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1859-第4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的摩港陷落的消息!
诚然,英法联三国盟军的进攻规模的确史无前例,但如果是面对有所防备的巴尔的摩,要想短期内攻陷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归根到底,能这么快攻下巴尔的摩,还没有及时把消息传送出去,是联盟军玩了一手木马计,或者说内应技。
实际上,巴尔的摩所在的马里兰州,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整个社会就是更多同情南方的,开战的时候甚至想过脱离联邦,加入南方联盟国。
早在1861年,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联邦军一支部队在巴尔的摩转火车的时候,就遭到过巴尔的摩市民的围攻,导致了一场巴尔的摩暴乱,只不过由于当时巴尔的摩的议员依旧有些犹豫,没有及时宣布脱离联邦,所以被林肯及时派兵镇压,并把巴尔的摩变成军管,连巴尔的摩的市长跟警察局长也被逮捕。
此后,林肯一不做二不休,开始铁血镇压整个马里兰州的议员跟政府人员,整个地区所有的市政府、警察局、议会等,全部被林肯的联邦政府接管,导致整个马里兰州全部变成军管状态,全部成为联邦政府的直辖州。
这个方法的确强力控制了这些地区,避免了这些地区脱离联邦,但因为手段过于粗暴,导致其他偏远的地方愤怒不已,比如阿肯色州跟田纳西州,就是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才毅然决然的宣布脱离联邦,正式加入南方联盟的。
从那以后,虽然林肯加大了对巴尔的摩的军事控制,又是扩要塞,又是放海军,看起来是固若金汤,但实际上呢。林肯的这些做法只是表面上控制了这里,本地的原住民对林肯的政策大都怀恨在心,十分不买账。尤其是林肯此后颁布了强行义务兵役制,无节制的在这里抓壮丁当兵之后,当地人的抵触情绪就更加严重了。
虽然当地人都不满林肯的政策。但林肯掌握着枪杆子,所以大家敢怒不敢言,可后来由于美军在西部战场大败亏输,被中国人打的不要不要的,导致兵力空虚,所以开始不断抽调巴尔的摩的兵力。最终让这里的守备陆军只维持在三万人左右。
兵力数目的减少,加上联邦军不断失败的消息,让当地人十分受到鼓舞,于是都不用联盟国自己操心,他们自己就派人去南方。与联盟军接触,开始商量献城的事情。
可以这么说,为了投奔南方军,巴尔的摩人已经策划了半年多,期间不但建立了一条隐秘而庞大的情报线,甚至还策反了大量当地军官,尤其是策反军官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海军。
要知道,由于林肯不断调动部队。驻扎在巴尔的摩的部队中,超过三分之一都是本地人,而那些海军官兵呢。虽然主要将官多是外地的,但下面的水手跟普通士兵,却超过一半都是本地人。
这倒不难理解,巴尔的摩本来就是个港口城市,是因为海洋贸易才兴盛起来的,所以当地的海运业十分发达。水手啥的根本就不缺。
林肯对这里进行军管之后,开始往这里狠劲儿的调集海军战舰。但这些海军战舰大都是木质风帆战舰,平时的维护啥的。都需要依靠当地的港口设施以及水手,只有一些高级指挥官才是外地人。
本来这个方法倒也挺好,极大的减轻了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可惜联邦政府高兴了,那些当地人,尤其是为军队服务的水手们却不高兴了。
原因很简单,这些水手很多都是被联邦政府强制征用的,他们面对那些本地水手的时候,虽然不能说一点钱不给吧,但能给的钱财也是相当有限,也就是维持一个让你饿不死的状态。
后来,由于英法联军的海上封锁,贸易断绝,物价奇高,联邦政府却没有提高薪水,让这些下层水手感觉比过去的生活水准下降了不是一点半点,很多家庭甚至都吃不饱饭,不得不让自家的女儿出去当**,让儿子出去当小偷,日子根本就过不下去了。
但问题是,不为军队服务,也没有别的来钱生意,毕竟海洋贸易已经断绝了,除了偶尔能有点走私船过来,平时根本就见不到什么商贸船,水手根本没生意,不给军队服务,还能做什么?难道转行?
