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时空走私1859 >

第132部分

时空走私1859-第132部分

小说: 时空走私185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来的鸦片,当然,价格要压低很多。

    李永吉收购鸦*片之后,李永吉秘密召集了一批工匠,开始在宝山县搞了个加工厂,秘密制造吗*啡与海*洛*因,又找了个英国人,在上海租界办了一家名叫辉瑞制药的洋行,然后通过这家表面是英国人开办,实际是李永吉控制的制药公司,把吗*啡与海*洛*因以特效药的方式,向英法美,甚至日本、菲律宾等地倾销。

    李永吉一开始的确是这样做的,这个生意目前也好的出奇,但后来他发现,如果是这样,还是要换购黄金,还是会让列强的资金紧张,到头来还是会影响双方贸易,这不是长久之计。

    而且,因为吗*啡跟海*洛*因的价格昂贵,倾销的速度远远不如制造的速度快,李永吉目前已经囤积了五百多吨的吗啡跟海洛因。

    加上这个时候,李永吉还在为张信达的吨位发愁,所以他就打算重新启用那个还没用到过的新代理人名额,用新代理人帮助自己处理毒*品。

    要知道,李永吉在这个时刻获取黄金翡翠,主要目的是因为这些东西是硬通货,特别是黄金,在另外一个时空也能直接用,但如果有另外一种硬通货可以获取另外一个时空的货币,购买另外一个时空的物资,那其实不用黄金也可以。

    李永吉最初的想法,是以后让张信达只搞民用设备跟产品,让他脱离军火贸易,然后呢,他让新代理人去搞军火,同时给新代理人提供自己生产的毒*品。

    时空交易系统除了能交易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带货方便,代理人完全可以孤身一人上路,比如进入美国英国等地,然后找到当地毒贩,直接把物资给变出来。

    要知道,现代社会的欧美国家,因为是民主社会,在对付本地毒贩问题上,一向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他们只能是加强从渠道上治理。也就是说,欧美的治毒方案,主要是从渠道入手,减少毒**品的流入,所以要带毒**品进去相当困难。

    正因为如此,所以传统的海*洛*因才开始销声匿迹,反倒是冰*毒之类开始流行,主要就是因为海*洛*因很难输入,而冰*毒之类的可以就地取材合成。

    但是,如果有人可以避开渠道监管,顺利的带毒*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然后堂而皇之的大量出货,那情况又不同。

    当然,就算如此,这个贩毒的代理人肯定也会处在危险之中,加上他还要搞军火,更是危险中的危险,正因为这样,李永吉才不想让张信达插手。

    不过,现在听了张信达的话,他知道想让张信达清白的退出去是不可能了,但他依然还是不想让他沾染毒*品这东西。

    至于说新代理人的人选,李永吉已经选出来了,这个人也是李永吉认识的人,只不过跟张信达不同,这不是他喜欢的人,反倒是他讨厌的人。

    这个人,就是他以前高中时代的同学,一个叫窦笔锋的富二代。

    窦笔锋这个名字虽然有些逗,但在当年逗比还没流行的时候,这名字还算不错,只不过这个人就不怎么样了。

    应该说,窦笔锋过去跟李永吉没有太大交往,因为不是一类人,所以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只不过这人以前就是富二代,为人十分嚣张,经常玩弄女性,还曾经把一名李永吉暗恋过的女生弄大了肚子,最后不认账,让对方人流,结果人流过程一个不小心,让那名女生再也不能生孩子了,所以李永吉从那时起,就从看不惯他,变成了厌恶他。

    可惜,那时候窦笔锋家里有权有势又有钱,李永吉根本就没法反抗,所以只能是默默忍过去。

    后来,李永吉虽然没参加老同学聚会,但也曾经看过网上的同学录,也加入过高中同学群,窦笔锋是其中最爱显的一个人。

    正是通过他的显摆,李永吉知道窦笔锋后来移民去了美国,成了美国绿卡持有者,也就是说,明明他是个人品很差的人,但过的却比大多数人都要好。

    过去李永吉混得不如意的时候,对此只能是撇撇嘴,然后关掉qq,但现在么,他觉得让他发挥一下剩余价值其实也不错,毕竟他这个时空交易系统要想找代理人,要么就随机,要么就找自己印象深刻的人,而随机太不确定,至于印象深刻么,好朋友自然是印象深刻,特别厌恶的人也一样会印象深刻。

