑶一边摸着小黑的脑袋,一边抬头希夷地看着周氏:“把它也带去?”

周氏蹙眉,连小黑也眼巴巴地盯着周氏,就怕她不同意似地。到底还是心软,颇为无奈地笑道:“难道出嫁,你也要带着它?”

这主意不错,童若瑶两眼放光。

“你呀,到了上京可再不能这样,女孩儿也该有点女孩儿的体统。整日里带着一条狗,走出去岂不叫人家笑话……”

长篇大论被外面的吵闹声打断,童若瑶松了口气,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跟着周氏出门。

原来是王乡绅家的管家带着两个家丁来了,说是王乡绅有东西要他们带去给他小儿子,就跟着童家人一起去,路上也有个照应。

童若瑶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些人也真会钻空子,不过话说的这样好听,不同意也过不去。好歹人家也是怕他们孤儿寡母的在路上出意外,到底也是一片好心。

童若远仔细看了看这两位家丁,瞧着面相老实憨厚,才点了头。不多时,李长老又带着他们一家来送行,待到要出门的时候,村里老老少少几乎都来了,那阵仗真有些叫人受宠若惊。

在人们道别祝福声中,三辆马车使出童家小院,前面一车拖着家当,看着东西很多,不过是些日常用的。此番到了上京,花钱的地方多,能带走的基本都带了。中间便是童若瑶和周氏乘坐的马车,由童若远驾车,后面是王乡绅带给他小儿子的东西。

一行五人,迎着红火的朝霞,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童若瑶算着路程,坐三四天的马车,然后坐四五天的船,便能到上京。

上京,富贵与权贵的象征之地,是她如今所处的这个国家的心脏。心情有些雀跃,李家村的日子是祥和而安定的,到了上京呢?伴随着雀跃,童若瑶也有一点儿忐忑。

扭头看了看周氏,正好迎上周氏微笑的脸庞,心里那些感觉渐渐消失,在这个世界,她有关爱自己的家人,他们始终会站在她的身边。

“娘,您还记得上京是什么模样吗?”无聊的旅途总该找些话说,虽然这个头开的有些不好,然而,很多都必须要面对。

周氏没有什么反应,脸上的笑容也丝毫没有变化,语气缓慢而轻柔,笑道:“女人不常出门,外面如何到底知道的也不真切……”渐渐的话题转移到上京童家,说起老太太和童家其他姊妹,以及大家族里头的规矩等等。

童若瑶对上京童家也大概有了一些了解,童二叔有三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女儿,堂哥童若晨比大哥童若远小两岁,三个女儿当中,最大的如今十七岁,已经出阁,是姨娘所生。女孩排行第二和第三的年纪差不多,也才十五六岁。其中闺名童若秋是童二叔正房夫人张氏所生,闺名童若绾的是姨娘所生。

因十来年没有来往,童二叔还有没有其他孩子如今周氏也不知道。不过,周氏倒也没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