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是这样,苏俄想要快速武装的迫切需要就越高,他们不惜工本的勒紧裤腰带逼迫农民挤出每一粒粮食和财产来支援工业建设,加上30年的大灾荒的双重折腾,死去的人以千万计,远远超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而今,日本人占领东北选的时间是如此的好,已经离心离德的列强很难再合起伙来再次干涉日本退出东北去,拥有东北广阔领土和资源的日本,将在数年后成长为一头足够威胁亚洲所有势力的怪兽,俄国人更是首当其冲!他们的远东领土,就在日本人的大炮射程之内,快速加强远东军事力量刻不容缓!
苏俄开始加速建设太平洋舰队。 向远东大力增兵,在国境线附近以及黑龙江、乌苏里江延安修筑防御工事和堡垒,成立骑兵坦克快速部队,兴建大型军用机场,改定新地作战条令等等,一系列针对可能发生的与日本之间的战争碰撞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
原本对菲律宾殖民地不紧不慢的美国人此时骤然紧张起来,他们开始加紧兴建在菲律宾巴丹半岛山区的大型军事工程。 构筑马尼拉湾的海防工事,装备大口径海防炮。 修建军用机场,构造一个完全地战争基地,其紧张程度和建设速度,前所未有!
英国人就更不用提了,他们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最多,军事力量最强,战线拉得最长。 需要防守地地方最多,百余年来,他们采取的基本都是不设防政策,依靠强大的远东舰队保证帝国殖民地的健康运转。 但是这一次,他们的各种情报都证明日本未来将要采取的侵略性扩张行动,将严重危及到他们在这里的安全,仅靠舰队已经不足以保证这里地稳定!
因此,英国人开始在香港和马来亚构造新的防御堡垒。 加上新加坡已有的海防工事,他们务必要在这一切发生之前,缔造出能够对抗日军骤然来袭的大规模兵力。 已经拥有了东北资源的日本人,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壮大起来,这么具有侵略性的国家,是不得不防备的!
百年以来。 英国人为首的西方列强采取地是借力打力的手段来制衡远东态势,当他们察觉到俄国疯狂扩张的野心之后,他们支持大清帝国强大起来对抗俄国。 当大清国被证明不可靠了之后,他们支持日本人对清国的侵略,期望一个强大的日本可以在远东替他们抗住贪婪的北极熊。
数十年来,中国国内分分和和,张作霖在北方左右逢源保证了事态地没有变化,结果他一死,东北乱了套,红色俄国的扩张固然暂时无力。 日本却被他们硬生生扶持成了一个新的更具有侵略性的疯子怪物!现在。 这个家伙开始亮出獠牙准备饕餮一番了,英国人顾不上。 制止不住了!
一方面是避免中国跟日本打得两败俱伤让北方的俄国趁势捡便宜,另一方面却要努力的将自己的老窝经营成抗风浪系数更高的大船,这一通忙活,深陷经济危机中的英美两国真是够苦的!
但是,这一切不都是他们自己找地么?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在得到各国异动地情报之后,陈晓奇如此叹息道。
如果不是他们的放纵,哪有今日地日本?如果不是他们无休止的牺牲中国人的利益来保证他们所谓的“事态平衡”,又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样尾大不掉的态势?日本人的强大和崛起,只有牺牲中国人的全体利益或许才能做到,现在张学良不想干,蒋中正也不想干,中国上下仍处在内斗的漩涡之中,他们再想找一个能够彻底遏制日本的人,没了!
指望红色俄国?英国人可不这么想,把这头北极熊喂饱了之后,他们可不仅仅是冲着东面伸嘴,他们骨子里还是一个欧洲的国家,在自己的家门口扶植一个强大的对手,自找难受么?也只有关系不太大的美国人才会这么干吧!
大英帝国,有着成熟的世界政治头脑和娴熟的手段,他们能够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大势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之地,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西方世界领导者,他们向来不担心别的国家跟他们用政治手段别苗头,他们最担心的,是德国这样一根筋走到底敢打敢拼的优秀集体,所以,远东利益和本土利益兼顾之下,他们的麻烦之大可想而知!