    想到这里,李永吉不再犹豫,开始调出系统,然后开始默默回忆窦笔锋的样子。

    很快,窦笔锋的形象就出来了,然后眼前光芒一闪,出现了窦笔锋的现实样子。

    现实中的窦笔锋,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看样子是很帅气的一个帅哥,他身边还躺着一个同样沉睡的长发辣妹,虽然身上盖着被子,但看那样子就知道,被子下面应该是什么都没穿。

    轻轻一笑,李永吉按照系统的操作方法,强行将代理人资格打入对方的脑海中,然后遵照系统的操作指示,对着对方的影子甩了两个巴掌。

    这两个巴掌,并没有实际打到对方,但却可以直接作用于对方的神经系统,就感觉来说,跟实际被打了两巴掌并没两样。

    两巴掌之后,窦笔锋立刻就惊醒了,然后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看见眼前诡异的一幕。

    “你,你是谁?”窦笔锋下意识的吞了口唾液,对在半空凭空出现的人影道,“是,是人是鬼?”

    “当然是人。”李永吉微微一笑,知道对方根本认不出自己,所以就轻轻一点头,假装是第一次见他,“您是窦笔锋先生吧,初次见面,不胜荣幸,你可以称呼我为李先生。不要怕,静下心来,慢慢听我说,听我讲完以后你就会发现,我的出现对你来说,是一份天大的机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哦。”(未完待续)

第一三九章 淮安保卫战(一)() 
就在李永吉刚刚获得了一名新代理人,同时科举改革也搞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北方前线却忽然爆发了一场大战。

    由于规模巨大,且过于惨烈,所以后世又把这场战役称之为淮安保卫战或者说是淮安血战。

    要说这场大战,的确来的有些突然,而在说这场大战之前,就得先说一说之前双方的态势。

    所谓的北方前线,实际上就是指淮安防线,也是精武军目前跟清军对峙的最重要的一条防线。在那里威胁淮安城的,是清军的僧格林沁兵团,而驻守淮安城的,呃是精武军自李永吉之下的两大重臣之一,同时被民间称呼为李永吉左右护法之一的王三武。

    王三武虽然手下有一个精锐整编师,但他之前因为过于托大,犯了分兵的大忌。

    比如他在攻打淮安之前,就留下一个团在扬州,名义上是保证后路,并监视太平军,实际上是想保住扬州这个胜利果实;另外在攻下淮安之后,他还分兵一个团攻下了海州,为的是获得一个出海口,就近获取补给,可惜当胜保带兵一堵之后,这支兵马就等于孤悬在外。

    也就是说,面对僧格林沁的兵马,精武军真正在淮安城内驻扎的部队,就只有一个标准精锐步兵团三千六百人,一个一千人的骑兵团,外加三万通过收编加临时征召的,主要以大刀长矛以及抬枪土炮为主的民兵部队。

    尽管兵力不算多,但王三武却很有自信能守住淮安,因为他对自己的部队信心十足,给他自信的,自然就是自家部队训练有素,火力凶猛,特别是他的炮兵,更是威力无穷。

    再加上淮安城内粮草充足。城防坚固,王三武可谓是兵精粮足,城高池深,只是固守待援的话,他真不认为自己会失败,甚至他觉得对方只要不是傻子,就绝对不会来攻打淮安城这块难啃的骨头。

    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王三武在之前才没有调集扬州的江云所部过来增援,也没有下令让海州的江海团率兵突围,而是就这么老老实实的分兵把守起来。

    当然。就真实想法而言,王三武这么托大,实际上也是想故意的示敌以弱,吸引对方主动攻击,然后自己就可以调集其他两个团过来帮忙。

    一旦清军攻城,王三武凭着淮安城的城防,怎么也可以支持一段时间,而在那个时间内,他那两个团凭着自行车的机动力以及无线电的通信能力。完全可以及时的赶来增援,到时候就来个内外开花,一举在淮安城下歼灭僧格林沁这个大兵团。

