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唐大魔王 >

第337部分

隋唐大魔王-第337部分

小说: 隋唐大魔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太子殿下听得进去,也不枉老臣一番苦心。殿下你看怀默他们都在船头玩耍,你也赶紧去吧!玩也是你们学习成长的一部分。”

    李承乾答应一声,快步的跑了快出去。

    船队顺着大运河进了江都,这里经过宇文化及的叛乱,和李子通等反王的连番摧残已经有些破败。程知节他们进了城,依然是没有直接去拜访各地的官员,几人乔装打扮到周围的县城乡村去访查。

    江都虽然有些破败,不过毕竟是皇帝待过的地方,这里的文风比其他地方兴盛很多,乡镇的蒙学基本都已经普及,有很多人也都愿意夜间来学习一些文字。

    还有各县的图书馆中人满为患,每天来借阅的人都排起了大长队。

    对于这个状态程知节非常满意,他们暗暗记在心中,准备将江都作为典型向江南,岭南两道推广。

    在江都等地考察一番之后,众人弃舟登岸然后一路向南进入了岭南地界。本来应该是一片莽荒的岭南,却是生机勃勃。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特别是随着他们向南,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

    这里的蒙学基本都已经普及,还有很多的人家请了私塾先生到家了教学生文化。在城中不仅图书馆人满为患,就连遍布的大小书店都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这里的文化氛围很浓啊?”李承乾等人不住地感叹,程知节也是默默点头,不愧是李靖全部心血治理的地方,果然与别处有不相同。

    他们随着如织的人流进了番禹城,这里是商业的天堂,每天的人员流动比长安还要打;大小的客栈基本上都已经客满。程知节等人也不得以直接去了番禹都督府。

第五百零三章 李世民来了() 
东方玉梅等人在山东的时候一直都在往北边游玩,还真就没有怎么去过南面,特别是这里已经几乎到了大唐的最南端。不同的风光,不同的物产,更是让他们流连忘返。

    现在的广州都督是深的程知节器重的马周,马周虽然年纪不大,不过能力出众,特别是经过杜如晦等人的教导,已经越来越有一带名相的风范。

    听说程知节来了,他顾不得整理衣冠,一路飞奔着就跑了出来,到了外面纳头便拜。程知节哈哈大笑赶紧把他扶了起来道:“一转眼小马周都已经这么大了,听说你和自己的妻子谢清还有一段故事,快讲来给我们听听。”

    马周脸一红道:“郡王不要取笑,我和谢清虽然相遇于偶然,不过一同随着张鼎大帅跑了一趟南阳,倒也是患难夫妻。”

    程知节笑道:“好啊!你们这也算是旅游结婚了,真是让人羡慕。等这一阵子忙完了,卸下包袱我们也随着张鼎大哥远航一趟,看看其他地方的风光。”

    崔瑜等人一听眼睛就是一亮,她们现在的眼光也是与众不同,但是海外去得还真不多,如果能够出去看一看,也算是不虚此生了。

    马周将大家请进了屋里,小孩子们跟着仆人到处去乱跑,程知节等人分宾主做好,马周的妻子谢清也出来和大家相见。

    谢清早就从丈夫的嘴中听说过这位混世魔王,今日见到了真人也有些兴奋。她虽然已经放弃了家族的产业,全身心的投入到辅佐马周身上,等见了程知节,还是不由自主的向他讨教些商业上的问题。老程也不见外,将自己知道的倾囊相授。

    “马周,你在这里做的不错,岭南的繁华超出我的想象,还有这里人们的文化氛围很足,你是怎么做的?给我介绍一下经验,我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普及教育。”

    马周笑道:“这都是魔王和李都督把底子打得好,我是直接来摘了桃子,说起来真是惭愧。

    至于说文风,我倒是有些心得;一开始番禹充满了商业气息,大家都不太重视文化。于是我就规定谁家的公子如果乡试过了,我免除他一成的赋税,谁家的公子如果中了进士及第我就免除他们两成的赋税。所以大家的积极性就全起来了。

