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械骄谏ィ佣湃烁竦南热胫薪馔殉隼础K嗫冀哟ノ鞣秸苎罚低承缘奶教肿约核舛ǖ奈侍猓钌钗乩肌⒈洗锔枥埂⒍髋喽嗫死账6匀俑穸裕堑乃枷牒苊溃挥醒跗ⅲ幌裱抢锼苟嗟率降奈ㄖ锹哿钊松场T谄渲校盍钊俑窀行巳さ哪谑灞净╯chopenhauer)的著作,他对世界阴暗面的描述相当的符合荣格的看法:对于上帝,他们皆认为上帝乐于唤起人们的阴暗面更胜于光明且积极的一面,这对自幼便开始怀疑上帝是否完美的荣格而言,无疑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年纪越大,荣格越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游移不定,虽然将真理建立在事实上的科学颇受荣格的青睐,但是和比较宗教学有关的一切,像是希腊、罗马、埃及史学考古亦吸收了他的注意力,并对埃及和巴比伦的一切感到兴趣,而想成为一个考古学家。就在进退两难时,他忆起了曾祖父曾经是个医生,而学医至少可与科学结缘,医学的范围又相当广,以后也有许多机会专攻某项领域,所以他一脚踏入其中。
大学生活对荣格而言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他结交了许多和一样对叔本华、康德有兴趣的朋友,在几次兄弟会会议中,他亦发表了关于神学和心理学的演说。大一时,他对某位神学家论述精神现象的书产生了兴趣,这本书详述了《唯灵论》的起源,书中都是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例子,像鬼魂这类的描述。对荣格而言,这个新天地为他的生活带来一片色彩,虽然连最亲的朋友都认为这比他沉迷于神学还糟糕。毕业后,荣格选习精神医学方面的课程和临床实习,但课程内容却不是那样的让人感兴趣。在当时的医学界中,精神医学并未有完整的发展,医生们和门外汉差不了多少,精神疾病就犹如无药可治的绝症一般。就在一次参加国家考试的经历中,他掀开了由埃宾所编的教科书,映入眼帘的序言大概是由于精神医学的发展还未完全,精神医学的教科书或多或少被贴上了主观的烙印,震撼了他的心灵,作者将精神病患归类为人格方面有问题,在这一闪即逝的启示中,荣格获得清晰的概念,认识到精神医学是一生中唯一的目标。1900年的12月,他在苏黎士的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谋得了助理医师的执照,离开充满腐朽传统气息的巴塞尔。
——传世佳言——
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这所严格一如修道院的精神病院开启荣格的精神医学之旅。头几年,他一直对“精神病患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这个问题感到好奇,但是身边的人却无法完整的回答他,和这个问题比起来,如何去诊断这些人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以当时的趋势而言,病人的人格和个性是毫无关系的;病人们被按照他们的诊断病历和详细纪录而硬性分类,病患们的心理状况无法吸引医师们的兴趣。1904年至1905年期间,荣格并积极的参予由布雷勒领导的一个实验计划,主题是如何治疗早发性痴呆,后来布雷勒则将它改名成精神分裂症。在布雷勒的指导下,荣格进一步的发展了“字词联想”的测验方式,借着病患们对一连串经过挑选的字词的回答方式和反应时间,来分辨出不同型态的心理情结及其原因。接着,他也尝试将电压检流计探测皮肤和线的方式来量度病患们的心理状态,试着把字词联想测验使用在侦测罪犯上。1905年,荣格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他升任为苏黎士大学的精神医学讲师,并在同年升格为精神科医院的资深医师,主讲精神心理学,也讲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原始人心理学。隔年,他寄给弗洛伊德有关于字词联想的研究结果,为生命带来了另一个转折点。
1907年3月,荣格和弗洛伊德第一次在维也纳会面,并长谈了足足13个小时。对荣格而言,弗洛伊德是他所遇见最重要的人,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对弗洛伊德而言,荣格非犹太人的背景正好可以破除只有犹太人才关心心理分析的偏见,他很器重荣格,称荣格为“我亲爱的儿子”,并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认为“当我所建立的王国被孤立的时候,惟有荣格一个人应该继承它的全部事业”。1911年,弗洛伊德不顾其他人的反对,推荐荣格担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同时荣格也是该协会第一本心理分析期刊的主编。
慢慢的,他们两个人的思想出现了差距,除了对心理学的看法不同之外,弗洛伊德有如父亲式的权威亦让荣格受不了。在一次的交谈之中,弗洛伊德说:“荣格,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要放弃性的理论,我们要让它变成一种教条,一座不可撼动的堡垒。”但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性的理论抱持着许多疑点,更无法认同“教条”及“堡垒”这样的字眼,仿佛要压下所有对性理论的怀疑,而这一切和科学判断扯不上关系,只是个人的权威的扩张罢了。在这次的谈话过后,荣格便知道两人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了,弗洛伊德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能毫无疑意的接受他的理论,但荣格需要的却是一个能和他切磋琢磨,将心理学发扬光大的伙伴,并且他不想牺牲自己思想的独立性。
1909年3月,就在荣格拜访弗洛伊德的最后一个晚上,弗洛伊德认命荣格为心理分析运动的继承者,并开始对他描述自己的看法,但每当荣格问及对灵学的看法时,弗洛伊德却常常以物质主义者的偏见来反驳,斥为无稽之谈。而对于弗洛伊德浅薄的实证主义,荣格有好几次想做出尖锐的辩解。就在这受封为继承人的夜晚,荣格竟然尝试要推翻整个弗洛伊德理论的架构。这次的交谈,对他们的关系有着致命性的打击。心理分析学派也面临分裂成维也纳和苏黎士——也就是弗洛伊德和荣格两派的危机,直到桑德法兰兹发表了著名的声明:“荣格正式不再信仰弗洛伊德”,分裂方告公诸于世。
跟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开始了他的危险历程。此时的他39岁,犹如走入一条死胡同,朋友和同事们背弃了他,他也对科学书籍不感兴趣,在1914年时,他辞掉了职位,开始了一连串的旅行,并专心的去探索自己的潜意识。1918年,他踏上面对潜意识的道路,竭力寻找历史人物心路历程的资料,以避免因自身的个人偏见对病人产生误判。他认真研究诺斯替教派作家的作品,因为它们最早正视潜意识世界,并探讨其内容和受到直觉世界影响的种种意象。他又从炼金术学中找到和诺斯替教派的历史关联,并发觉这个奠基于中世纪的自然科学,其实可称为古代和现代的潜意识心理学沟通的桥梁。荣格发现,分析心理学以一种奇特方式和炼金术学不谋而合。在阅读古老的书本时,他发觉所有的事物都能各得其所,包括各种幻想意象,他在实践时所累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他从其中所得到的结论。在荣格的看法中,意识心理学能满足对现实生活的解释,但如果要解释精神官能症,一份既往病史则是必须的,因为它比意识里的知识更深刻地反映一个人;另外,每当需要作非比寻常的决定时,我们就会做梦,如何诠释这个梦,也需要比个人记忆中更多的知识才行。
