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1859-第5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
其实李永吉如果懂点市场的话,就能知道一个道理,现代社会的珠宝行业或许市场有限,但黄金这种东西却不同。市场相当大,并不像珠宝市场那么小。
虽然现代社会的黄金市场也是被各国巨头所监管的,但监管力度很弱,这就跟石油一样,只要有人肯卖。不听那些组织的,就肯定能找到买家。
黄金也一样,虽然也有一些寡头在控制黄金市场,但因为全球人类对黄金几千年的认知,黄金就算退出了货币市场,但依旧是一种绝对的硬通货,价值不亚于石油!
因此,只要肯低价放出黄金。那就不怕没买家!
在现代社会,的确有很多国家拒绝血钻之类的非法钻石,但却没听说有人拒绝非法黑金的。原因就是钻石之类的珠宝市场相当狭窄,但黄金市场么,理论上是无限大的。
所以说,张信达当时说黄金被限制啊,被人盯上了啊,不能随便卖啊。也不能说错,但他说的只是为了他自己。因为他的靠山是中国,有些人的话不得不听。
如果张信达真的肯放下身段的不断的放出黄金。那钱肯定是不缺的,武器也一样是不缺的,只不过会得罪某些人罢了。
归根到底,还是现代社会的张信达家大业大了,胆子越来越小了,不像一开始那样天不怕地不怕了,只想求稳,所以哪怕他手里还掌握着不少黄金,可也不敢再肆无忌惮的不停放出去了,因为那太惹眼,会引来大鲨鱼。
毕竟现代社会要守住秘密是很难的,黄金每年的全球开采量就那么多,如果他能不停的向外释放大量计划外的黄金,那肯定会引起别人的觊觎,这就不是张信达想看到的结果了。
相反,小批量的释放黄金,在不影响整个市场的情况下赚钱,那才是最稳妥的。
另外,张信达也不想让李永吉继续用黄金结账了,而是想让李永吉送一些在现代社会不惹眼,而且同样容易赚钱的东西。
那么现代社会中什么东西不惹眼,还容易卖钱,且在十九世纪的地球也大量存在呢?答案就是原材料与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么,暂时困难太多,但原材料,尤其是粮食跟木材等东西,还是不难的。
所以说,张信达把这个事情跟李永吉一说,李永吉也觉得不错,于是就开始在孟菲斯大肆收购粮食,再送到张信达那边以有机食品的名义去卖钱。
本来一切都不错,可有机食品这个市场就那么大,这边的产量就那么多,不能无限制的收,毕竟收多了粮食,价格也就上去了,当价格上到一定地步,利润也就小了。
因此,到了后期,尤其是进入冬天之后,李永吉已经不再大肆收购本地的粮食了,而是收购原木,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年份足够的木材,尤其是原木的价格一直不错,毕竟现代社会追求环保,原木的数量很少了。
于是乎,为了方便收购原木,加上李永吉过于深入,急需要一个中转站,所以就在孟菲斯开辟了第二个贸易点。
简单说,孟菲斯这个贸易点,就是个中转站,本来是为新奥尔良服务的副站,但随着李永吉停留时间的延长,加上他过于深入,而且孟菲斯是北美洲各种原木的收购点,所以孟菲斯靠着木材交易逐渐繁华起来,总贸易量甚至还超过了新奥尔良。
总之,如今的孟菲斯,来这里经商或者投机的中国人已经相当不少了,而既然李永吉打算放弃这里,就不能光带走军队,还必须把那些在当地落户的中国商人、私人雇佣兵以及行政官员之类的一并带走才行。
这样一来,就不是个简单的军事行动了,而是一种民政行动,所需的时间自然很长。
好在,那些来孟菲斯淘金的中国人本来就都是依附远征军生存的,所以听说远征军要撤走,也没啥留恋,纷纷打包准备走人,大有一种军队去哪儿我去哪儿的精神,耗费的时间也不算太长。
就这样,折腾了半个多月,孟菲斯的中国人中,非军事人员基本撤退的差不多了,而与约瑟夫。约翰斯顿的武器移交方面也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只是正式移交孟菲斯的城市控制权,然后带兵去新奥尔良就可以了。
可就在这看似和平的撤兵前夕,一直表现的相当平静,以至于被大家长期忽略的那五十万联邦军俘虏们,却忽然暴动了。(未完待续)
第四五零章 俘虏暴动()
俘虏的大规模暴动,是任何人都没想到的,包括这起暴动的策划者们。
毫无疑问,这场暴动的起因,是自救会的煽动,但自救会原本的目的,只是为了进行一场烈度可控的大规模抗议,给中国人与联盟军施压,以让少数的军官们能获得自由,返回合众国。