    还有我们还利用官府的力量组织一些文会,比赛;对于优胜者进行表彰,让他们穿红挂彩游街以示荣耀,慢慢的这里的文风就兴盛了起来。”

    程知节笑道:“好,这个办法不错,回去我倒要在各地推行,争取让江南、岭南两道的文风都兴旺起来。”

    程知节又在岭南考察了数日,发现这里一切向好,这才和马周等人告辞回到了江南。

    现在江南就像一个开足了马力的巨大机器,飞快的运转着。商人们的钱财像流水一样投入到修路的大业中,不过还没等他们生出后悔的情绪,回报也想涓涓细流一样不断的回来。

    围绕着运河边上在建造了很多的酒厂和粮食工厂,江南百姓都赶紧拿出家中的余粮,卖给了这些工厂。手中有了一些闲钱的百姓也更舍得为老婆孩子买一些首饰衣服,也能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让江南更是一片繁荣。

    李承乾越来越大,他惊叹于眼前的一切,也更加丰富了他的知识。李承乾还在每十天给父母写一封信,向他们汇报自己的情况,并且诉说思念之情。

    李世民也经常故意给他布置一些作业,或者为他对朝堂事件的一些看法,父子二人到是有来有往,讨论的热火朝天。

    转眼就是三年过去,现在已经是贞观9年,因为李世民比历史上早了四年发动玄武门政变,现在也就是历史上的贞观五年。

    现在江南越来越正规,只是这两道的赋税就已经当得了大唐其他各道的总和,而且江南、岭南的科举录取比例逐年提升,已经让北方诸强感到了一丝压力。也让他们隐隐后悔不该答应在这些地方放开教化。

    李世民对于江南取得的成绩十分满意,而且他也有些想念自己的儿子,于是带上长孙无垢。杨吉儿以及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李恪和李泰,并文武大臣来到了江南。

    李承乾作为两道节度使,带领着程知节等人在十里开外迎接。李世民的车驾一入江南,立马觉着道路平稳了很多,就像感觉不到颠簸一杨。

    他们探出头来看着眼前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面,不住地感叹就像行走在镜子上一眼。

    李承乾远远的看到李世民的车驾连忙跑到路中央,跪倒恭迎陛下。程知节他们也不敢怠慢,跟着在后面跪倒一片。

    侍卫左右一分,李世民纵马跑了过来,他飞身下马把李承乾扶了起来,然后让程知节等人也都免礼平身。老程等人山呼万岁,然后退到了一旁。

    这时长孙无垢也坐着车上来,李承乾再次跪倒给母亲请安。长孙无垢从车上下来,拉着李承乾的手不住地嘘寒问暖,眼泪连连。

    李世民笑道:“观音婢,群臣都在这里站着,咱们就不要让大家久等了,还是先进城再说。”

    长孙无垢舍不得孩子,拉着他上了自己的凤辇;然后李世民一声令下,大家进了建康城。

    此时的建康再不比三年前,城中熙熙攘攘,比之长安也一点不差;听说陛下要来,街道的两边挤满了人,士兵们不得不手拉手维持秩序。

    李世民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龙袍,他来了兴致不住地向旁边山呼万岁的百姓招手。

    等进了节度使衙门,里面早就准备好了,各处都收拾的十分整洁,李世民在节度使大厅里招待了大家,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并对他们的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等宴会散后,李世民让李承乾代他将众人送走,他们在李承乾的书房落座。这座书房十分宽阔,里面已经堆满了各种书籍,在书房的一角还放置着几座金灿灿的奖杯。

    李世民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走上去拿了起来,发现触手甚重,好像是黄铜打造。在杯座上刻着“李承乾在贞观8年游春诗会获得优胜奖”。

    李世民哈哈笑道:“承乾,这是怎么回事,跟我说说?”李承乾脸一红道:“父皇,这也是程郡王的建议。为了让大家重视文化,增加文学风气。我们在各个节日都举行一些诗会、文会。”

    “哦,这个你再信上到时与我们提起过,这么说你也参加了?”

