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家-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希马这些人也就这么随口一问。听着方逸解释了一会儿以后就转到了下一个话题,感觉这个东西有时候太奇妙了,哪里能说的清的。大家玩的是艺术,又不是玩打破沙锅问到底的。
“现在那些蠢货估计要后悔了”鲁德张口恨恨的说道。他口中的蠢货当然是指荷兰一些博物馆,这些人以前只准备以二三十万来买方逸的这幅作品,不过现在估计心里不是那么舒服了。
对于埋头画室的鲁德来讲,这些荷兰博物馆的出价某种意义上同样就像是个耳光。二三十万?自己看上的作品就只值二三十万?反正鲁德的心里是把这几个混球给记住了。头一次给自己朋友的作品介绍买家,而且在自己看来对于荷兰也很有意义的东西,现在居然出现了这样的结果。鲁德心里甚至是有点儿幸灾乐祸。
方逸看着鲁德恨恨的样子,这才知道自己的这位朋友居然有点儿记仇。别说是博物馆,现在方逸自己对报出了三百万美元都有点儿后悔了,即便是邹鹤鸣自作主张的又添上了七十万。亏了一点儿,亏了一点儿!这是方逸内心的想法。
“画廊有这幅作品的消息是谁传出去的?”贝罗尼卡张口问了一句。
方逸想了一下说道:“无非是见过了一些人,最大的可能是到画廊看画的英国鉴定家,这些人其中的一个和劳德熟悉,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劳德”。
方逸的推断很合理,而且就是事实,一位英国鉴定家不光和劳德熟悉,而且是关系相当不错的朋友,那幅残品鉴定就是这位搞出来了,当一看到方逸的推断作品,不位的脑子马上想起了以前劳德让自己鉴定的这幅残品,出了劳伦斯画廊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劳德,让他过来看一看,方逸推断出来的作品有一部分和他手中的残品相似。这才有了劳德打电话到劳伦斯画廊要求看方逸的这幅作品。
正当方逸和小伙伴们认为这事情要过去的时候,谁知道一个消息却又把这个事情推了起来,那就是对于残品的疑问。
一家美国的二流报纸,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把劳德和方逸,然后两幅作品一起联系起来,推论出了一个更加吸引公众视线的问题:会不会是劳德和方逸早就认识,两人间在这个事情上达成了一种交易?
按着这个媒体的分析,那就是残品和方逸的仿作可能都是出于方逸之手,或者是残品是真的,仿作参考了残品进行创作!如果按着这个推论,那整个事情就是一场阴谋,劳德和方逸两人之中至少是一个人参与,另一个人点头同意,实施了这一次炒作!
这样的推论出来,一下子就被很多大众媒体引用,普通的百姓嘛就是看个乐呵,你跟他们说什么鉴定之类的,谁在乎!而且媒体也是用了可能,或许这类字眼,全部是推论的语气。不过这么一说,按着通常的逻辑还能解释的通,这下子茶余饭后大众们就又有了新的话题。
刚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时候,方逸并没有太过于在意。大众媒体嘛,要是就是吸引眼球,为了附合大众口味,很多的媒体都是没什么节操的。
《整个事情就像是一出谎言》纽约的报纸上这章文章被放到了头条,下面的配上了残品还有方逸仿作的照片,当然了是黑白的!文章里引用了这位记者采访一位鉴定家的话,残品理论上可能是出于方逸之手。不过在文章里鉴定家口中的理论两个字被去掉了,直接变成了可能是方逸的仿品。在文章中开始质疑方逸和劳德的人品,说话的口气几乎就是像认定了两个一起合谋,搞起了这次炒作。至于两个能获得什么好处?那还用说,劳德宣传了自己的博物馆,而且两幅作品的价格上扬了。方逸从这件事情中获得了很大的名声,现在连一些普通的大众,都知道了方逸的名字,你能说方逸没从这事中得到好处?
艺术媒体没有节操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十七世纪的作品仿到残片的程度?这太有难度了,不说是画布就说是颜料什么的那时候都是手工调制的,也没个锡管装什么的,想要把里面的成份仿齐了都有很大的难度,别说通体上让很多鉴定大师都承认是伦勃朗的笔迹了?这可能吗?