转行也不是不行,可现在百业萧条,除了当兵,还真没什么好工作,可如果当兵,那阵亡率高的吓死人,也是当地人坚决不肯的。
要知道,之前巴尔的摩被征召了很多人当兵,其中有大量士兵被调去西部战场,与中国人作战,结果呢,等来的却是联邦政府的阵亡通知书。
所谓阵亡通知书,并不是详细的通知书,政府不可能给每个士兵家属写信,只是给了个通告,表示某某团全员阵亡之类的,而这个某某团,一般就是指在当地某个地方征集的部队。
这也是本时期美国征兵的特色,就是在一个地方征集部队,往往就是把当地人组建一个团或者一个营,比如著名的布鲁克林第十四民兵团,就是指在纽约州布鲁克林市征集的一个当地人团,整个团里的所有人都是老乡。
本来这样的征兵法好处多多,先不说有利于团结,快速形成战斗力,单说给士兵家属阵亡通知书的时候,也能够便于统计。
很多时候,都是团队自己统计己方士兵的阵亡情况,然后团部自己给士兵家属写阵亡通知书,最多是跟政府申报一份阵亡抚恤罢了。
毕竟都是当地人组成的团,大家知根知底,写阵亡通知书也方便,也只有这样的本地人团队,才能准确的把阵亡通知书送给阵亡士兵家属,政府只是随这份名单给钱罢了,远没有后世美国政府对待阵亡士兵的那份庄重跟仪式。
然而,跟中国人打的时候,美军历次战争,基本都是处于被全歼的状态。一旦整团整团的被打没了,团部自己就不可能写阵亡通知书回来,最多被允许给家人写一份赎金请求,要求家里人给钱赎人。
但能给家里人写信,要求家里出钱的人。只是极少数的高级军官,毕竟李永吉一开始就想把这些俘虏当廉价民工用,所以赎金定的高高,一般人还真是给不起,而给不起的话,信也就没法写了。因为写信送信也要钱,且价格奇高,普通美军俘虏根本连写信的钱都筹措不起。
这样的结果,就是美国政府不得不代替团部,给征兵所在地发通知书。通常都是给当地行政长官或者德高望重的人,告诉他们整个军团全军覆没,死了多少人不知道,伤了多少人不知道,被俘虏了多少人也不知道,不过政府正在设法挽救,请大家耐心等待云云。
想一想就知道,这样的团灭通知书。在当地能引起多大的反响,这不但让那些士兵家属伤心欲绝,也让其他没当兵的人心怀恐惧。对当兵一事就更加抵触,躲来还来不及,谁还敢去当兵?
因此,大量的阵亡通知,就好比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巴尔的摩当地人整体出离愤怒。再加上有心人的串联,很多人。包括当地驻军,都开始心向南方联盟军了。
很多人已经厌恶了这场战争。也厌恶了林肯的独裁政策,不管是义务兵役制以及强制纸币化,又或者是军管政策,都让大家不满到了极点。
当然,在过去的时候,很多年轻人更不想国家分裂,希望国家能够继续统一,所以赞同北方政府,但现在一看,北方政府貌似要支持不住,南方军反而是节节胜利,与其这样被北方军抽空壮丁,在未来的战争中成为失败一方,倒不如反戈一击,早点投奔大联盟,成为胜利者之一。
就这样,巴尔的摩上上下下都被南方军渗透了,就算当地还有林肯的爱国会组织加以镇压,但人数太少,根本无法对抗整个巴尔的摩的民心所向。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罗伯特。李亲自制定了进攻计划,一方面自己亲自带兵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发动大规模进攻,吸引白宫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呢,英法联军的大量战舰则搭载着联盟军的主力军团,从海上进攻巴尔的摩。
由于英法联军的战舰数目太多,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所以迫使美国的海军舰队不得不龟缩在港口里面,依托港口要塞抵抗。
可他们不知道,要塞司令官早就被南方军策反了,很多海军官兵也成了南方军的人,所以在舰队回港口之后,他们很快控制了舰队的中高级军官,兵不血刃的俘虏了这支庞大的美军舰队。
再然后,在没有遭受多少抵抗的情况下,搭载着联盟军的英法联军战舰先后进港停泊,直接在港口卸下部队,就那么大摇大摆的冲进巴尔的摩市。