必须要抑制住日本人在亚洲的扩张和蔓延,否则未来的东方将不再和平,前所未有的危机将笼罩着这一片古老的土地,英帝国在这里享受了数百年的殖民地,将很有可能在某一天之后彻底离开他们的怀抱,列强在亚洲的势力将很有可能被一个叫做大和民族的群体给完全霸占!这样的结果,谁都不愿意看到!
博弈,在这个时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做好急就章一般的防御之外,英国人也在寻求能够遏制日本崛起的新的力量,他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在这个时候占据了正统地位的南京国民政府蒋总司令那里,这个数年来表现还相当不错的同盟者对他们是非常尊敬的,对于大英帝国在中国的投资也是非常拥护的,除了在租界问题上不太痛快之外,一切都算合作愉快!
支持这样一个势力的崛起,是不是能够完全挡住日本人的扩充?眼下英国人没有看出来!这个骤然获得了四分之一国土的群体已经开始腐化堕落,争权夺利的勾当此起彼伏,这一次的对日问题上面,表现出的处理方式和态度也不够坚决,真的难说是靠得住!
因此,英国人不得不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另一个时空,英国人支持的许多军阀势力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即便是雄心勃勃的吴佩孚也败得那样利索,无奈之下他们才选择了贴过来的蒋中正。
但是在这个时空中,他们却多了一个选择,一个名叫陈晓奇的家伙,尽管此人跟美国人有扯不清的关系,在当前一直将美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英国来说,不算太爽,最近几年的合作因为英国人的中间反复而断断续续的,关系却没有搞得很僵。 虽然他在支持印尼华侨闹事上面一些做法很令英国人不满,不过不管怎么说,都没有踩过界,对于英国的地位和存在,他们小心翼翼的不去触碰,默认大英帝国在那里的权威,这还算比较识趣的。
第四四章 变局
第四四章 变局
ps:汗!紧赶慢赶终于写出来了!照样多几百字,这章算过度完了。 /
最近几年,英国人观察发现,这个突然冒起的家伙对待日本的态度是如此的坚决,完全不像是一般政治邦交的手段,那是毫无保留的憎恶和决绝,直接就是势不两立!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这么大仇恨,但是这样的态度,却是英国人乐意看到的!
这一次事变中,陈某人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深谙其中妙处的英国人想的非常深刻,尽管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做得抓不到把柄,以英国人丰富的经验怎么会看不出来陈氏做得手脚?这样更好!这样一来,或许在英国而言,又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分裂的现状迟迟不能解决,既有的场面没有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变局是不可能改观的,既然如此,拥有强大实力和潜力的山东势力,为什么不想办法去利用一下?!既然他们是这么的讨厌日本,那不妨再给他加一把火好了!
1931年9月底的一天,秘密到达济南的英国公使兰博森与陈晓奇密议一番,内容无从知晓,但在数日之后,停滞了两年的开发澳洲铁矿计划重新启动,齐鲁商业协会向英国订购大量棉花和棉纱,另有一宗战舰建造协议达成意向,总数额可能高达一亿美金。
此外,从当日开始,英美两国甚至是西方其他国家的各类商船但凡来往于辽东与国内东部各沿海城市航线地,一律增加了一门新的业务。 那就是对要求搭乘他们的船南下的人,尽量的加以援助运转回来,不论是送往山东各港口,还是从最近的葫芦岛、天津大沽口,只要是能够把人从日军铁蹄践踏下的东北都弄回来就行了,特别是学生、青年和工人,其次是妇女孩子。 都是他们重点照顾地对象。
这项来自于神秘委托人的奇怪业务起初并没有引起多少人地重视和注意,包括那些接了活儿的外国商人都是如此。 在他们想来,即便是发生了战事,在完全不抵抗的东北军退让之下,东北也许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会恢复平静,那么按照中国老百姓数十年来养成的性格,多半是将就着继续过下去,南南北北的这么折腾。 还不都是一样的困苦度日?谁当头领还不都是收税?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嘛!
