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南脸色一变。怒斥道:“哪个在背地里造谣生事?我阿娘顺利产下双胎,那是宫中太医医术好,我阿娘福泽绵长……哪有什么仙果?”
心里却暗暗吃惊,这事儿果然被大公主料中了。
那日大公主生完孩子,不多会儿就醒了,想起生产过程中的惊险,又想到萧南喂给她吃的红果子,大公主便立刻想到了有人可能会借此生事。为此,她连忙叫来三个儿媳妇。下死命令让她们保守秘密,并且也反复叮嘱进入产室的稳婆、医女和婆子,不许她们乱说话。
叮嘱完了,大公主还是不放心,这时正好听说女儿诊出了喜脉,为了转移世人的注意力。也为了杜绝崔家大夫人借此对萧南产生不满,大公主特意演出了‘怒赶’女儿出门的戏码。
饶是如此,坊间还是传出了这样的流言,这让萧南多少有些心烦。
“呵呵,别急呀,这只是一小撮的人在议论,其实更多的人在猜你襄城郡主到底做了什么事,竟惹得向来慈爱的大公主将你们两口子‘赶’出了公主府。”
绕来绕去,阿晼又把话题扯了回来。
萧南瞪了阿晼一眼,没好气的说,“还能有什么,那日一听我阿娘提前发动了,我一时心急,没有回禀老夫人便赶回了公主府。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阿娘最是个讲规矩的人,一听我这般眼里没有长辈,自然要训我。再者,她生孩子的时候累着了,想找个人发发火,我刚好一头撞了过去,她不训我还能训谁?”
话虽这么说,萧南语气里却没有半分的怨气。
阿晼听得出来,萧南是极孝顺大公主才会这般说,而大公主之所以‘骂’萧南,恐怕也另有实情。
“对了,你听说了吗,南平跟一个胡商搅合在一起了,一口气在东西两市开了二十家店铺,听说还要在新市和南市继续开。”
沉默了片刻,阿晼又似无意的说了一句。
“嗯?胡商?难不成是哪个乌奚奇?”
萧南愣了下,随即想到了一个人,她诧异的看向阿晼,“她、她不会是跟人家合伙开邸店吧?!”
阿晼讶然,“你还真知道呀?没错,好像就是个叫乌什么奇的人。”
阿晼虽有突厥人的血统,但她生在长安、长在长安,母亲又是出身高贵的世家女,所以她骨子里就把自己当成了唐人,对于突厥人,或者说胡人,她是当异族人看待的。
“嗯,之前这个人找过我,想做邸店生意,被我拒绝了。”
这件事不是什么隐晦之事,萧南觉得没必要遮遮掩掩,只不过,她没想到乌奚奇竟会投到南平的门下。
阿晼忽而笑起来,“竟有此事?呵呵,南平也真是的,知道你在新市和南市得了大利,竟也不分分轻重好坏,也做起了生意。”
她摇摇头,啧啧有声的说:“邸店?岂是那么好做的?”
这段时间里,阿晼一直跟着程氏学习管家,渐渐接触了些家中的产业,故而对邸店并不陌生。
这项生意利润空间极大,但尺度不好把握,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犯律法。
朝廷对于放贷利息是有规定的,在范围内。哪怕你开上百八十家的邸店,朝廷也不会管你。可一旦越过了那条线,成了高利贷,便违反了法律。届时,哪怕是南平顶着个郡主的头衔,也不能将事件平息。
谈起了南平。阿晼又想起了一件事,“听说宫里的贵妃不太好,可能就是这几日的事儿了。”
萧南一怔,随即想起阿晼说的是南平的外大母杨贵妃。她微微叹了口气,道:“我和阿娘许久都不进宫了,这些事还真不知道呢。南平……唉,贵妃倒是个和善的人。”
阿晼冷笑一声。“确实和善,前几日还帮我做媒呢。”
萧南微惊,双手扶着跃跃欲试想站起来的女儿,目光落在阿晼身上,“对方是谁?”应该不是什么好人选。否则阿晼不会这么生气。
“你猜?”
阿晼见萧南摇头,便直接给出答案,“你的六舅舅。”
噗!
不会吧,杨贵妃病糊涂了还是啥,竟这般拉仇恨?