    “是,孩儿也去凑了个热闹,即兴赋诗一首,还赢了这个奖杯。”

    李世民大笑道:“好啊!来念给父皇听听,也让我看看你和老师学的怎么样?”

    李承乾答应一声朗声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妙啊!承乾这首诗做的确实不做,当得起这个奖杯。这首诗工巧奇特,别看生面;看似只是用物寓人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

    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不错!这是不错!”

    李泰一向以文采著称,现在虽然才八岁可一样经常得到父亲的夸奖,他听到父亲不住口的夸奖大哥,心中有些吃醋。他奶声奶气的操着童声道:“父皇,父皇,我也会做春天的诗,我还会做四时的诗,父皇你听着。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李世民哈哈笑道:“青雀,记忆力不错,小小年纪就把这首诗背过了,也一样值得夸奖。”

    李承乾从书架上拿起一座小的铜杯交给了李泰道:“青雀好厉害,哥哥小的时候就背不过诗,没有少被父皇责备。来这个奖杯送给青雀。”

    李泰拿着奖杯兴奋地满屋子乱跑,李世民偷眼看看自己的这个大儿子,怎么看怎么觉得满意。

    李世民又问了一些江南和岭南的情况,李承乾全部对答如流,而且分析起来头头是道,还都能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李世民听了不住地称赞。

    这时有婢女端来不少的南方水果,李承乾连忙给父母包去了果皮,恭敬的递了上去,然后后取出几个新鲜的送个两位弟弟。

    李恪和李泰一开始还吃的新鲜,不过没有两下就厌烦了,将啃了一半的香蕉放在了桌子上。

    李承乾也不嫌弃,三口两口就吃了个精光。李世民一愣道:“承乾,这里还有很多新的,为什么要吃他们剩下的?”

    “父皇,这些都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俗话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百姓们实在是太苦了,我们不应该浪费粮食。”

第五百零四章 惊喜不断() 
“承乾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虽然直白可是寓意深刻。【。aiyoushenm】”

    李承乾道:“父皇,这个却是老师交给我们的。孩儿一开始到了老师的家中,也经常剩菜剩饭。老师就用这首诗《悯农》来教育我。说实在的,一开始我也十分不理解,不就是一粒米饭吗?至于的那么较真?

    可是,随着老师来到这里,看到了农民的辛苦;还亲身体验了一把,我才知道,自己错的是多么离谱。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史书上说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

    “啪!”李世民拍案叫好道:“承乾长大了,我大唐后继有人,朕无忧矣!承乾,回头将这首《悯农》写下来,各位皇子必须熟背,还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为百世警句,也写下来,贴到朕的书房中。”

    李承乾答应一声,长孙无垢笑眯眯的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欣赏的神色。

    第二天李世民在程知节的陪同下,查看了江南图书馆和蒙学的建造情况。

    程知节详细向他汇报了,江南道有多少图书馆,有多少蒙学,图使馆的使用情况和蒙学学生老师人数;以及开办的夜校扫盲班成绩如何,是的多少人能够读书识字。各种数据,信口拈来,显然是烂熟于心。

    李世民暗暗点头,在众人的陪同下到郡县的图书馆抽查一翻,果然和他们说的一模一样;他们还即兴到蒙学中听了两节课,和师生进行攀谈,一直到天色渐晚才回到建康。

    这期间长孙无垢和崔瑜等人参加了一个游春会,在会上作了一首春游曲,拔得头筹。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李世民听后,见而诵之,啧啧称美;这首诗将一个幸福的女子张扬而自信表现的淋漓尽致。

    长孙无垢脸一红道:“都是东方姐姐,非要和我一起饮梅酒。这种酒喝起来甜丝丝的不知不觉却有些醉人,倒是让臣妾出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