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混世 >

第370部分

混世-第370部分

小说: 混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飞机距离起飞还有五个小时呢,袁朗索性直接包了辆出租车送他到市里洗了个桑拿,然后再饱餐一顿,休息片刻之后才踏着时间点重新返回机场,然后登机。

这潇洒的样子让司机都目瞪口呆,临袁朗下车时,司机才竖起大拇指:“老板,我见过不少有钱人,但像您这样洒脱的,还是第一次见!”

袁朗笑了笑,头也不回的进了机场,过安检,登机,心想“江宁,我回来了!我必将改变这个世界!”

(作者题外话):祝各位朋友、网友、读者,春节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让我们,大步流星,跨入2013美丽的的春天!

 第七百二十八章 金龙电池

拥有时不懂的珍惜,失去时才觉得后悔。  //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心态,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才会造成这种那种悲剧的发生。

当袁朗回到红星实业时,红星实业的所有员工才发现,这个人原来是那么重要,没有了他,红星实业就好像失去了主心骨一般。

在办公室里袁朗见到了几位姑娘。

林芷曼一脸倦容的说:“我们的任务结束了,这里交给你了!”

就带着其余几位姑娘撤退了。

袁朗笑了笑,让秘书帮安排他们的住宿,红星实业在厂区是有自己的招待宾馆的。

坐在电脑前,袁朗开始看起了报表。

这份报表很是详细,不同的数据分析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看上去一目了然,非专业资深人士是做不出这种报表的。

因为袁朗之前一直全资运营,红星实业也没有去做什么很冒险的投资,所以红星实业的资产是很健康的。

其实即便不健康也是无所谓的,袁朗掌握着整个日本的神道教,而神道教又直接或间接的掌握着日本很多大型财团的股份,袁朗可以在一个月内抽调出十几亿美金而不被人发现,也不会引起动荡。

当然,若是想抽调更多的资金或者再更短的时间内抽调十几亿出来也是能够做到的,但那样做会造成很多不可逆的后果……

比如会让有心人去追查这笔资金的来龙去脉,以及会损伤神道教在这些企业中的股份等等。

健康的资产,意味着红星实业没有伤筋动骨,充其量不过是皮外伤流点血而已,而且对袁朗来说,损失掉的都是些不忠实的员工,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好事呢。

这些员工现在走掉,总比当集团真正有危险时走掉要好吧?

一道道命令从总裁办公室里发出。

整个红星实业都运转了起来。

每个人都忙碌着,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没有什么比看到公司以及自己的未来有保障更开心的了。

平心而论,红星实业优越的环境还是很能吸引人才的。

之后袁朗花了一个小时来整理自己脑海中的新知识,放弃诸如“歼星舰”“死星要塞”之类用地球目前科技无法完成的东西。

而是转向能够用目前科技能够完成的东西。

选来选去,最终他的目光放在了“金龙电池”上。

自从人类二次科技革命之后,可以说世界就是能源的世界,为了煤炭、为了石油,世界各国打来打去。

太阳能、风能虽然现在也在大力发展,但由于成本和能效比低的原因,还未能普及。

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新能源,事实上世界上对新能源的发展投入最大的国家恰恰是旧能源获利最多的国家,诸如沙特、阿联酋等等。

有人觉得,石油价格走高是因为美国、欧佩克等国家或组织的操纵!事实上这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新能源的成本比较高。

如果现在出现一种廉价的新能源,保证石油价格立即下跌。

又或者现在石油价格涨到每桶300美元,保证新能源立即就能民用。

所以说,一切都是成本。

金龙电池,确切来说是一种生物电池,原理很简单,网上那些诸如用橙子给手机充电之类的,利用的原理其实就是生物电池的原理。

它甚至能够依靠体液或者人体排泄出的有机化合物来发电。

这种电池的优点在于成本廉价,而且绝对绿色无污染,但缺点也很明显,你不可能只是为了给手机充电就买一万个橙子吧?你也不可能在自己家里建造一个化粪池吧?

