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120部分

天下珍玩-第120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黄听了河野平的这句话,没有说话,却眯缝着眼睛转而看了看白先生,“现在你明白了吗?”

    在老黄对这串古币起了兴趣之时,他突然想到,贺志祥手里如果攥着这古币,岂不是像河野平攥着雍正粉彩摇铃尊的把柄一样?贺志祥完全可以动点儿脑筋,用点儿手段,设计点儿环节,河野平为了要回古币,势必受制于贺志祥。如此一来,河野平要挟秦老的事儿就更容易破解了。

    之所以让价两千万,是因为老黄想到,这串古币像是河野平的私物,不可能动用东京史料馆的钱来找寻。公私分明,是东京史料馆的运作要则,虽然河野太郎是馆长,但却不是他们家的。两个亿却是东京史料馆来出,也就是说,让出的两千万,河野平完全可以私吞掉。

    以河野平此前出手的情况来看,既然河野平如此看中这东西,加上又凭空赚了两千万,那么这两千万用在这串古币上也不是没有可能。也就是说,如果贺志祥除了对付河野平,还打算敲上一笔,那这两千万就是给贺志祥准备的。

    弯子绕得挺多,但老黄却只考虑了一小会儿。以他的特点,是不会做出直接帮忙或者给钱这样的粗直举动的。

    只是老黄没想到,河野平居然直接当面表示,若能以两千万换回古币,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老黄心里也暗暗吃了一惊,看来,这串古币要比他想象得更加珍贵!

    白先生反应虽然不如老黄快,但是老黄现在问他明白了吗,他要是再不明白,那就不是白先生,而是白痴了。

    “好,如果再有古币的线索,我们一定尽力。不过,这两千万你还是自己收着,找到了古币,你再给钱不迟,而且到时候很可能是给找到古币的人,未必是给我们。”白先生对河野平说道。

    “好!”河野平一抬手,助理立即送上了一份合同,“这是我们东京史料馆交易的范本合同,之前的交易价格不高,加上都是高仿,所以根本没必要使用。这一次,咱们得签个合同,交易物品名称和金额这些都是空格,依次填写就可以了。你们先看看,有无不妥之处。”

    老黄和白先生认真看了起来。

    别说,这东京史料馆的合同不是盖的,权利义务条分缕析,却又十分合乎古玩行的规矩,强调“艺术品”交易和来历清白。涉及年代的条款,有卖方观点,有买方观点,并注明货款两清后,不得以年代问题退货。

    这合同,并不是单纯向着买家,实事求是地说,是很客观公正的。白先生平时也签过不少合同,但此时仍是频频点头。

    “如果没问题,我们签了合同,我安排后方打款。国际跨行转账,还是美元最快,估计今天就能到账,我们就按今天的比率。”河野平见两人好像看完了一遍,开口说道。

    “好!你再看一遍东西!”老黄话音未落,白先生已经起身去取东西了。

    “看完,签合同,装大罐的盒子你保管。然后你通知转账,咱们就在这里等着,中午用个便饭,到账后你取东西走人。”老黄接着说道。

    河野平点点头,老黄的安排也很稳妥得当。

    一亿八千万的大交易看起来波澜不惊,而在明清商业街上,毛逐却在为一千八百块的小交易和一个摊主争执起来。

    这是一把锡壶,六边竖棱,有盖,器型流畅,制作精美。壶身刻有小园梅花,颇见风骨。同时,还刻有两句北宋林逋的诗: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他们在明清商业街闲逛的时候,毛逐首先发现了这把壶,这倒不是他眼尖,而是唐易和呼风对着商业街上的工艺品摊点都不是很感兴趣,只有他看来看去,幻想着这里也能捡漏。

    这把锡壶看起来不错,毛逐上手之后,更觉精美,便问了问价格。

    “这可不是工艺品,这是把老壶,少了两千不卖!”摊主一看是个外地游客,也是狮子大开口。这把壶是他两百从乡下收来的,他的摊子上,除了工艺品,还有一些旧铜钱,收铜钱的时候发现了这把锡壶。

    “太贵了,再让点儿。”毛逐道。

    “行了,我说个一口价,行就行,不行也别再啰嗦了,一千八百块!”摊主表现出一副坚决的表情。

    “我说,让你让点儿,你就真让了这一点儿啊。你这东西也就是一两百块钱的货,忒黑了点儿吧?”毛逐一听摊主只让了两百块,又说他啰嗦,这话回得就有点儿不客气了不料,摊主一听毛逐这话,也不乐意了,“哎,讲价就讲价,什么叫‘黑’?你说话注意点儿!”