如果是方逸作的残品那还仿作干什么,直接把他用这样的手法补齐了不是更好,那一卖出来直接上几千万美元,就是上亿也不是什么惊奇的事情,收藏那幅原作的瑞典博物馆还有荷兰人怕是打破了脑袋也要得到这些剩下的作品。
大众的媒体注重的是噱头,现在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媒体哪里管你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要有人愿意看那就说吧。就像是国内的一些所谓的军事小报上,动不动就是中国有什么,吓了美日一大跳,中国有什么,吓了美日俄一大跳之类的,你能说这些一看就胡扯的东西没人买?就是为了迎合一些人的口味,没人买那发行它干什么!
从美国发酵然后传到了欧洲的大众媒体,这时候就是汹涌澎湃了,因为方逸又是中国人,这下子一个骗子的名号被这些媒体送到了方逸还有劳德的脑门上,很多大众也受了蛊惑,认为方逸和劳德两人合谋搞出了这一出。
劳德这位大亨没有客气,直接让自己的律师把始作俑者的小报告上的法庭,要求赔偿三千万美元的名誉损失,然后道歉。这份赔偿诉求一出来,又像是在这个事情上加了一把火。现在更热闹了。(未完待续。。)
第318章 有人偷画
方逸这边有没有感受到压力?当然是有一点儿了,也仅仅是有一点儿而以,被人称为骗子心里当然会有点儿不开心了。不过听了几天之后,方逸的心里也就平静下来了。骗子?要说骗子也对!从艾?凡克到安格尔,包括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这些人谁不是是骗子?有谁在现实世界中见过长着白色翅膀的人,有谁见过那些所谓的神?你都没见过就画出来挂在教堂里,就算不是骗子又能比骗子好多少?
至于大众媒体对自己的评论,方逸一点儿也不在乎,就是说上了天也不会对自己的画价产生多大的影响,该知道的人都己经知道了,大众媒体就随他们去吧。
方逸只所以不关心大众媒体对自己的评价,那是因为所谓的大众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去购买自己的作品。
就拿方逸自己举例子,一幅作品现在是一百六七十万美元,放到美国去这些钱就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二十年左右的收入,哪个普通家庭可以用二十年不吃不喝的钱来买一件方逸的作品?你这个阶层都不能买我的作品,那我做为一个艺术家为什么要过于注重你们的声音?
有人会说艺术服务于大众之类的,这才是个笑话,艺术从来就没有服务于大众过。油画以前是宗教画的天下,或者还有一些肖像画,所有的艺术家当时都服务于宗教和贵族,或者是有钱人。国画以前属于文人画。是一种雅趣,更不可能服务于大众。到了现在艺术大多数服务于艺术家的自身,跟大众也没什么关系。纵观历史。艺术会服务于宗教,服务于权力,或者服务于艺术家的内心思想,但是从来没有服务过什么大众之类的。这话听起来很残酷,普通的劳苦大众很不适应,觉得刺耳。不过你不想听的往往却是事实!
现在方逸就直接蹲在小村里,一边过着自己安生的小日子。一边画着自己的作品。至于其它的东西,就如同春风灌驴耳朵,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甚至连在方逸的情绪上引起波动的能力都没有。
方逸觉得这小日子过的不错。但是忘了有时候你觉得过的不错的时候麻烦就来了。
石城。画家村里。魏进中午一吃完饭,就带着圆头和扁头两只狗出去散步,至于陶勇则是开着车子去城里,现在陶勇处了个姑娘。约女朋友去了。整个房子里就剩下了今天没课的朱政。这小子也没有在画室。而是在楼上睡着小觉。
现在的魏进和陶勇加上朱政当然不是以前的样子了,三个的作品都是三十多万一幅,而且借着国内越来越活跃的艺术品市场,几人的画价还在不断的上扬中。住在方逸的画室里也是图着交流起来方便。不过老住在方逸的家里也不是长久之计,现在三人都开始考虑在画家村里专门弄个画室。