    说白了,王三武是希望尽早跟清军打一仗。然后通过战功来减弱即将到来的内部惩罚,毕竟目前这个局面,基本上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与王三武对峙的清军总帅僧格林沁虽然看起来有些自傲,但他的确不是傻子。而且跟之前大家猜测的不同,他根本就不是个匆忙开战的莽撞之辈,反倒是一个谨慎过头的人。

    僧格林沁率军来到淮安后。对外宣称围点打援,然后堂而皇之的在淮安城外安营扎寨,同时呢,他一边跟京城催要粮饷,一边不断的调集各地兵马来援,就是不主动攻击淮安城。

    之所以这么谨慎,倒不是僧格林沁真的多厉害,看出王三武的示敌以弱的企图,实际上是他怕了。

    要知道,僧格林沁之前可是指挥部队跟洋人对战过的,对洋人的洋枪洋炮可谓是记忆深刻。

    就比如说给僧格林沁莫大威望的大沽口保卫战,看似清军赢了,但实际上清军损失远远大过洋人,无论是洋人凶猛的炮火,还是狠毒的洋枪,都给了僧格林沁很大的触动。

    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僧格林沁不认为攻城战中他能占到什么便宜,他最主要的依靠与杀手锏,就是他的骑兵部队,也就是说他认为面对洋枪化的精武军,要想取胜,就必须用骑兵在野战中歼灭,而不能傻乎乎的攻打城防,跟他们硬拼。

    从某种角度说,他这就属于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的典范。

    更何况,这是他对精武军的第一战,也是皇帝密切注视的一场战役,所以这场战斗他只能赢,不能输,这样的压力之下,让他只能求稳,不能求急。

    在僧格林沁看来,他现在是主攻方,掌握着主动权,所以什么时候打,在哪儿打,怎么打,都是他说了算。

    他就是想跟对方比耐心,就是要围点打援,就是要用骑兵为主,用大规模的骑兵冲锋,在野战中歼灭对方有生力量,所以他等得起,也必须等。

    这跟另外一个时空历史上,他被动的对阵英法联军,搞的那个八里桥之战的情况完全不同。

    就是怀着围点打援,野战歼敌的心思,僧格林沁来到淮安后一直安安心心的在营寨中驻扎,同时不断的催运粮草,调集兵马,摆出一副稳坐中军,我等得起的态势,跟淮安城的精武军玩对峙。

    到大战爆发之前,僧格林沁手下直属的兵团已经有超过三十万兵马,其中战兵超过十万,骑兵过两万,联营二十里,是真真正正的战略级兵团,综合实力比当初的江南大营强的多。

    应当说,在淮安对峙的时候,双方都有自己的企图,也都没有犯下大错,但等的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

    精武军因为有无线电通信系统,哪怕是分兵各地,也可以很好的明白对方的企图,能够很方便的上情下达。而精武军是个完全集权化的纪律组织,只听李永吉一个人的,李永吉一旦完全信任王三武,那整个精武军都会安心听命。

    而且精武军的部队看似分兵各处,但实际上主力部队已经实现了自行车化,后勤部队也实现了骡马化,再加上有英法美等国的洋人船队帮忙运输,机动力超强,所以一旦有事,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增援。因此精武军才能够一直安心的等待战机,并依照王三武的计划行事。

    反观清军,僧格林沁虽然威望比较高,但他手下的部队其实五花八门,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编制,既有京营的八旗部队跟绿营部队,也有河北山东等地的绿营兵,甚至还有很多团练兵,指挥方面跟精武军完全不能相比。

    当然最重要的是,僧格林沁等得起。但皇帝等不起了。

    前文说过,咸丰皇帝此时还没受过太大挫折,他还对自己的实力认识不足,依然觉得我大清还很强大,还有天命护身,所以当初在处理漕银问题还有剪辫子问题的时候,就有些操之过急,匆匆忙忙的就把精武军打成叛逆,并草率的命令僧格林沁率兵围剿。

    虽说按照精武军的发展趋势。咸丰皇帝统治的大清朝不管是缓还是急,早晚都要失败,但如果缓一缓,未尝没有通融的机会。或者至少能把失败的时机往后推一下。

    可咸丰皇帝的急性子,把这层遮羞布过早的揭开了,既让精武军略显忙乱,但清军自己也一样措手不及。

    当僧格林沁率兵打到淮安城下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