    就这样,两人争执了起来。

    本来唐易对这东西根本没去看,但是见两人争执起来,不由得仔细看了看这把壶。又一听两人在为一千八百块搞价,心里不由窃笑起来。

    看来,有时候幻想也是捡漏的基础。

    “你俩别争了!”唐易赶紧对着摊主大声说道,“这东西不就是为个乐趣嘛!这样吧,既然我朋友喜欢,一千八是吧,我们买了不就行了吗?正好是个好彩头,这位老板,祝你一路发!”

    毛逐惊讶地看了唐易一眼,唐易则迅速眨了一下眼睛。

第241章 哪个黄裳

    “还是你这位朋友会说话!”摊主的脸色好了很多。

    毛逐反应不慢,心想定是唐易看出了什么,结合他自己之前发现的落款,那应该是个大漏儿了!便开口道:“好吧,那就成交吧。”

    摊主喜笑颜开地开始找盒子找袋子,毛逐则凑到唐易耳边说道:“真的是黄裳?”

    黄裳这个名字,是毛逐在壶身那两句诗的落款处发现的,是竖排的两列小字:镌林逋诗,黄裳制。

    黄裳这个名字,在历史上还真有不少人,虽然都不算很有名,但也说得过去。最有名的反而不是历史上的,是武侠小说里的。

    这两列小字,摊主自然也看到了。就在他的摊子上,还摆着一本《射雕英雄传》呢。

    这里面,黄裳写了一本大大有名的书,《九阴真经》。

    摊主是个金庸迷,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连带越女剑,他每本都至少看了两遍,在他看来,黄裳是金庸笔下绝对的第一高手,什么王重阳、扫地僧、独孤求败,全都不是个儿。

    所以,在一把锡壶上看到“黄裳”这两个字时,他哑然失笑:这到底是哪个黄裳?

    好在现在是信息时代,不知道就上网搜。摊主当时随便输入黄裳两字搜索了一下,还真不少,大部分是写《九阴真经》的黄裳。其实这个黄裳的原型,就是北宋的一个文学家黄裳,除此之外,还有当代文学家黄裳,还有几个人在网上的昵称叫黄裳。

    摊主连翻了七八页,就是没有发现有什么手工艺方面的古代名人黄裳。便关了页面。

    事实证明,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你随便弄了个“黄裳”搜搜,就放弃了,怎么不加个“锡壶”试试?

    他就是没有。作为一个卖工艺品的小贩,他也就这样了。

    更有意思的是,他由此觉得,这是现代人玩得把戏,这个人想必也是个金庸迷,顺手来了一个落款。

    有人说,不愿努力的人,想象力都比较丰富,这话儿有点儿太宽泛,但是,很显然,这摊主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如此精美的一把锡壶,即便是一件仿品,怎么会去落个武侠小说里的名字?

    要不说,知识就是财富,虽然说这句话很多时候都是一句空话,但放到古玩行里,多知道一点儿,有时候就是个大漏儿。

    毛逐知道这个黄裳,是因为他看过一本书。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有个曾孙,叫文震亨。这个文震亨书画方面的造诣或许比不上他的曾祖,但是在收藏鉴赏方面却是个高手,他写过一本书,很多收藏研究者看过这本书。

    这本书叫《长物志》,分作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十二类,其中的收藏鉴赏诸法不乏真知灼见。《长物志》的器物篇里提到过锡器,其中有句话:吴中归锡、嘉禾黄锡价皆最高。

    黄锡,黄裳所制的锡器。黄裳所处的年代比文震亨略早,不难看出,即便在明末,黄裳制作的锡器价格已经很高了。

    这黄裳是个民间手工艺工作者,所以流传下来的史料要比那个北宋文学家少,特别是这个北宋文学家被金庸演绎成了一个武学高手,更是铺天泻地占据了网页。

    不过,黄裳所制锡壶“模范百出而精雅绝伦”的口碑却流传了下来,对于锡器收藏者来说,毕其一生也未必能收到一件黄裳的真品。

    而实际上,如果让一个懂行的人看到这把锡壶,首先想的,应该是不是仿品?这个问题对于唐易来说不存在,那浮动的宝光,已经深深出卖了这把壶。

    唐易看了看摊上的那本《射雕英雄传》,低声对毛逐说道:“没错,你捡了大漏儿了!”