等着几人想弄的时候,又发现这个时候画家村的房子也不是好弄的了,光是房价就直接翻了一倍上去,而且还是光看有价的。至于想出售的一家都没有,别说是想出售。就是以前出租画室到现在都没几个想到退租的。这样的情况让几位年青的艺术家一想起来就有点儿唉声叹气的。
现在几人商量着是不是在附近不远的一个村里弄上一两亩的地,一起建个联排的画室什么的,不过近些天又有消息说画家村将扩大,几人心里又燃起了一点儿希望。毕竟现在画家村不论是设施还是环境交通条件都要比自己几人选的地方好多了。不说自己选的地方,就是比起城里,画家村的生活也要舒适的多。
反正就是这几人现在手里有钱了,不看别的就看现在方逸的小院里停的车就知道了,除了方逸以前的小破吉普,现在停着一辆凯迪一辆奥迪a6你就知道什么叫作年青有为的新生代艺术家了。
房间里正吹着空调裹着被子呼呼大睡的朱政不知道,自己睡的香甜的时候,两个人影房后的小树林里翻了进来,然后就径直的向着方逸的贮画间里走了过去。一人侧着身体手警剔的望楼道口儿。而另外一个人则是熟练的掏出了开锁工具,插进了锁孔。
这两个人是过来盗窃方逸的作品的,一幅作品上几百万,总有些人有这个胆子铤而走险想过来博个富贵!盗窃也是门手艺,而且还是盗窃价值几百万的作品,哪里是一般的小毛贼干的了的。这两位都是老手,也就是去掉了小字,变成了毛贼。看着这么高的墙轻松的就这么过来,就知道手上还是有点儿技术的。话说了,要是一般的小毛贼也未必有这么大的胆子,一下子去搞几百万的东西。
咔的一声轻想,正在开门的人对着身后的同伴转过了脑袋,蒙在面上的头套里两只眼睛眨了一下点了点头。
两人推开了门就走了进去,然后就在画室的墙面上找灯,很快的借着楼道里的光线,就摸到了灯,一打开来就看到墙面上大部分的地方空空如也,只有靠在门口不远的地方挂着几幅作品。
“这人画的也太少了一点儿”一个窃贼对着同伴轻声的说道。
“少废话,赶快的拿画”同伴对着话话的这位使了一下眼色,两个就开始把方逸的作品从架子上取了下来,有些太大幅的作品根本不好带,两人只得取一些适合的作品。
“老大,这里有一幅画”窃贼小弟一把扯下了作品上的罩布轻声的对着自己的老大说道:“别的都是直接挂着的,这画上面还有布挡着,是不是更贵一点儿?”。
窃贼老大望着这幅画,看了两秒就直接张口说道:“你说的有道理,那就把这幅带上,虽然大了一点儿!”。
“这个王八蛋,怎么老是画这么大的画,画小点儿能死啊,让我们借点儿画都不好借”小弟一边取画一边嘴里轻声的嘟囔着说道。
老大伸手在小弟的脑门上拍了一下:“少废话,快点儿干活!”。
两个窃贼一前一后,老大手上提着两幅小点儿的画,小弟直接把那幅方逸罩着布的大画顶在脑袋上,就出了贮画间。然后转到了围墙旁边,一声鸟叫从老大的口中发了出来,顿时墙上又冒出了一个脑袋,三幅方逸的作品就这么顺顺利利的出了围墙。然后围墙内的两个身影也是轻如狸猫一样翻了过去。
几个小贼轻轻松松的就把方逸的三幅作品从贮画间里偷了出来。不是说方逸这里没有防范措施,屋里屋外的都装了不少的设像头。要是有人睁着眼睛看着监视屏,两个贼一进来就会发现了,这不是一个出去遛狗一个出去见女朋友,还有一个正在床上煮猪头嘛。大家没想到大白天的居然还有人敢进方逸的画室偷东西。
老实说这也不能全怪陶勇三人,一开始的时候,贮画间里收着这么多的画,大家还注意着没事的时候还调着录相看看,时间这么一长,又没有事情发生当然神经就要放松下来,几人又不是专业的监视员。
最最主要的是魏进带着圆头和扁头两个离开了,要是两条狗在两个贼还真不好进来!作为一帮子有经验的团伙,人家可是踩了一个多月的点儿的,要是没有两条狗在这里,他们也不会选择大白天的动手。如果是普通的狗的话,大不了晚上一个装着药的肉包子就把狗解决了。
不过圆头和扁头不是普通的狗,曾经有个贼打扮成了收费品的,看着圆头和扁头两个出了门,就随手把吃了一半的肉包子扔到了地上,想试试这两只狗吃不吃,看着圆头和扁头两个看都不看一眼,就觉得还要等待时机,贸然动手有点儿不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