人常说保媒拉纤是为了结善缘,但给蜀王做媒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尤其是对女方来说,媒人若是跑到某位贵女家中说帮蜀王保媒,那绝对是跟人家贵女一家子都有仇呀。
阿晼见萧南一脸古怪。自嘲的笑了笑,道:“你也觉得好笑吧?呵呵,人都说是杨贵妃病糊涂了,但我知道,是南平那个死丫头搞得鬼,当然还有侯家那丫头的首尾。”
不就是自家嫂子把侯郡君赶了出去嘛。她竟这般小心眼儿,出了这种馊主意,真黑了心肝,亏自己还当她是朋友!
萧南却想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闷头算算日子,若是历史大方向不变,那件事也快发生了吧?
当然,在那之前,还有件大事。
想到这件事,萧南来了主意。
“玉簪,去给王大郎君传个话,让他多收购些粮食,除了日常食用的,还要留出酿酒所需的。”辽北一旦开战,粮食铁定稀缺。
送走了阿晼,萧南唤来了玉簪。
“是,郡主可还有其它的话要吩咐他?”
自从玉竹帮着萧南管家,玉簪便负责与王佑安见面、传话。
“唔,还有,命他多联系些胡商,不管是去西域还是哪儿,多弄些马匹回来。这件事比较急,不必等着南市开业。”
“是。”
想了想,觉得没有遗漏后,萧南这才摆手让玉簪下去办事。
这边,崔灵犀小盆友仍然努力往灵长类发展,她两只胖胖的小爪子抓在包裹着棉布的长几腿上,摇晃着小屁屁奋力直起身子,可她的力气不够,小胖腿儿还没站直,又噗通一声坐在厚厚的垫子上。
小丫头人儿虽小,韧劲儿却足,一次失败了,小肉巴掌狠狠捶打两下垫子发发气,然后继续尝试。
乳母方氏和几个小丫鬟则错眼不敢的围在四周,双手伸张着,紧紧护在她身后,唯恐小家伙跌出垫子磕着碰着。
如此这般了好几次,小家伙似乎找到了诀窍,努力抱着长几腿,紧紧抿着小嘴儿,终于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
方氏惊喜万分,忙招呼萧南:“娘子,您快看,小娘子站起来啦!”
萧南正坐在榻上想事情,忽听到这话,忙循声望来,果然,在两尺高的长几旁,自己的小胖丫头正晃晃悠悠的站在那儿。
“哎呀,我的小灵犀,真厉害,这么小就能站啦!”
几步走到长几旁,萧南连声吩咐着:“快快,把纸笔拿来,我要把灵犀第一次站立的样子画下来!”
在没有照相机,没有dv机的年代,想记录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那就只能靠画笔。
幸好这幅身子原本就善丹青,萧南第一世的时候又学过几天素描,给女儿画个画像绝对没有问题。
小灵犀估计也不是第一次被母亲拿来当模特,这会儿见萧南又拿出了画笔和画纸,她还颇有范儿的咧开小嘴……然后便是口水三千丈……
萧南拿着铅椠(类似铅笔的东东),几笔便勾勒出一个胖嘟嘟的小丫头,她正待将女儿流口水的小模样也画出来,忽然有人来禀报:“娘子,三娘来了!”
三娘?崔薇?
她来做什么?
ps:嘿嘿,有点儿晚的二更,求订阅啦
第056章 孕期琐事(三)
自从崔大过继到了荣寿堂,崔薇是头一回来拜访萧南。
倒不是说萧南不欢迎荣康堂的亲戚过来串门,实在是崔薇整日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就没空过来。
至于她忙什么,那就更简单了,老夫人特意从崔家老世仆里挑了两个老妈妈派到崔薇身边,专门负责教导她礼仪规矩。
是以,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崔薇几度怀疑自己是苦逼的小燕子,整天被刁钻刻薄的容嬷嬷虐待。其实她比小燕子还惨,小燕子身边只有一个容嬷嬷,而她,却有两个,而且是超级难对付的那种。
想当初看电视的时候,崔薇觉得所谓‘学规矩’也不过是学学如何站、如何坐、如何走路以及吃饭时的仪容仪表。
但两位妈妈到来后,崔薇才知道,电视上演的不过是皮毛而已,至少在崔家,学规矩的范围非常广,但凡衣食住行、言谈举止这些方面统统都有一定的规矩、礼数,小到吃饭时持箸的姿势,行走时手臂摆动的幅度,跪坐时衣袖摆放的位置……全都有标准。
六十几天下来,崔薇没死也被折腾得脱了层皮,生生瘦掉了十来斤,感觉自己每天比干粗活的丫鬟还要累。
不过,熬了这么多天,她总算达到了两位妈妈的要求,终于能走出自己的小屋,到院外去透透气了。
这却不能满足崔薇。
崔薇刚一出院子便得到了一个消息,当时她就急得不得了,想立刻出府。
可两位妈妈说什么都不同意。人家说了,等什么时候崔薇的‘淑女课程’全都通过了,她才能正式走出家门。
现在,不过是只通过了一项最基本的日常礼仪罢了。像出游、做客时必备的才学,比如歌曲呀、跳舞呀还有骑马、品茶之类的技艺,崔薇距离合格还远得很呢。
崔薇却等不及了。开什么玩笑,以两位妈妈的高要求、高标准,等她哪日合格了,那个当蜀王妃的堂姐坟前的草都好几尺高了,新一任的蜀王妃也早就‘上岗’了好伐?!