    “真的是黄锡!”毛逐暗压住心脏的咚咚咚,数好了钱,待摊主将装有锡壶的袋子递过来时,毫不犹豫的递上了钱。锡壶抓在手里,毛逐这才踏实了一些。

    他不比唐易,这算是他的第一个大漏,立即神采飞扬起来,“老板,你卖给我可别后悔啊,没准儿我从壶里找出《九阴真经》的秘籍来!”

    老板赚了一笔,心情也不错,“货款两清,你就是翻出《葵花宝典》也和我没关系!不过我给你说兄弟,这把壶还真有可能是北宋的。”

    此时见毛逐已经拿下锡壶,唐易心想,就这两下子,真是没有得宝的命啊,忍不住说了一句,“老兄,北宋还没有茶壶呢,那时候喝茶都是直接用碗!”

    “嗯?”老板一愣,但很快又说道,“你怎么知道这不是酒壶呢?”

    唐易既然开了口,索性就多说了两句:“北宋已经有了锡制酒壶不假,但是这个形制,怎么可能是酒壶?北宋的酒壶,曲柄,‘流’细长,盖钮常有纹饰,这明明是个茶壶。再说了,这两句诗也说明了这不是个酒壶。”

    摊主吃惊了,这小伙儿不仅会说话,懂得还挺多,“这两句诗怎么能看出来?”

    “这两句诗一方面是配合小园寒梅,另一方面也得贴合实物特点不是?不须檀板共金尊,意思就是不用音乐和美酒!在酒壶上,是不会刻上这样的诗的!不然恐怕都卖不出去。”唐易简单解释道。

    摊主这下子是彻底服气了,“那你说,这个茶壶是什么年代的?”

    “我看不出来,就是觉得漂亮,明,清,民国,现代,都有可能。”唐易留了个心眼儿,没有点破。说完后,不等摊主说话,便又补了一句,“我们先走了,你忙着。”

    “慢走。”摊主只好接口道。

    唐易他们走后,摊主越想越不对,最后干脆掏出了手机,这一次,他打开搜索页面,除了黄裳,还输入了锡壶。

    “你大爷的!”摊主仔仔细细看完,气得差点儿把手机给摔了。

    而此时,皮修已经开着车拉着几人去往瓷江边的景点。“明天确实要走么?”毛逐兀自兴奋,还盘算着明天继续去市场转转,好像捡漏儿也要成双一样。

    “你要不想走,那就多呆一天,不过后天一定得走了。”唐易缓缓说道:“距离泛古堂秋拍,只有一周的时间了。”

第242章 蓝皮唐球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唐易没说,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去研究许一琳给的那把绣春刀了。

    “那就干脆定后天走得了,这两天再逛逛,抓住最后的机会!”呼风开了口。

    “好!”唐易和毛逐一起点头。

    “我说,你们来瓷都,这是大扫荡来了?”皮修开着车,“我怎么就捡不着漏儿呢?”

    呼风笑道,“要练成唐易这样的眼力,没有几十年的功力恐怕不行,我怀疑他上辈子就是个高手,没喝孟婆汤就投胎了,两辈子加起来才修炼成这样。”

    “还真别说,像你们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好的眼力的人不多,我认识的那些懂行的,基本都是老头子。”皮修只懂瓷器,而且重点是高仿,他的水平不上不下,混饭吃算是够了。

    几人到了瓷江边,将车停好,沿江而行。瓷江两岸风景秀丽,频临郊区的一侧小山逶迤,林木苍翠,走一走确实令人心旷神怡。

    他们过了桥,走到了临山的河岸,路边有石砌的小路,蜿蜒而上,从山脚下能看到山顶处有石台小亭。

    “爬山上去看看吧。”唐易说道。

    “在山顶凉亭能俯瞰瓷都市区,风景确实不错,走吧!”皮修应道。

    几个年轻人脚程很快,加上山也不高,只用了不到半个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