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回到1986 >

第7部分

重生回到1986-第7部分

小说: 重生回到198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厉,可像遇到这类事情也总是想得最周到。
两人要去的小土山就在家跟前,走走用不上两三分钟就到了。延着上山那条羊肠小道,一直上到山岗顶。稍平坦的地势望眼过去尽是些和野草夹杂着生长着大量的毛骨朵花。微风吹过,紫色带着层绒毛的花苞轻轻摇晃着,仿佛正在向她们招手。
小三儿二话不说,放下小筐就开始刨根儿,那眼睛亮得快赶上星星了。
李燕倒是没着急,先找了块儿大石头坐下来。从山顶往下望,满眼的翠绿,山脚下是阡陌纵模的田地,远处是几座草房瓦屋。轻风拂面,只觉心旷神怡。
“燕子,你在那儿周梦呢,还不赶快挖啊?”
“好,我就这来了。”李燕回头眼角余光不经意的那么一扫,下一秒钟就定格住了。
 第十三章 意外收获
李燕的视线落在了离她们不远的一棵枯死了大半的柞树上,两个树桠中间有团白乎乎的东西趴在那儿,往前走近些才看出来有些像猴子脑后勺。
她猛的灵机一动,不自觉的叫出来:“猴头蘑,这一定是猴头蘑——”这东西她以前只听别人说,并没亲眼见到过,看这形态应该就是。
小三儿这工夫也凑了过来,不待李燕发话,扒着树干上去就把蘑菇给弄了下来,拿在手上翻来覆去的看,“燕子,这蘑菇听说老贵了,你说能不能值一百块钱?”
在当时,八岁的小孩子观念里,一百块钱就相当于巨款了。李燕外表虽然跟她一样大,可内瓤却是早就换了,‘扑哧’乐了:“你就想得美吧,这才多大小能卖个五块十块就算不错了,你当是人参呢?”
“人参怎么了,等我哪天挖给你看看。”小三儿不服气的直艮艮(geng)脖儿。
这话也是话赶话赶上了,谁也想不到不长时间堡子里就有人在这座看着不起眼儿的小山上挖着了宝贝,而且还卖了个好价钱。
李燕听说过猴头菇都是成双成对生长的传说,就让小三儿跟着一起四处寻摸着,看看周围的柞树上再有没有了。果不其然,又在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再次发现了猴头菇。
“燕儿燕儿,这一块给我呗?”两块白蘑放在一起很是招人喜欢,看得她直眼馋。
李燕想了下才道:“三儿,你先别要,我想把这两块蘑菇往饭店送送,看看他们有没有人要?”
“哦,那行,我就不要了。”小孩子不会掩饰情绪,黑亮的小眼睛一下子就黯淡无光了。搭拉着脑袋,整个人都没精神了。
李燕忍不住想笑,又怕她急眼,赶紧解释道:“不是不给你,我是想要是卖了钱咱们俩一起分。”
“真的啊?”小脑袋立马抬起来。
“嗯。”李燕怕她不相信似的重重点着头,说:“明天早上咱们俩六点钟就从家走,镇上的三家饭店咱们都去问问。”
“好,都听你的。”
敲定了明天早上的计划,两人这才又继续挖药材根。直到各自的小筐都装满了,这才收工回家。
吴芝兰见到她小筐上放着的猴头菇挺惊喜:“这猴头蘑可是有几年没看见了,你这丫头点儿还挺好,一下子就摘到了两块儿。我掂量着加起来怎么地也能有一斤半,晒干了也能有三四两。”
新采的蘑菇不容易保存,晒干了以后就好放得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有那么点儿储存习惯,对于新鲜的食物通常不会想去直接食用,第一念头就是怎么存放才会时间长。这也是那两年饥荒给闹得种下的病根儿,想要一时改过来也挺难。
李燕也没避着她,直接就说出自已想把蘑菇卖到饭店的想法。
吴芝兰怔了下,紧跟着点头:“也对,这么点儿的东西,吃嘴里也就一人一口,倒不如给卖了换点钱。”说着就把蘑菇拿进了屋里放到了后窗台上,边放还边说:“放在这里别让你爷你爸看见了,他们要是知道肯定能做了吃。挺老贵的东西,吃了怪可惜。”
就知道跟吴芝兰说一定能同意,李燕把小筐里的毛骨朵花根倒在房前的台阶上,“奶,等明天出太阳了你帮我晒干,等到卖了钱分你一份哈。”
吴芝兰把嘴一撇:“那么点东西能值几个钱?”没太当回事儿,可是孙女儿能这么说还是觉的挺高兴。
李燕也不多做解释,进屋洗了手,又过去看了看她妈和妹妹,这才回东屋炕头坐下来等着吃饭。
晚上八点半多钟,李武昌扛着个二十多斤的獾子回来了。一进门就嚷着饿了,让吴芝兰赶紧给弄饭吃。
吴芝兰知道他这走了不知道多远的道,身上又背着东西,肯定是又累又饿,不敢有丝毫耽搁赶紧下地去热饭热菜。
李燕蹲在地上打量着这头獾子,黑棕色和白色针毛混杂,体形粗实肥大,四只黑色坚硬的爪趾,还有粗短的毛巴。
獾子浑身都是宝,皮子可以做成高级裘皮服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宴席上的佳肴。獾子油可以治疗烫伤、烧伤的有效药物。
李燕故意装作不知道去问李武昌:“爷,这是什么,看起来长得挺凶啊?”