电池的体积太大,是这种电池的最大缺点。

但“金龙电池”是解决了这个缺点,而且能量供出是很稳定的,确切的来说,是完全可以商业化运行的。

从“神造系统”提供的资料中,袁朗可以看出这种电池类似于刀片式服务器,每一片都薄如纸片,或者说它本身就是纸片,因为在这种电池中百分之九十的物质都是植物纤维,另外百分之十则是一些纳米碳管之类的导电材质。

这种电池无论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都像是纸张一般,不过明显比纸张要重得多,一张就要有200克的重量。

从已有的资料来看,每一块“金龙电池”是由一百张纸组成的,能够供应一辆家用小轿车连续不断的行驶24小时,而且“金龙电池”的电压很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出爆炸性的能量,可以让汽车动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这种电池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十分的环保。

事实上,“金龙电池”不仅仅是能用在袁朗想象中的汽车上,更是能够广泛的运用在军事、民用领域。

不过当务之急是,袁朗需要先制造出“金龙电池”来。

工业化生产的成本是很高的,袁朗发现他又需要钱了,于是他拨通袁小荼的电话,让日本方面先提供给他十亿美元的资金。

十亿美元看上去挺多,但花起来真的很快,毕竟他需要建造一个电池厂,需要技术人员,需要挖别的厂的墙角。

这都需要钱。

“执法者ii”在达喀尔拉力赛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不过这已经是上个月的事了,因为国内达喀尔拉力赛的关注度不强,因此除了在一些小众论坛上,很少有人去关注“执法者ii”。

袁朗想了想,决定还是先把“执法者ii”商业化。

对此他只需要一个命令即可,车间生产有生产副总来负责,市场广告之类有市场部来负责。

袁朗先期投入了一亿人民币作为宣传经费,一时之间“执法者ii”的广告铺天盖地,很是凶猛。

与之相匹配的是,最低配都高达50万的售价让人咂舌,但“执法者i”只宣传不销售已经吊足了很多人的胃口,因此在短短一个月内,“执法者ii”就被预订出去超过五千辆,让袁朗不由不感慨国内有钱人真多。

除此之外,外销型也火力全开,准备赚国外人的钱去了。

这时,一则消息震惊了中国地产界,利嘉地产正式被红星实业收购,人们纷纷猜测,这是不是预示着,又一个资本大鳄进入了地产行业?

要知道这几年虽然开发商死撑着不降价,但房地产市场其实还是很疲软的,有的楼盘甚至是明升暗降。

联想到红星实业的高层关系,一时之间人们纷纷分析,是不是这预示着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又开始放松了?

于是很多资本炒客都开始纷纷购买房子了,有厉害的甚至是一买就是一栋楼,手笔之大让人咂舌。

 第七百二十九章 两桶油的末日

利嘉地产顶层的豪华的办公室中,袁朗坐在宽敞的沙发上,林芷曼则靠在袁朗身上,头枕着袁朗的大腿,躺在那里玩ipad。 /

若是被利嘉地产的员工看到平时冷若冰霜的女总裁此时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躺在男人大腿上,估计都会惊的下巴合不拢吧。

“你瞧,真好玩,新闻说由于我们利嘉地产的原因,房地产市场又开始火爆起来了,这管我们什么事啊?”

林芷曼指着ipad上的一条新闻说道。

“这些人,不过是找个由头而已!不过他们这次是要失望了!”袁朗说,“他们恐怕做梦也想不到,红星实业收购利嘉地产只是为了几百套门面房吧!”

“你那可不算门面房了!”林芷曼娇笑了起来。

诚如袁朗所说,他收购利嘉地产之后,对利嘉地产日常的经营并没有做任何干涉,而是由利嘉地产现有工作人员中独立出一个“能源地产事业部”,这个目前的工作就是去全国各个城市购买临街地块,做类似加油站的东西,这个东西在红星实业内部被称之为“红星能源站”。

这是为红星实业电力汽车准备的,事实上即便以现在的技术来看,纯电力汽车也是有的,但销量很差。

其原因有很多,包括运营、观念、政策等等原因。

但说起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电池的原因。

买了纯电力汽车,且不说每天晚上都要充电的问题,就凭现在的技术,电力汽车满电也不过能跑两百公里左右,这就决定了不能出远门,汽车不能出远门,岂不是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功能?