前文说过,由于联邦军俘虏的阶层不同,诉求不同,加上中国人对俘虏的待遇相当不错,如果除去尊严自由等感情因素外,单纯在物质待遇方面甚至还超过了当兵与做工,所以底层俘虏其实是不想回去的。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俘虏中的军官阶层来说,他们的心思很单纯,就是想用大规模抗议的方法对中国人施压,要求他们赶紧放他们回去,给与那些军官以自由。
但是对于俘虏中的基层士兵阶层来说,他们的心思比较矛盾了,因为他们一方面想继续获得中国远征军给的那些工作跟待遇,一方面又想获得一份尊严的人身自由,所以他们的诉求,就只是获得自由,但同时还不能丢掉工作,并改变自己的待遇。
说白了,这就是地位的不同,导致不同人的诉求差异了。
对那些俘虏中的军官们来说,他们既然能在联邦军中当上军官,那就说明学历不错,最差也得是上过小学的。
而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不管南方美国还是北方美国,教育体系还相当不完善,公立学校很少,主要都是私立学校。在知识的获取方面,家庭教育相当普遍。
在这个时期,在美国你要是能上过小学并且顺利毕业的,就可以自称是知识分子了,这样的一个人。在美国就算是一个人才了,稍微混一混,就能混个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
比如林肯总统,这家伙的学历就很低,严格的说,他就是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家伙。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他在25岁之前,根本没有一个固定职业,都是四处谋生打零工而已。他后来能那么有出息,还是他自己肯努力,一直自学不休。加上一点点运气,才能一飞冲天。
其实像林肯这样从底层爬上去的人,在此时的美国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因为很多穷人在小时候最多也就是接受父母或者邻居亲戚的启蒙教育,或者好点的能在村办或者镇办小学接受启蒙,加上生活所迫,从小就要干活贴补家用,很难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跟动力。
反倒是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衣食无忧,可以获得最好的教育,长大后也很容易借助父母亲戚的资源爬上高位。最终获得不错的成就。
比如约瑟夫。约翰斯顿,就是这种典型的名门子弟,他的发迹之路,也是典型的富二代模式。
从这方面看,其实此时的美国,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相当不重视的,教育支出就政府的财政支出比例来说。甚至还不如满清,以至于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当少。大部分都是私人学校,比如哈佛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哈佛大学,就是纯粹的私人学校。
只不过呢,因为过去的美国比满清在整体上更富裕一些,整个社会都早早进入了近代社会,加上人口少的多,人均生产力跟资源也多,所以才感觉美国人比中国人更有知识,但那只不过是个错觉罢了,并不能说美国对教育的注重程度也超过了满清。
如果美国政府能以当初满清政府对教育的态度大力投资教育,那么效果肯定会更好。
满清之所以看起来文盲率很高,根本上还是整体资源有限,国家的人口过多,加上政府的施政效率过低,还有**、社会环境,文化差异,不注重科学等诸多因素,才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不重视教育,其实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要知道,满清再落后,那也是整体落后,是体制的落后。但是如果单纯说国家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的话,美国是比不了的。
别的不说,如果把知识分子以读过十年书为标准来划分,那么中国人的知识分子数量不但远超美国,甚至还超过英国。
另外一个,中国人里面,知识分子的公平性方面也更好,穷人读书并不难,读书人做官的成功率也更大,毕竟科举制度哪怕再落后,比此时的欧洲门第制度也好的多,而在欧洲,此时就算你有知识有文化,如果没有显赫的门阀背景,通常也是很难做官的。
