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

第10部分

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第10部分

小说: 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新的观点。
认知失调理论建构的主要来源起先是费斯汀格和他的学生隐身在一群信众之中,研究他们的认知失调。这些信众相信在某一日会有大洪水到来,他们的守护者会驾着飞船来解救他们,带他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对此他和他的学生提出一个假设:假设有某人十分相信一件事,并假设他受到信仰的约束,因而采取不可挽回的行动。如此一来,假如在最后他有无法否认的证据显示自己信仰之错误,那么这个人不会消沉下去,反而会产生更坚定不遗的信念。而费斯汀格他们的观察结果也正如之前假设一般,当预言会有大洪水的日期到来了,没有飞船也没有洪水,一些坚定不移的信众(可能辞了工作、变卖家产),反而更相信这样的信仰,以此来弥补信仰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在此之后,费斯汀格又和卡尔史密斯进行一项认知失调的实验,他们要求受试者做一件无趣的工作,结束后告诉他们实验的目的在于“对于工作有趣与否的预期,是否会影响之后的工作效率?”而这些人士属于“无预期组”,并请他们告知下一位受试者这个实验很有趣,以形成他们的预期。在这些受试者中有些被给予1美元,有些给予20美元,并被问到这件工作是否有趣?这个研究想要了解的是:事后所给予的酬金,会不会减少认知失调(一件无趣的工作,却被要求告诉别人这是有趣的工作)的冲突,而认为这件事是有趣的。研究结果出人意料,得到1美元的人之中,较多人认为工作是有趣的,根据解释:在那些得到20美元的人之中,他们会认为是因20美元,而有合理的借口说谎;而得到1美元的人,只能改变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这个工作是有趣的,以减少认知失调的情形。
根据上述的一些实验结果,费斯汀格归纳出人类在处理自己信念受到挑战时,我们的认知系统会进行一些处理。简言之,认知失调理论主要在解释当个体知觉有两个认知(包括观念、态度、行为等)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会感觉心理冲突,促使个体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迁就另一认知,以恢复调和一致的状态。
费斯汀格以认知失调理论及其研究为社会心理学及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增添了新的见解,从而赢得了声誉。
 



第20章 班杜拉


姓名:班杜拉
出生地:加拿大艾伯特
生卒年:1925年—
历史评价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7年,他被命名为认知理论之父。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25年,班杜拉出生在加拿大的艾伯特省的蒙达。他在加拿大一个小的农业社区成长,父亲是波兰的小麦农场主。像斯金纳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1949年,班杜拉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2年,从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爱荷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那时,他认为心理学家应当“把临床现象用经过实验验证的方式加以概念化”。班杜拉认为,心理学研究应当在实验中进行,以控制决定行为的因素。
相关链接
观察学习的过程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因此,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活动的符号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并以此作为以后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以及动机等心理过程支配的。
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斯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这期间,受赫尔派学习理论家米勒(n。miller)、多拉德(j。dollard)和西尔斯(r。r。sears)的影响,把学习理论运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此后,除了1969担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年外,一直在该校任教。其中,1976年至1977年间出任心理学系系主任。
班杜拉念小学和中学时,生活条件艰苦,教师和财源都很缺乏,那时候的学习主要靠自学,班杜拉后来回忆说:“当时所学的大多数课本中的内容后来都过时了,唯独期间养成的自我主导性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着我工作、学习、研究等。”成功成名的班杜拉用“我能做到!”来解释“自我效能感”时,他回想起他少年时的经历,他说这句话正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没错,他能做到,并且,他做到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他把观察学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他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他们通常是用物理方法来进行的动物实验以此来创建他们的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来说,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所以他主张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人的行为。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了许多行为。
——传世佳言——
人们只有怎样思想才会怎样行动。
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期。他认为个体对效能预期越高,就越倾向做出更大努力。班杜拉指出了四点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的唤起,这四方面的内容影响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同时也对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唤起有很大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对教师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动机的研究中颇受关注。
班杜拉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他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提出了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普遍地存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中,他的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强化理论,并且以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它的局限性在于它不适合于解释和说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复杂的、高难度的技能训练的过程,仅适用于解释和说明观察、模仿等社会性学习的过程。但有的学者认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有被发展、深化的余地,只要加以适当地发展性研究,就可能繁衍出一些适用与解释特殊社会环境和特殊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学习的理论。
在其一生中,班杜拉撰写了一些文章和书籍,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引用。1959年班杜拉与理查德·沃尔特斯合作写作了第一部书《青少年的攻击》。1973年,他写作了《攻击行为:社会学习分析》。4年后,他出版了他最优秀的著作《社会学习理论》。这些书和文章都涉及心理学研究。1946年,多拉德和米勒出版了《社会学习与模仿》一书。艾伯特·班杜拉认为该书对他提出建模理论做出了贡献。




。 … 。………【gzbysh】整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