“嗯,这是獾子,肉炖好了可香了。獾油还能治病,谁要是有痔疮抹上点儿拿火烤个几次就好了。”
“爷,你还没说皮子呢,皮子也能卖钱。”
李武昌心情挺不错,哈哈一笑:“哦,对了,还有皮子。”
这时候吴芝兰把热好的饭菜都端了上来,李武昌拿起筷子边吃边道:“今天我在鹿圈沟发现了一窝獾子,洞口让我拿石头堵上了,等明天让大中把他姐和姐夫都叫上一起上山抠獾子。”
吴芝兰一听这话也来了精神:“那窝里头能有几个?”她也知道獾子这东西都是一窝一窝住在一起,通常发现了一只窝里肯定还会有。
李武昌道:“最少还应该有三个,说不上还有更多。”獾子一次能生三四个崽,一窝里头有五六头獾子也是寻常事。
“哟,那要是真都抠着了可能发笔小财。”
李武昌想到什么顿了下,道:“明天记得让大中把撬棍带上,可别忘了。”
吴芝兰刚才还笑呵呵,这会儿把脸拉了下来:“还说大中呢,他到现在还没回来,你看看眼瞅着就九点半了,也不知道又上哪去了,成天的不着家,就是像你这臭爹了。”
李武昌嚼着饭菜,轻挑眉梢道:“他是我儿子,不像我像谁?我跟你说,你也别管太多了,现在他能行了说大了就生气。昨天晚上你没看见啊,那钱都能烧了,再说急眼了都能一把火把房子点着了。”
吴芝兰叹了口气,无奈道:“你说他这暴脾气像谁了,咱俩也没这样啊?”
“还能像谁,依我看就像他大舅了,你大弟弟不就这么个熊色样吗?两个老婆都被他打跑了,大中比起他来还强不少呢。”
“强什么强,对玉凤还不是说骂就骂说打就打,也亏得她肚量大能忍下来,换了旁人早跑了。”
“有时候也不能全者怨大中,她那嘴也不让劲儿,也是自已找打。”
“你——”吴芝兰刚要替崔玉凤辩驳两句,就被打断了。
 第十四章 卖蘑菇
“奶,你不用说。”李燕从地上站起来,瞅着李武昌,小脸冷冰冰的道:“爷,我爸我妈的事他们俩自已会弄明白,谁对谁错咱们也说不上话,以后也别说东道西了,没有用。”
“哎,你这个小片子还教训起我来了。”李武昌随手用筷子头照着她脑袋抽了一下。
李燕头皮顿时热辣辣的疼,她二话不说转身进了小屋,从书包里拿出削铅笔的小刀,回了东屋当着李武昌的面朝着地上的獾子就划了一刀。
李武昌愣了下,跟着反应过来,光着脚就跳下了地,心疼的直喊:“哎哟,我的皮子——”李燕这一刀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创口面,毕意她人小力微,也就勉强划破了皮。可是对于皮子的质量却是大打了折扣,有了刀口再好的皮子也得降一个档次,想卖个好价钱是完全不可能了。
“你这个死丫头片子,看我不抽死你——”
“你打你打啊?”李燕把小脸往前直凑,反倒是震住了李武昌。“爷,你要是打我,我就把你仓房里那两张兔子皮也都给划破了。”
“哎呀给你能耐地还敢跟长辈叫板,就是教训轻了。”吴芝兰手指硬得像小棍儿,照着她脑袋就敲了两下,正好落在刚才筷子抽的地方。
李燕当时就疼的掉了眼泪,边哭边道:“好啊,你们欺负我妈,还一起打我,等我长大了也把你们全装进筐里送山上去,不养你们老。”不孝子丢老人的故事是吴芝兰讲过用来教育她要孝顺,这会儿搬出来目地显而易见。
她这口气完全就是一个八岁孩子受了气才说的话,李武昌和吴芝兰做为大人自然不能跟她计较,可做为爷爷奶奶听见这样的话不免会觉着寒心,同时多多少少也会反省自已的行为。
李燕之所以演上这么一出,也是想让李武昌往后别再随随便便就说她妈的不是,她这样以小孩子的方式哭闹耍泼,他也没办法,最多也就打两下,心里肯定会寻思她说过的这些话。对于吴芝兰,她自然是别有办法。
临睡觉前,李燕特意凑近吴芝兰的身边小声儿的说:“奶,你辛苦受累了一辈子了,你放心吧,我长大以后肯定养你老。我刚才说的那些是给我爷听的,不算你。”
吴芝兰听完这话,那心里真是酸甜苦辣五味陈杂。最后化成了无声的叹息,轻轻拍了拍孙女儿:“睡吧,燕子。”