可她着急又能如何?两位妈妈手里拿着老夫人给的尚方宝剑,没有她们的同意,亦或是老夫人的准许。她连中庭都出不去,更不用说走到府外了。
崔薇毕竟是个聪明人,她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到了个法子,两位妈妈不准她出门。可若有人邀请她去做客,亦或是有兄嫂陪她出门,她们应该不会阻拦吧?
崔六夫妇是她的嫡亲兄嫂,所以她第一个便找上了他们。
只是,也不知道老夫人对崔六两口子说了什么,向来支持她的兄嫂,一听她想出门,便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非但不带她出门。还反复叮嘱她,让她好好跟着两位妈妈学规矩,千万别出去惹事儿。
得,助力没讨来,反而得了一通教训,只把崔薇弄得郁闷非常。
亲哥嫂不管她。崔薇便把主意打到了隔壁荣寿堂的萧南身上。她始终觉得萧南跟她一样是穿越来的,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证据,但她的直觉却这么提醒她。
既然是老乡,或者说疑似老乡,好歹也有两三分情谊,只要她把心意尽到了,萧南怎么说也能帮帮她,对吧?
当然,请人帮忙,自然要有所表示,今天崔薇便是来送礼的。
进了门,崔薇笑容满面的跟萧南行礼,“见过八嫂,哦不,应该是大堂嫂。”
萧南并没有因崔薇的到来而打断自己的作画,一手拿着铅椠,一手冲着崔薇摇摇手,“都是自家人,无须多礼,三妹妹快来坐吧。”
“是,大堂嫂在作画?”
崔薇缓步走近萧南身侧,附身看了看,心里微惊,咦,这不是素描?
紧接着便是狂喜,哈哈,她就总觉得萧南是同乡,如今终于让她抓到证据了吧?
萧南拿着铅椠,仔细的将小灵犀的面部神情以及手指、脚丫等细节画出来,最后在画纸的右下角落款,写下年月日以及作画的事由。'点'
画完这幅画,萧南才回应崔薇:“嗯,阿沅能站起来了,我画幅画留个念。”
“大堂嫂画得真好,咦,这是什么笔,形状竟这般奇怪?”
崔薇故意指着萧南手里拿着的铅椠,想引萧南说出‘铅笔’这个后世才有的词儿。
萧南举了举那管类似加宽版竹筷子的铅椠,笑道:“这个是铅椠呀,你没用过?呵呵,《西京杂记》里有云,‘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说得就是这种铅粉制成的笔,这种笔只能用来画这种简单的画儿,也可以出行是放在手边做笔记用,简陋是简陋了些,贵在方便。”
崔薇哪里知道什么西京杂记呀,她只知道宋朝的时候有东京和西京,难道在隋唐前也有西京一说?
可在古代生活了近两年,她深刻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不懂或者没听说的事儿,千万别不懂装懂的问出来,古人远比她想象的聪明,她一个不留神,很容易露馅呢。
“哦,我不善丹青,竟连铅椠都不认得。”还以为能套出点儿话来呢,结果,这个萧南还真是滴水不漏。
暗自腹诽了两句,崔薇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便努力把话题往自己带来的礼物上扯。
她目光扫了扫正堂,看到了长几边玩耍的白胖婴儿,就笑着说道:“这是阿沅吧,两个月不见,竟长这么大了?对了,刚才大堂嫂说阿沅已经能站立了?”
萧南点头,“是呀,这小家伙吃得好睡得着,身体也不错,这不,她九个月就能站了,我一高兴,这才想着给她画个画儿,等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