但是,结果就是那么出人意料!从那时起一直到后来地许多年里,东北航线都是出乎意料的好,敏锐觉察到这其中有大利的英国人和美国人早早的提前很久就专门开通几条客运航线,最短的在旅顺到烟台,最长的甚至延伸到了海参威,更有从山东、上海、福建各地到南洋的航线,更是出乎意料的好!等很多人想起来再下手地时候。 发现人家早早的占据了垄断地位,发了好几年的国难财了。
918被称作国难,国耻,全国有识之士热血青年奋起抗争,各界纷纷表示要支持国府抗争到底,然而在国府坚决执行国联决意的态度要求下。 他们这些没有权势没有军队的力量不管怎么呼喊都无济于事,这么多年来,从苏俄到英美,再到日本连续多少次的践踏民意,侮辱国民,不管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政府,采取地措施几乎都是以强权来压制民意,而非从民意以强国权。 这样的处理结果,当时看来是把一切危机都消弭下去了,实质上。 却是在不断的积累各方面的仇恨力量。 同时也将民众对国家政府的不满如同积石成山一般不断的砌成了万丈高塔,不知道那一天就行将崩溃!
身在其中的南京国民政府此时茫然不觉前所未有的危机已经开始在他们脑袋顶上汇成黑沉沉的乌云。 外交上不断取消租界和治外法权的节节胜利给他们带来地声誉,在两次三番对日本人地无端挑衅退让再三中迅速消弭,他们对那些掌握了喉舌和民意的书生学者浑然不在乎、专一将精气神都围着为他们提供财税基础地地主士绅资本家买办们转悠,其实已经在大伤人心了。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表面上推翻了帝国统治,好像施行所谓的民主就真的改天换地了,其实大谬不然。 两千年来,已经根深蒂固的“士农工商”理念几乎不可动摇的扎根在亿万人之中,真正能够主导民意的不是他们这寥寥政客或者大富士绅,而仍旧是那些以读书人自居的文人学者们。 这些人无论在朝在野,对黎民百姓的号召力是无以伦比的,远超过他们手中的军队。
南京政府的这般人,表面上是聚集一时之英才,大局在握斗得风生水起,其实根基一点都没有夯实,自古以来“无农不稳”的政策他们半途而废,“三民主义”几乎全然背离,“无工不强”的事情他也没做到,空自做出来一副强国救民的姿态,却几乎没有什么建树,到目前为止最为兴盛的其实都是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在争斗,他们的政府资本则几乎看不到泡影,而最为关键的重工业更不必提,在买办们“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理念把持下,一个完全没有自主重工业的中国未来如何,可想而之。
“无商不活”他倒是搞得非常在行,南京政府上下基本上有今天的地位,除了当初苏俄毛子打着援助的名义卖了几百万的枪炮装备给他们之外,陈晓奇曾经前后资助了一部分,剩下的主要资财都来自于江浙财团和两湖地主士绅们,再后来便是英美势力的支持,林林总总算起来,其实都是些早期买办和满清以来存留下来的商帮在使劲,而国府要员中,出身于这些势力的人更是占了大多数。 那自然是要优先照顾自己人。 所以,活地仍旧是他们,而不是普通百姓。
“无兵不安”,这一条大家做的都很好,有枪就是草头王,说的拳头大谁就能够大声说话,他们从列强那里都学会了这一手。 礼义廉耻道德法制都是弃如弊屐,谁都不比谁差。 就算表面上“下野”,不是战败便是将军权委托给信得过的心腹,实则谁也不肯放松,只不过到头来,安地是他们自己和利益相关阶层的心,国民百姓的心,谁管?
最最要命的。 也是国府最没有做好地一点,便是“无士不治”!自古以来两千年,“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读书出人头地上位鱼肉百姓不对,是给老百姓当“父母”地想法前生后世的谁也免不掉,这“官本位”的力量何其之大,不光读书人时刻铭记着,便是亿万平头百姓山野村夫也都有这个念想。 但有一点机会他们都不放弃,而南京政府却生生的在这上面坏了大事!
他们既然号称民国,那就自然要广开言路接纳民意,实质上呢?民意算个屁啊!我官老爷说话你敢不听?不听的封,再不老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