1916年,荣格在巴黎就自我和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了一次讲座,并于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一书,他希望能借着这本书来界定自己的观点和弗洛伊德及阿德勒是有所出入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探讨个人对世界、他人和事物的关系,并讨论了五花八门的意识层面,亦即意识头脑对于世界可能产生的态度。接着,他就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发表著作,出版《基督教时代》,尝试解释基督的出现如何符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基督现象的研究,让荣格重新思考如何依据个人的体验来表达自身的现象问题,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从潜意识到意识的发展,以及人格对每个人的冲击。
慢慢的,他将心中的思绪结合,合成了他分析心理学的大纲。他的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灵的结构和动力,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后者扮演补偿意识型态的角色,如果意识太过于偏执相对的,无意识便会自动的显现,以矫正平衡。潜意识可以透过内在的梦和意象来调整,也可能成心理疾病,它的内容可以外显出来,以投射作用的方式出现我们的周遭生活。找到心灵力量的动向则是心理分析人员最重要的工作。他指导许多前来求诊的人,让他们接受并学习他的方法,成为心理分析家。但是他常告诉他的学生们:“分析是面对面的参与,每一个病人都是独特的例子,而且,只有受过伤的医生才知道要如何助人。并且记住,不要追问病人婴儿时期的记忆,不要忘了灵性方面的问题,更不可忘记病人的秘密故事。”
1913年10月,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年鉴》主编职务;1914年又辞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职务,然后又退出了学会。
晚年的荣格继续为寻找现代人面临的精神矛盾找寻答案,他隐居于在苏黎士湖旁,完全按照自己设计规划的塔楼式住屋中。他在这个安静、能和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地方默默的思考着,陪伴的是在1925年前往东非途中所遇到的英国女人露丝,贝利,太太艾玛早在1955年就过世了。1961年6月5日,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他饮下最后一瓶葡萄酒,这位当代思潮中最重要的变革者和推动者,安然的病逝于湖上的家中。
荣格在解梦方面有杰出成就。据他估计,自己一共大约解过80000个梦。同时他的理论有着较广泛的考察证据,他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对原始人类的心理进行考察,并提出集体无意识这一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荣格独树一帜的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赢得了当时乃至今天世人的普遍认同和赞誉,从而成为了与弗洛尹德比肩而立的世界级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可以解释其他心理学流派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如宗教问题、神话、象征、超感官知觉等。他把众多的人类活动都包含在这一理论之中,在历史、文学、人类学、宗教以及临床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
第9章 华生
姓名:华生
出生地:美国南卡罗来纳州
生卒年:1878…1958年
历史评价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界称赞他“发动了心理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他的作品是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延续不断的航程的起点”。
约翰·华生(john b。watson,)于1878年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他从小是在学校里开始接受教育的。华生承认自己小时不是个好学生,有点懒、不听话、好争斗、学业成绩不好,只能勉强升级。只是在进入了当地的伏尔曼大学后才有所改变。
1894年,他进入伏尔曼大学,5年后他得到硕士学位。后来他选择了芝加哥大学,把获得哲学博士作为目标。但是在学习中,他对哲学的热情很快消失,他甚至很难理解他的导师杜威的思想。然而,在安吉尔的影响下,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并把神经学作为第二副科。他还师从洛布学习生物学和生理学。1903年,他得到了哲学博土学位,并结了婚。直到1908年,他都在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在这几年里,他既学习和工作,又做了大量的动物行为实验,并表现出对以动物为被试研究行为的偏好,开始形成他的行为主义方向的信念。
1908年,当华生成为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的同时,他又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的职位。尽管华生对芝加哥大学十分留恋,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学让他来指导实验室,比芝加哥大学给他更丰厚的薪水,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华生最终还是来到霍普金斯大学。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一直到1920年。
长期以来,华生不断思考如何使心理学研究更加客观化,1908年,在一份讲义中他第一次公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1912年,他应卡特尔的邀请,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在演讲中又谈到了这个问题。1913年,他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这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
相关链接
刺激与反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