李燕闭上眼睛,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就听见吴芝兰跟李武昌说:“你都听见了吧,这才八岁大的孩子,可什么事儿都能记住了,往后怎么做你心里也该有点数。都说公修公德,婆修婆德,谁对她们好,她们心里都有数,别真当人家好欺负。”
李武昌默了许久,才不情不愿的吐了声:“行了,别叨叨了,我知道了。”
李燕带着笑容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李燕洗完脸等着吃早饭的工夫被她妈叫了过去。
“燕子,你昨天晚上是怎么回事儿?”自从李燕跟她一番深谈后,崔玉凤就觉着女儿长大了,一些思想也成熟的像大人。冷不丁的听见她哭闹,赌气的说了那些话,还真是不适应。
李燕‘嘻嘻’一笑:“妈,你都听见了,那怎么昨天晚上没出声?”
“你当妈傻呀?妈要是不装睡过去了,你爷保准得让妈动手揍你。到时候,你说妈怎么办?是揍还是不揍?揍你妈心疼,不揍你又背上个不孝顺的名声。干脆还不如装听不见,让你闹下去。”
“我妈英明!”李燕竖起了大拇指。
“去,别想打马虎眼,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事,妈,你闺女我长大懂事了,不想让别人再随便欺负你了,就算那人是我爷也不行。”
崔玉凤摸着女儿的小脑袋,眼眶直泛红道:“你的心思妈都知道了,以后不用这么做,你还太小会吃亏的。妈以后会学着保护自已,保护你们,不让你们再受委屈,相信妈,燕子。”
李燕重重点头:“妈,我相信你能做到。不过,你现在还在坐月子,什么事都不用想,把身体养好才最重要。”
“嗯,妈知道,你去吃饭吧。”
李燕看了她妈一眼,跟着去了东屋里吃饭。
六点钟,小三儿准时出现。
吴芝兰早就用小塑料口袋把那两块猴头蘑装好,李燕拎着跟小三儿就一起出了门。
凌水镇正街面有三家饭店,两家在道南,一家在道北,都相隔不过几十米。
两人先去了道北那家饭店,对方可能是看两个小姑娘,以为给点钱就能买下来,所以只出三块钱。
李燕二话没说,扭头就走。
去道南的第一家饭店,老板娘刚起来站在门口梳头,李燕把猴头菇拿出来,冲她叫了声:“姐姐,你们家要不要猴头蘑?”老板娘看相貌虽然白净皮肤也不错,可眼角却已经有细纹了,年纪应该也有三十岁了。可听她这声姐姐叫出来,顿时心里就乐开了花,“哟,这谁家的小丫头,嘴可真甜。”女人就是再老也愿意听别人说她年青,这是板上钉钉子,铁一般的规律。
小三儿也不傻,听见李燕这么叫了,也跟着道:“姐姐,我们刚采到了蘑菇,可新鲜了,你看看——”说着打开塑料口袋,蘑菇的清香顿时扑面而来。
“嗯,是挺新鲜,那你们打算要多少钱啊?”
“姐姐你看着给吧,我们不懂价钱,姐姐你人漂亮心眼儿肯定也不会坏,不会骗我们小孩子的,哪像对面那家的大婶,人丑心眼儿也坏。”
都说同行是冤家,这话一点儿都不假。街面上的这三家饭店竞争的相当厉害,常常出现对骂的场面。尤其是他们这两家,那更是仇人似的见面都互相吐口水的地步。
老板娘一听李燕叫对面饭店跟她年龄相仿的女人大婶,还又丑又坏,顿时乐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当即拍板道:“小姑娘,就冲着你这两句话逗得我开心,得,这猴头蘑我给你们个高价,十块钱了。”
“那谢谢姐姐。”李燕乐呵呵的接过十块钱的大团结新票,随口叨叨了串吉祥话:“祝姐姐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这小姑娘,人长得漂亮,嘴也甜。”老板娘看着两孩子的背影直‘啧啧’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