美国虽然不像欧洲那样过于注重门第,不太讲究什么贵族风,但毕竟是秉承西方文明,所以能上的起学的,拥有丰富知识的所谓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就肯定受到尊重,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八成都是家里有钱的中产,只有两成是从底层爬上去的穷人。
但不管你怎么上的学,只要能读书看报,能写会算,成为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在美国社会就不愁找不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因为最差你也可以去当老师。
而在南北战争爆发之后,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原先的职业军队因为人数太少,根本无法应对大规模的战事,所以后来的主力都是征召兵,或者说是动员兵。
经过动员,士兵可以迅速扩充,对学历也没啥要求,但军官就不同了,必须有一定学历才能胜任,因为当军官的话,最起码你要认字,能读懂上面写的军事命令。
别以为这个认字的条件很简单,就算英文容易学,也是需要花费时间跟精力的,但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美国底层民众是没那个时间跟精力的,很多人只能读懂一两句话,会写自己的名字罢了,而这种程度的认字,是不可能当军官的。要当军官。起码也得能全盘读懂《独立宣言》才可以。
所以说,不管南方的联盟军还是北方的联邦军,尉级军官以上的,几乎全是能读懂《独立宣言》,且会基本加减乘除的知识分子来充当。这样的人,正常来说在此时的美国社会不会过不下去,毕竟都是人才啊。
不过,就算是这样,美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也不乐意当兵,毕竟只要你会认字。会算术,是个知识分子,就有太多工作可以干了,干什么都比当兵强,所以他们总是变着花样的逃避兵役。
南方就不说了。北方么,要不是林肯下了强制命令,搞了个强制义务兵役制,他根本就无法获得足够的基层军官。
总之,在联邦军中,能当上军官的,绝对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中产阶级,这些人虽然也喜欢工作赚钱。但必须是在拥有自由的情况下有尊严的赚钱,而不是被当做一个俘虏,强迫着去工作。哪怕这个工作的收入不菲,远远超过他们过去当老师或者当军官的收入。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这人一旦读过书,眼界跟要求就高了,再让他们去干伐木或者挖矿之类的苦力活,哪怕薪水高呢。肯定也不乐意去做,更何况还是以俘虏的身份。被强迫着去做。
总之,对俘虏中的军官阶层来说。中国人给的高额工钱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他们渴望自由的**也更强烈,是最想摆脱俘虏身份,恢复自由之身的一批人。
但是,对那些普通士兵来说,他们就不一样了,中国人给他们的工作虽然也是苦力活,但给的待遇相当丰厚,丰厚到比美国很多中产的收入还高的多。
按照那些普通俘虏士兵的计算,在中国人这里当俘虏干活一个月,哪怕是最简单的伐木工呢,一个月的收入也能媲美让人尊敬的见习医生,不用半年,这个收入就能在费城买一套房子!
而且,中国人不但薪水给的多给的足,作为俘虏,他们还包吃住,生病了还给治病,甚至某些在他们看来是绝症的病症,比如流感,疟疾,中国人也能毫不吝啬的给出价格高昂的特效药,为他们每一个人细心治疗。
这么好的待遇,全美国就找不到一个,所以这些底层俘虏都相当知足。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当俘虏,是没有人身自由,且不能跟家人分享的,这在感情上就有些不能接受。
所以,这些基层俘虏兵,他们肯加入自救会,目的只是想获得一个自由的身份,然后再以自由民的身份继续给中国人干活,最好是能把家人也接过来。
虽然俘虏中的军官跟士兵这两个不同阶级的诉求不同,但因为都想获得自由,所以之前还能联合在一起,这也是自救会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