不过,在进攻巴尔的摩的时候,他们终于遭受了一些抵抗,很多忠于联邦政府的陆军部队开始激烈抵抗,但很可惜,他们的人数太少,又有太多掣肘,所以没多久就被优势的联盟军彻底压垮。
或许要说,这个时候应该发电报给华盛顿,让他们早做准备啊,但很可惜,通往华盛顿的电报房早早的就被控制了,里面的工作人员一直在给华盛顿方面发送假消息,一如当初中国人曾经做过的那样。
最终就是,那些电报人员迷惑了白宫方面,一直到从巴尔的摩方向逃脱的溃兵回到了华盛顿,才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他们,华盛顿这才知道后方的巴尔的摩居然陷落了。
总之,联盟军以有心算无心,联合英法联军,经过了大半年的多方准备,一举发力,这才一下拿下了巴尔的摩,结果看似轻松,过程却相当之复杂,堪称是联盟国政府在军事上的又一个杰作。
当然,联盟国政府之所以能打出这样的好战术,也跟罗伯特。李有关,因为他现在已经是联盟军的总司令了,而且极其得到了戴维斯总统的信任,就权力来说,甚至可以说是戴维斯第二。
有这么大的权力,罗伯特。李才能安心的调动各方面资源来策划这个进攻,再加上联邦政府自己问题多多,没控制好事态,加上英法联军的帮助,这才一举成功!
不管怎么样,罗伯特。李的计划成功了,他们果然迅速拿下了巴尔的摩,这一下子,不但打破了林肯的计划,也让联盟军从此真正的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接下来,就是联盟军反过来压着联邦军打,联邦军则被迫进入全力防守的时期了。
正因为巴尔的摩登陆战的意义重大,是南方联盟军由战略防守转为战略进攻的节点,所以这次战役又被称之为大转折战役,而就历史地位以及最后的结果来看,这也的确不愧是转折性战役。(未完待续)
第四二零章 必须守住两个月()
不管如何震惊,如何不能相信,巴尔的摩陷落已经是事实,对林肯以及他所领导的政府班子来说,与其抱怨丢失巴尔的摩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如何守住华盛顿,阻止联盟军的进一步进攻。
现如今,华盛顿可用的作战力量,只有五万多还呆在训练营,没有完成全部基础训练的后备青年军,两万从前线运来养伤的伤兵、五千民兵以及三千名警察,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人,可用的兵员总数满打满算也就八万来人。
八万人看起来不少,可问题是,这些部队除了那些伤兵还算有点作战经验外,其他大部分人都是没多少战斗经验的菜鸟,跟养精蓄锐,作战经验丰富的三十万联盟军根本没法比。
因此,正常来说,华盛顿是守不住的,应该及时从华盛顿撤退才是正经。
最稳妥的方式,当然是迅速带兵向南撤退,一直撤退到弗雷德里克斯堡,与固守在那里的波托马克军团汇合。
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弗雷德里克斯堡已经被联邦政府修成了一个大型的永固式要塞。
其中除了原本依托地形修筑的要塞堡垒外,还有大量使用了钢筋水泥的永固工事,外加像铁丝网、木栅栏、多重壕沟等组成的环形工事,再加上兵精粮足,装备众多,称之为不落的要塞是一点不为过。
也就是说,弗雷德里克斯堡有完善的防备工事,还有四十万精锐的波托马克军团,足够五十万人吃两年的粮食,大量的武器弹药。只要林肯到了这里,就算同时面临联邦军的两面夹击,甚至面临几倍的兵力,轻易也是很难陷落的。
因此,米德将军听说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劝林肯总统迁移去弗雷德里克斯堡,避开敌军的锋芒,避免与敌人正面作战,甚至哪怕抛弃华盛顿也可以。
反正美军放弃华盛顿这也不是第一次,当年英军打来的时候,美国总统跟政府要员也曾经匆忙逃离华盛顿。后来英军占领了华盛顿之后,甚至一把火烧了白宫,所以那件事,可以说是美军永远的痛。
虽说是永远的痛,也是美军的一大耻辱。但毕竟发生过,所以再来一次,似乎也没什么,至少在米德将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