而且电池这东西是有损耗的,最多两三年过去,电池蓄能能力就会降低到不堪重用,这时更换电池又是一笔昂贵的支出。

而袁朗“红星能源站”的建设,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他的设想,在县级城市,起码建造一座能源站;一般的地级市按照规模,一到三座不等;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再按照规模十几二十座都是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袁朗是不准备在高速公路上设置能源站的,首要原因是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一个很封闭的利益群体,新人的入场费是很贵的,袁朗不准备去当冤大头;其次,红星新能源车一次充能后能够连续行驶24小时,这个时间从广州开到北京都足够了,何必在高速公路上再设置能源站呢?

等这些能源站全部建立好之后,红星新能源汽车也就会发售了,届时凡是红星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在能源站都可以更换电池,而不必自己充电了,比燃油汽车加油还要方便,更不必担心电池的老化了,当然这是要收费的。

费用袁朗是准备参照油价来执行的。

比如说当油价是7元时,一般排量的汽车百公里要花50元左右,而红星新能源车充满能源至少可以跑2000公里,换算成油费就是1000元。

当然,参照油价并不是等价于油价去收,经过相关人员的计算,扣掉电力、人员等成本后,根据地区工资的差异,袁朗只需要收取93至135元即能保本,多出来的都是赚的。

至于买地的成本,袁朗是不准备计算的了,地皮就在那里,又不会跑,算是不动产,就不用计入成本了。

最终袁朗对每块电池的定价是在200元,当然如果有车主在电池中还有电的情况下更换电池,费用也会按照剩余电力比例来减的,由于是生物电池,并不会存在太大的损耗。

这个价格换算成油价,就相当于每升油的价格只有一块多。

两个月后,何老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见了袁朗,并且认真的看着袁朗提供给他的材料。

良久他才放下手中的资料,感慨道:“每升一块多的价钱,两桶油会被逼疯的!”

袁朗笑了笑,谦虚的说:“怎么会?我们毕竟只是一家小企业,汽车的产能也有限,而且消费者买不买我们的账还不一定呢,对他们的影响无异于蚍蜉撼树!”

“呵呵,你们把自己比喻成蚂蚁啊!我也有句话,虽然不恰当,但也很应景啊!”何老笑着说。

“愿闻其详!”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何老认真的说,接着又笑了起来,“不过你们面对的这个大坝可是旧能源的得利者!对两桶油来说,你现在赚多少钱,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一个新的方向,完全瓦解了他们生存的基石,对他们来说不易于釜底抽薪!你确定真的要做这件事吗?”

袁朗认真的说:“科技总是在进步的,如果他们一直以亏损的名义去要求涨价和补贴,那么他们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何老哈哈笑了起来:“看来你对两桶油的怨念很深啊!”

“我倒还好,毕竟油价再贵我也能消费得起!”袁朗解释道,“但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是最大的,最明显的是,每一次两桶油涨价,很多客车都要涨价的!如果说国家力量不足以保障海外油田,咱们的石油价钱高,也就算了!但一边是添加吊顶、茅台中华,一边又说亏损,嘿嘿……”

“嘿嘿”之后是什么,袁朗没说,但他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意气用事!”良久何老才批评道,“你知道一旦你这样做了,会造成什么影响吗?两桶油多少员工会下岗?”

“国内就是缺少意气用事的人吧?”袁朗呵呵笑了起来:“如果我的新能源真的能造成他们那么多员工下岗,那么新能源就能够提供如此多的就业岗位!毕竟此消彼长嘛!如果觉得我这私企不好看,国家可以入股,变国企嘛!”

一番话说的何老无语,何老又问:“那你考虑过自己吗?”

袁朗全然不惧:“他们有什么手段?暗杀?我可不怕的!”

“呵呵,我倒是忘记你的本领了!”何老笑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